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暴堪海舰”沉船的故事,特别让胡适感动,他在1906年12月6日的《竞业旬报》上,特别以《暴堪海舰之沉没》为题名,翻译出来加以表扬。纳尔逊的故事,他在1906年5月31日的日记里提到:“今日上课,适杨师有喉病,故国文科无功课。看《新民丛报》《责任心与名誉心之利害》篇,心大感动,不自已。是篇立论,注重责任心。因忆昔者拿坡仑与英名将纳耳逊战于脱拉发加(Trafalgar),英军垂败矣,纳耳逊乃诏其军曰:吾英人当各尽其职守也(England expects every man to do his duty)。于是士气复振,遂大败法军法舰队及西班牙之舰队,歼焉。噫‘责任心’(Duty)之权力固如是其大耶!”'20'
值得注意的是,亚诺福斯特虽然不厌其详地介绍英国的军制,表扬英国军人的纪律及其尚武的精神,但他也同时要他的小学读者了解这些都是对外的美德。对内,国民的第一要务则是知法、守法。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执干戈对付敌人是必要的,然而,本国人自己动干戈来解决冤屈与罪行,并不能为国家带来荣誉。亚诺福斯特在讲述英国军制那一章,在一开头就引了十八世纪英国保守主义巨擘伯克(Edmund Burke,17291797)的一句话:“绝不可轻言洒热血,除非是要偿血债。为我们的家、为我们的朋友、为我们的神、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同类去洒热血值得,其他则都是虚荣,都是罪恶。”亚诺福斯特要大家即使必须牺牲小我,都应该为国家着想的保守心态,最明显地反映在他对工会的态度上。他说工会能保障会员的福利,能为会员争取较高的工资与工作环境,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当工会用集体罢工的方式,强制规定会员不准私自去上工的时候,它们就忘却了自由的真意,它们就不再是自由的朋友,而是专制的朋友。毫无疑问地,他所害怕的是罢工,他所担忧的,是劳工集结起来跟资方对抗。他所憎恶,却又不愿意点出的,就是社会主义,那就好像是如果他把社会主义这几个字说出来,就会增长其威风似的。
胡适很欣赏《国民读本》。他在1906年4月14日的日记里,称赞这本书:“《国民读本》(The Citizen Reader)一书,其于国家政治法律,以及成人之道、自治治人之理,皆推阐无遗,其中哲理法语足为座右铭者,不可胜数。”他翻译了其中的两句:“To rule oneself is the frst step to being able to rule others”(自治者乃治人之第一着手处也);“We shall do no injustice to others nor suffer injustice ourselves”(毋以不义加诸人,亦毋受人不义之加诸我)。他接着说:“以上二语,其第一语则‘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之义也,其第二语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我亦欲毋加诸人’之义也。呜呼,我学者其无唾弃先圣,先圣固与二千年后之泰西哲学家、教育家同其学说也。”'21'这一节日记反映了胡适在这个阶段,很喜欢去寻找中西观点若合符节的地方,也更反映了我们在本章“爱国”一节所要分析的他的强烈的爱国心理。然而,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国民读本》里,可以作为座右铭的哲理名言,俯拾皆是。而这些所谓的哲理名言,一言以蔽之,就是他说梁启超被其所镇住了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公德。
在这些维多利亚时期的公德里,胡适对爱国、尚武的精神特别重视。1906年6月2日的日记里说:“上海第一次举行征兵令,惟吾国积习贱视军人,故应征者绝少。识者乃利用人之‘名誉心’,行欢迎欢送之礼,以鼓励来者。上海第一批征兵已得六十人,阖邑官绅学子定于明日开欢送征兵大会于学宫,本校与焉,明日十一时出发矣。”次日,澄衷学堂的学生在上午十一点半,从学校整队出发,一点到达学宫。下午三点钟,欢送大会开始。各界演说完毕,最后由各校学生合唱“征兵歌”。典礼结束以后,各校学生送征兵上船,大家“各扬校旗,呼‘中国万岁’、‘陆军万岁’而散”。他去参与欢送征兵大会后的第二天,又在日记里写下他的感想。他现在读了亚诺福斯特的《国民读本》,认识到西方的兵制有两种:征兵与募兵。他受到维多利亚尚武精神的影响,认为当兵是国民的天职,中国应该实行征兵制。他说:“各国兵制分二种:一强迫的(conscription),即所谓通国皆兵制也(人人皆须从军,如德国是);一情愿的(voluntary enlistment),则海陆军皆以征兵充之(如英国是)。今日之我国征兵令,情愿的也。夫今日而行强迫兵制,固足以致乱;而但知行情愿的征兵令,而不知亟施普及教育,使人人皆知服戎为国民天职,是则不揣本之说也。英行情愿的兵制,而英以兵强于天下者,以教育普及,人人皆以是为其应尽之义务,故国愈危,而应征者欲踊跃,且能死战也。吾国人不此之图,而以‘名誉的鼓励’为唯一之手段,呜呼!他日两阵交绥,兵刃既接,生命且不保,尚能顾名誉耶?”6月7日星期四,又到了上作文课的日子,当天的作文题目就是《欢送征兵之感情》。胡适就把他前几天在日记里写下来的感想作为主旨发挥。他踌躇满志地说:“盖不思不言者也。”'22'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胡适从《国民读本》里学到了西方选举的作业程序。他在1906年4月10日的日记里说:“西国举议员(代议士)一事,予习闻之,以为随众人之意向而举之,不必被选者之知之也。又以为被选者苟自陈欲被选之意于举人之前,则将跻于钻营者之列也。今读ArnoldForster之《国民读本》,乃知其大谬不然者,因节译其论选举voting一段如下,以见英国选举乃由被选者之愿意而使举之也。”'23'他所节译下来的一段,就是叙述候选人发表政见,以及选民进选举事务所投票的过程。这一节日记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显示了胡适在读这本书以前,所道听途说来的一些对选举的误解。当时有很多中国人以为选举不须先要有候选人。因此,投票的时候,选民可以投票给任何他们中意的人。更有意味的是,他们以为候选人当众宣布政见,就有“钻营”的嫌疑。传统读书人“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以及胡适在这个阶段常爱说的“三代以上,惟恐好名,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的戒惧,在这里流露无遗。这跟我们在本章下一节会谈到的胡适在修身上的焦虑感,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亚诺福斯特在《国民读本》里所念兹在兹的,是大不列颠帝国利益的维系与捍卫,作为美国人的马奎克与史密斯,在他们合写的《真国民》就没有什么帝国的焦虑与执著了。也许因为如此,《真国民》所着重的,既不在于美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也不在于国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在于国民的德性。用马奎克与史密斯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着重于作为国民的道德或伦理面向。从这个角度来说,《真国民》比《国民读本》更彻底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美德。这本书的对象是初中生。全书分三十九章,配合当时的美国学制,一星期讲一章。每一章启首还配有五个与该章内容相关的格言,或者,用胡适使用的译名来说,“金玉之言”,刚好一天一个格言。同时,马奎克与史密斯在讨论每一个美德的时候,尽可能都举了一个有名的人物来作言教身教的范本。这三十九章分为四大部分,分别讨论了作为儿童、青年、成人以及国民所应有的德性。如果我们扣除了每一部分作为绪论的第一章,则本书一共讨论了三十五个美德。儿童期的美德是:观察、服从、坦白、爱心、爽朗、审美、有求知心;青年期的美德是:勤勉、立志、专注、自制、毅力、准时、诚实、有礼貌、刻苦、自重、认真、热诚、勇气、自立、谦逊、忠实;成人的美德则是:秩序、敬谨、富于感情(sentiment)、责任心、节制、爱国、独立、立志做完人;公民的美德则展现在四个方面:公民与家庭、公民与社区、公民与国家以及理想中的公民。'24'这些美德,在数目上,比胡适在《四十自述》胪列梁启超《新民说》的美德还要多得多,然其所反映的则如一:维多利亚时代的美德是也。
一如我们在上文所指出的,胡适接触到《真国民》要比《国民读本》稍晚,很可能就是在他主编《竞业旬报》的时候。当时的胡适在征引洋书、洋人的时候,常常并不附原文,他在日记里说马奎克所著的《真国民》。这马奎克是谁?《真国民》又是什么书?如果不是因为今天资讯发达,有网络、有《谷歌书》(Google Books)可搜寻,让研究者可以尝试用各种可能的发音方式去还原、搜寻胡适当时所音译的马奎克英文名字应当为何。如果是用传统到图书馆去查询的方式,想能找到找到马奎克是“W。F。Markwick”、《真国民》是“The True Citizen:How to Bee One”,还真恐怕可以说是大海捞针——无处寻呢!
无论如何,《真国民》对胡适的影响,最典型的是他在1908年10月15日的《竞业旬报》第30期所发表的《军人美谈》。他在这篇文章里讨论的美德是“服从”。他说:“西洋人最爱讲自由,有句俗语儿:‘自由和面包一般,一天不可少。’你想他们把‘自由’两字,看得何等重大。然而他们一遇国家有事,去当了兵,便把自己的‘自由’,都丢在耳背后去了。都是一心一志,听着主将的号令,主将说一句,他们便听一句,便服从一句,断不敢诘问,断不敢违拗。这都只为军人临阵的时候,要是各人顾各人的自由,不听主将的号令,那号令不严了,又怎么打仗呢?又怎么得胜呢?又怎么救国呢?所以那作兵人的,一定要把‘服从’二字,做一种人人共有的天职。兄弟今天所说的这件故事,也是讲这‘服从’二字的,列位且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