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放你的人生-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譬如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过程,就带动也必须带动大多数人进行人生转型;这也才有了无数知识分子下海,无数捧着铁饭碗的单位员工成为公司雇员,以及无数农民离开农村成为民工;也有个人的原因,比如一个学生结束十几年学校生涯开始走入社会,一个人结束了十几年的工作,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变换另外一个行业的新工作,还有我在上文中说的,当一个人完成职业积累后,开始走向自主创业,这都是一种常见的人生转型。
实际上,我认为人生范畴的创造力,就体现在善于人生转型上。善于人生转型者,善于“创造新人生”者,往往能获得人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人生突围。
第7章 不断创新(10)
著名体育运动员的人生转型
邓亚萍去年曾应邀为我们的采访撰文总结人生心得,她是典型的开放型成功者。她曾写过一部自传——《从小脚女人到奥运冠军》,描述了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她并没有打乒乓球的天赋,如何凭着刻苦的精神13岁夺得全国冠军,19岁夺得奥运会金牌。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她在运动生涯结束后,还进行过一次艰难却值得佩服的人生转型。
众所周知,运动员因为职业原因没有时间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退役之后往本领域方向继续工作,这几乎成了一个“定例”。心态开放的邓亚萍就不信这个邪,也偏偏不走这条路:“临近退役时,我便开始设计自己将来的路,有人认为运动员只能在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中继续工作,而我就是要证明:运动员不仅能够打好比赛,同时也能做好其他事情。哪天我不当运动员了,我的新起点也就开始了。”
邓亚萍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攻读英语专业,她的起步比任何人想象都要艰难——她连背完26个英语字母都很吃力。但她相信勤能补拙:“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一切从零开始,坚持三个第一:从课本第一页学起,从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单词背起;一天必须保证1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每天5点准时起床,读音标、背单词、练听力,直到正式上课;晚上整理讲义,温习功课,直到深夜12点。”最终,心态开放的邓亚萍不但顺利完成了四年大学的学业,还留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最后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还成为了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帮助北京申奥成功,完成了惊人的人生开放转型历程。
人生的转型,其实就是人生的重新定位,这是大方向上的完全改变。譬如很多人留学就是出于调整人生定位的目的。2006年底到2007年初,我曾在新浪网和《神州学人》做了一项关于出国留学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人出国留学,都是希望借此重新定位人生,完成人生转型,其次才是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提高专业水平。
表7-1 出国留学的动机
选项 比例
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提高专业水平
有机会挣更多的钱
增加国际人脉关系
来源:2007年王辉耀调查数据。
在我研究的200多位开放型成功者中,尤其是那些从艰苦环境中走出来的人生开放者,往往都富有人生的创造力,善于人生转型,换句话说,他们善于抓住能使自己整个人生命运都发生重大改变的机会,并且因为拥有人生“创造力”,往往能使自己的人生有个翻天覆地的蜕变。
朱敏的创造型人生
从美国硅谷创业成功后回国的朱敏,他的人生就经历过多次开放的转型。
1968年,朱敏高中毕业,被安排下乡插队“修地球”,这是他的第一次人生转型,也是被时代逼迫的转型。在七年的农村生活当中,他当过农民,修过自行车,一度成为村办企业的厂长,最后又为了儿子的教育回城当起了建筑工人,无论怎么折腾,整个命运都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30岁的朱敏顽强地抓住了第二次人生转型,他考上了浙江农业大学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当时,因为读书失去了工作收入,妻子带着孩子来看朱敏,一家4口人就只能买10个小锅贴当早餐,朱敏经常跟着导师做完实验后,饿得连路都走不动。毕业后,他进入冰箱厂工作,他的生活虽有好转,但依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
1984年,36岁的朱敏做出了一个充满“人生创造”的转型之举,在背熟2万个英语单词之后,他通过了公派留学考试,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这次转型也决定了他的一生,在美国迫于生计,学机械设计、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的朱敏业余毫不犹豫地去应聘IBM的高级电脑工程师。什么都不会,但他却能靠着自学和拜儿子为师把IBM的研究课题解决……最终,他就在硅谷与IT业上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创业之路:一次创业失败,接着二次创业,然后第三次创业建立网讯(WebEx)——只用了3年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来,朱敏以32亿美金卖掉了公司,回国当起了风险投资家。
要使整个人生富有创造力,就要解放自己的思维,要敢于改变和开拓,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开放人。朱敏之所以能够成就开放式人生,之所以能够完成如此之大的人生转型,从一个30岁的农民和建筑工人最终成为一个标准的硅谷企业家,一个高科技领域的上市公司创建者,不能不跟他在整个人生上富有创造力有关。
人为什么要学会善于人生转型呢?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均衡发展的,人人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劣势。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正好并没有从事自己最适合或者最喜欢的事业,有些人是没有找到“最好的自己”,有些人则是因为家庭负担、个人顾虑、甚至是被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的“老黄牛”职业精神所困,所以,种种的不如意,种种的失败,都由此而来。因此,当我们希望为了理想而努力,希望找到最好的自己,就必须要学会舍弃和转弯,校正自己的人生方向,去为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人生。
中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永华明的董事长葛明,1981年被国内第一批派往美国学习西方会计,可很少有人知道他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英语,此后还当过几年英语教师。他当时报考参加英语专业中西方文学方向研究生考试,结果名落孙山。后来,他父亲建议他改考财政方向的研究生,这时专业外语的劣势就会变成优势。结果,葛明考上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后来葛明自己回忆都不得不承认,这次迫于无奈的改变专业,却是他这一生命运当中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
但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更自主的人生改变,就必须主动去策划人生转型,并富有人生的创造力——譬如甚至敢于从事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进入自己过去几十年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就是抱着这样开放的心态下海,结果因为那个时代市场体制刚刚启动,甚至仅仅因为胆大就能完成人生转型。
“树挪死,人挪活。”有个时候,我们要把人生从失败扭向成功,也许就只需要那么一点点转型的勇气和创造力。

本 章 概 要
● “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
● 创造力正是人生开放最核心的能力,否则,开放也只是“邯郸学步”。
● 培养创造力的四个基本要素:
――主动地去应对一切;
――敢于打破各种定见和共识;
――富有创新意识;
――独立和坚信自己。
 。  。。  想看书来
第8章 整合平台(1)
——开放式人生的事业依托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
善于整合的马云
马云创业的时候,从杭州到北京,从北京到杭州,几次失败,有一个18人的团队一直不离不弃,甚至连启动阿里巴巴的50万元人民币,也是这18个人一起凑出来的。一直到9年后的今天,这18个人中有做到总裁级别的孙彤宇、戴珊,也有还是经理的麻长炜,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从阿里巴巴离开。
这个团队正是马云创业能够成功的基础,因为做电子商务的马云其实不但不懂电子商务,而且还不懂电脑和网站技术,甚至创业时还从来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南风窗》甚至评论说:“在精英辈出的中国互联网行业,马云也许是学历最低,也最不懂互联网的一个。”因为据马云自己说,他上网甚至还只会浏览新闻和收发邮件。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核心领导的马云能够整合和凝聚大家在一个平台下工作——“我在公司里的作用就像水泥,把许多优秀的人才粘合起来,使他们力气往一个地方使。”
而马云创业的经验则是首先要整合好公司发展的平台:“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打地基,我们要盖什么样的楼,图纸没有公布过,但有些人已经在评论我们的房子怎么不好。有些公司的房子很好看,但地基不稳,一有大风就倒了。”
人生宏图须在平台上展开
在当今地球村的时代,当世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越来越失去距离之后,最大的商业赢家是谁?
最大的赢家不是我们一直认为的能源商,而是平台运营商!
所有为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提供平台的行业都成为了新兴热门行业:电子通讯、物流邮递、交通运输、互联网……阿里巴巴比通过它进行销售的那些千百家中小企业要更为庞大,百度的突破性发展源于它从幕后走向前台当“门户”,新浪和QQ也一样。
“平台”这一个词,在英语中叫Platform,它的延伸义是指事物立足的基础、载体。
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平台。而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也都需要一个优秀的平台,需要一个人生开放的支撑或跳板。所谓“欲穷千里目”,就得“更上一层楼”。
图81:人的事业平台构成
搭建人生的事业平台,是开放式人生的必然要求。
事业平台对于人生的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你认为有多重要,它就有多重要。一个人的事业平台,会带来许多改变个人命运的机会和资源,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