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竟然莫名的慌了起来,跳的厉害。
一到门,仿佛隔绝的是两个世界。
正在楚莹玉犹豫半天,准备伸手去推门的时候,门却被人从里面拉开。
四目相对,电光火石间,似乎有千言万语,却又默默相对无言。
这一刻仿佛盼望了千年之久,又好像一切仿若在昨天。
楚莹玉的眼里,宁远瘦了不少,整个人,也没有了往日的翩翩风采。而且,胡子拉茬,秃废而又落寞。
宁远的眼中,楚莹玉比想像中还要憔悴。本来就很单薄的她,现在有些显得弱不禁风,让人担心,一阵风刮来,是不是能把她给刮跑了。
楚莹玉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所有的怨恨,都抛之脑后。剩下的都是浓浓的深情与挂牵。
宁远的目中,泪光闪烁。所有的担忧,都化为乌有。剩下的都是满眼的思念与爱惜。
宁远在也控制不住汹涛拍岸的内心,伸开长臂把他朝思暮想,日夜挂牵的人紧紧的拥抱在怀里。
往日的所有不解,误会也都在这一刻随风飘散。
房间里,楚莹玉也从宁远那里得知了他娶史眉焉的真相,跟所有事情的经过。
楚莹玉听后好恨自己,曾经错怪了他。
宁远也从楚莹玉的口中,得知了她这一年来的大致生活。更没想到,她这样倔强,从来都没有离开长陵,也不肯来见他。
两人互诉衷肠,一表相思。自然,也是抵死缠绵的一夜。
天快亮的时候,楚莹玉才,起身要离开。
原本揣在身上的玉佩,不知道何时掉落在床铺上。
宁远看到后拿起,准备递给楚莹玉,却忽然停住动作,目光盯着玉佩细看,嘴里自语说:“这块玉佩,怎么这么眼熟?”
“你认识这块玉佩?”楚莹玉惊讶地问。
宁远听着她的话,脑海里忽然想起史益祖以前身上经常佩戴的就是这块玉佩。
这样一想,宁远在仔细翻看下,确定这就是史益祖以前佩戴的那块。才想起,近期貌似已经很久没见过,史益祖佩戴它了。
楚莹玉听了,很是惊诧。她把得到这块玉佩的缘由告诉了宁远。
两个人都很吃惊,有点不敢相信。史益祖是无影门的人,冷无痕只是个晃子,而他才是真正的门主。掌控无影门,为自己清除异己。
既然有了线索,就有了侦查的目标。
楚莹玉从宁远那里回来,就开始暗中跟踪史益祖,调查与他有关的事情。
不过,她没有发现史益祖是不是无影门背后的黑手。
却无意间让她探得一个惊天的大阴谋。
宁远失势,宣仁皇帝本就龙体欠安,在加上宁远这事,多少对他也有打击,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令人堪忧。
史益祖担心夜长梦多,与太子合谋逼宫,让老皇帝让出皇位。
太子昏庸,听了史益祖的唆使,决定逼宫,开始做上了君临天下,三宫六院的美梦。
楚莹玉把这消失告诉了宁远,宁远惊诧异常,奈何自己被囚,也只能干着急,却一时间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太子既然决定逼宫,那逼宫之日,自然也会对宁远痛下杀手。
楚莹玉觉得府中不宜久留,本想带着宁远离开府里,去郊外的翠竹谷落脚。
怎奈事态很没有发展到无法扭转的局面,宁远执意不跟跟楚莹玉私自逃走。也许,从心底,他还幻想,太子不会造反,皇帝念及父子情分,迟早会赦了他的罪吧。
楚莹玉无奈,只好随时密切的暗自关注太子等人的动态。
另一方面,宁远让楚莹玉找来冷明澈。安排冷明澈出面联系白虎骑的诸位将领。
如果太子逼宫之夜真有行动,白虎骑就可以师出有名,前去救驾。
如果太子放弃行动,白虎骑也按兵不动。
白虎骑是冷南城一手带起来的,又跟宁远出生入死,共赴战场。虽然如今宁远已经被剥夺了白虎帅印,但是很多将领从心里还是认定他的。
如若太子的逼宫,保护皇驾的事,也师出有名,功劳一件。这样的事,换谁都乐意做的。
冷明澈跟在冷南城身边多年,自然知道谁信的过谁信不过。
一切联络妥当后,只剩下静观太子那边的行动。
第056章 天下大乱
宣仁十七年五月二十六,夜。乌云蔽月。
昏庸好色的太子宁华,终于架不住老奸巨猾的丞相史益祖的唆使,带兵与内宫太监里应外合,包围了宣仁皇帝居住寝殿。
宣仁皇帝本来近一两年来,身体情况,每况愈下,令人担忧。在宁远事件以后,更是上了一股心火,这几日卧病在床,正在承天宫静养中。
结果没有料到,一向在他看来昏庸无能的儿子,竟然敢在深夜带兵逼宫,逼他交出皇位。
宣仁皇帝皇帝本就是抱病在身,看见太子带兵包围了自己的寝殿,逼迫自己交出皇位。气得说不出话来,一股急火攻心,喷吐出一大口鲜血,养病中的宣仁皇帝,竟然被活活的给气死了。
皇帝驾崩,宁华以太子的身份,终于可以君临天下,俯瞰众生了。
但就在宁华为即将到手的皇位,发狂大笑的时候。
却被后赶来接应的丞相史益祖一刀捅进了肚子里。太子宁华,至死也不敢相信,一直站在他这边,为他出谋划策算计天下的丞相史益祖,竟然在最后的一环里,把他也算计了进去。
太子宁华死了,史益祖下令剿杀了逼宫造反的官兵。被来与太子同谋的他,摇身一变,竟然成了保驾来迟,诛杀叛军的功臣形象。
往日里宁静祥和的皇宫,这一夜火光映天,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整座长陵城的气氛,都空前的紧张,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躲在屋子里不敢外出。
平日夜里寂静的街道,突然一下子便的嘈杂起来,不时的有官兵成队跑过,火把通明。
在太子逼宫的同时,自然也派出一股人去取宁远的性命。
幸好,楚莹玉跟冷明澈提前一步,把宁远从皇子府中救了出来。
眼下城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保护皇驾的人,从各个方向涌向皇宫。
时局混乱,白虎骑的驻地都分部在长陵城的外围。
宁远等人,也只好趁乱自保,逃出长陵成。与前来接应的白虎骑的诸位将领会和。
白虎骑在冷明澈的周旋下,愿意追随宁远的也都是上了年龄,冷南城以前的老部下。
在宁远被软禁削爵的这些日子,史益祖已经使用各种手段,往白虎骑里安插了自己的心腹,控制了白虎骑一半以上的力量。
眼下京城的局势,已经完全掌握在史益祖的手里。
宁远见强攻不得,又不知道宫里现在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只好,将白虎骑盘踞在长陵城的外围。又连夜派人去联系别出的兵马,希望自己的队伍得以扩大。
史益祖这一夜可没闲着,京城内的皇族,但凡平时里与他不对头,他都让自己的人,冒充太子的人趁着太子逼宫的光景,对其剿杀。
宣仁皇帝驾崩,造反逼宫的太子,被“前来救驾的丞相”斩于刀下。
京城里个大皇族又在毫无设防的情况下,被“太子派去的人”斩杀。
一时间天下大乱,丞相史益祖立用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借口,把自己的外孙扶上皇位,群臣不敢反对。
史益祖没有窃取江山,又有斩杀造反太子的功劳。
先皇驾崩没有留下遗旨,唯一合法继承皇位的太子,因为造反逼宫也被杀死了。
京城里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几个皇子,也被“太子”杀害了。
丞相史益祖利用外孙名义上是宁远儿子,也是皇族血脉的优势把还不懂事的幼子扶上皇位,虽然自己没有称皇称帝,但是朝廷的实权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这样天下反自己的人,也少,更利于自己长久掌握实权。等完全掌控了天启国的命脉,又何愁没有改朝换代之日。
老奸巨猾的史益祖,利用了昏庸无能的太子,得了漁人之利害。可以机关算尽,步步为营。
但是,唯一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整环的计划里,让宁远逃脱了。还纠集了白虎骑里其余的势利,与自己对持。
但是好在,宁远是先皇囚禁的罪臣之身,没有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的资格。
他正好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打击宁远,发兵围剿。
另一方面,朝廷里不愿意归顺史益祖,洞悉史益祖为人,对他利用手中权势扶幼子登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不满的人,都投奔了宁远。
一时间,天启国内形成了以史益祖与宁远为首相互对持的两股势利。
宁远也打出了匡复江山,肃清贼子的口号,公然指出了史眉焉产下的幼子,并非他宁远的骨血,乃死去的太子的孽种。
一期间天下哗然,想想史眉焉自从怀孕以后,被宁远赶回娘家。产子后,即使宁愿被皇帝削爵,也不愿接史眉焉母子回府的做法,也便对宁远的话有几分相信。
投奔宁远而来的各地军队,也由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宁远也从开始的被动局势,逐渐反转过来,如被追击围剿,转变为反攻。
一时间,围绕着长陵城的外围,狼烟四起,几乎没日一小仗,十日一大仗。
史益祖一方面在筹备着外孙的登基大典,一方面也从各地调动可用兵马来京助战。
京城内外,两方人马,囤积了数十万。
帝位之争,一场大战,开战在即!
第057章 大结局
转眼就到幼帝登基大典的日子,丞相史益祖亲自操持登基大典的具体事宜。
因为眼下有宁远大军兵临城下。况且幼帝只是一个摆设,史益祖只是想利用这个吃奶的孩子,完成一个掌控天下的过渡。
所以,登基大典,并不十分隆重,甚至有些简单。
倒是史眉焉显得很是高兴,自己的儿子登基为帝,她这个生身母亲,自然也成万人敬仰,独掌后宫的皇太后。
她本不想要当这个皇太后的位子,曾几何时,她一心只扑在宁远身上。
可是,世事难料,到头来,他跟宁远闹了个水火不容的结局。
她本来只想嫁给宁远,宁远的心里根本就没有过她,只是利用了她救出了楚莹玉。
被宁远赶出府中的时候,她又开始把希望寄在宁华身上,可是宁华不过是自己老爹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老爹曾经说过“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不如掌握在自己手中。”
现在,宁华死了,自己的儿子被老爹推上皇位,她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顺利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