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青璇忽然兴起吟诗道:“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持底报郎恩,俱期游梵天。”
婠婠嫣然一笑,立即接道:“南有相思木,合影复同心。游女不可求,谁能息空阴。”
独孤凤道:“杏梁日始照,蕙席欢未极。碧玉奉金杯,绿酒助花色。可惜这儿既没有酒也没有花。”
秦川赞道:“好诗,好诗!都很不错,其中以青璇的诗最好,不愧是才女。”
石青璇白了秦川一眼,含笑道:“想不到夫君也有闹笑话的时候,这些可都是梁武帝萧衍的诗句啊!难道夫君真不知道?”
秦川愕然,随即点头道:“难怪,难怪!”心中思道:“我说呢!以青璇的才华,怎么可能写出意境如此一般的诗?原来是萧衍的大作!当了皇帝,即使诗写得再烂照样有人捧,有人流传,何况萧衍的诗还算写得不错的。说起来梁武帝萧衍也是个挺有趣的皇帝呢。”
梁武帝萧衍原本是齐明帝萧鸾病死前的托孤重臣,可惜萧鸾继位的儿子宝卷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治国无术,还特别残忍嗜杀,喜欢将忠臣们当成猪狗来屠宰,史上称为东昏侯。等到东昏侯冤杀军功大臣萧懿之后,萧衍便忍不住造起反来。萧衍这个人对造反篡位还是颇有心得的,以前就因鼓动萧鸾废立皇帝,独掌朝政大权,随后又为萧鸾篡位当皇帝出谋划策,所以一直深得萧鸾的信任。如今萧鸾死了,东昏侯昏庸残暴,所以革命干将萧衍又重操起旧业来,掀起一场伟大的反政府革命来。为了名正言顺,增加号召力,萧衍又联合了南康王宝融一起来造反,后来南康王在江陵即位,这就是和帝。东昏侯是个极其无能的超级大草包,除了会残杀臣子之外,其他的方面都颇为弱智,结果被忍无可忍的臣子们夜入皇宫,砍了脑袋。最后,老革命萧衍同志拥戴和帝,轻松的取得了胜利。由于萧衍同志功劳很大,所以当上了大司马,掌管军国大事,还享有带剑上殿的特权,也不用向皇帝行叩拜大礼。这和三国时期的董太师、曹丞相、司马大将军等重臣是一个待遇。后来萧衍大司马果然继承了前辈们的优良传统,让手下们大肆造谣,利用迷信,在民间四处宣传萧衍才是真命天子,天命所归,又指示手下逼迫和帝禅让帝位给他,同时还假惺惺推辞,最终在众臣的一致请求之下,才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心不甘情不愿”的当了皇帝。然后,萧衍立即派人给和帝送去生金,逼其吞金自尽。和帝死后,萧衍悲痛万分,说他暴病而死,追认为“和帝”。又按照皇帝的规格举行丧礼,将他葬在安陵。
萧衍虽然谋取帝位的手段不怎么光彩,但做了皇帝后,还是很不错的。他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勤于政务,不分冬夏春秋,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曾经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他为了广泛地纳谏,听取众人意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门前设立两个盒子:一个是谤木函,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另一个是肺石函是给臣子们投书用的。萧衍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讲究吃穿,衣服是洗过好几次的,吃饭也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知道的都夸他贤明,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减肥。萧衍很重视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他要求地方的长官一定要清廉,经常亲自召见他们,训导他们遵守为国为民之道,清正廉明。为了推行他的思想,萧衍还下诏书到全国,如果有小的县令政绩突出,可以升迁到大县里做县令。大县令有政绩就提拔到郡做太守。政令执行起来后,梁的官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如果能一直如此下去,梁武帝萧衍也算得上真正的一碗“鸟生鱼汤”了。可惜萧衍太重亲情,对自己的亲人特别徇私护短,结果反而生出了两段伤心事,搞得萧衍看破红尘,不想当皇帝要当和尚了。两个让他倍受打击的亲人一个是他的六弟萧宏,一个是他的次子萧综。
萧衍向来很宠爱自己的弟弟,萧宏在窝藏杀人凶手时,萧衍也不加惩罚反而加封官职,妄加纵容。可惜萧宏并不知恩,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最后竟和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萧衍的宝贝大女儿乱伦通奸,两个人还谋划着要篡夺萧衍的皇位。结果派人刺杀萧衍时,事情败露,刺客被抓,最后处死。尽管他们犯下了如此的滔天大罪,萧衍还是不忍心处死自己的亲弟弟和亲女儿。不过他女儿此时也知道何为羞耻了,觉得没脸再见父亲,于是自尽。萧宏也因为极度恐惧,得病而死。
萧综名义上是萧衍的次子,他的母亲吴淑媛原是东昏侯的妃子,肚子里怀上了东昏侯的种之后,才跟了萧衍。萧综并没有受到歧视,萧衍将他当成自己亲儿子看待,封他为王,还做将军。但吴淑媛自己失宠之后,由于对萧衍的怨恨,就把真相告诉了萧综。从此,萧综知道自己是东昏侯的野种,就和萧衍疏远了。后来,梁和北魏在边境上发生冲突,萧衍让萧综领兵,督率各军作战。但萧综却投奔了北魏,北魏很高兴,授予高官厚禄。萧综还改名为萧缵,并表示为东昏侯服丧服三年。萧衍知道后,极为生气,也十分伤心,于是撤消了给他的封号,还把吴淑媛废成庶人。后来,萧衍听说萧综有回来的意思,就让吴淑媛给他送去小时候的衣服。但萧综却不愿意回来。不久,吴淑媛病逝,萧衍又起了恻隐之心,又下诏恢复萧综的封号,还给吴淑媛加了谥号为“敬”。
由此可见萧衍是个极为罕见的重亲情皇帝,换了是别人,无不想方设法诛兄弟,斩草除根灭野种,为自己的权利宝座扫去潜在的威胁,哪里有象他这样多情的。正是多情总被无情伤,经历这两件事之后,萧衍同志看破红尘,开始走入佛门。
开始的时候,能写诗作对,颇有才华的萧衍信奉儒家思想,还亲自写了《春秋答问》等书,解答大臣们的疑问,倡导了好的学习风气。但经历那两次打击之后,萧衍看破了红尘,从儒家转向了佛家,还先后四次自动辞职,丢下龙椅,跑入寺庙做和尚,当住持,讲解经书。历史上想当和尚,想得发疯的皇帝也不是没有,传说中的顺治便是一个,但是象萧衍这样百折不挠,屡教不改,四进佛门的皇帝还是独一无二的。后来萧衍被臣子们逼得没办法了,只好放弃当和尚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重新做起皇帝来,不过此时他对治国已经根本没什么兴趣了,更加喜欢研究佛理,乱建佛寺。
某日萧衍同志研究《大般涅磐经》,见经书里规定:“戒杀生”。萧衍便想:戒杀生若要天下实行还是很有难度的,如果直接强令全天下屠夫集体下岗,必然是行不通的,还是要从根本上抓起。于是聪明的萧衍心想:干脆下令不准吃肉就好了!肉不能吃,卖不出去,看你杀生还有什么用?于是紧急传旨:臣民提倡吃素。和尚一律不准吃肉。天地神明祖宗,一律享受和尚待遇。此后祭祀天地神明祖宗的供品,不准再用三牲猪头,统统改成面粉做的猪头猪肉。皇帝金口一开,自然是一呼百诺。一时之间,素食者“天下户口,几去其半”。
其中也有些有趣的小插曲。首先,天下有不少和尚对他的素食制度表示不满,认为他在走提婆达多的修正主义老路。萧衍同志赶紧回击,一连写了四篇《断酒肉文》,以宣扬他的素食主张。他宣扬只有素食,才能“远离地狱”,得好果报。萧衍同志还特意组织了一场盛大的辩论会,正方、反方、裁判、评委、观众全都是自己人,最后的结论,当然只能是一条:僧尼必须禁断肉食。这样一场自欺欺人的表演,自然不能让天下和尚们服气,于是萧衍同志干脆拿出皇帝的身份来强令。那些和尚们知道“皇帝菩萨”是惹不起的,吃素就吃素吧,总比掉脑袋强些,于是只好乖乖就范,从此中国的僧尼全都吃素。那些和尚们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怕掉脑袋,才不得不接受修正主义的,所以又搞出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大乘佛法吃素,小乘佛法吃肉(净肉:不专为比丘屠杀者。还可以很虚伪的细分为三净肉、九净肉什么的)的阿Q理论,作为安慰。然而令人讽刺的是:这位一直吃素,自以为远离地狱,得好果报的皇帝最后很凄惨的饿毙于侯景之乱。
秦川心道:佛法在某种意义上,根本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伪君子理论,萧衍大搞修正主义和形式主义,却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反腐作用,也算是有点历史进步意义吧!不过他搞出和尚必须烧戒这一规定就未免有些自虐倾向了。
秦川正在心中“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时候,忽然感到大地一阵震动,不由得大惊道:“不好,地震了!大家快出去,站到最空旷的地方。”
四人赶紧出了山洞,赶往山谷中的那片空地,此时树林里睡觉的众僧也都惊醒了,在秦川指挥下,都跑出了树林,站到了空地中央。可是过了半晌,大地却毫无半点动静。秦川为了保险起见,仍旧吩咐众人继续提防。过了很久,大地之上才隐隐传来一阵极为轻微的震动。
秦川大叫道:“大家留心,大震即将来了!”
可惜随后大地又安静了,似乎睡着了,足足半个时辰,仍旧不见动静。秦川不由得神色悻悻。忽然一个和尚手指天空,极度惊恐的大叫道:“天啊!快看那!”
二十章 南征北战(7)(结局之章)
流星雨也属于那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美丽,若出现在夜里通常被认为是极具浪漫色彩的天文奇观,然而光天化日之下,看见一群大火球从天空中恶狠狠的砸向地面来奇…書∧網,那种情景就显得格外恐怖了。“哄”的一声巨响,一个庞大的火球划出耀眼的光芒,将整个天空都染成了一片火红,狠狠的撞向远方的一个山头。整个大地都剧烈的颤抖着,天边升起了一朵小小的蘑菇云,火云散去之后,远方的山头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