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郊挡在他二人前面:“妖道!我殷氏与你无冤无仇,你何故偏要赶尽杀绝?!”
云中子拂尘一挥,殷郊即刻被扇出二丈之外,就在他要再次攻击的时候,一缕红绸飞出,截下了他手中的拂尘。
远处哪吒的脸色从未如此冷峻:
“云中子,今日你我就做个了断。”
一阵风吹过,云中子感受到了哪吒扑面而来的杀气。他本能地向后挪了一步,暗暗召唤出他最厉害的法器云中剑。二人相互对峙,眼看大战一触即发。
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屋外传来一声:“莫开杀戒,莫开杀戒——”
一听这个声音,哪吒就知道是师父到了。
太乙真人收起祥云来到众人面前,对云中子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罢手吧。”
云中子冷笑一声:“太乙师叔,这可不是你说了算的。”
太乙真人抖了抖道袍:“师侄啊,你亦是修道之人,当知晓天道所在,不可强求。如果苏妲己命中注定丧于你手,那么你的伏魔血早就将她化成了一层皮。如今她仍保有一丝气息,你还没看透这其中利害?所谓生死有命,回去告诉你家师父:凡事适可而止,否则伤及天脉,必遭天谴。”
云中子乃道家中人,这一番话的分量,他心中一清二楚。他缓缓收起了云中剑,看了一眼哪吒,随后就化成一道白光消失不见了。
哪吒当即跪在师父面前,恳求道:“师父慈悲!救救妲己吧。”
太乙真人走到竹席前,看着上面半人半狐的怪物,他伸手把了把脉,又摸了摸她的耳尖,随即叹了一声。
哪吒问:“怎么样?还有救吗?”
太乙摇了摇头:“她中的瘟毒太深,骨骼也尽数断裂,如今又不断失血,怕是凶多吉少。”
哪吒泪流满面地哀求道:“师父,无论如何请你试一试。”
太乙将哪吒扶起来:“孩子,如今能救她的人,恐怕只有你自己。”
哪吒眼睛一亮:“怎么讲?”
“你还记得,当年你误杀龙王三子敖丙,为了免却父母劫难,自愿削骨割肉还于父母。后来我用五莲池中二枝荷花、三片荷叶,辅以一粒九转金丹,绰住你的魂魄,让你托莲花转世为人。莲花本有清瘟之效,如果你能将自身的血液注入她的身体助其再生骨血,或将有一线生机。”
哪吒听闻此法,二话不说,拿起桌子上一把匕首,割破了手上的血管,将自己的血喂进妲己的嘴中。
时间一点点过去,太乙真人运气助她接骨。哪吒也在不停地给她输血,胳膊上的口子已经割了十几条,眼看他自己的血液越来越少。
庆幸的是,这一方法果然奏效。妲己的瘟毒一点点化解,她渐渐恢复成了人的样子,只是一直昏迷不醒。
一个时辰过去了,哪吒终于支持不住倒在了地上。若不是有灵丹护体,恐怕他早就血尽人亡。
太乙为他封住了伤口,将他送到床上休息,对他说:“哪吒,你放心吧。只要她能熬过今晚,就可以保住性命。”
哪吒元气大伤,脸色惨白,连说话的力气都已尽失,来不及交代一句,他闭上眼睛就昏睡过去了。
梦里是一片辽远的水池。
一片水池,一朵莲花,一只小狐狸。他始终不知道这个小狐狸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能够让他这样千百年地思念下去。他每次看见妲己的眼睛,都会想起这只小狐狸的眼神。空灵,略带一丝哀怨。他沉沦在这种眼神中难以自拔,感觉自己的心就像被浸泡在温润的水里,他就在这水中自由地生长,然后听见那个仿佛从生命终端传来的清脆呼唤:
“嘿,原来你是一株莲花啊……”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等到他醒来,已是七日之后。
耳边传来殷郊的声音:“小子,你终于活过来了。”
他缓了半天,终于讷讷地说:“我这是在哪?”
“东寰殿啊,你已经睡了七天了。你为救妲己元气大伤,太乙真人说,你要休息七七四十九天才能痊愈。”
哪吒试着动动身体,无奈浑身一丝力气都没有,连手臂也抬不起来。
过了半天他才反应过来:“妲己呢?她怎么样了?我把她救活了吗?”
殷郊的脸上掠过一丝迟疑,半句不提妲己:
“好好关心你自己吧,我叫小厨做了药膳,一会儿端来给你尝尝。”
哪吒紧追不放:“妲己呢,她到底怎么样了……”
殷郊垂下了眼帘,也不看他:“……哪吒,身体养好了之后,离开这里吧。到外面去,又是一番海阔天空。”
说着站起身来,哪吒叫了他两声,他也没有应。
滴水檐下,太乙真人正在仰观天象。
殷郊来到:“真人,哪吒醒了。”
太乙动也不动:“我知道了。”
殷郊不由得叹息:“他醒了就问妲己,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交代。”
太乙不动声色:“你知道怎么跟自己交代吗?”
殷郊张了张嘴,没能说出一句话。
作者有话要说: 求评论!求评论!
☆、被遗忘的红颜
梨落宫。
当初太子违背王命,私自将重伤的妲己带去东寰殿的事,几乎在他踏出梨落宫之后就传到了帝辛的耳朵里。
虽然他不满殷郊公然违抗自己的命令,但他终于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也许是不忍,也许是对妲己残存的最后一点期望,也许是心中那股复杂的情感,总之他没有将妲己置于死地。那日过后,宫中再无异象,让他稍稍放心。所以,当他听说东宫中的妲己恢复了人形,就迫不及待地召她回宫。
当他再次看见妲己,看见她散落的长发掩映下的苍白的面容,她紧闭的双眼,她因为痛苦而皱起的蛾眉。那种楚楚可怜的模样让帝辛的心立时痛了起来。
梨落宫散发出柔和的灯光。
帝辛陪在妲己身边已经七天六夜。
这个晚上,她终于从昏迷中醒来,然而眼前的人却不是哪吒。
帝辛那日不分黑白,轻信云中子的污蔑要将自己打入地牢的样子依旧历历在目。那个决绝离去的背影深深烙印在妲己的心中,从此成为她和他终生的屏障。
“爱妃,你终于醒了。”帝辛喜不自胜,内心的石头终于落地。
妲己缓缓侧过头去,复闭上了眼睛。
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让帝辛想要说的话生生哽在了喉咙里。
太医嘱咐,妲己醒来要给她喂药。帝辛端着药碗,一直端到里面的汤药彻底凉掉。二人始终没有说话。
屋子里的气氛怪怪的,内侍官偷偷打量着他们。大王一言不发,妲己更是只给大王看侧脸。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宫里的烛火暗了,只听帝辛平静地说了一句:“姜柏辰,回寿仙宫。”
内侍官领命,随大王出门。经过门口的时候,鲧捐跪送,对帝辛说:“大王息怒。”
帝辛仍旧端着那药碗,对鲧捐说:“好好伺候你家主子,我要见她恢复如初。”
鲧捐俯首。
然后帝辛就端着碗出去了。
一直走到了寿仙宫,姜柏辰都不敢开腔提醒他。进了寝宫,帝辛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手中这碗药,莫名地说了句:“你不喝,我喝。”接着吞下了一大口,然后将那碗摔得粉碎!
一众奴才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帝辛望着窗外的明月,自嘲道:“你这碗药,真是又冷又苦……”
他转身坐在龙椅上,召姜柏辰上前:“你知不知道,妲妃是如何死里逃生的?”
姜柏辰回答:“回大王,奴才听说是一位得道的真人用法术救了娘娘。”
他面露不悦:“太子怎么认识这号人物?”
答曰:“那太乙真人,好像是李总兵幼子哪吒的师父。这次娘娘回天,哪吒也出了不少力。”
李哪吒。
帝辛缓缓点了点头。
妲己被诬蔑为妖,经历九死一生,苏醒之日,罪魁祸首云中子已不知所踪。而当初那些“谋害娘娘、犯上作乱”的“老匹夫”则开始遭到帝辛的全面清算。
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卜。这一次新仇旧恨加在一起,终于让帝辛下定决心彻底铲除这个眼中钉。当抄家灭族的旨意传来时,太卜正好由夫人搀着去拜祭那棵落地槐。当他发现槐树上沾染了血迹时,心中就预感到大事不妙。几乎同时,大批侍卫蜂拥而至,传旨官下令抄家。太卜仰天大笑三声,随即一命呜呼了。
受到牵连的还有司天监杜元铣,他因一句“国之将亡,必生妖孽”遭告发,被帝辛枭首示众。引荐云中子的首相商容也难逃此劫,帝辛念在他是三朝老臣,当年又是力荐自己为王储的有功之臣,就允了他交出职权,告老还乡。
因哪吒救驾有功,李靖一家侥幸逃过一劫。
王宫后苑。
这是一处不起眼的石窟,坐落在骊山之北的麒麟崖下。冬春之时,这里常常大雾弥漫,鸟兽无踪。人入林中,往往难辨西东,迷失在偌大骊山之中。传说就连从不迷途的大雁进入这片地界也无法飞出,所以这一带的石窟便唤作“落雁窟”。因此,早在武乙时期,帝王就下令:骊山北段、麒麟崖、落雁窟一带,严禁宫人踏足。
这是帝辛下令将太卜抄家的第三天。清晨,落雁窟的大雾还未散尽,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监蹒跚着脚步,对“禁地”二字视若无睹,一步步朝石窟方向走去。
来到洞口,他哆哆嗦嗦地拿出钥匙,捅进锈迹斑斑的铜锁内,“咔”的一声,大锁打开。他打开铁门,向幽深的洞中走去。
不多时,他听见滴滴的水声,躺在草席上的囚犯一如他昨晚离去时的样子,甚至连姿势都未曾改变过。
想到她这些年来,腿痛得一天比一天厉害,却只能呻吟而无法动弹,老太监的眼圈又红了。
他轻轻唤了声:“娘娘……”
乍看之下,那窝在席上的一团,绝对让人无法联想到是当年宠冠三宫的唯亭夫人。
唯亭夫人是帝辛的第二任姬妾,也是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