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开曼陀罗-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澜儿这才如梦初醒,想起来的初衷,说:“我想问问恬儿当日的事。”
李氏摇头:“爷早就问过,可这孩子受了惊吓,一提那日的事就大哭不止。爷心疼她,不许任何人再问。”
澜儿问李氏:“侧福晋,你是不是也觉得是我害了弘晖”李氏正色说:“你当我是什么人,若真那么想,还会和你说那番话!倒是人言可畏说什么的都有,自己别放在心上就好了。我们相知的时间也不短了,你也不要老是那么客气。我的闺名叫玉箫,你以后不管是名字也好,叫个姐姐也好,总之,别在叫侧福晋了。”
事情过去了几个月,终于听见有人这么安慰她了。满腹的委屈伴着泪一泄而出。

良久,听见李氏站起来说:“王爷怎么这么晚了过来”
澜儿一惊,抬头看到胤禛立在门口。在夜风的吹拂下,他显得越发的单薄消瘦。看到澜儿他也吃一惊,然后淡淡地说:“你也在。”
没有回答,只有泪在不停的流。李氏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去了,房里连丫环都退下,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胤禛走近了,轻声问:“这些日子你还好吧”声音里己没有了人前刻意的清冷,几番温柔又加上几许怜惜。
摇摇头算是回答,其实这不过是一问候,谁都不需要问谁过的好不好。一样的单薄和憔悴,让胤禛看着揪心的疼,忍不住揽她入怀。
呜呜咽咽的哭声诉着她无尽的委屈。那个因伤心而瘦弱的脊背,像一座山一样支撑起她不堪负重的身躯。冰凉的衣衫里透出的淡淡的体温,足以温暖她冷痛的心。
终于问他:“为什么不让我解释你相信是我做的吗”
胤禛说:“因为我相信你,所以不需要你来解释什么。说的越多可能就会越乱,我不能那么明显的为你开脱,我们要为芷姗想一下。”胤禛心里还有一句,就是他要给芷姗一个安慰,让她知道她至少还有一个丈夫。
任她哭过,胤禛扶起她的肩膀说:“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
澜儿知道,他难得来这里一次。这次只怕是来看看静恬的,只要有他的理解,比什么都强。忍住心里的难过,说:“不用了,你也好久没来看静恬了吧?她可能早就想你了,你留下来陪陪她吧。”
等澜儿要走到门口的时候,胤禛抬高了一些声音说:“天冷了,多穿件衣服。”
没有回头,只重重的点了头,怕一回头眼泪又止不住落下。

澜儿走后,胤禛对李氏说:“有空的时候你多去看看她。”李氏点头:“爷放心,我会的。”
胤禛问:“恬儿睡着了吗这几天可好些”李氏叹口气:“天没黑就睡了。就是不能有人问起那件事。平时也不说笑了,真是被吓坏了。”
胤禛说:“你多费心看着,我回去了。”
李氏想了想说:“爷,有空你也要去看看妹妹,她的伤心不见的比嫡福晋少。”
胤禛没有说话,背着双手走开来。

十三从云南回来之后,经常和胤禛商议弘晖的事。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胤禩,十三一脸沉痛的说:“当初八哥是那么疼爱弘晖,难道,他真下得了手?”
“但愿不是他,不然,手足相残的事,终究也要发生在我们身上。”
胤禛派人在八爷府附近打探了多时,无奈,他的府里更是严密。进进出出的人,都是心腹之人,一点缝隙也没有。难道,这是和老八没有关系?
过年的时候,康熙召了几个儿子在上书房叙家常。人近晚年总是格外怀念自己幼年的时光。说到高兴处,康熙说:“你们兄弟几个都不像朕,只有弘晖最肖朕。”说完才想起弘晖己殁,不禁老泪纵横。胤禛最苦,嘴上还要安慰圣心,心里却忍不住思念爱子。
去德妃宫里请安的时候,德妃心疼芷姗,赏给她一个玛瑙石榴。说石榴也有多子的说法,请个好兆头,或许来年再怀一个也说不准呢。芷姗含泪应是。

作者有话要说:写到这里,雅雅觉得很难过,和文中的澜儿一起悲欢。亲爱的文友,你有何感想,请在此章留言吧。谢谢!如果喜欢,请收藏。




、十三被囚

时局总不肯停歇,胤礽的太子之路也走到了尽头。距上次复立,仅仅两年的时间,这次竟是在塞外偷窥康熙营帐。康熙一向小心,对他的偷窥心里认为是刺探,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胤礽触犯了他的最低限,最终没能躲过被废黜的结局。
康熙的心情格外的沉重,胤礽被废之后的几个月的时间他都一直郁郁寡欢。
十三是几个皇子中最为浮闲的一个,不问政事不争名不夺利,也是康熙几个儿子中最为贴心的一个。他明白,康熙痛的是一个做父亲的心。
他私下对康熙说:“皇阿玛心情不好,大多是因为政事繁忙为国操劳。不如趁这几天朝中没有什么大事,儿臣带您到大栅栏逛逛,再点几出皇阿玛您爱听的戏。”
康熙会心一笑:“还是朕的十三儿懂朕的心。只是你的腿疾又犯了,不宜多走动。”
十三真心的说:“几个兄弟里面儿臣最没用,若是连给皇阿玛解忧的本事都没有,就枉为人子了。”
看十三说的真挚,康熙也不再推辞。他笑着打趣说:“人人都道十三皇子风流倜傥,恐怕紫禁城好去处里的人,无人不识十三爷了吧。”
十三璨然一笑,说:“既如此儿臣就先去安排两个好的去处。”
康熙应道:“依你,你看怎么好就怎么办。”
十三知道康熙喜欢热闹,就在茗荈楼包了雅间,早早的定好名角赛秋香来唱《五子登科》。这个戏寓意颇深,既有国富民安之义,又安慰康熙儿孙满堂。
回去的时候遇见舜安颜和胤禩府上的和何玉庭等人去里面看戏。舜安颜见到十三有些愧色,何玉庭却有些狂妄。他不分轻重的说:“十三爷,您老竟也有兴致来这儿寻乐子。怎么这一会就走了?”
舜安颜赶忙斥他:“十三爷的事你也敢打听?”
何玉庭心里忿忿然,面上还不得不作哈巴样:“是是是,奴才嘴贱,是那么一问,十三爷您别介意。”
十三看了舜安颜一眼,像是说看在你的面子上,爷就不追究了。淡淡一笑朝那哈巴儿说:“没事,爷今天心情好,随便逛逛”。说完转身离开。
话说世人两种人平时莫得罪,一是真小人,二是伪君子。
现在八爷党重出江湖,有势在必得之意。何玉庭这等腌臜小人狗仗主势,专会打听别人的隐私,哪怕有一丝裂缝也会像个苍蝇一样无孔不入。他若有所思的说:“这个十三爷看样子今天挺好的兴致?怎么刚来了就走呢?”
十三回去后,到了雍亲王府找胤禛叙了叙。胤禛说:“皇阿玛既不让张扬,那你就莫与别人说。连我知道的事都不必说与皇阿玛。”十三明白胤禛的意思,他是怕康熙哪天翻脸不认人的时候,想起这事说是私自结党。满口答应:“四哥放心,我记得了。”
胤禛又问:“这事没人知道吧?”十三想想说:“应该没有,只是我会茗荈楼的时候见到八哥府上的何玉庭了。那个阉货嘴酸心辣,遇事又爱打听,被舜安颜骂了一句才老实点。”
胤禛皱着眉说:“你和皇阿玛出去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谨防有心人。”
十三一边答应一边不以然的说:“朗朗乾坤,天子脚下,谅那群乱臣贼子也不敢乱来。”

行程路线确定之后,十三先带着康熙在琉璃厂逛逛,顺便淘了几件“宝贝”带回宫去。然后才到茗荈楼听戏。
戏还未开演,康熙动情的对十三说:“朕像你们这般年纪的时候,也爱溜出宫来逛逛。现在人老了,也没有那个心情了,算算也有个七八年未来了。这紫禁城都变样了,都说紫禁城是天子脚下,看来朕连自己穿什么靴子却不知道,还是一双穿了多年的靴子。”
话刚说完,锣鼓家什一起上来。父子俩正说着戏文的事,就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十三还想着戏文里并没有这出,忽然想起胤禛的嘱咐。暗叫一声不好,起身到欲外面看个清楚,迎头几个大汉提着刀剑冲了进去。
说时迟那时快,胤禛不知从哪里冲了进来,首先放倒两个,十三接过胤禛递过来的佩剑,也左右夹击。正在力挡之时,隆科多带着宫里的护卫,生擒了两个,其余全部刺杀。
康熙还在惊恐未定之际,隆科多上前一步请安:“奴才隆科多救驾来迟让皇上受惊了,请皇上降罪。”康熙以手加额:“若非爱卿来的快,朕怕是连这条老命都保不住了。”
隆科多忙跪下说:“皇上是真龙天子,自有天庇佑,奴才不才不敢邀功。”说罢让人带两个歹人回去审讯。
胤禛和十三只有在一旁看的份,原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得利了渔翁。
一个护卫匆匆来报,死的刺客内穿丰台大营的军衣。康熙大惊,十三和胤禛倒吸一口凉气,丰台大营可是十三的管辖之地。
事情果然不是那么简单,两个活口先是说了自己是丰台大营的人,而后又咬舌自尽。让人去军营查了底细,回来说确实是丰台大营的人。十三脸色酱紫,百口难辨。纵然丰台大营有几万号人,上到将士,下到兵卒,他也不可能一一辨认的清楚。可事关谋逆,即使你有一千条理由,也不能撇清着其中的关系。嫁祸,绝对的嫁祸。望着隆科多幸灾乐祸的样子,真想上去揣他两脚。能这么及时的赶到,可知不是偶然,而是刻意。一个念头倏尔闪过,如果胤禛晚去一会,那隆科多还会不会去救驾。如果康熙有个闪失,最先得利的怕是八爷党胤禩。
一回到宫里,康熙就召集一众儿子和几个近臣在畅春园议事。显然,太子的悖逆已经让他颜面大失,再次发生的遇刺再和自己的儿子有关系,他也无颜面对百官了。如今的隆科多是一个功臣,在这里他最有发言权。他首先质问,皇上和十三一起出宫,除了他们两个就再也没人知道,一定有人泄了口风。言下之意,皇上是不会害自己的,那么就一定是十三。最主要的是,刺客还是丰台大营的人。
他的发问引来不少的附和,佟国维赞许的看了一眼隆科多,一剑双雕虎父无犬子呀。
康熙脸色铁青的等待十三的回答。十三长叹一声跪倒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