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他作为人的本能。只不过因为他是特殊身份,他特殊的地位与经历使他的感情表达方式不同于凡人而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罢了。诚然,暴君比凡人有更多纵欲的权利与机会,但暴君却也不能免俗地同凡人一样有着对真诚单纯爱情的渴望,并且,正因为他的生活中充斥着太多因对权势的觊觎而刻意做出的奉承逢迎,他才有着十倍于凡人的对真爱的渴望和热情。
帝辛是一个集浪漫与荒淫、才略与专横、意气风发与穷兵黩武于一身的人,在刀尖上踏着皑皑白骨和淋漓鲜血征伐的人,见惯了杀戮的血腥极端,在没有战争的平静日子里,或许只有一段真爱才能释放他过于澎湃的激动。而像他那样狂猛放浪惯了的少年英豪,也是非妲己那样的传奇女子不能够与之相配的。
妲己是任性而纵情的,生活她要开心第一。她与辛受在一起,首要是大家玩得尽兴。她根本懒得罗嗦那些国制朝章的高文大册,那些乱七八糟的政务国事,与她无关。她爱慕他,做了他的女人,那么她就要让他开心。妲己从不拦着他玩乐,相反更是陪着他一起疯,他们在一起总是玩得很开心,他脸上的寂寞在见到她之后才能一扫而空。她从不在细枝末节上展示自己的体贴,她把他看成有能力、可信赖的王者,一个可以承担一切的丈夫。这使他充满了被依靠、被需要的自我价值感。
妲己是□□又销魂的。她会兴致勃勃地和他尝试各种不同的姿势,玩得不亦乐乎。任何一个男人都喜欢和他肌肤相亲的女人,而不是做出一副端庄贤淑实际上骨子里□□的厉害还不愿承认、一脸仁义道德假正经的女人。辛受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妲己,喜欢的就是她这样的真实。想喊就喊,想叫就叫,酣畅淋漓。而不是像姜皇后那样死死压抑着的喘息。试问性有什么不对?那些貌似一身正气的老臣们有什么资格来说他们耽于□□——性是个他们每人天天做却却从不愿正大光明说的事——有胆量做却没有胆量承认,他们才是最不配最虚伪的人。
正是因为他是个不应陷入爱情的君王,所以高处不胜寒的他才更需要知心者的抚慰;正是因为身边充斥着虚伪,他才比常人更需要狂野纯粹的真情释放;正是因为金戈铁马落幕后的歌舞升平太繁华也太苍凉,他才更需要一个人同哭同笑来驱散心中的寂寞。不管看上去如何强悍的无懈可击,帝辛的内心也如寻常人一样有着柔弱无助甚至会因此而濒临崩溃的一面。他的纵欲,未必有多少享乐的成分,那或许只是他触摸极限的一种方式;他的杀戮,为的只是无聊空虚中的刺激,可杀别人的同时,他对死亡也有着莫名的惧意。而当他垂头丧气时,当他寂寥空洞时,执起他的手对他粲然一笑的那个人总是妲己,她陪他落寞,陪他狂欢,在狂欢之后陪他静默。她无须多说一句话,他都会铭记一辈子。所以,尽管是纣王怀抱着妲己,却是妲己的体温温暖了纣王。知道啥叫红颜知已不?知道啥叫士为知已者死不?
正因如此,在那些在平静而乏味的日子里,只有对妲己的爱情才能够让他燃起对生活的热情。他是个桀骜不驯的英雄,对戎马生涯的疲倦以及对劳形案牍的厌烦都能使他躁动,他的生命是恣肆而不是理性的,他不断以惊世骇俗的举动来挑战着各式各样的极限。很多令人瞠目结舌之举或许只是瞬间心血来潮的新奇——他需要不断的、更新鲜的刺激来振奋他的神经。这样的一个男人,或许只有妲己那样的奇女子才能够理解。
妲己从不规劝帝辛,从不以礼仪道德来束缚帝辛。同样的道理发生在宝黛身上就是人人称颂的爱情,发生在妲纣以及李杨身上就是罪孽,只是因为他们造成了生灵涂炭。人们比之杨玉环更不能容忍苏妲己,因为她甚至为她的君王出谋划策,一起参与野蛮残酷的游戏。他们能玩到一起去,这在世俗眼中或许是最不能容忍更不可饶恕的奸妃所为,然而,妲己对帝辛的心理采取的不是压抑而是疏导与释放,这种理解与勇气又岂是那一身正气、凛然不可辱没的姜皇后所能明白的?帝辛那么荒唐地宠爱一个小女子,不会是毫无理由的,更不会仅仅因为她的美貌——阅女无数的王不是二百五,他懂得自己在做什么。他爱妲己更多是爱她的“懂得”。
张爱玲曾说,“因为爱你,所以宽容;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妲己懂得帝辛,懂得以帝辛可以接受的方式去爱他。一代君王,后宫三千佳丽,又有谁是不爱帝辛的呢?然而所有爱帝辛的人中,又有哪个能跟苏妲己一样,不是打着爱的名义去束缚他的身心,而是真正以帝辛的方式去爱帝辛?妲己肯定是爱着帝辛的。她不但懂得他,懂得如何取悦他,更心甘情愿做到了以帝辛独特的方式、那种不可能为世俗所理解与接受的方式去爱帝辛。她必然是爱着帝辛的。并且是深爱着帝辛。深到愿意为了所爱的人不惜自己被千秋万代的唾骂,成为整个世界的仇敌。这种爱是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为之的。妲己一方面是个深爱着帝辛而不惜一切的烈女子,另一方面更是个放荡不羁、离经叛道、敢作敢为的奇女子。谅解他所有的血腥酷虐,把他当做一个需要人关怀体恤以及爱护的常人,而不是一个永远需要聆听劝谏、以精益求精为义务的君王。这恐怕才是帝辛离不开妲己并愿意不顾代价唯她所言是依的根源。
人生苦短,知己难寻,不要说妲己只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就算她是一个妖怪,为了毁灭商朝的江山而来,那又如何?天下,原本便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天子”不过是他的职业,而“男人”才是他的本质。他性情无常,他的生命本身就是是恣肆而非理性的。过去的功烈是因为他天资敏锐的洞察力,当他厌倦了胜利的快意之后,他想要的就是胡作非为。只要他高兴,只要他愿意。毁灭整个成汤大业又如何?祖宗的功业又怎样?伦常是用来打破的,礼法是用来践踏的,大臣不是他亲妈,祖宗没给他钱花,做什么向他们低头?江山万里不过如此,盛世空前又值哪般?若得不到红颜知己为伴,就算手握无限江山也有憾,凯旋归来后也依旧是殿宇楼台中的沉闷孤寂。
只有妲己——她聪敏泼辣,明白他、迁就他,丝毫不为他的任性妄为动恼,懂得用最贴近他真实内心的方式来爱他,愿意和他一起疯、一起爱,一起燃烧、一起毁灭化作飞灰,这就够了。哪怕要为此颠覆整个成汤大业又如何?他亲手创造的盛世,同样能够由他一手毁灭——江山握在他手中,只要他愿意如此,旁人又能奈他何!
帝辛是骄傲的。他兵败后的选择依旧保存了一个王者的尊严——自焚于鹿台。他是骄傲的,他的死生,只由他自己决定,只以他所选中的方式——用熊熊烈焰燃尽自己的生命。陌路英雄的铁血葬礼,残酷而又奇特。他的生命就像那烧毁他自身的烈焰一样,狂烈而令人难以理解。
追求成功的人最后不一定会戴上成功的桂冠。在历史发展而言,在周王室而言,商纣最后是失败了的。但他至少曾经被成功关注过,巨大的成功与巨大的失败都是一种巨大,都标志着一种生命的强度;他需要一个完美的女人,命运便赐予他一个,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从未为自己活过而羞愧,也不会因为从未放手爱过而懊悔。对于帝纣那样的人来说,这样就够了。
☆、侯方域和李香君
秦淮,李香君,又名李香,为秣陵教坊名妓。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交往,嫁与侯作妾。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窘困的阉党阮大铖排解,香君严辞让侯公子拒绝。阮又强逼香君嫁给漕抚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争,此时正值马、阮大捕东林党人,侯等被捕入狱,香君也被阮选送入宫。清军南下之后,侯方域降顺了清朝,香君之下落,众说纷纭。
歌罢杨柳楼心月,舞低桃花扇底风。在那些暖暖软软的香风中,居然还是熏出一些硬骨头。李香君,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名妓,又是一个诗书琴画歌舞样样精通的角儿。因为养母李贞丽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时,李香君刚十六岁。侯方域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合称明复社四公子,又与魏禧、汪琬合称清初文章三大家,确实才华横溢。他原本是明天启户部尚书侯恂之子,十五岁即应童子试中第一名。不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几位公子整日聚在秦淮楼馆,说诗论词,狎妓玩乐,颠痴狂笑。侯方域与李香君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的青楼玉女,两情相悦,正是狂蜂爱上香花。像李香君这样一位名妓,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还要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可惜侯方域没有银子,无能为力。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给了他大力的资助。但是,那笔钱并不是杨龙友的,而是阮大铖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想拉拢侯方域入僚。阮大铖本是明末了不起的戏曲家和文学家,人品却十分低下。侯方域尚自犹豫,但是李香君发飙了,劈手就把头上的发簪脱下来了,骂醒了侯方域。变卖了首饰,四下借钱,总算凑够了数,把钱扔还给了阮大铖。
阮胡子给气死了,侯方域只好逃亡。其实,很多时候,像阮大铖这些机会主义者也不过是文妓,人尽可妻。□□无情是职业要求,而“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指望书生是不成的。侯方域不成,阮大铖也不行。自侯郎去后,李香君结束了自己革命性的职业生涯。洗尽铅华,闭门谢客,一心等候公子归来。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弘光皇朝的大红人田仰吹吹打打地来迎接李香君做妾了。李香君一口拒绝了,田仰还要坚持,她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桃花扇。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