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太冲脸色一寒,眸子中射出骇人精芒,他端居西域,雄视中原,今日被这小辈当众挑衅,让他如何能忍地下来?
他环视身后弟子一眼,那些弟子都是退后一步。原来青海剑派和昆仑多有来往,青海三剑的功夫,昆仑弟子大多知道,那三人联手布阵,整个昆仑派中也就只有何氏夫妇能破。如今被人一剑破去,如何不叫人心惊?是以见何太冲目光望来,都不由低下头,退了一步。
如若有一二弟子挺身而出,替师迎战,那倒可暂缓此时僵局,但青书刚刚那一剑确是震慑人心,令昆仑弟子一时束手不前。
何太冲暗叹一声:“我昆仑怎就无这等良才?”右足一动。便要纵身上台。
忽听得班淑娴冷冷道:“宋少侠少年英雄,但拙夫一派尊长,与你动手,不免落个以大欺小的名头。便让我这个女流之辈来领教领教武当绝技吧!”她这话说的甚是巧妙。虽是说了自己长对方一辈,但自己乃是“女流之辈”,两两相抵,也就扯平了。
班淑娴双足一顿,轻飘飘的纵上高台。众人都是齐齐喝彩。这一手“穿云纵”漂亮之极。轻功显有深厚造诣。
班淑娴剑术功力俱都不在其夫之下,委实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便是宋远桥、俞莲舟也轻易胜之不得,张松溪见青书胜青海三剑胜的干净利落,本是极为欢喜,后见他竟大言不惭挑战昆仑掌门,不由大是疑惑,却不甚忧心。他眉头皱起,心道:“这小子向来不做无把握之事,莫非他真有必胜手段?抑或是他这几月来又有奇遇,武功大进?唔…反正这小子功夫不下于我,也没那么容易输…不过…两月前无忌被林兴远送回武当,我们问起他来,他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这里定然有问题!”
班淑娴足下不丁不八,严阵以待,却不抽出剑来,冷冷道:“宋少侠,你是晚辈,先行进招吧!你一个人也结不成阵,也无须担心。”她语出刁钻,正是在出言讥讽青书适才对青海三剑作为不当。
青书心道:“反正都撕破脸了,还不如好好打一场。”他存心要在天下英雄面前涨武当颜面,将武当声望推向顶峰,听班淑娴这般说,当即笑道:“何夫人,你一介女流,还是你先出招吧!”
班淑娴虽是自承女流,却自认不弱须眉半分。刚刚不过是为了挽住昆仑颜面,方才说不过一介女流,但骨子里那股要强,却是谁也比不上的。
她听青书这般说,却偏偏反驳不得,不由极是窝火,冷笑一声,缓缓抽出长剑,剑尖微颤,一式“明驼骏足”使出,宋远桥、灭绝师太等识货的都是喝一声彩,暗道这何夫人剑法果然名不虚传,两仪剑已然是炉火纯青。
班淑娴这一剑功力之老道,拿捏之巧妙,招数之精微,没有二十年勤修苦练地功夫是断然做不来的,资质稍差者可能终生不得其门径。但青书一眼便看出,这昆仑的掌门夫人虽是将这招使得神完气足,精妙绝伦,却显然没得剑中三昧,招式功力均是有余,而神韵却是不足,终究不过二流武术。
要知“独孤九剑”“太极剑”这两门神剑,首重剑意,却不重剑招,一个讲究“无招胜有招”,一个却是讲究“圆转自如,自然而然”,都是上乘的佳妙剑术,而“太极十三势”这门功夫更是神妙之极,非招式,也非内功,全凭一股架势,借力使力,出剑用拳,都藏着一股子意蕴深长的味道在里头。青书参悟这三门功夫,虽不敢说于武学上得了十分神韵,但三四分还是有的。
便是这三四分的神韵,也已然胜过江湖上一大批地庸庸碌碌之辈,足以跻身一流高手之列。
他觑见班淑娴剑来,很随意的退后三步,便将这招精妙之极的“明驼骏足”泄尽势道。
第七十七章 … 柳暗(三)
班淑娴长剑停在他咽喉三寸之远,仿佛只须轻轻一送便能取了青书性命,但偏偏她势头用尽,寸进不得。她心中骇然,暗道:“这少年料敌机先的本事好生了得!”
她又怎知道古墓之中,青书和杨汐晴两人日夜切磋剑术。杨汐晴精研百家剑术,又如何不明白昆仑剑术的奥妙?这招“明驼骏足”乃是昆仑剑术中极为犀利的一招,杨汐晴自也用过,虽是不及班淑娴老练纯熟,但在神韵剑意之上,却是远远胜之。青书见班淑娴不过得了一两分“两仪剑法”精髓,登时兴致大扫。即便招式再精妙又怎样?也不过尔尔而已。
武当七侠区区数年间名震天下,其因何在?皆因张三丰教授弟子,不以招式为重,传其神意,绵绵不断,是以张翠山以弱冠之龄能和谢逊比拼内力而不倒,其间缘由之一,便是武当派的意蕴悠长,用于内功之上,便有绵绵不绝之性,张翠山悟性非凡,得了三四成法意。是以即便以谢逊内力之猛之强,一时之间,也败不得张翠山。
班淑娴剑锋一转,顷刻间便变换一招,转折间竟似是毫无破绽,一剑飘飘忽忽,横削青书右臂。
青书很随意的出剑一封,堪堪挡住班淑娴长剑,再一侧剑锋,欲倚仗长剑之锋锐,砍断班淑娴兵刃,以求一招败敌。但班淑娴毕竟修炼昆仑高妙剑术三十年之久,临敌经验也是丰富无比,青书虽在剑意上胜过她,也能看出她剑招中破绽,但招数之上。却是的确远远比不上班淑娴打磨数十年的精细功夫。
但见她轻轻将剑移开。竟是顺势使出一招“风沙万里”,剑势恍若狂风,晃出道道剑影,攻向青书上三路要害。
青书“抱球势”展开,运剑如球,卸开班淑娴长剑,又陡然转成“探势”,倏忽刺出,反攻一剑。却被班淑娴封住。
毕竟是修炼岁月相差了足足二十年,青书纵然功夫超卓,神意绵绵,但少了打磨的功夫,终究火候不足。
每每差那么一两分便能制住班淑娴。大获全胜,但还是僵持不下。张松溪在一旁看得暗暗可惜,心道:“青书这孩子出剑连绵不绝,圆转如意,这点便是我也做不到。但每一招每一式都不够精细,若方才那一剑再高上两分,这何夫人只怕便要输了。唉,再给他五六年时间。我们都不是他的对手啦!”
要知青书二世为人,附身于另一人身上,仿佛大脑二次发育,智识愈发超卓。而他自幼不修招式。只修内功,又通读道藏,先由张三丰这等百代不逢地大宗师亲自教导,又在独孤求败剑冢观摩其剑意,后又修得张三丰亲笔所录地“太极十三势”。与成昆一追一逃斗了百余场。更与杨汐晴切磋剑术两月之久,就剑术的境界而言。已然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往往随手便成极为精妙的招式。
但脑中是这般想的,手上却做不来,往往脑中想着这一剑要这般刺出,但实际做来,不是高上些许,便是低上一点,但即便这般,这连绵不绝浑然一体的剑势,也让班淑娴难以抵挡。他毕竟不是天才,各种招式上手皆精,只能一步一步打熬过来,这个磨练功夫,须得做足。但没有个几年,是断然不成的。
寻常人修炼武功,都是先从扎马内功,一招一式辛辛苦苦练到后来,体悟招式中的微言法意,方乃成为一流高手。如郭靖,杨过,周伯通等人,都是如此。
是以似宋青书这般先通神意,再修招式的怪胎,几百年都不定出一个。
班淑娴被他一轮急攻攻地手忙脚乱,但究竟比对方多了十余年的打磨时间,一招一式的威力往往便在危急处显现出来。
当然,她一落下风,以青书连绵不绝的“太极剑意”,败她是迟早的事。
何太冲见夫人势危,不由大是着急,但也只能干着急,合力上前围攻一个小辈这种事,在大庭广众之下,以他身份,是不怎么做地出来的。
班淑娴剑如泼风,“两仪剑法”被他使得宛如狂风暴雨一般,青书却只是随意挥剑,不时皱眉,一剑刺出之后,往往便在琢磨这一剑要如何运力、如何使劲、如何行使真气方能让这招神完气足,再无纰漏。
这般一来,倒让班淑娴有了喘息之机,收剑回防,守的滴水不漏。
青书倒也不急着打败她,只是欲拿她来练练剑法,他剑术老是差着那么一星半点,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的,只能花费数年功夫去打磨。
武当拳剑招式循序渐进,一路修来,足足有数十套之多,青书自一路武当最基础的剑法使来,每一招每一式都细细体味,一通练下来,顿觉这套剑法虽是简单,但出自张三丰手笔,总会在剑法里发现不同寻常的东西。
其实他只须逼班淑娴和他硬碰,削断她长剑,以班淑娴身份,自然难以再纠缠下去,但这昆仑掌门夫人实在是个练手的好靶子,当即临时起意,用她练起剑来。
他使出一套武当最平常不过的剑术,却仿佛化腐朽为神奇,虽然出招用招并不甚严谨,但却连绵不绝使出,打得班淑娴只有招架之力。亦且双剑至今未有交锋过一次,直把一干江湖人士看得骇然不已。何太冲更是骇然不已,心道:“这少年…这少年功夫又有极大精进!”
武当弟子都是极为兴奋,年纪小地都道自己只须把剑法练到宋师兄的地步,天下何处不可去?年纪大的都是决定要暗暗发奋,好尽快赶上这位掌门之子的武学修为。
青书一套武当基础剑法使完,发现这一战委实打了太久,当即对着班淑娴左臂横削一剑。
这一剑含纳“独孤剑意”,气势一往无前,避无可避,班淑娴一咬牙,将剑一横。双剑一交,只听得一声脆响,班淑娴右臂一震,哐啷一响,长剑登时断为两截。
青书轻飘飘将宝剑架在班淑娴脖颈上,笑道:“何夫人,承让了。”
第七十八章 … 柳暗(四)
班淑娴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缓缓走下台去,不发一言,何太冲长叹一声,走上前将夫人扶过一旁。青书朗声道:“昆仑一派,想来并无异议了吧?不知少林、峨嵋、华山、丐帮的哪方前辈再来指教一二?”
其实班淑娴论真实功夫,比青书也差不了多少。两人各有所长,一个招式内力精微醇正,一个悟通神意,万法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