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被视为传统的二元空间结构理论,克鲁格曼(Paul。Krugman)等构建了新的〃中心外围〃模型。克鲁格曼(1991)通过改进迪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构造了一个两区域的模型。213模型中有两类产品:一类是农业产品,由不变报酬的农业部门生产;另一类是制造品,由分布在两个区域内的报酬递增的工业部门生产。他的分析重点是两个部门企业在两个区域间的均衡分布,讨论分工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其结论主要有:在所设条件下,两个区域的经济最终会内生形成以工业化的区域为中心、农业化的区域为外围的中心外围构架;中心外围的形成取决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以及制造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贸易的产生并不完全源于比较优势的存在,更在于规模经济产生的报酬递增。这一范式称为中心外围模型。自克鲁格曼提出该模型后,有关垄断竞争、报酬递增下〃中心外围〃模型的扩展研究不断深入,涌现出大量有关企业活动空间分布与报酬递增、交易成本和要素转移的研究文献,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析模型。滕田昌久、克鲁格曼和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合著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1999)214 一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有关理论观点,对〃中心外围〃模型作了拓展,是新经济地理学派的集成之作。
(二) 〃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1。弗里德曼古典〃中心外围〃理论的基本内容
(1)区域均可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中心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区,一般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这类区域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围绕中心区分布并受其影响的区域被称为外围区,包括上过渡区域、下过渡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见图5。2)。中心区是创新变革的发源地,资本、技术和政策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发展那些受原料区位变化影响较小的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中心区政治机构集中,处于稳定发展和支配地位。由于核心增长区的繁荣大大刺激了相邻区域的发展,投资不断增加,资源利用和农业发展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迁移量不断上升。与外围区域相比,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区域显示出经济上升的趋势,形成上过渡区域。而下过渡区域多位于边远的农村,还包括原料枯竭、老工业向衰退方向变动在内的区域,该区域的农业呈停滞状态,产业结构老化,效率低下,粗放型经营生产方式为主,人口向外迁移。资源前沿区域是指那些富有待开发的资源,对区域发展有极大潜在价值的区域,一般位于两种过渡区域之间。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共同组成一个严整的空间系统,亦即结节性区域。
(2)中心区和外围区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中心区从外围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创新(材料、技术、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另一方而,这一创新又源源不断地从中心区向外扩散,引导外围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同时,这两类区域之间还存在着决策的传播、移民的迁徙和投资转移三种基本的空间作用过程,各种空间作用的力度也不均衡。中心区对外围区所具有的支配和控制地位可描述为六大反馈效应:①从外围区净获得资源的支配效应;②因各种要素增长、潜在相互作用增强和创新速度提高,给中心区带来的信息效应;③因创新机会多且预期成功率高而使创新者向往中心区的心理效应;④因转变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机构,而有利于创新出现的现代化效应;⑤因一种创新的产生而引致其它创新出现的连锁效应;⑥因扩大规模经济和降低创新成本引致更多创新性产业配置的生产效应。在成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上下过渡区、中心区和资源前沿区四种空间子系统的边界将发生改变,并使空间关系重新组合,这一过程将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直到实现完全的空间经济一体化。
(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具有阶段性。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历经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四个阶段。各阶段都反映了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关系的变化特点。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由最初的区域不平衡逐步形成功能各异的城市集群系统。
2。新经济地理学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型
中心外围模型是克鲁格曼在新贸易理论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克鲁格曼认为,在中心外围结构形成过程中,垄断竞争厂商根据其在不同区位的获利能力决定生产区位,而其生产区位的决定将产生三种不同的经济效应(见表5。2)。
(1)市场通路效应(又称需求关联或后向关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将使本地劳动力需求增加,当劳动力可在不同区域流动时,将吸引劳动力流入并使本地需求增加,本地需求的增加将使本地厂商的利润增加,继而又进一步吸引更多厂商进入,进一步产生需求关联。这一过程将循环反复,通过一个积累循环过程实现聚集经济。
(2)生活费用效应(又称为成本关联或前向关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使本地厂商数量增加,而在一个厂商数量增多的区域,消费者需要从区外购入的商品种类减少,从而支付的贸易成本下降,这意味着本地生活费用下降和实际工资水平提高。工人受吸引而大量流入,引起劳动力供给增加和本地名义工资下降,使得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下降,本地厂商利润增加。厂商利润的增加又进一步吸引更多厂商进入,并进一步产生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
(3)市场挤出效应(又称为竞争效应)。一个厂商从其他区域迁往本地使本地厂商需求减少和边际收益下降,这使本地厂商利润减少或亏损,厂商为获得正常利润而降低工人的名义工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使本地对工人的吸引力低于其他地区,劳动力从本地流出,产生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从而抑制了集聚。
表5。2 三种效应的性质比较
类型
是否能自我强化、循环积累
对集聚的影响
市场通路效应
是
促进
生活费用效应
是
促进
市场挤出效应
是
抑制
资料来源:综合整理自杨海余;王耀中;刘志忠。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中心外围模型评介'J'。经济学动态,2004(7):109113。
当本区域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所产生的向心力大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在本区域集聚,所有制造业厂商被吸引到本区域,本区域发展成富裕的中心区域,而其他区域发展成贫穷的外围区域;当本区域需求关联和成本关联所产生的向心力小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扩散,各地形成类似的生产结构,经济趋于收敛。向心力和离心力都会随着贸易成本下降而减弱,但离心力减弱程度更大,这使中心外围结构形成呈现出突变的特征。当贸易成本较高时,离心力大于向心力,厂商生产区位变化并不能改变两个区域对称的生产结构。但随着贸易成本下降,离心力比向心力减弱更快。当贸易成本下降到某一临界水平时,向心力超过离心力,集聚发生,所有制造业厂商被吸引到本地,两个区域内生为工业化的中心和非工业化的外围。
由于古典〃中心外围〃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更多的是借鉴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佩鲁增长极理论以及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在极化空间的理论假设中分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其动力机制是极化和扩散效应,具有空间的接近性、区域性、闭合性特征;而新经济地理学在全球化视角下,利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空间竞合理论,通过同质空间的假设,构建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模型,分析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其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具有空间自由性、可分离性、开放性特征。总之,两种分析框架都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区域结构上必然形成〃中心外围〃这一空间结构模式。
(三)关于〃中心外围〃理论的一般性研究
杨开忠(1992)指出;在中心外围结构中,两者的增长是不平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差距的拉大,他不赞同弗里德曼关于二元区域空间结构会随着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而消失的观点,认为二元区域空间结构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前者以部门空间分工为基础,后者以等级空间分工为基础,随着区域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传统结构为现代结构所取代,但并不意味着二元空间结构的消失; 而是结构的质的规定性发生了变化。215由多中心高增长城市中心区和低增长大都市间的外围地带共同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的不平衡发展已成为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主要的经济、社会景观。顾朝林和赵晓斌(1995)在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规律的基础上,指出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化分为孤立体系、区域体系、区际体系和大区体系四个阶段,中心和外围结构始终存在。216安虎森(1997)认为,中心外围结构是空间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任何一个特定的空间系统都可能不止一个核心区,较高级空间系统中的次级核心区也可作为较低级系统中的一级核心区〃。217包卿和陈雄(2006)强调从空间结构演化的角度而言,〃中心外围〃结构始终存在,只是在表现形式、联系机制和强度、耦合机理等方面存在时空差异。218
二、城市城乡边缘区乡村三元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在区域空间上形成中心外围二元结构。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展开,在城市与乡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