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隋文帝杨坚的时候,黎阳城东十五里之处,住着一个叫王德祖的人。
王德祖家的院子里,长着一棵林檎树。林檎是一种什么树呢,估计知道的人不多。它的果实,也叫做朱柰、花红果、花红、沙果。沙果很多人都知道,酸酸甜甜的,吃在嘴里令人口齿生津。
王德祖家的这棵林檎树,原本长得十分茂盛。一到夏天,枝叶绿油油的,看着就令人心生欢喜。秋天的时候,枝头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香气飘得很远,闻起来十分的诱人。这些果子王德祖自己家里根本就吃不了,多余的,都送给左邻右舍了。让邻居们也跟着一起分享。
有一年,家里的林檎树在挂果的季节,长了一个瘿。
树的瘿同人身上瘤子一样,都是一种病变。因为不知道怎么治,王家人便只得听之任之了。这树瘿越长越大,三年以后,便已有一斗大小,沉甸甸的,压在树杈上,连树身看起来都仿佛不堪重负的样子。
过了一阵,那个瘿便开始腐烂,淡黄的树液从里面不断地流下来,落在树下面的泥土上,把树下面的草都杀死了。
这个瘤子里面究竟是什么呢?王德祖很是好奇。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找来一把刀,把树皮剖了开来。
你猜,他看到了什么?
一个小小的婴儿,手脚和头相接,盘着身子,倒挂在里面。
起初,王德祖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树里怎么会出现个孩子?他在衣襟上擦了擦手,揉揉眼睛,再去看。没错,就是一个婴孩。
手脚蜷着,闭着眼睛。身上滑溜溜的,布满浅黄色的树液,还有一层青色的薄膜,罩在身上。
王德祖双手颤抖着,把这个婴儿从树瘿里面抱出来,往自己家里走去。风一吹,那孩子竟然张开小嘴,踢腾着小胳膊小腿,哇哇哇哇地大哭起来。同刚落草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这小孩的出生虽然十分怪异,王德祖倒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更没把他当成怪物,当场摔死。而是交给他的妻子,让家里的女主人抚育。而且,所有的一切,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都同家里的儿女一视同仁。
这孩子的身体构造,同别的小孩毫无区别。可是,他一直都不会说话。能爬能坐以后,就开始自己玩耍。神情十分专注,谁都惊扰不了。
王德祖有些着急,心想,这孩子别是个哑巴吧,这长大了可怎么办呢?
没想到,孩子长到七岁的时候,有一天,王德祖正在院子里干活,忽然听到耳边有人说:
“是谁把我养大的,养大我的人叫什么名字?”
王德祖回头一看,正是自己家那个从树上摘下来的孩子。
他又喜又惊。喜的是,这孩子终于能开口说话了,惊的则是养活了他这么多年,他还不知道自己是谁。看来,自己的养子以前一直处于混沌状态,而今,才算开了窍。想想也是,树上长出来的孩子,同人十月怀胎孕育的小孩,肯定是有所差别的。
因为这孩子是树木所生,所以,他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林木梵天。后来又改名为梵志。
再后来,这孩子跟王德祖说:“是王家把我养大的,二老待我如同亲生父母一般。以后,我就随父亲的姓吧!”
王德祖听了,心里非常高兴,当然不会表示反对。从此,这孩子就叫做王梵志了。“梵”字里面有两个“林”字,足以表示他的出身了。
这个小孩长大以后,才思敏捷,精于文藻。所作的诗文,甚有条理。他还拿出来给别人品评过!
至于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例证吧。此外,就是给那些追问父母自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小孩,提供了另外一种答案。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当隋文帝时,家有林檎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朽烂,德祖见之,乃剖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德祖收养之。至七岁,能语,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语之,因名曰林木梵天(明抄本因名曰林木梵天句作因曰双木曰梵名曰梵天),后改曰梵志。曰王家育我,可姓王也。梵志乃作诗示人,甚有羲旨。(出《史遗》,明抄本作出《逸史》)
49奇花
有一种花,每六十年才绽放一次。每次开花,只得两朵,一红一白,清丽无匹。
传说中,这种花,可令白发转青丝,苍颜成丽质。
这种花,叫做优昙花。
它生在雪山之巅,那动辄风云变色的暴雪之域。无论谁,想要得到它,都得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寒冷,孤寂,甚至生命。
曾经的她,绝艳的姿容,比优昙花更美。那对人中龙凤,也曾白衣飘飘,骑马并辔,笑傲江湖。
…文…只可惜,自古红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已成雪。
…人…一时软弱,一个误会,一次决绝,一世的追悔。
…书…为了他,她的青丝,变成皓首。当真相大白,他便守候在雪山之顶,等待,优昙花开放。
…屋…而当优昙花盛开的时候,他已,不在人世。
“坐等百年待花开!”他为自己曾经的踯躅,抛洒了一生。
也许,只有守候在优昙花旁边,痛苦才能稍减。为了心头的那个结,他囚禁自己百年。
百年已过,风流云散。纵使青丝转白,又能怎样,他已不在。
曾经,雪山两侧的遥遥相对,是否,也是一种陪伴?
而今,满山风雪,遍地哀凉。
《东邪西毒》里张曼玉演的桃花在动荡的光影里说:
我一直以为自己赢了,直到有一天看着镜子,才知道自己输了。在我最美好的时候,最中意的人也不在我身边 ……
对于一个韶华正盛女子来说,哀莫大于此。
难道卓一航在冰天雪地之间承受风刀霜剑时,练霓裳真的不为所动。我想,也不尽然。那应该是一种甜蜜的痛楚,因为有人,肯为她等待百年。
卓一航和练霓裳的故事已经翻过去了,世人对优昙花的追寻却永无已时。
你知道吗,这种花,是真的存在。
优昙二字,自梵文转译而来。它的全名是优昙钵罗花。意为“祥瑞灵异之花”。
据说,此花长于喜马拉雅山上,开花的时节,比《白发魔女传》说的更长。三千年才得一度,绽放之后,马上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凋零。令人以为,那只是自己心中的一个幻影。
《法华经》云: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如优钵昙花,时一现耳。
后来,人们便以“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稍纵即逝。
看明白了吗,此昙花,非彼昙花也。
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找到优昙花的踪迹。
它的学名叫山玉兰,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子革质,花大而白,芳馨浓烈,气味若寺院里的檀香。也许,正是因着这个缘故,在佛陀的国度,它被视为祥瑞灵异之物。
山玉兰的产地,主要在云南、贵州和四川。据说,昆明的昙华寺中就有一株,乃明代所植,而寺院的得名,也与此直接相关。
那么,山玉兰的花期,是六十年,还是三千年呢。
都不是,它每年都会开花,花期在五六月之间,花朵呈乳白色。如此,去云南旅游的小资们,若时间凑巧,可以一饱眼福了。
古书里面的幻异之花,不只这一种。下面,我就撷取吉光片羽,与诸君共享。
1、碧玫瑰
一过情人节,满大街的蓝玫瑰,它们有一个绮艳的名字,叫蓝色妖姬。承载的花语是:
相知是一种宿命,心灵的交汇让我们有诉不尽的浪漫情怀;相守是一种承诺,人世轮回中,永远铭记我们这段美丽的爱情!
从什么时候开始,爱情需要物化的符号才能够表达?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蓝色妖姬代表我的心。当然,要是宝马、钻戒、洋房就更好了!
蓝玫瑰是极为稀有的品种,所以,市面上见到的,大都是经过加工染色而成。表面看是蓝的,而底子,仍是红色。如同那些做过整容手术的人造美女,颠倒众生的外表之后,也许,只是凡俗的面容。
可是,经历了这一番改造之后,便身价倍增。寻常的红玫瑰,最多十块一枝,而一朵蓝色妖姬,可翻至原来的十倍。
未经染色的蓝色妖姬,我还真没看过。也许,原本就不曾存在。
所谓的妖姬,不过是商家的噱头罢了。
《酉阳杂俎》里面记载了一种玫瑰,它是绿色的。
洛阳那些从事花木生意的人说,嵩山深处,人迹罕至之所,生长着一种碧色的玫瑰。花香馥郁,莹如翡翠,如梦似幻,那是他见过的,最美的花。
只可惜,美好的事物总是不能长久,碧玫瑰根本无法移植,出了嵩山,必死无疑。而寻找它的人却是无比的执迷,角力的结果是,到段成式生活的那个年代,碧玫瑰已经绝迹。
悲夫——
2、怀风花
汉代乐游苑里有很多野生的玫瑰树,玫瑰绽放的时节,一树的红云,烈烈如焚。
玫瑰树下,长着一种小草。它开出的花,叫做怀风。时人或谓之光风。
当浩荡秋风,穿行其间的时候,它原本的吼啸,便渐渐沉寂下来。
不错,这种小草,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是,它能驯服竣烈的风。使百炼钢变作绕指柔。
太阳升起之后,照在怀风的花瓣上,会有晶莹的光泽闪现,那样的美,令人目眩神迷。
怀风的根,同其他的植株,紧紧地连在一起,所以,又叫做连枝草。(出《西京杂记》)
如此神奇的草,如此动人的花,它究竟是什么。
真相总是很残酷。在古人心中勾起无数浪漫怀想的怀风,就是苜蓿。
现在,在牧区,多用来做马牛羊的草料。
3、金灯花
《酉阳杂俎》上有这样一段话:
金灯一曰九形,花叶不相见。俗恶人家种之,故一名无义草。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金灯花又名九形花,花、叶同出一本,然有叶时无花,有花时无叶,终此一生,永不相见。
初看《酉阳杂俎》上的这段话,很是费解,花叶缘何不相见,难道是背对着长的,后来查了一些资料,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