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姐,”贺大年弯腰道,“吴照跪在外面呢,求您见他一面。”
吴照是崔奕廷的人,就算有事也会去找崔奕廷,怎么会来求她,“有没有说什么事?”
贺大年点点头,“吴照说,崔二爷要赶他走,日后不准他在身边办事了。”
吴照心细做事也妥当,崔奕廷怎么会这样做,婉宁看向童妈妈。“让吴照去堂屋里说话。”
婉宁在椅子上坐下来,吴照进屋恭恭敬敬地向婉宁行了礼,不等婉宁问起就道:“七小姐,您在二爷面前替我说说话吧,二爷说,以后都不让我跟着他了。”
吴照额头上满是汗珠,一滴滴地顺着脸颊淌下来,脸上是惊慌未定的神情。
婉宁很意外,“是因为什么事?”
吴照抿了抿嘴唇,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二爷离开京城的时候,让我跟着七小姐身边伺候,七小姐要回泰兴,我以为……没什么事……就来找二爷……”
婉宁道:“崔奕廷是因为这件事才不让你再跟着他?”
吴照点点头,“二爷向来是说一不二,之前已经吩咐我跟着小姐,我却半路来了福建。”从前二爷说的话他向来不敢怠慢,只是这次她觉得姚七小姐是回去族里,姚家在泰兴是大族,无论如何也不会出什么差错,他跟过去也没有什么用处,既然已经到了南直隶,何不来帮衬二爷。
二爷带的人手不多,他也是心中挂念,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形,他在二爷门外跪了两天,二爷都不肯答应,想了半晌他才明白过来,二爷是因为看重姚七小姐才会这样生气,他若是想要留在崔家,只能来求姚七小姐。
吴照跪下来,“七小姐帮我在二爷面前求求情,日后吴照再也不敢做这样的事。”
吴照说着用袖子去擦汗,经过了这一次,他怎么还能自作主张,听说姚七小姐来了福建,他就吓出一身冷汗,也怪不得二爷会生气。
婉宁看向贺大年,贺大年立即上前搀扶吴照,吴照说什么也不肯起来。
婉宁想了想才点头,“我帮你去跟崔奕廷说说,到底行不行还是要看崔奕廷。”崔奕廷这样罚吴照,是帮她在崔家立威,她心里很清楚。
吴照露出感激的神情,这才起身,贺大年带着吴照出去,两个人走出院子,贺大年就努努嘴,“这次知道厉害了?”
吴照想说话,却又垂下头,这就叫吃一堑长一智,他早该明白姚七小姐在二爷心中的位置,跟着姚七小姐比什么都重要。
真是悔不当初。
从今往后,他再也不敢有半点怠慢。
“下次不会了。”
贺大年笑一声,得意洋洋地抬起头,“知道就好。”
都说跟着小姐做陪房嫁去夫家之后,他们这些人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只能围着内宅转,哪里及得上人家家生子,现在看来,小姐嫁去崔家未必会这般。
……
张氏自从小产之后就再也没能从床上爬起来,每日就靠身边的管事妈妈勉强打理内宅。
“族里有没有二老太太的消息?”张氏看向如妈妈。
如妈妈摇摇头,“按理说,二老太太若是有个差错也该有家人来报丧。”
却到现在都没动静,总不能二老太太见到七小姐之后,病又好了吧?
如妈妈不敢说后半句,张氏却已经将脸沉下来,姚二老太太死了,婉宁就又少了个依靠,不能拿族里长辈做幌子,可如今福建没有消息,泰兴那边也静悄悄的,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每日她躺在床上苦等,都仿佛度日如年。
张氏正想着,只听外面传来“嘭”地一声爆竹声响,她顿时吓了一跳,童妈妈就要遣人去问个仔细,就看到紫鹃进来道:“太太,是……五老爷高中了状元。”
张氏撑起身子,又惊喜又是诧异,姚宜之考中了状元,鞭炮声又传来,如妈妈忙吩咐人,“快去前院接状元饼。”
张氏这才回过神,他们不是迎状元,而是接状元饼,因为姚宜之已经过继去了姚氏族里,张氏的一颗心如同落入深渊中,顿时落下来,跌得她生疼。
姚宜之考中状元又怎么样?将来是要尚主,跟她又哪里有半点关系。
她只能恨,恨她没有嫁给姚宜闻之前,姚宜之没有考个功名。
*******************************
过年了,家里乱哄哄,我也不能静下心,明天尽量早点起来写书。(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 结果
听着外面锣鼓喧天,姚老太爷的精神好了许多,挣扎着要从床上坐起来去看外面的热闹。
两次中风却让姚老太爷半个身子不听使唤,蒋姨娘上前搀扶,好不容易才将身子靠在大红迎枕上。
姚老太爷看向蒋姨娘,“是……宜之中状元了?”
蒋姨娘连连点头,“是,是宜之。”说着用帕子去擦眼角。
姚老太爷脸动了动露出大大的笑容,宜之终于中状元了,他就知道宜之能中状元,“快……”他伸出手来,“快……宜之呢……”
蒋姨娘道:“应该进宫谢恩之后就会过来。”
“让老三回来,收拾好了……等宜之回来,定要准备好赏赐……答谢报喜的人。”
蒋姨娘道:“您放心,三老爷会安排妥当。”
姚老太爷握紧蒋姨娘的手,“你……生了个好儿子……宜之考上状元,我这病也要好了。”他盼了那么长时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宜之将来尚了公主,所有人见到他都要躬身行礼,他的好日子来了。
姚老太爷想到这里就两眼放光。
等了一会儿还不见姚宜闻,姚老太爷有些着急,“老三怎么还不回来?”
蒋姨娘低声劝说,“三老爷去衙门里问福建的情形,是担心姑爷……”
“什么……姑爷,”姚老太爷眼睛瞪圆了,“还没有过门……哪来……的姑爷……”
蒋姨娘不敢再说,“老太爷消消气,总是自家的孩子,谁不盼着好呢,若是崔二爷不能回来。我们婉宁该怎么办。”
不回来正好。
姚老太爷的脸几乎扭曲着冷笑,“那就……让……七丫头……别……回来京里……”
让她别回来京里,一个望门寡,姚家跟她丢不起人。
蒋姨娘不知道该怎么说,“三老爷身边就一个长女,怎么能不盼着嫁个好,总归是赐婚。给我们姚家脸上增光。”
姚老太爷几乎将牙咬碎。蒋氏不提赐婚还好,提起赐婚他就气得颤抖。
“老太爷,您这是怎么了。”蒋姨娘忙上前。
都是姚婉宁这个祸根。姚老太爷拍着床铺,“讨债鬼……还不如就淹死……在池塘里。”
如果淹死在池塘里,就没有后面这么多事,他也不至于到此。不过现在好了宜之考上了状元,他又能扬眉吐气。
正说着话。下人进屋来禀告,“五老爷让人来说一声,今天他就不过来了。”
盼着儿子的姚老太爷一下子愣在那里,“你……说什么?”
下人道:“过继五老爷的四房老太爷来京中了。五老爷去京外迎四老太爷。”
姚老太爷瞪圆了眼睛,“哪个……四老太爷?”他过继宜之的时候都已经算计清楚,那一支已经没有什么长辈。这样就免了麻烦,无论到哪一步。宜之只有他这一个父亲。
下人方才也仔细问了问,“只是说族里的长辈,按辈分也算是五老爷的伯父。”
姚老太爷立即想起来,是他,是族里穷困潦倒的那个老四,宜之竟然不回家却去迎他,一股怒气顿时冲到姚老太爷脑门,他整个人脸色发青,说不出的难看。
“去让他回来。”
下人吞咽一口,“小的就去跟五老爷说。”
他才是老五的亲生父亲,那些都是个什么东西。
下人退下去,姚老太爷眼睛死死地盯着门口。
不知等了多长时间,只听得门外传来爆竹声响,姚老太爷顿时打起精神,用手招呼着蒋姨娘要穿鞋子。
蒋姨娘不敢怠慢忙站起身服侍姚老太爷。
院子里隐隐约约传来说话的声音,“回来了,回来了,快,快去前院里。”
回来了,姚老太爷的笑容挂在脸上。
终于帘子掀开,姚宜闻大步走进来,一张方方正正的脸上满是喜气。
姚老太爷用足了力气,“人呢?”
姚宜闻不由地怔愣片刻,立即道:“捷报进京了,三两日就能回来。”
姚老太爷的笑容僵在脸上,嘴唇抽动两下,眼睛瞪着姚宜闻,“你说谁?”
“奕廷啊,”姚宜闻道,“奕廷招安了王卢江,在福建打了胜仗,捉了闽浙不少的海盗不说,还擒了倭寇,在海上逗留几个月不走的倭人,也被吓走了。我们本以为崔奕廷就是去招安海盗,皇上还有密旨让他一道整饬市舶司,早朝时捷报进京,皇上一脸说了五个‘好’字,还说大周朝就要依仗这样的官员,奕廷从锦衣卫千户直接升到了正四品佥事,婉宁这门亲事定然要再仔细筹办,不能丢了我们家的脸面,我们之前算的陪嫁还要再加一些,京里的闺秀还没有谁家能嫁得这样好。”
姚老太爷听得眼睛发直,脸色由青变得红紫。
姚宜闻犹自沉浸在喜悦中,“婉宁也让人送信回来,今天说不得就要进京了。”
崔奕廷安然无恙地回京,还升了官职。
姚老太爷半晌才缓过一口气,“你还顾着这些……”
姚宜闻愣在那里,他顾着这些有什么不对,姑爷打了胜仗,这是天大的好事,他总算放下心来,招安了王卢江,所有的事也就迎刃而解,沈家那边也不会被牵连,他也免了担惊受怕。
却怎么父亲对这些都不在意,一心只想着五弟。
“五弟的状元饼已经送到了,”姚宜闻道,“族里的长辈到了,五弟出城接应,今天该是不会回来。”
“宜之已经过继出去,自然要以那边为先,否则难免被人诟病。”
姚老太爷眼前出现老五孝顺的模样,不可能是宜之不肯回来,他看向姚宜闻,“是不是……你……是你不让宜之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