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她“奔走”的方向是一堵红墙。
故宫的大墙外一片寂静。一个晚上,两出鬼剧,我一直不愿意承认第二次见到的民国女生也是鬼魂,她那么清秀,妩媚,说话时甜甜的样子,好青春好靓丽,尤其是她那好看的红唇!……红唇!
突然,一股淡淡的香气从我接触过她身体的手传递进来,涌过我的衣服,飘散起醉人的鼻息,我顿时清醒了,那是好闻的槐花香!我蓦地从地上坐起来,吓得墙头那些观看的宫女鬼们凄厉地喊了一声,一下子从墙上消失。
我想起来了,那诱红的美唇,那窈窕的身材,那明眸青黛的脉脉含蓄,应该就是她!那个没让我看见脸的女人,一定是她给我的“梦魇”!她身上的香味是无法忘怀的!可她为什么要出现美丽面孔?在戚斯龙的日记中,她不是那么爱着戚斯龙,还叫什么“落衣”的,说脸批被剥去了吗?而且有1644号档案录象佐证,她和戚斯龙是那么缠绵,都没有露出真实的美丽面庞,难道只对我“女为悦己者容”?或者她真是美丽的厉鬼?先给你好印象然后杀掉你,不能这样简单下结论……戚斯龙也许另有死因……
第十六章“落衣”之谜
戚斯龙在八月二十日的值班日记中,的确清楚地写着暗语:如果见到她,我不能活。那个“她”就肯定指没有脸的女鬼吗?既然她如此精明杀人,她早该杀掉我,可为什么她没有,反而让我目睹了她美丽的一面,甚至警告我“你会看到自己在电影中,要当心你的枪哦!”,那分明是友好暗示,而且与我的枪有关。
如果我走火的枪与两伙鬼剧组都有关,那么在逻辑上,我“枪击”大哥戚斯龙就与鬼魂有关,就可以肯定,女鬼与戚斯龙失踪案是有牵连的。我继续着理性推断,感觉自己也许刚刚踏入这桩人鬼疑案,假如这个女鬼可以变换形态,那么美丽的面孔也许正是我见到的最后一面,或许,我就会死于非命?不过,对一个像我这样的猎杀目标搞两副面孔阴谋,完全没有必要。
档案室的那张脸惨白而没有五官,在电梯的镜子里看到的白面女鬼没有下身,和二月十七日录象影象中的鬼魂如出一辙,但是,我在档案楼外面见到的呵护鬼婴的女鬼,却有下身,而且曲线玲珑,虽然她们长发依然,却不尽相同。这次假冒摄制组民国女生面如桃花,不是长发却是短发……。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面孔,她“阴险的面具”后面,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
我想着想着,忽然明白了一个曾经发出的疑问:档案室里,她那张没有脸皮的恐怖面孔也许根本不是吓唬我的,而是对付另外一个对于鬼来说都更加凶恶的人,也许就是那个人(或者鬼)对她和那九个鬼婴……同样是对我构成了威胁!她才想方设法摆脱那个魔影!这样说起来,电梯外的三指女鬼和档案室外面也是三指的女鬼并不是同一个鬼魂,假如第二个鬼确实存在,那么死亡游戏的真正目的,就不仅仅是谋杀戚斯龙案那么简单!极有可能,我所见到的所谓真实,也许其中有一部分是假象!
是谁在操控这团谜案,为什么把我牵扯进来,还有我的真假两个表姐,她们的死是真实的吗?她们时常出现,甚至表姐还打了个灵异电话,告戒我退出罢手,我难道真的介入了鬼世界的核心秘密了吗?再有,她们到底在这场恐怖剧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我百思不得其解,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与我“有缘”的长发女鬼身上,戚斯龙日记中将那个期待他拥抱的鬼魂描绘得凄楚而善良,倒极像我见到的鬼魂,她有美妙的红唇,身体散发醉人心魄的槐花香,她叫“落衣”,为什么名字这么缠绵,甚至有点古怪!……
我突然想起戚斯龙的值班日记上面的字谜!“落衣”,这不也是个字谜吗?“落衣”字就是荒草下面三各(通个)衣!也就是说,我已经见到这个女鬼两个面具,她还有第三个面孔和装束!而且必在这户外草丛之下!草丛之下……,那是什么地方?是井!
我继续着假设的思路,“落衣”又有下坠的意思,说明她可能还会在“井”中出现!对了,我竟忽略戚斯龙日记中提到的那口枯井。
我脑海中快速闪现着戚斯龙日记中对枯井的描述,一个长有荒芜杂草的大院,一口枯井,里面平时无水,却在那晚见到了水!
既然这个隐晦的字谜都暗藏秘密,那么戚斯龙日记就那么直观吗?也许不会,这场追踪戚斯龙死因案件中,一定有个庞大的魔影,在控制着一个重大秘密脉络!………
是什么秘密,能让我三番五次见鬼,屡次遭受杀机却最终安然无恙,为什么他们冥冥中选择了我?我到底是谁?与这故宫有什么关系!还有我的表姐庞甄,戚斯龙,我们之间难道有什么可以这么让鬼魂感兴趣的秘密吗………
我慢慢回忆着以往的发生,第一天报到时,季队长给我看的DV录象,记得在录象的背景中,两个人轻微脚步声,画面是宫墙和树木。可依稀可以听到细细的虫鸣……我当时利用高科技手段分离出真实的音响效果,以为那绝不是虫鸣!那是一种古时的钟磬音乐,还伴随着女子的哭声。
其实,我还是错了,那女子的哭声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勉强,更确切地说,那是一种类似在风口的呜鸣声,钟磬音乐也许是戚斯龙身上的MP3音乐声的泄露,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古典音乐!
虽然画面上仍旧是宫墙和树木,但是,谁又能保证那个DV录象不是经过人为处理过的呢?在井里发出的声音应该也是呜呜的风,也许戚斯龙当时就在井里,一种直觉的怀疑,让我对神秘的井产生兴趣,也许只有那口井,才能揭开许多秘密!戚斯龙的失踪一定与那口井有关,“落衣”女的名字,很可能是戚斯龙在日记中对破案人的暗示!
我兴趣斐然,逐字逐句地回忆戚斯龙在二月十七日的日记,他是这样写的:
“我再次听到呼喊声,瓮声瓮气从井里传出,我认识那口老枯井,据说在几十年前就干涸没有水了。莫非真有女子掉进去?那枯井里面都是石头和杂物,掉进去九死一生。情况十万火急,立刻奔到黑糊糊的井口,向下面张望……我一下子惊住,我看见了水!奇怪,冬天的枯井哪来的水?可却是真的,井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在月光下变成盘子大小的银色,我扒着井口,把DV放到井台上,然后鼓足勇气朝下望,可什么也没有,居然也没有我的倒影。……”
“呼喊声从井里瓮声瓮气传出”,也许就是戚斯龙录象带上呜呜声的改写,他提到了枯井几十年都没水了,却突然“井水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在月光下变成盘子大小的银色。”
必须注意,他提到的井像“镜子”,发出“银色”的光,自然会使人联想到水,可那要不是水呢?……我虽然相信鬼魂的事,但是如此真切地自然现象难道就一定是闹鬼才可以产生吗?再有,他说居然“没有我的倒影!”那一定不是水,镜子在月光反衬下不反射,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除非……那是个假镜子,或者银色下面,根本不是水。如此说,戚斯龙就在那晚“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事,所以才在第二天失踪了。
第十七章致命的巧合
镜子不反射照镜子的人,能否推理到以往我见到的镜子中《清明上河图》也并非是物体的发射而形成的呢?假如把镜子设置成一个单向万花筒,再把《清明上河图》的残部放在里面,不就在看镜子的时候看到一个奇妙的画了吗?……假如我的推理成立,那么,从那一天“表姐”在阿房酒店失踪,我第一次看到镜子里的诡异《清明上河图》起,到后来几次恐惧镜子中出现的那张画,就是彻头彻尾的虚假骗局,可欺骗我的目的是什么呢?
另外,戚斯龙在井里真的就看到那个静止的“脸皮”吗?他曾这样描述井下的女鬼:
“我见到了一张女子惨白的脸!朝着我,那样子并不可怕,她长得真的很美,灰白的月光照在井底,女人就那样仰着脸望着我,女人为什么不说话?难道受伤太重,昏迷了?……”
他看到的是个静止而美丽的脸皮,不说话,而且很呆滞,至少并不缺少五官,而后在井台外拥抱“落衣”时,她不仅能说话还说脸皮被人剥掉,不能让他看见真容,前后如此矛盾。这只能说明,他的日记也许并非是自己所写,至少被篡改过。而且修改的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纰漏。
还有,戚斯龙拍摄的鬼录象中没有出现任何“井”的标志,他说把DV放在井台上,却没有一点井台的影象,这一点当时我忽略了,可现在想起来,确实没有井的位置或者井台石的一点印象,对录象的真实性不能不表示怀疑。
我曾经惊喜的民国宫女的黄绢,真的就那么巧被我在一面古镜中发现上面绝命日记吗?天衣无缝的巧合往往是致命的骗局!那块布本来什么都没有,却经过镜子后产生了字!我现在想起来了,那宫女日记不是倒字,而是正的,就说明绝不可能是绢面的字经过镜面反射后形成的,那面古镜子极可能有个“万花筒”结构!经过特殊处理后,里面放进事先写好的信,让看镜子的人立刻产生幻觉!处于对灵异事件的恐惧,不会有人怀疑镜子的特殊功能。
我恍然大悟,在镜子中阅读黄绢上不存在的字,这不和在镜子中看到幻觉《清明上河图》如出一辙吗!难怪那铜镜会那么厚重,里面一定有个能做成“万花筒”幻境的装置!那面镜子大有文章!
我高兴起来,从无脸鬼对我的“关照”和“追踪”,到我枪击戚斯龙,现在我又联想到他生前的日记对一口井的描述,还发现了铜镜可能的“万花筒”秘密,我现在还不清楚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这一切,都让我怀疑自己置身在鬼的世界中,任何事情都与不可思议的鬼有关系……其实,在这一连串的事件中,我完全被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