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乙:这是我们家?
甲:这是秦始皇的阿房宫。
乙:怎么又扯到阿房宫去啦?
甲:这回一定说您家,您家可称是绝地。
乙:你家可称是荒山!什么叫绝地啊!
甲:乃是绝妙之地。可真是山不高而青,水不深而秀,花不多而艳,竹不密而屏,室不宽而雅,朋友不多而俊,行同管、鲍,义似关、张,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真乃武侯发祥之地也。
乙:这是我们家?
甲:这是诸葛亮住的卧龙岗。
乙:又不是?
甲:(唱)“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乙:再不说我们家我可急了!
甲:我这就要说你们家啦!
乙:那你说卧龙岗子吗?
甲:卧龙岗风景好不好?
乙:好埃
甲:赶不上您家的花园儿。
乙:那您把我们家的花园儿说说。
甲:好。要提起您家的花园儿,不禁令人神往,那真是依山靠水,自然优美,画栋雕梁,鬼斧神工,园庭宽阔,内外精致,中间有透壁花窗,绫门绣户,分外优雅。树木丛丛,楼阁隐隐,奇花异草,香气扑面,山石林立,处处可观,光滑如洗,细草如毡,藤萝得路,鸟叫虫鸣,小苑微风,沁心怡情,通幽曲径,其乐无穷,绕过假山,见前面高搭秋千一架。
乙:这是我们家?
甲:这是《聊斋》上的陈明允巧遇西湖主。
乙:又跑《聊斋》上去啦!让你说我们家的花园儿!
甲:说你们家的花园儿,那可真是天工人巧合于一处,景色宜人,不让苏杭,真乃是山石高耸,钢水长流,上有楼台殿榭,下有水阁凉亭,左是小河流水,右是峰峦叠翠,超乎游廊,玉石为镶,芳草如茵,山虎爬墙,藤萝绕树,青松合抱,鹤鹿往还,玉带桥竹栏护岸,月牙河碧水沉流,一望无边,恰似水晶世界,大有仙府之风。
乙:这是我们家的花园?
甲:这是《红楼梦》上的大观园……
乙:又拧啦!你可太难啦!再不说我们家你就甭说了。
甲:你少安勿躁,不要呶呶不休,要夸你家之富,可与石崇相比。
乙:这回错不了!
甲:您家可称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家里的庭训规则,无比严明,井井有条,条条有款。出有虎将侍卫,入有美妾相陪,内有艳女娇童,外有虞侯谋士,恰似锦上添花,犹如众星捧月,真是堂上一呼,阶下百喏,欢声如潮,鼓声如雷。
乙:这是我们家?
甲:这是吕蒙正夸官!
乙:走!
甲:让我上哪儿去?
乙:快走!
甲:别推!你让我上哪儿去?
乙:上你说的仙府之国。
甲:怎么又生气啦!
乙:你太可气啦!
甲:这不是捧您吗?
乙:有你这么捧的吗!
甲:干吗,又挂不住了?
乙:你别理我!
甲:我这回提你们家还不行吗?
乙:噢,这回提我们家啦,哈……
甲:行了吧?
乙:不行!
甲:不行你乐什么?
乙:这是冷笑!
甲:我说怎么怪吓人的呢。
乙:你别说了,再说也不是我们家。
甲:这回要再不提您家,您罚我。
乙:怎么罚?
甲:我请客。
乙:那行。
甲:你花钱。
乙:这是罚你啊,这不是罚我吗?
甲:都一样。
乙:不一样,再不说我们家一定罚你。
甲:这回谁说你家还不行吗?
乙:说出来可得是我们家,不许再往别处串。
甲:要提起您家那真是天水相连,山水相依,天山碧水,一脉相承。仙府仙洞,瀑布常流,美不胜收,其乐无穷。这种美妙的景致,舞台上常见,画报上常登。尤其是你们全家每天必然登山暸望,操练武艺,你父亲头戴金盔,双插雉尾,身穿蟒袍,足登战靴,兴致勃勃地观看子孙们各献本领,不由得雄心大振,技痒难熬,当场脱袍摘帽,霎时间铁棒翻飞,逞神威,显智勇,面对高山而舞,笑迎水府而歌,歌舞已毕,子孙后代们热烈鼓掌,连声称赞,你父亲一高兴还要喊一嗓子乙:怎么喊的!
甲:“众猴儿兵!回山去者!”
乙:花果山水帘洞啊!
(本篇结尾已作修改,传统节目结尾的原文附后)甲:这回说您家,您家那地址好,在繁华的市中心,四通八达,交通便利,您家里是电灯电话,电铃电扇,样样齐备。你爸爸好交朋友,所以你们家是朝朝迎宾,日日会客,高朋成群,胜友如云,一位位风采翩翩,腰缠累累,谈心会意,讲今比古,论时说俗,滔滔不断。贵客微发一言,朋友群声赞贺,客人高兴了立刻叫来成桌筵席,色香味形,四者兼备,热气腾腾,动人的目、鼻、口、心,立时就坐,吃个酒足饭饱,哄然而散。哪天您家也得去个几十拨儿朋友,朋友多了就得论拨儿,这屋一拨儿,那屋一拨儿,这屋倒那屋,那屋倒这屋,院里还有一拨儿,等送走一拨儿,倒进来这拔儿,又迎进来一援儿。您家底下人也多,招待客人特别周到:有刷墙的,有扫地儿的,有报土的,有撢尘儿的,有擦桌子的,有抹椅儿的,有铺床的,有叠被儿的,有彻茶的,有倒水的,有打更的,有守夜的。再说,你们家姑奶奶多,有大姑奶奶,二姑奶奶,三姑奶奶,一直排到你们老姑奶奶,这些姑奶奶们平常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你爸爸家规严,她们姐儿几个买东西都不让出门,把做小买卖的叫到院子里来买,所以每天晚上做小买卖的轮流到院子里来,吃喝起来这个好听啊:“果仁儿,栗子,胶皮糖啊!”肥卤鸡!”“话匣子!”“大红果的糖堆嘛!”你爸爸一高兴在院子里也喊上啦!
乙:怎么喊的?
甲:“多包涵没有屋子咧!”
乙:窑子啊!
熬柿子
郭启儒述
在旧社会里,做买卖的都是想要发财。讲究投机倒把、买空儿卖空儿。要不怎么有这么一句话呢:“无官不贪.无商不奸。”就是在街面儿上一个做小买卖的,他都想尽办法骗人。
久做小买卖的讲究抢先儿:春秋四季,什么东西先下来他先卖什么,到了春天,他卖青菜。什么韭菜啊,蒜苗啊,豌豆碍…样一样都刀尺(指裁衣剪刀与尺,借喻整理)得挺漂亮,摆在蒲包里。这么一吆喝,出来一位老太太买菜来啦:“卖菜的,有韭菜没有?”“有啊您哪。”“怎么卖呀?”“您买多少钱的吧?”瞧!他不告诉人家多少钱一斤,先问人家买多少钱的,这个地方就要骗人啦。老太太一瞅,这韭菜还挺好,打算吃包饺子:“好吧,你给我拿两毛钱的吧。”卖菜的赶紧顺蒲包底下抽出一个纸条。打蒲包里拿出来三根儿韭菜来,用纸条一裹,得,双手捧着,递给老太太啦:“给您哪。”老太太一瞧,三根儿:“哟,这是多少钱呀?”“两毛的。”老太太一愣:“嘶!我说你这是卖人参哪?”“老太太,这韭菜不是咱中国的,这是进口货。你想,连过关带上税,就合十二块钱一斤。也就是您吃得起呀,贵人吃贵物嘛!”
老太太听他这么一说呀,也不好意思不要啦,原本打算吃饺子,这么一想:“得了,吃面汤拿它做作料吧!”两毛钱卖出三根儿韭菜去,您想他得赚多少钱哪!
在商会上做小买卖的,还有一种卖“山里红”的。到天津叫“红果儿”。他不论斤卖,用细麻绳儿串成挂儿,做个圆圈儿形的,连肩膀儿带胳膊上一齐挎着。在胳膊上挎着那几挂儿呀,把大个儿的都搁前边儿,小个儿的都搁后边儿,喷,擦得锃光瓦亮。一吆喝出来是这种声调:“还有两挂儿咧唉唉唉,大山里红啊啊埃”其实呀,他身上挂着好几挂儿呢!他就吆喝还有两挂儿。是卖“山里红”的全是这么吆喝。过来个买主儿:“怎么卖呀?”
“五毛一挂儿。”
买主儿一看不值呀:“两毛怎么样?”
“哼,不够本儿啊您哪。”
其实呀,一毛五他就卖。买主儿走了,他又往下落价儿:“您给四毛吧!”
“不要。”
“三毛怎么样?”
“两毛你要卖,我就拿两挂儿。”
“您拿两挂儿去吧!”
在这个时候哇,他的戏法儿已经变好啦:大个儿的呀早就跑后边儿去啦,小个儿的哪,也就自动地上前边儿来啦。结果卖出去的还是两挂儿小的。您说这不是骗人吗?
到了秋天卖柿子,是卖柿子的都这么吆喝:“好大个儿柿子咧,涩了哟,管换咧唉。”涩了管换。谁买柿子都要问这句:“涩不涩呀?”他要是说涩,那人家就不买了;他要是说不涩,涩了得给人家换。他这句话回答得好:“您尝!”
买主儿一听他的话呀,一定不涩。拿起来,“康昌”就是一口:“嗬!好涩家伙!哎,你给换换吧,这是涩的。”他更会说:“您别带皮儿吃呀!现在已经过了霜降了,这柿子不漤了(即不用开水焯了),保不齐有点儿皮儿憨(即涩的意思)。您把皮儿啃了去,它就不涩了。”这位还真听话,拿起柿子来转着弯儿这么一啃,把皮儿都啃下去了,就是中间儿再涩,也吃不出来了;怎么?舌头都麻了:“这不能吃,你给换换吧!”
“这我怎么给您换哪?这一个柿子剩了多半拉啦.皮都没了,我卖给谁去呀?”
“唉,你叫我啃的呀!”
“是啊,我没叫您全啃了去呀,您哪怕掐一点儿呢,我还能把它卖出去,你说这个谁要?得了,您凑合着吃得了!”
“好好好!多少钱哪?”
“得了,您甭给啦。”
“不,我吃得起柿子,就花得起钱!”
“得了,您就给一毛钱吧!”
“好么,一毛钱就吃个涩柿子呀!’这位呀,越想越别扭;一赌气儿,得,进了百货店,买了个刮吃子。心说了:今日我叫你开不了张!这位就蹲在他的摊儿旁边儿刮舌头(做刮舌头姿势)。正在这个时候,又过来一个买主儿:“涩不涩呀?”“您问吃主儿!”(指刮舌头那个人)这位还真听话,过来就问刮舌头的:“先生,这柿子涩不涩呀?”
那位心里说啦;“你是个瞎子!没瞅见我这刮舌头么?”拿白眼珠儿一瞅他:“这柿子呀!不涩!”其实呀,他这是气话、这位当真的啦。拿起来,“康昌”一口:“嚄,好涩家伙!你给换换吧!”
“怎么啦?”
“涩!”
“我没告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