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视剧本),同气连枝,而各有炎凉际遇。文苑春秋,也像世俗门庭,散文
一支,似乎门楣偏低,矜贵不如新诗,显赫不如小说,风光不如戏剧影视,
却也自独树一帜,别有一番清华气象。散文领域,时空无限;散文触角,巨
细不捐。高楼灯火,寻常巷陌,滚滚红尘,奔来腕底;乱花迷眼,群鸥亲人,
大千世界,尽在怀抱。天之涯,海之角,泰山鸿毛,灵魂深处,神经末梢,
无所不在。有人说散文好写,信手拈来;随意挥洒,还可以借此练笔,便于
将来升堂入室,不啻巨型创作的预科。有的以为自己有笔如椽,散文小道,
不值一哂。也有人以为散文易写而难工。“五四”一代的前辈朱自清,说“散
文不能算作纯艺术品,与诗、小说、戏剧有高下之别。”朱氏谦谦君子,散
文名家,夫子自道,可能有点自谦的意味,逻辑也稍欠周密。既是艺术,纯
杂精粗之分,高下文野之别,昆仲间同样存在,不独散文为然。散文形似散
漫,其实别具机杼,并且要求有更多的含金量。刘知几揭橥作史三长:才、
学、识。章学诚认定三者得一不易,兼三尤难,而更增一德字。袁枚以为写
诗也须三长,而识为最先,“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王国维倡言文学二原质,曰景曰情。当代的董桥兼通中西,说散文须学、识、
情,合之乃得“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综合诸家,神而
化之,当可得散文三昧。
这部全景式的散文选集,四海百家,兼收并蓄,不同的年齿时代,风格
流派,不同的社会背景,思想倾向,列坐流觞,百态并陈,给读者提供了多
维的欣赏空间。读者一可以鸟瞰:通读全编,纵览全局,宏观散文世界的发
展变化,如群岳朝天,百川归海,连绵浩荡,来龙去脉,尽收眼底。人文世
态的冷暖浮沉,时代潮流的推荡磨洗,也可以由此略见端倪。二可以平视:
和素昧平生的作家一一相对,无老无少,无男无女,不待倾盖论文,如亲謦
欬,如倾肺腑。文心不同,各如其面,有的渊博,有的深秀,有的严峻,有
的真挚,有的隽爽,有的风趣,有的娴雅,有的自然。一卷在手,胸罗万有,
能体会多少生命感悟,人间忧乐,世味甜酸。三可以凝睇;心领神会,赏析
美文之美,美在何处。体貌、风神、襟怀,素质:品藻吟味,大概离不开这
些着眼点。而所有这一切,全部体现于抽象的文字符号。司空图品诗,说“不
着一字,尽得风流”。历来为人津津乐道。但这句名言,只宜意会,不可黏
滞,因为文学的建筑材料只能是文字。要做到韵外有致,弦外有音,也只好
通过文字的诱发暗示。白话文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功高北斗,缺点在于
没有把白话文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明确区分。艺术性的白话文,不能以“明白
如话”自给自足,应当有声有色有光有味,能静能动能歌能舞,善达意,善
表情。“五四”至今,白话文成熟到什么程度,大可在散文中测量深浅。四
可以远眺:看纸上烟云,笔下丘壑,字里风涛。爱憎褒贬,感慨歌哭,忧患
牢愁,嬉笑怒骂,散文家的心声,常和时代的声音互相呼应,从散文的兴衰
中,可以隐然看到一代的政治史、思想史、风俗史、心灵史。五可以浏览:
工余无聊,假日休闲,枕边案头,窗前灯下,随兴所至,信手翻阅,神游于
广阔无边的多极世界,是最有味有益的消遣。
也许还可以采取一个特殊的角度,研磨赏鉴,以拓眼界。台、港、海外
的散文,萁豆同根,海天遥望,风土差异,环境不同,西方现代风的浸淫,
祖国古典风的浸泳,融会贯通,因此能做到承接“五四”,又由“五四”破
茧而出,使散文艺术别开一境,令人刮目相看。
涤尘长期主持国家文学出版社的散文部门,水耕火耨,备极辛劳。他为
人恳挚,作风谨饬,在这本选集里可以略见其风格。选家是一种遗憾的事业,
因为不得不受种种主客观事实的干扰。例如容量再大,终是有限,名家名作,
灿烂如星,却并不提供筛选的方便,反而使选家陷于取舍两难之境,而很难
避免遗珠之憾。但在读者,总是一件值得感谢的事,尤其是当读书风气日益
荒芜的年代。
1995 年7 月4 日,上海
第三辑 自 叙
《掠影集》序
我曾经生活在寂寞里。一大堆少年的日子,像春初天气,都在雨声潺潺
中逝去。家庭的光景正在中落,念书的幸福我算是无份了。刚懂得一星半点
世事,世事便无情地压到我的身上,而理想却已经日渐远去,真所谓“四顾
茫茫”,生命失了着落。因为要填补这空虚,有一年多时间,我每晚埋头于
黝黯的煤油灯光圈下,用一本红格簿子,细心地抄写报纸副刊上自己所喜爱
的文字,算是练习小楷,也算是欣赏作品罢;而目的却显然只在用一些纤细
的字迹,来对付那庞大的寂寞的侵袭。虽然当时并没有明显地意识到。一年
夏天,一个童年的伴侣,本来住在乡下后来迁移到城里去的,忽然又搬回乡
下,隔了许多年,还觉得可亲,于是有些热闹起来了。特别使我高兴的是他
家里带来了好些新文艺的书籍杂志,我借了来,杂乱而贪婪地阅读,那情形
有如一句成语所说——“饥不择食”的样子。然而我也仿佛终于从此发见了
另一个世界。
这样的境况说来平常,它粘在我的记忆里却极其固执。因为我似的浅陋
的人,也会跟文艺发生若干瓜葛,说起因缘,还应当归结到那一堆没有欢笑
的日子。
这些年来,困扰着我的是所谓“生活”。它使我有所失,却也使我有所
得。许多人世间可悲可喜可笑可歌的事情,更亲切地看到了,有时自己还在
里面串演了一角。“徘徊斗室,俯仰天地”之余,不免有些感慨,那结果就
委屈了若干纸张和笔墨;而这也就是我的一些“作品”的由来。但表现在拙
劣的文字中间的,万一竟有些什么,也不过是一颗质朴的心。海的浩瀚由于
它怀抱的深,溪的晶莹由于它源流的长;而我呢,设个譬,那正如乡间垄边
的小沟,因为底子浅,春风也吹不起一片涟漪。
为了纪念那一段逝去的年光,我今年决心把几年来所写的东西辑集起
来,其中挑出算是小说的7 篇,便成了这一本。它们芜杂、粗陋,形式不一,
作风各异,正是一种低等学艺者的习作的本色。这在编选之际,尤其是在看
校样的时候,使我有了近乎苦痛的心情。但结果还是硬着心肠打发它们出门
了。并非真的是什么“敝帚自珍”,为的是我还不能忘情过去。——我前面
提到的那一位童年的朋友,如今正躲在乡下养着肺病,我愿望以这本小书博
得他病中的一笑。——至于这小书的能够出版,那是一种幸运,这里我得虔
诚地感谢编辑“大时代丛书”的三位先生①。
叫做《掠影集》,是表明这无非是一些浅薄凡庸,浮光掠影之作。
1939 年5 月于望江楼
① 编者是郑振铎、王任叔、孔另境。
《遥夜集》前记
这个集子里选辑的是我的杂文和散文,除了最后几篇,都是解放前的作
品。
这些文章写作的经过将近二十年。这正好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我们
国家受过残酷的考验,人民长期度着今天完全不能想象的生活。仅仅拿上海
来说,经过英法等殖民主义者的统治,日本侵略者的统治,美帝国主义和蒋
介石匪帮的统治,殉难者的血迹,差不多染遍了这个城市。现在这种年月已
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是不会忘记的,因为在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新生过程
中,这正是鲜明的苦难的标记,斗争的标记。
我长期生活在上海,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时代
和这样的环境里写下来的。
如果说,我的这些作品多少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斗争,那就应该感谢
党,因为它烛照一切的光和热,使我从混乱中看到了出路,得到了勇气。如
果说,我的作品的贫弱无力,并不能表达人民激越的心声,那主要是因为我
虽然分担着时代的苦难,却一直站在斗争边缘的原故。——对作家的创作生
命来说,这正是致命伤。
创作是一种既愉快而又艰苦的事业。在过去的时代,作家要走上正确的
道路,经常是一种漫长、曲折、痛苦的摸索过程。作家不仅要和一切压迫人
民的势力作战,还要和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偏狭而执拗的思想感情作战。现
在应当十分珍重的事实是:历史揭开了全新的一页,生活已经为作家提供了
史无前例的、一切优越的条件。昨日的教训,在今天应该有双倍的意义。
请允许我以祝福的心情把这本小书献给读者,同时我希望自己:能够从
这里得到鞭策,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1956 年3 月1 日
《香雪海》序一
来到洞庭西山,转瞬三个月多了。初来时霜橘正丹,现在早开的寒梅已
经着花。小年夜那天,一位好心的赤脚医生给我打完了针,说:“老先生,
你太辛苦了,该休息两天了!”农民终年栉风沐雨,胼手胝足,是根本没有
休沐日的,我这点轻松的案头劳作,算得了什么!春节那一天,到村子里走
走,泥泞的小街上喜气洋洋,农民穿红着绿,焕然一新,远处还有零星的爆
竹声在空中发出钝响。想到今年是建国三十周年,又是我党工作重点向现代
化建设转移的历史时刻,决心在春节期间,把二十年来所写各种形式的短文
梳栉排比,编成一集,并给它一个表示迎春的书名,叫做《香雪海》。不久
以前,我给电影剧本《秋瑾传》写了代序《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
算是给多年蒙冤受屈的《赛金花》说几句平直的话,清样也已经校完,可望
不久能和读者相见。春节前夜,又编定了关于电影论文的结集《电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