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惊喜!”萧泽抿唇微笑,“说出来就不灵了,但绝对合婧的心意,如何?”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神秘大礼的诱惑下,我一鼓作气吞下药汁,壮士断腕一般。青篱麻利递上麦芽糖。
“好了,现在我也该去见见齐国使者了。”
萧君大人神情潇洒地弹弹衣襟,翩然起身。
我的目光从他远去背影慢慢移到案上那一堆剥好的瓜子仁上,眼皮一跳:他所说的合我心意的大礼不会就是这堆剥好瓜子仁吧
两剂药服下去,身体大有好转。深秋的阳光薄如蝉翼,温和明亮。
萧泽带我出门。
我心中各种揣测,难道萧君大人要赏我的是一座山或是一片地,竟需要本尊亲自移架过去查看?
辚辚的车马声停下,我急急地掀开帘子,登时抖了:“君上……君上是要送我……猪肉?”
一排排悬挂猪肉的架子密密相连,一扇扇鲜红的猪肉塞满视野,已经不属于这个季节苍蝇违背常理地活跃着,绕着那些血渍杂碎嗡嗡飞舞。
我的脑子出现短暂的空白。
萧泽看了我一眼,拉着我从另一边下车。
原来这里是一处闹市,举目望去俱是肉食交易,正是为窝冬祭祀做准备的时节,到处人语嘈杂,异味浓重。
我懵懵懂懂地随萧泽走入对面的巷子,停在一座宅邸前。
太史府?
最有书香气息的府邸,落在最具烟尘气息的闹市?
经过刚才那一幕的冲击,此时的我已经生不出更多的情绪波动了。
“以前君父听说了太史府的环境,曾提出要赏太史一处新宅,但太史为人耿介简朴,拒绝了。”萧泽低声解释。
我点了点头。
太师府确实简朴,就连太史夫人也是布衣荆钗,还要亲自下厨为来客操持茶事。
太史府唯一富有的就是书房中那排排书架上层层叠叠的竹简。
置身其间,就像置身于书简的山川海洋。
神秘大礼云云,我已经无力想象了。
“太史,把那竹简拿来给夫人看看。”叙礼已毕,寒暄一阵,萧泽含笑吩咐。
太史早有准备,白简墨篆很快呈上。
凝目看去,是一段萧史:四年秋,公娶己氏夫人,念及先母,颂《击鼓》第四节 ,以之为誓。
我有点呆,见四只眼睛炯炯地看着我,我费力地挤出一点笑来:“太史的书法甚为传神。”
太史笑:“那这片竹简就送与夫人了。”
我僵笑着道谢。
萧泽似笑非笑地瞟了我一眼:“夫人惊喜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我:“……”
身旁的两人继续交谈,我郁闷地翻看那片竹简,也就是一片竹简而已。
郁郁地把竹简揣进袖子,郁郁地和太史夫妇告别,郁郁地上了马车,对面的人还心情颇好地询问:“怎样,这个大礼是不是很合夫人的心意?”
我嘴角抽搐:“合,合,夫君的礼让为妻我大长见识。”
萧泽曲指敲了敲我的头,从我袖中摸出竹简,逐一指点:“四年秋,这个己氏夫人会是指谁?”
我想了想,睁大眼睛:“我?”
“《击鼓》的第四节婧还记得?”
我凝眉沉思:“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携子之手,与之偕老。”
““以之为誓”可懂得它的意思?”
我眼神微动,似有所悟。
萧泽叹息一声把我拥进怀中:“以史表…情,你夫君算不算古往今来第一人?”
我没有说话,犹在心神震动中。
“写进史书便无可更改,”萧泽的声音低低地响在耳畔,温柔缱倦,“婧一日为萧国君夫人,一生都是,除非萧国覆灭,否则百年之后安睡在泽身旁的人非你莫属。这,能不能安抚婧不安的梦境?”
我的眼睛开始不由自主地泛湿,声音低低的:“君上知道了?”
他清淡地“嗯”一声:“去龙山的那晚就知道了。”
我突然无法说话。
他轻声道:“你知道吗,其实我和声子并不是同一个生母。”
我震惊,情不自禁地从他怀中抬头。
他淡淡一笑:“我母亲千里迢迢从秦国来嫁给父亲,却始终得不到父亲的欢心。那时随母亲媵嫁的还有公子雍的母亲和声子的母亲。公子雍的母亲很快独占了专宠,其实从很小我就知道,我虽是嫡子,但君父却更喜欢公子雍。”
我忽然想起兄弟二人那段让位佳话,除了让贤之说,这其中是不是也有他自保的成分?
“我母亲生前经常做一个梦,”萧泽的声音幽幽的,恍若遥在天边,“梦见她和君父老态龙钟病体恹恹地并躺在榻上,占梦师说那预示着他们夫妻二人将相濡以沫白头到老,可是直到离世母亲也没有体验过那种感情。”
我紧紧地握住他的手。
萧泽道:“母亲离世后,我被交于声子的母亲抚养,她对我极好,视如己出。再后公子雍的母亲离世,声子的母亲成了唯一的国君夫人,这期间,我的太子之位一直未曾变过。”
萧泽看向我:“即位后,我找了更好的占梦师解读母亲的梦,占梦师说,两具病骨支离的身体,其实就是他们感情的象征。你看,梦虽有预兆,但也要看占梦师的解读功力。”他回握住我的手,“从娶你的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想,我绝不能让我的夫人也走上母亲老路,婧,你明白吗?”
我喉头哽咽,那一刻,我忽然想起那个问题,我为什么爱他,不是因为他是我的夫君,不是因为他是我应该爱的人,而是因为,他这样的人,无法让人不爱。
☆、故事
冬至日,喝了热乎乎的暖冬粥,阖宫上下开始忙碌起来。
牛车络绎不绝地运进木炭,工匠马不停蹄地修缺补漏,内侍们脚步匆匆地安装挂厚棉布帘的木架,侍女们则纷纷在门厅长廊房屋内备好生火的燎炉。
冬日的第一场雪后,朝野上下都将进入窝冬期,所有的公室事务都要拖到来年清明以后。
漫漫冬日,因寒罢绣,我也就终日伴着萧泽谈书论古、品乐评书而已。
萧泽最爱在雪后,坐在窗前,看我跪坐在他的身旁,用长长的枣木长勺从酒桶中掬起酒水,倒入炉上的壶中,慢慢温酒。
窗外的玉兰花被浓雪覆盖,映上窗纱,人画俱白。
我挽袖斟酒。
饮至半醺时,他微笑着看我,专注迷离,像沉入一个遥远的梦境。
我亦回望他,只是相望,双手交握,不着一句言辞,却已觉两人魂魄恍然化为氤氲的雾气。
“就是这样,”他喃喃,唇角印有薄薄的笑影;修长的手指轻柔地划过我的面颊,“执勺劝酒的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时我就想,如果她看的是我,如果她眼中只有我……”
我眉峰略动;情不自禁地倾过身去,却只来得及支住醉男摇摇欲坠的身躯;至于他口中含混地吟诵着什么,却是再也听不清了。
我心中存了些疑云。
凭直觉,我觉得那款款凝视的背后隐藏了一个故事,而那个故事影影绰绰的让我心痒。
雪后初晴,萧泽出城冬猎。
我到君太后处问安,恰声子、桐子都在,君太后心情甚好,不但让庖厨治宴留我们同享,还特意让内侍从宫外请来说书人消闲解闷。
“听说是从陈国流亡来的说书人,”君太后笑道,“都听宗妇们提起过好几回了,据说故事说得很是新奇有趣,现在国中风行得紧呢。”
“正是如此,”桐子赔笑道,“前两日家嫂来看我时还特地说起来着,说现在各酒馆客栈都纷纷延请那说书人去讲故事,他一个流亡人过得倒比在自己国内时还滋润。”
声子两眼放光,兴致勃勃道:“那太好了,整日里拘着学那劳什子嫁人为妇之道,都要长出蘑菇了,现在总算有新鲜的事可以喘喘气了。”
太后嗔怪,众人微笑。
宴罢,乐师撤去,内侍引来说书人。
一身陈旧寒衣,两鬓斑驳苍发,形貌瘦削,手拈破鼓,像是随随便便从街上抓来的逃荒者,着实看不出有什么惊人处。
说不清是怀疑还是失望,众人的意态有点懒散。
君太后尤其懒散,冗长的见礼过后,还有冗长的询问,诸如“你从陈国来,陈国的风土如何,国君如何,国君的夫人如何,夫人的肚子如何”等等。
大有以人口盘查取代说书的架势。
我开始琢磨着是不是先告辞一下,去弄清楚我那夫君口中隐隐约约的故事再说。
正斟酌着如何措辞,谈话已近尾声,鼓声乍起,书场开幕。
比那突起的鼓声更令人惊诧的是那说书人突然展露的金亮嗓音,比那辉煌的嗓音更让人意外的是他骤然焕发的神采。
刚刚还灰扑扑的人像是眨眼之间便换了一个人。
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无不紧紧抓住观者的注意力,把他们深深地引入故事的情境。
这是一个故事,似乎又不单单是个故事。
故事中的女子是个类似于花妖般的人物,几乎从出生之日起,便美丽不可方物,吸引着各种生物非生物的目光,注定了不同寻常的一生。
无疑,这是个女子喜欢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众人闪闪的目光。
不过,故事中的女子却有个实实在在的身份,那就是已故郑君郑穆公的女儿,郑国公主,夏姬。
因她曾嫁于陈国司马夏御叔,所以人称夏姬。
花妖般的美人似乎是没有童年的,当人们提起她时就已经是袅袅婷婷,杏面含春,流盼多情。
据称,夏姬美人曾于十五岁那年梦见一伟丈夫,星冠羽服,状若天仙。天仙纳其入怀,与之交合,款款教授,曲尽其妙。
不知是现实中的人影撞入梦中,还是梦中的人影落进现实,那一年,桃花灼灼,少女的情扉渐渐舒张。
男子高大俊朗,他的行事一如他的名字,蛮,丝毫不顾及他是她的兄长,他们之间是一段世人难容的禁恋。
被锁进禁忌的爱恋是如此妖异饱满,他的炙热,他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