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说是低调,正常的程序都走到了,就是没有四处宣扬的大操大办而已,这一点倒是深得英国公张辅的赞扬,直说低调做人才是臣子之道。
七月,整个园子都用鲜花妆点的五彩纷呈,张灏又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结婚仪式,一切世俗规矩礼仪都被废弃,和一身凤冠霞帔的女人们,同时拜过天地,拜过父母,拜过亲朋好友。
这一切都是做给外人看的,成亲后的张灏并没有和沐姐姐洞房花烛,用他的话来说,新的生活只不过刚刚开始,还要让自己最心爱的女人们,尽情享受少女时代最美好的日日夜夜。
八月,三艘官船沿着运河北上,一路游山玩水,一直到十月份,才终于赶到北京城。
没有去北京城的英国公府邸居住,而选择在紫禁城一侧的都督府,前面是官衙,后面是内宅,原先是准备留给王爷的府邸,如今帝王不迁都,就改成了陪都大都督府。
望着北方天空有些昏暗的天气,张灏看着来回搬运行李的家人,问道:“地龙都修好了嘛?”
其实并不满意北京城糟糕的气候环境,尤其是豪门富户都没迁过来,整个城里显得很萧条,至于园林等建筑,也远不是后世那么多的名胜古迹,估计类似颐和园,圆明园等奇景,今后根本就不会出现了。
张栋乃是这边的大管家,陪着自家二爷站在长廊下,笑道:“都已经修妥了,冬日里保证温暖如春,不会让奶奶们受冻的,二爷尽管放心。”
地处北方,首先就得考虑怎样过冬,张灏并非只知道关心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政务根本就不归他管,就连军务也不是他一个人说的算,前后中左右五个都督府,早就把兵权分得七七八八。
好在北京城算是北疆,总归得有个将领统管协调各个都督府和大大小小的一众将领,要不然,张灏这位大都督就得成了一个摆设。
“可惜没有承德避暑山庄”张灏惋惜的摇摇头,修建园子太过劳民伤财,只得把这个诱人想法压下。
“二爷,各位大人都等您出去相见呢,是否换上一身官服?”张栋含笑指了指外面。
张灏皱起眉头,不耐烦的道:“叫他们都回去,老子是来当官享福的,没兴趣应酬他们。”
张栋有些发懵,急忙解释道:“二爷,凡是刚到任的官员,都要马上和同僚下属见上一面的,这是官场上的惯例。”
“惯例?爷可不讲究这些,告诉他们,用心做事就足够了,少来挖空心思的巴结我,没用。”张灏吊儿郎当的板着脸,怎么看都像是小人得志的猖狂模样。
一脸苦笑,张栋头疼的道:“二爷要是不耐烦应付下属也就罢了,可那留守金大太监,宣抚使权大人,按察使刘大人,东厂刑公公,锦衣卫郭大人,知府徐大人,十位都督,你却不能不见呀,除了都督们外,其他大人都算是您的半个上司。”
“狗屁上司。”张灏一脸冷笑,冷哼道:“爷掌管河北数省之地的军权,岂会在乎他们?今后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少过来烦我,一个不见,都给老子统统撵走。”
“那监军金太监总得见见吧?”张栋不死心的问道。
“叫他滚蛋,敢情这些太监都姓了金不成?什么乱七八糟的。”张灏说完,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
张栋无奈,只得去了前面官衙,先是朝各位大人道歉,推说自家少爷身子偶感风寒,不方便出来见客,向诸位大人致歉云云,好说歹说哄走了一干大员勋贵。
但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就有些诡异了,灏二爷足不出户,成天陪着妻妾们在府上吃喝玩乐,那官衙大门倒是天天敞开,就是不正经办公,几乎任何人都不见。
一切公务都推给五个都督府,更是派人递话给监军金公公,意思是说你愿意干嘛就干嘛老子没空搭理你,闹得北京城一众官吏哭笑不得。
此事很快传到京城,洪熙皇帝好笑之余也没在意,满朝文武更是不当回事,原本就没指望张灏能有多大作为,一位纨绔公子你还能指望他一夜之间成才?
北京城的官员们就更舒服了,反正出了事自有灏二爷给大家兜着,你不出来指手画脚最好,大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晃二个月很快过去,十二月份的北京城滴水成冰,因为是寒冷冬季,不怕北方胡马南下劫掠,整个北方的百姓都准备安安稳稳的度过冬季,预备着春节到来。
因为不出头管事,张灏的一些奏折哪还有阁臣刁难?陆续把周文斌,沈清风,西门荣轩等人调来,又把婶子李氏母子接来,整个都督府逐渐开始热热闹闹。
第三卷 一门双贵 第273章 包君满意
第273章 包君满意
北京城西,张家炼铁作坊。
高大的砖瓦房屋,好似一座城堡,采用水泥混合砖头的新方法,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建造成连绵一片的崭新厂房。
原先这里是用来铸造大钟等物件的,后世那举世瞩目的永乐大钟就是在这里诞生,耗费十年工夫,混合金银铜铁,浑身篆刻无数**的国之重宝早已被送去寺庙悬挂,而原先的所有工匠,都成了张灏的私人匠户。
这里完全属于私人领地,外头驻守着一千亲兵,就连东厂和锦衣卫都别想进来,在这北京城的一亩三分地里,没有人敢得罪灏二爷,谁也不想吃饱了撑的跑来招惹他。
纨绔子弟没事胡闹,闲来无事在作坊里大炼钢铁,自然引不起任何人的兴趣,话说监督匠人制作火统等武器,本就是少年将军最感兴趣的事,也是人家的份内之责。
古时制作火统非常繁琐麻烦,永乐朝时一些技术已经发展完善,多达十几万支的火统分发各地,为了保证质量,每支火统上都得刻有相关工匠和官吏的姓名和生产年月日。
张灏不关心最初期的火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此时蹲在一座四方木架前,木架顶端固定一具磨盘,用皮带嵌在磨盘的沟槽中,由几位汉子分别拉扯皮带,这就是古时的钻床,是用来钻出统膛的。
借助惯性使钢质钻头快速旋转,然后有老匠人一点点在精铁棒上钻磨,每日仅仅钻出一寸多深,已经是目前最快的速度了,而制成一根能喷发弹丸的火统管,得需要大量的熟练匠人和耗费很多时间。
一身脏兮兮的张灏,已经蹲在这里整整一个月了,心中不禁有些感慨,发展热武器需要的人力物力实在是太多了,难怪明朝后期的皇帝和大臣们,一方面是认识不到火统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没有实力和不想去发展,就这么废弃了火统的制作工艺,要不然,满清焉能入主中原。
心中想着记忆中的火枪样式,张灏准备一口气吃个胖子,放弃类似火绳枪一类的武器,而是琢磨出燧发枪,那火绳枪就是后来戚继光使用的鸟统,仗着自己后世是军队参谋的专业素质,进行他以前曾经自我否定的研究工作。
“张老,这枪管的材质不行,发射几十次就得报废。”
拿着手中已经做好的熟铁管,尤其是一段段的焊接点,以这时期的工艺水平,要想焊接出质量极高,密封性和坚固性都不错的枪管实在是太难了,往往几次战斗下来,这昂贵的武器就得丢弃,不然就会炸膛。
“侯爷,采用精钢的话,就没法钻眼了。”一位神色精干的老者摇头道。
张灏想了想,说道:“那就继续改良钢铁吧,需要什么尽管提。”
张老含笑点头,老人家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而且侯爷说过,只要发明出他所需要的武器,那所有工匠都会成为平民,虽然并不相信对方真的能说到做到,但此时家中衣食无忧,足以让大家为侯爷尽心效力了。
早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张灏并没有气馁,当下出了作坊,又跑到邻近的弓弩作坊,寻到几十位正在屋中打造器具的匠人,这弩箭需要花费少则一年的时间,尤其是张灏提出用钢铁为骨架,对于工匠们是个非常大的考验。
传统方式的弓弩要用到木胶,往往下雨天就会溶解,也不利于长时间使用,张灏考虑到南洋一带多雨潮湿的气候,想用铁质零件替代木制弩箭。
看了半天,提出了很多建议,但大多是这时代没法做到的工艺,张灏感叹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整个北京城一万户工匠,几乎都被张灏征用,除了制作北方军队需要的武器盔甲外,几千位工匠都参与到改良武器的工作中,当然,最隐秘的关键地方,都是自家的匠人来研究。
一个多月没回家,张灏颇有些山中无知外面岁月的味道,背着手在一个院子里来回打转,努力回想着一些记忆。
“二爷,二爷。”
张栋的声音惊醒张灏,茫然的扭过头来,疑惑的道:“什么事?”
“二爷,奶奶命我寻你回家,再过三天就是春节了。”张栋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些日子,二爷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
“春节?”张灏终于回过神来,好似想起什么,急道:“快,让大家都回家团圆,挨家发些粮油米面,鸡鸭鱼肉。”
张栋含笑点头,笑道:“都已经发下去了,慕容夫人早就送来上千船的粮食等物,城里食物供应充足,绝不会饿着一个百姓的。”
“那就好,那就好。”
张灏满意的连连说道,不管这功劳会不会被那些官员占为己有,起码自己要做到问心无愧,再说公道自在人心,只要老百姓知道怎么回事就足够了。
早在年少时就非常爱护百姓,张灏也不怕被人举报什么居心叵测,此时京城有朱高炽皇帝夫妇和三杨等诸位贤臣,来自政治上的腥风血雨,几乎根本不存在。
宣抚使权大人是位难得刚正不阿的年轻官吏,其人最是孝顺和铁面无私,朱高炽刚刚登基,就把他升为阁臣,后来又封为河北宣抚使。
张灏虽然没有去拜见这位大人,但两人一直惺惺相惜,同是对北京城的百姓极为爱护,一个到处检查民居是否能安然度过寒冬,一个千方百计的运来过冬用的各项物资。
“我们回家吧。”张灏抬头望着天际,但见白色的雪花慢慢飘下。
赶回都督府,张灏匆匆更换一身新衣,就带着全家老少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