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辩律师王同生之死刑辩护-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对案件进行“回访”的律师不多,这一个小的细节,容易给被告人及其家属留下好的印象;

二是通过“回访”,辩护律师可以发现自己办案过程中的“得失”,利于律师总结、进步,为更好的服务当事人打下较好的基础。

有一个诈骗案件,一审判了十年,被告人认为量刑过重,提出上诉。公诉方认为量刑过轻,进行抗诉。

一审不是我辩护的。

被告人的父亲委托我作为被告人的二审律师。

通过庭前调查,严格的说,被告人不构成诈骗罪。

本来不构成犯罪,却被判了十年,被告人已经很冤了,你公诉机关还抗诉干吗?

就有点为被告人鸣不平。正因为如此,开庭时多少带了点情绪,言谈举止里其中有一个动作:开庭发言时用手敲打桌子。

审判长很礼貌的提醒我不要有多余的动作。

庭后,我也觉得有点过,就想以后开庭时改正。

判决后,“回访”时,被告人专门提到了我的这个动作,他认为很“給力”。

庭审中,不同的角色,对同一个事情,看法是不一样的。

作为律师,要具体情况,具体考虑。

关于“回访”的时机,应该是案件判决后,法定的上诉期间。

因为:

如果超过了上诉期,律师的委托手续就超了时效,再以辩护律师的身份去会见就不符合规定了。

如果超了上诉期,有的时候对被告人不利。比如,如果被告人想提出上诉,律师就失去了为被告人提供上诉意见的机会。

案件判决后,我再次会见张萃时,一见面,她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了,王律师,同监室的人都说我结了一个好果子”。

然后说起了孩子的抚养问题,要我告诉她的哥哥,把孩子接过去。

谈到了庄稼,谈到了其他。

她的家人给我送了一面锦旗“仗义执言,为民请命”。

【刑辩律师王同生警言:“回访”对律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题外话:古语一句

先师有遗训   忧道不优贫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节  开庭要有“律师样”(1)
第十节  开庭要有“律师样”

(1)

律师就应该有“律师样”,不单单开庭时,平时的言谈举止,都要按照社会对律师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符合自己的“律师样”。

钱列洋大律师和其他律师界的前辈,都这样谆谆教导。

我的切身感触,让我深深的认识到,必须这样做。

说句实在话,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误解,但是,我还是想说,因为这是真心话。

不同的律师,有不同的目标群;不同的律师,“档次”不一样;不同的律师,当事人的“档次”也不一样;不同“档次”的当事人,对律师“档次”高低的要求也不一样。

律师“档次”提高了,当事人“档次”也必然提高,二者似乎成正比。

想成为“大律师”、“名律师”、“品牌律师”,必须从言谈举止提高自己的“档次”,因为,你的当事人也是具备相应“档次”的人,你的当事人会要求它的律师具备相应的“档次”。

当事人是要求自己的律师和他“门当户对”的。

【刑辩律师王同生警言:当事人是要求自己的律师和他门当户对的。】

当然,“律师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只要符合社会或者说相应当事人的“标准”就可以了。

律师要做自己,要具备自己的特色。

今天早晨,几个熟人碰上了西装革履我。

问:“今天又出发吗?”

我开玩笑说:“今天去相亲。”

他们都笑了。

这时,又来了一个熟人,我便说:“你们看,媒人来了。他昨天晚上说带我去猪圈相亲。”

大笑。

你认为我有“律师样”吗?

【刑辩律师王同生警言:律师要找到符合自己特点的“律师样”。】
作者题外话:古语一句

以德服人者  无意于服人  而人不能不服。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节  开庭要有“律师样”(2)
(2)

开庭时,律师也应该有“律师样”。

庭审是很庄重、严肃的过程。

有的律师,庭审时很随意。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玩弄手中的钢笔,有的浑身乱颤,有的随意乱看,很少注意庭审。

一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很生气。

最起码说明这名律师对案件不负责,对当事人不尊重,对旁听人员不尊重,对审判人员不尊重。

如果让审判人员认为你不尊重他,引起了审判人员的反感,后果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利益。

有一个真实的案子。

庭审过程中,因为律师的“不当行为”,审判人员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提醒道:“请律师注意形象”。

那名律师发表意见的时候,审判人员就有意教训了他一下。

律师说:“根据法律规定。。。。。。”

审判人员问:“你说根据法律规定,是哪个规定?我怎么不知道呢?”

那名律师一下被问住了,面红耳赤。

其实规定确实有,大家都知道。审判人员故意为之。

不是我赞同审判人员的做法,只是说明,庭审过程中,律师注意自己的形象很重要。

【刑辩律师王同生警言:注意自己的形象,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律师样”不单单指外表。

有人说,现在是“眼球”时代,只要能吸引他人的眼球就可以了。

其实,人是很现实的,能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律师要有“内涵”,不单单专业内涵,还有其他。

记得张萃案件庭审刚一结束,几个人就围到我的身边,跟我要名片,说他找的律师水平不行,要换律师。
作者题外话:古语一句

以文常会友   唯德自成邻
第三章   庭审发问关乎被告人生、死   第一节 庭审发问很重要
庭审发问关乎被告人生、死

刑事案子开庭时,有一个提问环节,往往引不起律师的注意。

关于庭审发问,本人有幸听到了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理事顾永忠老师做了专家论述:

关于庭审发问的地位、作用

1、律师向被告人发问与举证、质证、辩论都是律师在法庭上的辩护手段;

2、律师通过发问,表明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态度与异议;

3、律师通过庭审发问,为整个庭审辩护的后续举证、质证起引导、铺垫作用;

关于律师向被告人发问的基本要求和技能

1、有备而来,明知故问,没把握的不问,可以关注;

2、通过发问,扭转被告人的被动局面;

3、律师发问,要与案件有关联、有价值;

4、律师发问,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5、律师的发问,要使被告人感到温暖;

6、律师发问,要避免重复,但必要时,可有意、有策略的制造重复;

7、律师向被告人发问,尽量使用开放式问题;

8、律师要适时提异议,制止公诉方、受害方及其他人的不当提问。

辩护律师向被告人发问,作为庭审中冲击、影响审判人员对案件认识的(第)一个手段,辩护律师一定要善于运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刑辩律师王同生警言:辩护律师要多参加培训,多听专家论述,对自己成长非常有利。】
作者题外话:青春背我堂堂去  白发欺人故故生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第二节   明知故问
有的律师很少提问,或者不提问。有的虽然提问了,也是无目的的随意提问,因为别的律师都提问了,自己不提问,显得自己没水平,显得自己不负责,这种提问是很危险的,很多情况下,起坏作用。

辩护律师对自己的庭审发问,要做好重分准备。

首先,通过阅卷,准备好自己要提问的问题,书面记录下来;

其次,会见被告人时,向被告人提出问题,看其如何回答,如果回答的内容对案件的辩护有利,才能准备在庭审时提问。

必要时,在会见过程中,反复向被告人提问,看他回答的内容是否稳定。

庭审提问时,甚至于按照在会见被告人时的提问顺序。

【刑辩律师王同生警言:刑辩律师庭审发问,准备的越细越好。】
作者题外话: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第三节   乱问不如不问  之一
庭审发问要慎重,随意提问,不如不问。

被告人开庭时,是非常紧张的,大多数不了解辩护律师提问的意图。即便不了解辩护律师的意图,事实求是的回答就可以了,可是,不少被告人,在辩护律师提问的时候,会想一些,律师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律师的用意是什么?我应该怎样回答?

想的太多了,往往回答的就错了,问题就严重了。

被告人的当庭供述,对案件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果被告人回答问题时,说出了对自己不利的话,十有*,会被采信的。

如果被告人回答问题时,说出了对自己有利的话,如果和卷宗材料中的其他证据一致,容易被采信。如果和卷宗材料中的其他证据不一致,将会面临公诉人的“追问”,有时,审判法官为查清事实,还要提问。这种情况下,只有有足够的理由,足够的证据才可以。否则,就是“翻供”,就是“认罪态度不好”,就会成为“从重处罚”的理由。

几年前,我承接了一起故意杀人案件,最终被告人保住了命。被告人本人及其家属非常满意,对我千恩万谢,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

事情是这样的:(对不起,因本案特殊,不便细写)被告人本人及同行人员(受害人)因故住在了同一个宾馆,同一间屋中。第二天早上,宾馆服务人员发现其中一人身上多处伤痕死了,房间里的床上、地上、墙上都有血迹。

另一人(本案被告)肩膀上有一处伤,经法医鉴定为轻伤。

根据被告人的供述:两人在房间里因为工作问题发生争执,受害人首先拿出刀子伤害被告人,并划伤了被告人的肩部,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