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逸群回到丹房,轻轻抚着腿上的净布,暗道:若是我放任这伤口自己愈合,今晚的计划恐怕就只有搁浅了……
照钱逸群的想法,明天带李一泉进翠峦山,好好读个几个月的佛经也没什么关系,等出来时用佛经里的话打和尚的脸,非但要把慧光踩在脚下,更要烧掉和尚几部经典才算解恨。
然而市面书坊里卖的佛经很少有大部头,要从信佛的居士手里收罗,岂是易事?若想以最快速度搞到足够多的佛经,只有一个办法——偷经!
看看玉皇阁就知道了。
佛道经典只有化、宗教、政治上的意义,并没有秘法修行上的用处。只要关系理顺,所有经书都是可以借阅抄录的。晚上最多留个小辈防火防盗,断没有留下高手防范的可能。
钱逸群不是体术入手,靠着灵猿腾挪身法却也能飞檐走壁。只要偷偷潜入大明寺的藏经阁,金鳞篓一开,千年古刹的藏书岂不是尽入我手?至于李一泉看完之后是否归还大明寺,到时候再看心情而定。
——少不得再回翠峦山,修养些ri子!
钱逸群叹了口气,检查门窗,取下褡裢,放在柜子里,然后才轻唤“翠峦”,进入圣境之。
刚在圣境之站住脚,却见地上闪耀着一颗珠子。那珠子拳头一般大,氤氤氲氲,散发着蓬蓬水汽。
钱逸群往来翠峦圣境都是在这里落脚,从未见过有这种珠子,心疑惑,隐约猜到与应龙有关。刚才他被狐狸弄得手忙脚乱,话都没来得及说就退了出去,可能是应龙老兄怕等不及下次再见,故意留在这里的。
钱逸群收起这光溜滑腻的珠子,拖着腿进了洞里。
虽然又是不知多久没来,此地却胜似自己家。铺盖蒲团,锅碗瓢盆一应俱全。钱逸群在蒲团上坐了,取出珠子放在手里把玩。玩了一会便随手放在座前,取出清心钟,打铃入静,不妨碍灵蕴滋养伤口。
不知过了多久,钱逸群眼前突然浮现出一个人影。那人皓首白须,鹤发童颜,额角高耸,就像是长了角一般。
“钱家小友,钱家小友。”那老者轻声唤道。
钱逸群睁开眼睛,好奇地打量那老者,道:“你怎么知道我姓钱?”
“呵呵,小友想必认不出我了。”那老者抚须笑道,“那ri你与孙姑娘在茅屋说话,我便在外面等你……”
“应龙老兄!”钱逸群跳了起来,“你能变作人形?怎不早点变化呢!让我一个人在这圣境之好生寂寞。”
“呵呵,”应龙笑道,“若非小龙罪愆灭尽,应运灭度,怎能以人形见君?”
“应运灭度?”钱逸群呆了一呆,大奇道,“我听说应龙乃是龙之仙,怎么也要灭度?”
“除非与道合真,否则就是仙人也一样要灭度的。”应龙解释道,“只是不同人间纪元罢了。”
“那……老兄灭度之后又去哪里呢?”钱逸群颇有些不舍。
“无穷大千世界,天知道会托生何方。”应龙笑道,“故而我在此苦苦等候小友多年,就是想请小友将这枚龙珠带出去。遇上胎灵未至的产妇,我便可以寄身其胎,转世为人了。到时候还要请钱家小友收纳小龙,开悟引路,证得道果。”
钱逸群大为欣喜,道:“这对我来说也是极好消息,本还想着打破圣境将你救出去呢。”
“哈哈哈,”应龙仰头大笑道,“我也不曾想到,这万劫以来,勇猛jing进,修为进展如此之快。”
“到时候应龙老兄还能有此生记忆么?”
“自然不会有。”应龙道,“不过我身虽异,真xing常同,小友不用执着。”
“好吧,希望你xing子爽朗些,却不要如刚见面那般暴躁。”钱逸群笑道。
应龙也随之大笑,道:“我这yin身不能持续太久,小友……唔,该改口师尊了。哈,师尊且等下回月圆之夜,潜入湖水央,在水底有一颗镇水珠。那是我的龙身遗蜕所化。师尊收了,ri后舟船颠簸再无所惧。”
“你还有什么法术,也一并传给我吧,ri后我再传你。”钱逸群笑道。
“这个,小龙倒是真的不会。”应龙解释道,“我天生是龙,算来也是畜生道,一切率xing自然,从未想过学法术。”
钱逸群略感失望。
应龙问道:“那ri孙姑娘不是请你去云台山么?她随圣人最久,资质又最差,肯定有许多落于字的东西存世。”
“说起那位孙姑娘……”原来神仙姐姐姓孙啊,钱逸群一叹,“她家到底是在哪个云台山?”
“唔,这我也不知道……”应龙苦思冥想,细细思索,突然叫道:“对了,有一回我听他们说起就近去开封探望故人,想来应该离开封不远。现在还有开封么?”
钱逸群心下了然,暗道:这倒是顺路可以去查访一番。他道:“有,再过五百年都有。”
应龙嘿嘿一笑:“当年差点被我淹掉。”它招了招手,身影缓缓变淡,化作一缕清白雾气复归那枚珠子上了。
钱逸群魂魄震动,这才睁开眼睛,刚才所遇,竟然是做了一个梦。
第三十一章 大明寺前争佛道,雪花庵里起机谋(四)
真人无梦。/
钱逸群自从坐丹以来,便不曾再做过梦。这次梦到应龙,自然不是意外。他在洞耐心养伤,只等满月之夜入水一滩。还好他是江南水乡长大,换了在内陆山区的孩子,谁敢去那恐怖的湖一探?
多半是因为应龙灭度的关系,这次的月圆晴空万里,湖水不波。钱逸群轻松潜入湖水央,见到西瓜一样大小的龙身遗蜕——镇水珠。这珠子不能劈开水,却能令周围数丈的水面平整如镜,果然是放在船上保证平安的好东西。
钱逸群收了珠子,直接从水喊了一声如意回到单房。
此时圣境已经过去了十余ri,伤口早就好了。他寻了布巾擦了身子和头发,换上道袍,清清爽爽准备晚上去盗经书。不过为了防止正好有哪位高僧大德驻锡大明寺,钱逸群还是先去了陈监院处打探。
虽然道观与寺院没什么往来,不过扬州城就这么大点,信众又多有交集,所以无论发生点什么事,彼此间都能得到消息。
陈监院不明白钱逸群此问的由来,只是告知:“听说智旭大师就在大明寺,而且还可能与慧光一同登台论难。”
“好了,没事了。”钱逸群转身yu走。
细数钱逸群前世就有印象的高僧,那么明末四大高僧之便占了两位。前一位净土八祖莲池和尚,已经圆寂十五年。第二位便是智旭和尚。也是钱逸群的同乡,吴县木渎人。
钱逸群对智旭和尚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净土宗第祖,综学法相、禅、律、华严、天台、净土诸宗教义,尤重天台宗,并主张佛、道、儒三教一致,终归于净土。他所著四十八卷《阅藏知津》,也是目录学上有名的作品。
而且这位高僧二十岁时丧父,因《地藏菩萨本愿经》而萌发出世之心,一生赞叹地藏菩萨。这个细小的知识点之所以在钱逸群脑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乃是因为另一个修习地藏法门的和尚给他的印象实在太深。
苦尘和尚。
有苦尘力震撼在前,又有智旭高僧大成就记忆在前世。钱逸群对于跟地藏菩萨沾边的和尚都存了一份敬畏之心。
“陈爷,”钱逸群转过身,“哪里能买到大乘三藏经典的?”
“买?”陈致和皱了皱眉头,“那可是有价无市的经典啊。”
“那么,哪里能‘借’到?除了大明寺。”
“雪花庵,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是淮扬一带年代久远的古刹,藏书之富更在大明寺之上。”陈监院道,“你要借经?”
“雪花庵有什么名僧大德么?”钱逸群这回倒是没有莽撞。问得清楚。
“近些年那庵里不知弄些什么,尽招惹附近泼皮。连香火都快没了,哪里还有高僧大德驻锡。”陈监院说着,又劝道:“你还是多看本教经典吧,佛经浩如烟海,哪里那么容易看完。而且名相繁复,不得人解终究是些枯字。”
钱逸群笑道:“不要紧,有时间。”
陈监院见劝不听,也不多说,只是希望钱逸群能给他个惊喜。这些年来佛道看似平缓。主要是因为泰西天主教涌入,许多官绅都信了西教。一旦佛教与西教决出胜负,道教的ri子恐怕也没这么好过了。
若是此番琼花观胜出……陈监院不由陷入虚幻的愉悦之。
钱逸群径自从琼花观侧门离开,在观巷子里找了个隐蔽处,换上俗装。
当初在张家,钱逸群收罗了好多人的头发,编成标本册子。此刻正好派上用场。取出一缕张晋的头发,用易容阵变幻身形模样,大大方方前往雪花庵。
雪花庵在瘦西湖东南岸,与大明寺隔湖相望。
钱逸群足下有黄元霸的风行阵。走起路来轻快非常,步速极快。饶是如此,赶到雪花庵时天也已经暗了。他见庵门紧闭,门前却又车马不断,好像是往侧门去的,心不由犯疑。
——想着庵子是尼姑修行的地方,别说晚上,就是白天都没什么客人。为何此时反倒如此热闹?
钱逸群手持无相扇,缓步走到正门口,用扇柄砰砰敲门。
稍倾,侧门开了一道小窗,露出一张水灵灵的粉嫩面孔,只把凤眼一挑,打量了钱逸群一番,道:“你这狂生好没规矩,哪有夜敲庵门的道理?”
“我见……”
那凤眼一转,压低声音道:“西行二十步,三长两短为号。”说罢,啪地关了小窗,里面传来碎步快行之声。
钱逸群心暗道:传说许多尼姑都客串私娼,莫非这雪花庵也是如此?难怪陈监院那副yu语还休的模样。
他循着那姑子说的,沿着黄墙走了二十来步,果然见到一扇小门。细细检视,这门口车辙繁杂,脚印散乱,可见是入夜之后的正门。
钱逸群刚敲完三长两短五声记号,小门应声而开,里面站着个身穿俗装的年轻女子。那女子一双凤眼滴溜溜直转,却正是刚才指路那位。
这女子容貌姣好,瓜子脸,丹凤眼,樱桃小嘴,正是勾魂。虽然身上披着斗篷,双峰却仍旧露出挺拔之形,煞是可观。她见钱逸群愣在门口,娇嗔道:“还不进来?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