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历代十九名后-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坚虽然有改立杨广的意思,但是太子杨勇也没有犯大的过错,而废长立幼又不得人心,所以觉得很不好施行,于是一直犹豫不决。晋王杨广这时候正调镇扬州,不到半年就表请入觐。回朝之后,杨广对朝臣们谦和礼让,恭敬有加,宫廷内外,对杨广都是交口称赞。过了几天,辞行还镇的时候,杨广就面见独孤皇后,献谄言说杨勇忌恨自己,假装很害怕的样子。独孤皇后不知就里,想起先前杨勇的诸般不是,就愤然道:“我为他娶元氏女,竟不以夫妇礼待之,元氏女向来身体健全,竟会一旦暴亡,他却毫不悲伤,反与妖姬云氏淫乐。我也疑惑元氏被他所害,只是暂时容忍。现在他却越发狂妄,竟想加害你!我活着他已是如此,往后真不堪设想了。”从此独孤后废杨勇的想法更坚决了。    
    大臣杨素本来是杨勇的亲信,但是后来看到独孤皇后和隋文帝对杨勇不再宠爱,于是就也常向隋文帝谄言太子失德。内外交谗,隋文帝便动了废立太子的主意。不久,宫廷内外就都知道了废立的消息。消息传到了东宫,杨勇心中慌乱,就秘密地叫巫觋来府中做厌禳术。结果这个消息,又被独孤皇后的人探听了去,报告给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当晚隋文帝就命杨素到东宫探看虚实。杨勇心无城府,以为杨素真心好意到府中慰问,便口无遮拦,言语之中露出怨愤之气。杨素回到宫中就将这些一一报于隋文帝,隋文帝听了大怒,第二天就在成德殿上召集百官宣诏废杨勇。    
    开皇二十年(600年)十月,年届花甲的隋文帝在独孤皇后主张下,“戎服陈兵”御临武德殿,以太子“情溺宠爱,失于至理,仁孝无闻,昵近小人”的罪名而将嫡长子太子杨勇废为庶人,十一月立次子晋王杨广为皇太子。东宫易储之事开始于开皇年的中期,经过将近十年的时间,在开皇末年终于结束。在这个过程中,隋文帝显然是直接的执行者,史书中说完全是独孤皇后操纵,这是不真实的;但是独孤皇后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魏征说她“心非均一,擅宠移嫡,倾覆宗社,惜哉!”    
    仁寿二年八月,独孤皇后因病去世,年未五十。从此之后,隋文帝也就失去了一个贤内助,也没了严厉的约束,于是开始宠幸宣华、容华二位夫人。由于年纪老迈,且纵欲无度,时间不长,到仁寿四年秋七月,杨坚便病卧仁寿宫了。这时候,他才想起了独孤皇后,叹息道:“使皇后在,吾不及此。”病情渐趋加重。不久,杨广开始显出顽劣的本相,并且趁机调戏宣华夫人,隋文帝听说后哀叹道:“畜生何足托大事,独孤误我!”然而此时已于事无补。杨广派亲信宇文述领东宫侍卫逮捕了柳述、元岩,强行逐出宣华夫人与侍疾宫女。右庶子张衡怀藏利刃,深入文帝驾前,结果了文帝。不久,杨广即位,也就是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隋炀帝。即位后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隋炀帝就葬送掉了其父隋文帝苦心经营数十年的隋帝国。


第十部分唐太宗之后——长孙氏(1)

    唐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河南洛阳人。长孙氏出身名门大族,祖上都是位居公卿,父亲长孙晟在隋朝的时候任右骁卫将军,地位很高。长孙氏13岁的时候就嫁给李世民为妻,从此两人朝夕相伴二十四年,直到她病死,年仅36岁。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唐朝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唐太宗凭借自己卓越的才干,再加上魏征等贤臣的辅佐,造就了有唐一代的盛世,史称“贞观之治”。而长孙皇后也由于自己的贤德和修养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是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极高的个人修养    
    长孙氏是河南洛阳人,其先祖本来是魏的拓跋氏,后来做了魏的宗室,所以就改姓长孙。也就是说,长孙氏有着鲜卑血统,但是,这时候的鲜卑族由于长期和汉族融合,已经大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和中原的文化相差无几了。长孙氏从小就接受汉族的文化熏陶,受到很大的影响。长孙氏的家族世代公卿,其高祖长孙稚,在当时任朝廷的大丞相,后来因为功绩被封为冯翊王。曾祖长孙裕,则被封为平原公。祖父长孙兕,充左将军一职。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在隋朝的时候任骁卫将军,非常有军事才能,且有文略,通晓诗书,在当时很有名气。长孙氏的母亲高氏也是出身名门,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扬州刺史。    
    长孙氏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就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随着她不断成长,逐渐形成了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长孙氏小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算卦的先生为她算命,看了长孙氏的八字后就说她“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履中居顺,贵不可言”,后来的事实果然与算命先生所言相差无几,也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了。    
    良妻范式长孙氏刚刚13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年方17岁的李世民为妻。李世民的父亲就是当时的太原留守李渊,李世民是其次子,很有文略,而且喜欢习武,很得李渊的宠爱。长孙氏出身于世家大族,但是嫁给李世民之后,却非常孝敬,一点也没有骄纵的意思,行事都很低调。长孙氏年龄虽小,却能够尽行妇道,对公婆小心侍奉,非常尽心尽力。后来,长孙氏和李世民有了孩子之后,她就更加勤勉,相夫教子,对家人也很体贴照料,时间不久,就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周围的人也都很感念她的恩德,对她交口称赞。    
    李世民常年跟随父亲,学到了很多东西,自己也很懂得勤勉,所以年龄不大,就已经文武双全,少年有为。隋炀帝时,天下大乱,李渊奉命追剿各地的起义军。当时的李世民还不满18岁,但是在战场上已经显示出了出众的才能。有一次,李渊与起义军的交战失利,身陷重围。李世民得到消息之后,单枪匹马突入敌阵,救出了父亲,敌兵极为震慑,一时间被传为奇闻。李世民不但有文治武功,而且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他折节下士,重义轻财,广招天下的豪杰,20岁的时候就很有王者风范了。    
    随着形势的发展,各地的起义军风起云涌,而隋朝的军队一再失败,隋炀帝却不知体恤民情,继续过着奢靡浮华的生活。李渊镇守一方,有很强劲的军事实力,于是就率领部下在太原起兵,亲率大军攻打隋都长安。21岁的李世民随父亲起兵,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长孙氏随丈夫出行,照顾李世民的衣食,尽心尽力,尽量为李世民建功立业创造很好的条件,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长孙氏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李世民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地追随父亲来回征战,对此李世民很是感激。李渊对这个儿媳也很满意,常常在家人面前夸赞她。    
    没过多长时间,李渊实力大增,成为当时天下最强劲的实力派,于是就在长安登上了天子宝座,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之主——唐高祖。李渊称帝之后,各地还有一些分散的势力,割据一方,俨然小皇帝的架势,威胁着唐政权。李渊按照军功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的兵马,并命他出外扫荡割据势力。李世民凭借自己卓越的才能,数年之内,就挥兵扫平了所有的残余力量,完成了大唐的统一大业。班师回朝之后,唐高祖李渊由于他军功卓越,就加封他为天策上将,位置在其他所有的王公之上,可见对他宠爱有加。在李世民征战南北的过程中,长孙氏也紧紧追随丈夫,不辞劳苦四处奔波,为他照料生活起居等诸般事务,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战事之余能得到很好的抚慰。    
    坤载万物,德化后宫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渊因年事已高而禅位给太子李世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国家在他的统治之下开始走向盛世。长孙氏本来是王妃,也就相继成了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但她依旧没改往昔的优秀品德。这与先前卜卦先生所说的“坤载万物”的预言也正好契合。


第十部分唐太宗之后——长孙氏(2)

    唐朝后妃的建制很多,除了皇后之外,还有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二十七世妇(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八十一御女(宝林、御女、才女各二十七人)。几乎每一个朝代都会出现后妃争宠的事情,但太宗一朝,这种事情很少,这一点与长孙皇后的开明是分不开的。隋文帝时候的独孤皇后虽然也曾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她所依靠的却是专制的政策和手腕。而长孙皇后却不同,她凭借自己端庄仁慈的品性,无言地影响和感化着周围的嫔妃,使整个后宫的气氛显得很和睦。唐太宗也因此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可以专心致志地料理军国大事,这一点让唐太宗也十分敬服。    
    长孙皇后对后宫的妃嫔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因为自己的皇后地位而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唐太宗要公平地对待后宫的每一位妃嫔。俗话说:“入宫见妒。”但是,长孙皇后在宫中却注意妃嫔媵嫱之间的团结友爱,对其他嫔妃所生的子女,也都视同己出。豫章公主早年丧母,长孙皇后收养了她,待她比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要亲。妃嫔害了病,她甚至把自己正在服用的药送去。长孙皇后对下人也很体贴照顾,唐太宗曾经因为心情不好借故责打太监,长孙皇后等他气消了之后,就为被责打的人申明冤情,唐太宗很是羞愧,此后,后宫中很少再有私刑了,因而宫中的人对她无不爱戴。    
    崇尚节俭长孙皇后出身显贵,但是却从不崇尚奢华。贵为皇后之后就富拥天下,完全有理由要求豪华的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