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公羊传注疏-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疏'注“自伤”至“复也”。○解云:桓十八年“公薨于齐”,庄九年“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是也。○注“伐齐纳纠不能纳”。○解云:即上九年“夏,公伐齐,纳纠”,传曰“伐而言纳者,犹不能纳也”是也。○注“反复”至“杀之”。○解云:即上九年“齐人取子纠杀之”是也。
 
  曹子曰:“然则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当,犹敌也。将劫之辞。庄公曰:“诺。”於是会乎桓。庄公升坛,土基三尺,土阶三等曰坛。会必有坛者,为升降揖让,称先君以相接,所以长其敬。○坛,大丹反。以长,丁丈反。 
  '疏'注“土基”至“曰坛”。○解云:时王之礼也。必为三等者,正以公为上等,侯为次等,伯子男为下等故也。○注“称先君以相接”。○解云:即四年传云“古者,诸侯必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是也。
 
  曹子手剑而从之。从,随也。随庄公上坛,造桓公前而胁之。曹子本谋当其臣,更当其君者,见庄有不能之色。○上,时掌反。造桓,七报反,下同。 
  '疏'注“曹子”至“见庄有不能之色”。○解云:亦注者之意也。
 
  管子进曰:“君何求乎?”管子,管仲也。君,谓庄公也。桓公卒愕不能应,故管子进为此言。○卒,七忽反。愕,五各反。应,应对之应。为此言,于伪反,下“为杀”同。 
  '疏'注“桓公”至“此言”。○解云:正以劫桓公而管子对故也。“曹子曰:庄公亦造次不知所言,故任曹子。
 
  '疏'注“庄公”至“曹子”。○解云:正以问庄公而曹子对,故言此。“城坏压竟”,齐数侵鲁取邑,以喻侵深也。○压,於甲反,又於辄反。数,所角反。
 
  '疏'“城坏压竟”。○解云:谓齐比来攻鲁城,令至坏败,抑压鲁竟,以为巳物也。君不图与?”君,谓齐桓公。图,计也。犹曰君不当计侵鲁太甚。○与,音馀。
 
  管子曰:“然则君将何求?”所侵邑非一,欲求何者。 
  '疏'“管子曰”至“何求”。○解云:意欲少还而巳。
 
  曹子曰:“原请汶阳之田。”欲复鲁竟。 
  '疏'“曹子曰”至“之田”。○解云:举其大畔言之,欲尽取之,故注云“欲复鲁竟”矣。
 
  管子顾曰:“君许诺。”诸侯死国不死邑,故可许诺。 
  '疏'注“诸侯”至“许诺”。○解云:即《曲礼下》篇云“国君去其国,止之曰‘若之何去社稷矣’”,是无去国之文。不言若之何去田邑,故知不死邑也。
 
  桓公曰:“诺。”曹子请盟,桓公下与之盟。下坛与曹子定约盟誓庄公也。必下坛者,为杀牲不洁,又盟本非礼,故不于坛上也。 
  '疏'注“下坛”至“庄公也”。○解云:犹言定约束其盟誓庄公也。○注“必下”至“不洁”。解云:不字亦作“清”字者。○注“又盟本非礼”。○解云:即桓三年传云“古者不盟,结言而退”是也。
 
  巳盟,曹子摽剑而去之。摽,辟也。时曹子端剑守桓公,巳盟,乃摽剑置地,与桓公相去离,故云尔。○摽剑,普交反,辟也,辟剑置地。刘兆云:“辟,捐也”。辟也,婢亦反,下同。去离,力智反。 
  '疏'注“时曹子端”至“故云尔”。○解云:端,犹始也。言曹子从始持剑而守桓公矣,及其盟讫,乃摽剑而置于地,乃与桓公相去离者,释传云“而去之”之文。
 
  要盟可犯,臣约其君曰要,彊见要胁而盟尔,故云可犯。○要,一遥反。而桓公不欺,曹子可雠。以臣劫君,罪可雠。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诸侯犹是翕然信乡服从,再会于鄄,同盟于幽,遂成霸功,故云尔。劫桓公取汶阳田不书者,讳行诈劫人也。 
  '疏'注“再会于鄄”。○解云:即下十四年冬及十五年春比会于鄄是也。○注“同盟于幽”。○解云:即下十六年冬,“同盟于幽”是也。○注“劫桓”至“劫人也”。○解云:正以成二年书取汶阳之田故也。
 
  十有四年,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 
  夏,单伯会伐宋。其言会伐宋何?据伐国不殊会,曹伯襄言会诸侯。 
  '疏'注“据伐国不殊会”。○解云:与上诸侯俱是伐宋,事不殊异,何劳别生会文乎?故难之。○注“曹伯”至“诸侯”。○解云:即僖二十八年冬,“曹伯襄复归于曹。遂会诸侯围许”是也。
 
  后会也。本期而后,故但举会。书者,刺其不信,因以分别功恶有深浅也。从义兵而后者,功薄;从不义兵而后者,恶浅。○别,彼列反。 
  '疏'注“本期”至“举会”。○解云:若其不后,宜言单伯会齐人、陈人、曹人、伐宋,如下文“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之文。○注“从义兵”至“功薄”。○解云:即此是。○注“从不义”至“恶浅”。解云:无经可据,但言理当然也。
 
  秋,七月,荆入蔡。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鄄,本亦作“甄”,规因反。 
  十有五年,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 
  夏,夫人姜氏如齐。 
  秋,宋人、齐人、邾娄人伐儿。○儿,音唷!
  '疏'“夫人姜氏如齐”。○解云:复与桓通也。○“秋宋人”至“伐儿”。○解云:范氏云“宋主兵,故序齐上也。班序上下,以国大小为次”,“征伐则以主兵为先,《春秋》之常也”。
 
  郑人侵宋。 
  冬,十月。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 
  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 
  秋,荆伐郑。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滑伯、滕子同盟于幽。同盟者何?同欲也。同心欲盟也。同心为善,善必成;同心为恶,恶必成:故重而言同心也。○滑,于八反。 
  '疏'“同盟者何”。○解云:欲言同善,不见褒赏之文;欲言同恶,复无刺讥之处,故执不知问。
 
  邾娄子克卒。小国未尝卒,而卒者,为慕霸者有尊天子之心,行进也。不日,始与霸者,未如琐。琐卒在二十八年。○为慕,于伪反。如琐,息果反。 
  '疏'注“小国”至“进也”。○解云:正以所传闻之世,未录小国卒葬故也。○注“不日者”至“二十八年”。○解云:即二十八年经云“夏,四月,丁未,邾娄子琐卒”,注云“日者,附从霸者,朝天子行进”是也。然则此亦行进而不日者,但始与霸者有尊天子之心,未朝天子故也。其始与霸者之事,即上十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邾娄人会于北杏”是也。
 
  十有七年,春,齐人执郑瞻。郑瞻者何?郑之微者也。以无氏也。 
  '疏'“郑瞻者何”。○解云:欲言尊卿,名氏不具;欲言微者,书名见经,故执不知问。
 
  此郑之微者,何言乎齐人执之?据获宋万不书者,不坐获微者,今书齐称人,坐执文。○郑瞻,二传作“詹”。 
  '疏'注“据获”至“执文”。○解云:上十二年传云“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注云“获不书者,士也”。然则以获微者不罪坐,故不书。今书齐称人,作坐执之文,故难之。
 
  书甚佞也。为甚佞,故书恶之,所以轻坐执人也。然不得为伯讨者,事未得行,罪未成也。孔子曰:“放郑声,远佞人。”罪未成者,伯当远之而已。○为其,于伪反。恶之,乌路反,下“恶之”皆同。远佞,于万反,下同。 
  '疏'注“不得为”至“未成也”。○解云:僖四年传云“执者,曷为或称侯,或称人?称侯而执者,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今称人而执,故云不得为伯讨矣。○注“孔子曰”至“佞人”。○解云:《论语》文。案《乐记》魏文侯问子夏曰:“敢问溺音何从出也?”子夏对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弗用也。”然则四国皆有淫声,盖逐甚者言之,故许氏云“郑诗二十一篇,说妇人者十九”,此之谓也。或何氏云“郑声淫”,与服君同,皆谓郑重其手而音淫过,非郑国之郑也。
 
  夏,齐人瀸于遂。瀸者何?瀸积也。众杀戍者也。瀸者,死文。瀸之为死,积死非一之辞,故曰瀸积。众,多也。以兵守之曰戍。齐人灭遂,遂民不安,欲去,齐强戍之。遂人共以药投其所饮食水中,多杀之。古者有分土,无分民,齐戍之非也,遂不当坐也,故使齐为自积死文也。称人者,众辞也。不书戍将帅者,封内之兵,故不书。○瀸,子廉反,二传作“歼”。积,本又作“渍”。强,共丈反。将帅,子匠反;下所类反。 
  '疏'“瀸者何”。○解云:正以异於常例,故执不知问。○注“瀸者”至“众多”也。○解云:即《曲礼下》篇云“羽鸟曰降,四足曰渍”,郑注云“异於人也。降,落也。渍,谓相瀸汙而死”是也。○注“齐人灭遂”。○解云:在上十三年。○“古者有分土,无分民”。○解云:说在桓元年注文也。
 
  秋,郑瞻自齐逃来。何以书?书甚佞也,曰:“佞人来矣!佞人来矣!”重言来者,道经主书者,若传云尔,盖痛鲁知而受之,信其计策,以取齐淫女,丹楹刻桷,卒为后败也。加逃者,抑之也。所以抑之者,上执称人,嫌恶未明。系郑者,明行当本於乡里也。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不若乡人之善之,乡人之恶者恶之。”○重,直用反。明行,下孟反。 
  '疏'注“重言”至“云尔”。○解云:经所以主书此事者,正恶佞人之来,恐其作祸矣。○注“盖痛鲁知而受之”。○解云:《春秋》痛伤鲁人知其佞人,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