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年孤寂2012-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一夜,他突然望着星空幽幽开口,仿佛自言自语一般,道出这样一句。
彼时,我刚推门走入□,本以为他睡着了,欲给他盖条毡子。然而听见此话后,我心中顿时震骇莫名。凝视着他那仿佛孤寂了万年的冰澈双眸,我不得不相信,那并非梦话。

我轻叹一声,无言以对。或许作为狐类,我应该比常人更容易相信人类口中的所谓“神话”。
何况,倘若他真的只是普通的凡人,又怎能一眼便看出我是只狐?
然而我仍是觉得荒诞。

后羿曾爱上了冰夷的妻子宓妃,那么是否意味着他的兄长曹丕,便是转世后的冰夷?
正当我这般想着之际,就听他淡漠的话语缓缓出口,印证了我的猜想。

我们争夺宓妃未果,天帝为了化解我们的恩怨,令我们转世为兄弟。而宓妃也随我们打入凡界,由她自己选择——她的夫君。
说出这句话时,我见他的眼神微微一黯,唇角轻轻漾开一个苦涩的笑意,语意落寞:甄洛姐姐至死,仍是选择了留在他的身边……她至死,心都系在他身上啊……
一语未竞,他便猝然掩口,颤抖地咳嗽起来。
望着他指缝间溢出的丝缕鲜血,我心口蓦地一痛。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他此刻喃喃念出的,正是甄后临终所作的《塘中行》。这首诗在数百年后,被南朝的徐陵编入了《玉台新咏》中。

我那时静静凝视着他落寂的双眼,只觉心中涩意暗涌。

八年既老而不衰

三年后,魏文帝曹丕薨,太子曹叡即位。

我本以为,他早已对这个国家心灰意冷了,然而那不过是我一厢情愿且自以为是的想法。或者说,那只不过是我的期望。
仿佛那几年的消沉只是为了等待,兄长去世后,他的侄子曹叡即位,他即被徙封浚仪,次年,又复还雍丘。
其实我知道他还未曾死心,却不料他执念竟然如此之深。他仍是放不下他爹辛苦打下的这片江山。他与曹丕兄弟间芥蒂再深,毕竟不关曹叡之事,更何况,曹叡身体里,不仅流着曹氏的血,还流着一半甄后的血。
或许,在我看到《感甄赋》中那句“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时,便该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十年的风霜磨去了他少时的锐气,他也早已不再是他父亲在世时那个“耽于觞酌,流情纵逸”的贵公子。父亲死后,他为了在兄长的监视下保全性命,而不得不隐忍多年,然而由始至终,他“不自雕励、任性而行”的性情,仍未有过分毫改变。
他仍顾念着曹叡做太子之时、与他那一点可怜的叔侄情分。然而皇家自古无亲情,何况那个时候,京师已有“云帝已崩、从驾群臣迎立雍丘王”的讹言,可想而知,他当年的处境是多么危险。曹叡对他早存了防备之心,何况作为一个皇子,从小便听着自己叔叔与母后间的暧昧流言,心中又怎可能不存一丝耿介?
这一点更加确实证明了曹叡不可能是他的儿子。否则自幼便生长于帝王之家的曹叡,或许从一登上帝位,便该找借口将他除去——就如同几百年前,那位叫“嬴政”的帝王。
尽管没有凭据,然而我始终认为,嬴政与吕不韦的关系并没有正史中所记载的那样纯洁。当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也许只是因为:正如人们口中所说,是我们狐类的心思太不纯洁。

不过子建自不可能是吕不韦,曹叡也绝不会是第二位始皇帝。
曹丕没有杀子建,是因为他认为当年的子建对他的江山已无法构成任何威胁。何况他虽留了子建一命,却剥夺尽了他作为皇室中人的尊严,后又将甄后处死……对于子建那样的人来说,或许活着,才是更加深重漫长的酷刑吧?而作为他亲兄长的曹丕,自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而曹叡留着子建不杀,明着是念惜“叔侄之情”,实则也是因他帝位未稳、不想落人口实、掀起朝中风波吧?
当然,这些都只不过是我这个狐狸精的臆想而已。即使我花费再多唇舌,子建也是听不进去的——毕竟,他才是博览四书五经的圣贤人,而我,只不过是只不学无术的狐狸精而已。

有时候,连终日陪伴在他身旁的我,也实在想不透,一个像他这样出口成章的才子,是真的聪明,还是太过愚蠢。
这时他应尽力韬晦,以保自全,然而在这个时候,他竟又上书《求自试表》,曰:
……窃不自量,志在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必效须臾之捷,以灭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如微才弗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生无益于事,死无损于数,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固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也许因为其间言辞十分诚恳,毫无虚饰,曹叡对他依旧优容。
终于在第三年,他又得徙封东阿。

我虽不明政事,然而从他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里,也略能够看出,他的处境已在好转。而自从迁徙东阿后,平日寥落冷清的王府,门客也逐渐多了起来。
然而,我始终不相信他呕心沥血的努力会有结果。“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不过是他不切实际的理想而已。

那几年里,子建与王府的下人们待我极是照顾周到,那种温暖与温柔,在此前与此后的千余年岁月里,我再也未曾感受过。
子建一直说要给我一个名分,但我拒绝了。他一直不解我常用麝香泡澡的缘故——那是因为,扶苏曾告诉我,汉成帝之皇后赵飞燕姐妹生前嗜用麝香,以致终生未能生育。
我告诉子建,这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毕竟人妖殊途。实则不然,我只是害怕见到我和他的子嗣再度重步他与曹丕的后尘,卷入宫闱斗争里。
在他的原配崔氏亡故后,他父亲另给他配了正妻,乃士族小姐谢氏。然而谢氏与他关系始终淡漠。他心中有结,只愿同我倾诉;他眼中有泪,亦只让我看见。我不知道他这样待我,是为着我的这副与他挚爱女子相同的皮相,还是因为……我是我。
可是,我却没有信心、也没有资格让他在国家与我之间做出选择。
但我实不忍见他如此憋郁委屈。我盼望能与他远走高飞,我盼他能卸下他肩头那沉重的责任,与我遁隐世外,结庐而居,从此过着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
于是那一日,我存了万分之一的侥幸,告诉了他,那个五年来,我一直未能启口言说的秘密——

九将去君而高翔

这五年来,虽因不愿子建担心,而一直未曾开口,然而我这副幻化而成的皮囊确实已在一日日衰朽了下去。
看他日日呕血,我虽心痛,不过却也想过,也许在他命终寿寝之时,我也可陪了他去——了尽今世孽缘,来世与他再无拖欠。
黄泉路上有个伴,也是好的吧?就只怕,人妖殊途……
我不知他是否也同我一般作想,希望有个人陪伴他走过生命中最后一段路程。然而,无论他心里如何作想,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因为他阳寿将尽,而得不到巫山上的灵力补持的我,离形体幻散也已是不远之期了。

听罢我这番陈述后,他微微怔了一怔。双眸略显萧索,神情却是如恒的温暖。
他凝视我许久,唇际噙着凄凉的笑。便在我以为他已默许了我与他生死与共的请求时,他却缓缓抬掌,轻抚我下颔,目光充满怜惜。
他目中流露出的怜惜之色让我不禁心怀侥幸,盼他能开口挽留——只要他说要我留下,我定会为他留下。
不过当然,在这样的情境下,他若是挽留我,也等同于婉转答应就此从朝堂上抽身而退,再不理会他的国家,还有皇城里那张高高的龙椅上、那个流着与他一脉相承的血液的帝王、他所爱之人的儿子。

或许,我终究还是太低估了他的志向与抱负。又或者,是太高估了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
他掌心一如十五年前的冰冷,然而此际却多了几许道不明的柔情。他慢慢抚去我颊边的泪水,随即合目轻叹一声,仿佛做下一个什么决定般的,徐徐长身而起,淡淡背过身去。
我心口顿时绞紧,恍惚只觉眼前此景似曾相识。便听他淡淡启口,唇间吐出的,还是曾令五年前那个不谙世事的我伤心至死的三个字,那绝望的声音仿佛从天上罩下:你走吧。
你让我去哪里?我语声微颤,脱口道。
从何处来,便回何处去。说完这句话,他又猝然引袖掩口,低声咳嗽起来。喘咳稍歇,方断续吐字道,你还有地方可去,而我——早已无家可归。

子建,我不走。我扬高了脸,清楚地说道。
——天知道当时的我有多么不愿离开他。然而我并未如千百年来我所看见的、那些被男人抛弃的女子那般,在挽求对方之时,跪抱住对方双腿,用自己的泪水沾湿对方裤腿,以希求对方施舍恩情。
我脸上有泪,然而我仍旧扬高了脸望着他——就如同千余年来,我从未在任何人面前屈服过的样子。
可是那时的他,却并未回过头来看我一眼,因此我也不曾知道,那一刻他的神色里,可曾有过一分的不舍。

我只说了我不走,后面的话却并未说出口,也没有必要出口。
我至死都会陪着你。我只是咬破了唇,暗暗在心里立誓。

……即使你执意留下,我们今生的缘分也已将尽……阿离,我不想看着你死……
我等了许久,才听他缓缓吐出这样一句,平静的声音听不出分毫感情,然而我却分明看见他单薄背脊传来的那轻微的颤抖。
便在他回过头的那一刻,我惊诧地看到了他眼中漫起的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