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当年高岛吞象以其深厚的易学修为,亲断占例500个,每个都经过历史检验准确无误,包括中日甲午战争及两国的气运结局、中国定远舰的沉没和威海卫海军基地的陷落、战后大臣李鸿章赴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时间以及条约签订后法、德、俄三国和日本的利益纠纷等等,无不准确无误、令人惊叹!
更为令人称奇的是,高岛吞象生前竟然准确推测出了自己的归天之期,并事先在灵牌上写出了自己的忌辰,真不愧是一代易圣奇人!
而高岛次郎则是禀承祖上绝学,深谙易经占卜推算之道,在国际易学界鼎鼎有名、颇有威望。
〃小周,听我的见好就收吧,千万注意国际影响!〃李国璋轻轻推了一下周扬,示意他找个借口下台,千万不要和人家易圣后人同台竞技,以免个人丢脸事小,要是影响了中国易学界的光辉形象,那就丢人丢大发啦!
〃呵呵,高岛先生所言甚是,我们中国人向来是知行合一、说到做到,周某虽然不才,但有老祖宗的易学『精』髓在那儿放着,多少也懂些推算预测之道!〃周扬不顾李国璋教授的劝阻,不卑不亢地表示自己绝非空谈之辈。
〃咳,这下算是完了!〃李国璋见周扬不知深浅高低,竟然在人家高岛次郎面前大言不惭地表示懂得推算预测之道,不由得暗暗叹息,诶,你小子想玩把斧头也别跑到人家鲁班『门』前玩儿啊,认为周扬此举一定会把中国代表团的面子给拉下来不可。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雪中送炭不常见,落井下石倒是自有人在。没等高岛次郎发问,韩国代表席上已经有人站起来叽哩呱啦个不停。
通过翻译,周扬这才知道,原来韩国的易学同行们对周扬也是很不服气,想要抢个风头折折周扬的锐气。
韩国那名代表的意思是,刚才周扬所说的,日韩两国只是将易经当作哲学来用是个误解,他们大韩民国根据易道『精』髓而延伸出来的韩医,那可是医学界的一枝奇葩。
周扬心里面对那个韩国『棒』子腹诽不已:国土面积不过我们半个省大小而已,还好意思口口声声直称〃大韩民国〃,大个鸟啊大,大言不惭还差不多;更让人不耻的是,这些『棒』子学了些中医的皮『毛』,竟然厚着脸皮改称韩医,还说什么是医学界的一枝奇葩?!
〃对不起,我没有听说过什么韩医,只知道我们的中医经典在你们韩国发展得还算不错。〃周扬知道像国土面积这类话是不能『乱』说的,所以就拿他们所谓的韩医开刀。
没有想到周扬的这句话在韩国代表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认为中医是中医、韩医是韩医,虽然韩医也是由易经衍生出来的,但韩医是他们自己的传统『精』华,与中医并无什么牵扯。
其中韩国的一名代表竟然向周扬提出了挑战,说是他们现在就切磋一下医学技艺,从医技的高低上就能分出师徒先后。
原来,那位代表不但痴『迷』易道,而且『精』于中医,也就是他们所说的韩医。仗着自己擅长医道,想要在这方面让周扬臣服。
无论中医还是韩医,其实都属于易道五术(山、医、命、相、卜)中的医『门』之术,说起来也算是易经之技,所以韩国代表的这个要求也算说得过去『交』流切磋医术也在易道『交』流的范畴嘛!
在众人看来,那位岁数不小的韩国代表这纯粹是在占便宜,因为易经包罗万象、涵盖甚广,所以学医之人可以通易,而知易之人未必通医。
况且就以周扬这个二十来岁的年纪,就算他对易经有所参悟了解,也很难在具体的医术方面胜得过那位韩国大夫。
李国璋虽然打心眼里看不起周扬,认为他年少无知爱出风头,甚至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他好歹也是炎黄子孙,自然不希望丢人丢在外面,所以他见韩国代表竟然以长对短、以长对幼,想要占周扬的便宜,于是立即起身表示反对。
让李国璋没有想到的是,周扬竟然出人意料地表示同意,愿意与那位年长资深的韩国代表切磋岐黄之道。
这个时候,大会主持人宣布上午时间已到,进行休会用餐,下午直接进入易道应用环节的切磋『交』流。
在用餐期间,中国代表团的几位博导教授都关切地围在周扬身边,询问他是否学过中医,对望闻问切、医『药』知识可有了解?否则的话下午应该想个办法回避在医术方面的切磋『交』流,避免以短对长、有辱声誉。
代表团团长王司长作为官方人物,自然也是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他首先对周扬在上午『挺』身而出维护中国代表团形象表示赞许和感谢,接着就周扬下午与那位韩国代表的切磋了解一下情况,无非是千万不可大意,否则的话影响的决不是个人荣誉那么简单。
周扬仍是非常轻松地表示,他虽然没有踏入过中医学院的大『门』,但中医的根本理论也不过从易经延伸出来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而已,自己有信心不辱使命。
正在这时,李国璋非常急切地走了过来,向王司长和卢老报告说,他通过『私』下了解,得知那位韩国代表名叫朴泰元,本身就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中医医师,建议周扬切切不可以卵击石、自取其辱
;。。。
第0153章名扬三国(4)
茶凉以前从来都是早睡早起,晚上十点准时休息,但为了这本书不断更,却经常熬到午夜时分,虽然更新量不大,却一直稳定,是个耐力型选手,就像上本《民国老兵》一样,从来没有断更的记录。这本亦会如此坚持到底,还请路过的朋友们收推支持一把。非常感谢!
〃李教授,那个韩国代表确实是名医师吗?〃王司长郑重地问道。
〃是啊,听说那个朴泰元医学造诣还是相当深厚的,〃李国璋忧心忡忡地说,〃年轻人争强好胜、不甘人后是应该的,但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方能百战不殆,我担心小周同志下午会给我们代表团抹黑。。。。。。〃
王司长看了看卢鹤亭,没有说话。但他的意思很明显,这些代表都是您老人家主导选拔的,特别是那个名叫周扬的小伙子更是您一力主持、破格免试入围的,这事儿当然还是由您老拍板决定。
〃呵呵,小周啊,你对今天下午的切磋有几成把握啊?〃卢鹤亭看到王司长的眼神,自是心领神会,笑呵呵地问周扬说。
对于卢鹤亭,周扬是非常尊重的,他见卢老垂询相问,连忙恭敬如实地回答说:〃如果让我和那个朴泰元当场比试救死扶伤、开方配伍的话,我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毕竟人家临床经验在那搁着呢。但这种交流会上应该不可能那样去做,估计会以判断病情为切磋方式。要是这样的话,我倒认为他不一定会占上风。〃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小周你是想利用相术来判断病人的情况,从而压制于他,是这样吧?〃卢老会心一笑。
〃卢老说的是,反正中医讲究的就是望闻问切,我就用一个‘望‘字诀来对付他。〃周扬老老实实地回答。
〃什么,你,你就用一个‘望‘的办法来判断病情?〃李国璋教授非常不解地说,〃这样能行吗,小周?虽然我不是学医的,但中医的望闻问切必须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查准病因,你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大意了啊?〃
〃放心吧李教授,凡事因果相应、表里相依,内在有病的话一定会在外表上体现出来,只不过是有的明显、有的隐密而已。〃周扬表现得非常平静自信。
〃我相信你,小周,下午就看你的了!〃卢老微笑着点了点头,鼓励周扬放心上场-----因为眼前的这些人中,也只有卢老知道周扬不但熟读《周易》,而且见识过古籍中曾有记载、而被人们认为早已失传的《连山》、《归藏》二经。
既然卢老这样信任周扬,王司长作为易经的门外汉,自然也就不再说些什么。
李教授见王司长和卢鹤亭并没有阻止周扬和朴泰元切磋的意思,不由得摇了摇头到旁边去坐,心里面却是忿忿不平:今天这事儿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你们两个正副团长既然如此大意,那就任由周扬那小子给中国代表团抹黑吧,到时别忘了我李国璋可是曾经提醒过你们的!
午餐后稍事休息,进入会场后主持人就宣布进入易学应用的比赛环节-----中医(韩医)的岐黄之术源于易经,自然也算是易学的实际应用。
对于周扬和朴泰元的医技切磋,东道主日本方面准备得还是相的不错的。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治病虽然很难于有立竿见影之效,但病情病因的确认可是当场就能高下立判、正误分明的。
所以日方这次找来了几个疾病患者,让他们带着各自的权威医学诊断证明,由朴泰元和周扬分别进行病情确认,以此来分医技的高下-----如果连病情病因都不能准确确认的话,那就根本谈不上妙手回春、治病救人了。
原本以为上台作为〃道具〃的病人肯定是些重病缠身、苟延残喘的病秧子,没有想到第一个上台的竟然是位体格健壮、蛮有精神的小伙子。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那位韩国代表朴泰元上台后一番沉着老练的动作就让众人明白,人家绝对是一位资历颇深的杏林高手。
朴泰元十分认真细致地对那位小伙子的眼睑、口腔、舌苔等部位一一进行察看,非常老练地对其进行把脉、并通过翻译对那小伙子进行一番问诊了解,整套动作下来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显示出他深厚的医学造诣,然后非常自信地写了张诊断书交给了主持人。
轮到周扬对那位小伙子进行问诊时,周扬一不细查五官、二不进行询问,甚至连最基本的中医招牌性动作-----把脉也没有进行,只是盯着对方打量一番,就在纸上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通。
他们两位这种泾渭分明、相差悬殊的诊断方法自然引来了台下众人的纷纷议论:韩国代表的手法中规中矩、非常全面,俨然是位专业医师;而中国的那位年轻代表,如果他不是扁鹊一类能够望气而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