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起苍茫-第6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他认为李秉衡的许多手段已经相当成功,欧洲即便能够尽快实现和平,也已经山河破碎。尤其是协约国,比如曾经肆意欺凌中国的法兰西。

一个破败不堪的欧州,将无法给东方的崛起带来任何的阻碍。

如果是之前的努力就是为此。那么接下来,想必李秉衡会很乐意的看到继续削弱英国与美国,尤其是后者,很有可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

主。

这次李秉衡又有什么高招出手,孙科很是期待。

他静静的坐在那里,眼神中闪烁着灼热的光芒。

过去他可以隐忍,但是现在他却可以轻松的宣泄情绪,在德国的几年确实太过谨慎了。谨慎到有些不像自己的性格。

他很乐意继续前往德国,从事这种有抱负的工作,即便不能公开的。光明正大的让史书记上自己一笔,但也值了。

人生在世,就应该做一番事业,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等到自己年老的时候,自己可以问心无愧,自己没有依托父辈的佑护,而是独自闯出了一番事业。

孙科的确没有其父的雄图大略。即使与同辈的政治人物相比,他也不一定有非常突出之处,但至少不是纨绔子弟、衙内、公子哥一类人物。也并不是资质平庸、毫无想法、只能依靠父亲名声混日子的一个人。

他仍有自己的政治抱负,提出过实施宪政的政治主张,并且乐衷于办报纸。这几年,他在德县的表现可圈可点,得到了威廉二世等高层的认同。

这点是难能可贵的,当初看中他去德国,实际上是因为他比较可靠。不会出卖自己,出卖自己,也就意味着让他的父亲声名扫地。

而且,李秉衡当初也认为他想要干一番事业,走出父亲的阴影,不想因为父亲耀眼的光环掩盖了自己的成绩。

的确,他在德国独自做出了成绩。让李秉衡很满意,现在,也应该让他继续挑更重的担子。

李秉衡的声音出现在了门口,但是孙科立即站了起来,他由衷的敬佩对方,礼数上标准恭敬,毫无任何当年的桀骜不驯。

“回来了?中山先生在西北小暂时回不来,你先歇一阵,总有你父子相聚的日子。”

李束衡亲切的关怀让孙科感到阵阵暖流在身上游动,太好了,这才是家的感觉,安全,温暖,不比在德国。什么都要小心翼翼,高举戒备。

“不是说我很快就要返回德国吗?新的计划呢?”

孙科有些错愕,不是说自己顶多只能待到2月底就要离开吗。

李秉衡在他身旁坐下,笑着说道:“不用这么赶,我准备冬天之前亲自到欧州走一趟,到时候你跟我一起过去。说不定,明年春天我们就能回来。”

“到时候,说不定战争已经结束了。”

李秉衡微微眯着眼,似乎在憧憬着自己访问欧洲的情景。

不错,自己是要去欧洲耀武扬威;给协约国压力,同时,也是想要调停战争。

调停战争的回报将会相当丰厚。中国的国际地位将会急提升,而且。似乎交战双方也需要互相有个台阶下。

“您亲自去欧州?”

孙科似乎有些不敢相信,仿佛是

“是的,我必须去一趟。在此之前,我希望能够听你好好的分析一下德国的现实状况,然后根据这些情况制定新的计划。”

“来,给我先谈谈德国的倾向于革命的党派力量。”

见到李秉衡很关心社会主义革命,孙科并没有感到奇怪,因为,在中国也出现了罢工等现象,今年更是有人组织了工农党,公开活动起来。

孙科并没有任何的保留,而是像一个精确的通报者一般的叙述着。

“德国无产阶级这时还没有自己的革命政党。社会民主党在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待战争和暴力革命问题的态度不同而分裂为三派。”

“右派掌握了社会民主党的领导权。党的主席是艾伯特,国会党团领导人是谢德曼。右派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大战爆后公开支持本国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堕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社会民主党右翼领导的叛卖政策日益为广大党员所识破,党员人数急剧下降。从旧旧年的傻万减少为州7年的出万。以哈阿兹和考茨基为的中派。反对世界大战,主张和平,但并不准备用革命手段结束战争,更反对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旧口年,他们退出社会民主党,另建独立社会民主党,有旧万成员。”

孙科非常详尽的对德国的主要政治力量社会民主党进行介绍,李秉衡则听的津津有味。

“左派是斯巴达克团,它创建于旧冶年,领导人是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

斯巴达克团的力量十分薄弱。成员不足劲人。它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政党,最初是社会民主党的左翼。旧口年成为独立社会民主党的成员。”

孙科很明显的感觉到了,李秉衡更加的想要了解到艾伯特等人与第三最高指挥所之间的关系,以及。斯巴达克团的展势头。

这让他不得不佩服对方的洞察力,的确,军方与艾伯特等人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右派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而且有时候也有争斗。

斯巴达克团则展迅猛,由于出色的组织能力而使得它名声大振。

孙科心中一直有许多的问题。无法解答,也没有人代为解答,这次。有个好老师他当然不会放过。

“我不明白,是什么导致了在威廉二世的领导下,会出现德国分裂的苗头。我看现在德国的味道变了,既不像君主**。又不像民主制度。我也很好奇,德国未来到底会走到哪一步。”

李秉衡淡妾的笑了笑,这个问题当然很好解答。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容克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资本主义工业十分达,产量在本世纪初占世界第二个。无产阶级人数达到刃刀万,占全国人口半数以上。但是。德国的资产阶级比较软弱。国家的政治生活基本控制在容克贵族手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有权召集和解散国会小批准和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任命和罢免帝国宰相、统帅武装力量、对外妄战媾和等等。最重要的国家官职、军官大多由贵族担任。容克贵族和垒断资产阶级勾结在一起,对广大人民实行残酷的统治。”

孙科不断的点着头,可以说,这是战争前半段时的状况,可是,似乎近年来生了很多的变化。

“世界夫战使德国内部的矛盾迅激化。容克地主和垄断资本家在战争中大横财。劳动人民承担了战争重担。将近四万人在战场上丧生,的万人死于饥饿和瘟瘦。还有劲多万人受伤。大战使德国经济濒于崩溃。目前的战争  头渊的局势正在摇渐老向对同明国不利的一面,众是兆邻州沾,非人力所能挽回。

战后的世界格局,将会呈现出扑朔迷离的一面,就连李秉衡这个穿越者都无法猜透一二。

毕竟与原本的世界相差太大了,就连李秉衡也变得无法再掌握时代展的脉搏。

虽然同盟国还没有显露出败亡的迹象,但是李秉衡却很清楚的知道。只要德国内部看不到希望,逐渐的走向颓势,那么病来如山倒,必定是接踵而来的危机彻底淹没整个德国。

要不是德国这几年始终压着协约国打,在各条战线上都占据了主动。又没有彻底断绝外部贸易,国内矛盾也并不十分激烈,恐怕早就出现了内部的分裂。除了社会具主党等革命党派,最有可能颠覆德皇威廉二世的统治,使得德国退出战争的,便是以保罗?冯7兴登堡为的最高军事指挥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时兴登堡被任命为东方战线第八军的司令官,第一年击败俄罗斯军队为他带来了许多荣誉,他被晋升为元帅。

他的这次胜利后来成为他的名声和传说的基础,旧沾年8月刀日他继冯?法尔根汉为陆军最高指挥官。

副参谋长鲁登道夫与兴登堡的所谓第三最高陆军指挥,其实是军事与工业之独裁,将德皇威廉二世排出于统治阶层之外。他们操控内政。甚至能够迫使高级官员辞职小包括撤换总理,以及对国家的新官任命有否决权。

只是因为顾忌德皇威廉二世对中国与南华的影响力,并且德国也有许多的地方仰仗东方两强,所以德国出现了德皇威廉二世与第三最高指挥所分享权利的局面。

兴登堡很清楚,一旦德皇威廉二世被彻底的录夺权力,那么,中国与南华将会断绝与德国的往来,德国将会彻底的失去外援。

加上军事独裁巨头与德皇威廉二世都有共同的敌人,社会民主党为的众多民主党派,尤其是社会民主党左派社会主义革命者。

德国的内部正在逐渐的走向分裂。这点掌权者们都很清楚。

战争的开始,在最初的确消除了德国社会的分化。天主教徒、犹太人、信义宗教徒、社会主义者、右翼势力与自由主义分子都因战争而团结。

不过,随着战争的变化,原本的分化再度出现。天主教徒、社民党人与犹太人对战争之热情减退。令其对国家的忠诚受到质疑。借助战争财的人士与参加罢工的工人也遭到批评。

弗里德里希7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就因为替交战双方提供军备,而遭到别人的谴责。个人利益往往被其他行业牵引着。德国政府设立最高价格管制以干预经济,而商人则以转移生产日标作回应,造成物资短缺。以上情况令社会紧张,经济秩序受到破坏。在旧口年,单单在德国就有五百次罢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后来亚欧大陆桥(或者说亚欧战时运输通道)的开辟,才使得德国国内的矛盾有所缓和,兴登堡很清楚。如果没有从东方来的粮食,只怕德国早就会淹没在革命的风暴之中。

社会不安,往往是经济因素居多,而非人民是否爱国的冉题,虽然德国的生产力在东方通道没有开辟以及巴统巴库通道没有打通时。生产力曾大幅度的下降。但其实当时德国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最高峰。无法再增加产量。

也就是说,德国根本无能力与英国、法国和美国挥消耗战而取胜。

这让李秉衡很头痛,他希望德国能够坚持到吧年,但是眼下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