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新三国传奇-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羌王轲比能、氐王克鲁所居甚近,经常往来,互视一眼,心思皆明。知道不可阻挡,否则大唐兵威必至,二部怎能挡大唐虎贲之威。而且氐、羌二部早已与大唐日渐融合,接受了大唐文化,也不忧臣民不乐!于是二王亦出言道:“臣等愿意接受陛下美意!” 
  我见三部已定,便转视其余三部。呼厨泉是我老对手,知道顺我意时一切皆好,不好我意时必定是铁血屠灭,但忧虑族中诸部不服,硬着头皮道:“陛下有如此美意,臣实是备感荣幸。只是臣等各部游牧已惯,非像羌部、氐部、三韩之地俱已耕种已久,恐陛下便设立官府亦难以管束矣!”鲜卑、乌桓二部汗王连忙附和。 
  我暗怒道:“就是因为你们老是游牧、游牧的,弄得野性难驯,才让我中原数千年不得安生。今若不把你们野性驯服,改为农耕定居,日后华夏子孙免不得又要遭祸!”便道:“凡事皆无定例,汝等各族游牧,颇为辛苦,一遇风雪之灾牲畜死伤无数,百姓饿死者不知凡几。若引进我大唐农耕之法,则可免除此患!况且这农耕定居也非强使,尔等愿意农耕者我大唐提供种子、农具教导汝等。若不愿农耕者,仍可自由放牧。诸位看如何?而且前朝大汉以前在西域、北疆也曾设立诸多都护府,给边民造福不少,何忧百姓不服!?”(嘿,只要你们答应了,我大唐子民便可以借口助汝等开发草原大量移民,等时间一长,草原人口比例变换,我大唐子占据优势时,你等不想农耕也不行了。若日后再要造反,深受我汉文化影响被我同化的部族愿意不愿意还是个问题呢?)虎视眈眈看着三部。 
  匈奴及乌桓二部平素接近,看了看,摇了摇头,知道今日若是不答应,恐怕马上大兵便至,两部绝灭之日不远!只好硬着头皮道:“既如此,臣等领受陛下美意!”我大喜过望,匈奴、乌桓二部又定,便只剩鲜卑了。 
  我于是转目而视拓拔德文,拓拔寒文面色阴晴不定,汗如雨下。良久,拓拔德文缓缓道:“陛下,我鲜卑部族繁多,非匈奴、乌桓等部可比,族中多有不服我管辖者。陛下亦早已知之。臣与麾下亲信部族便肯从了陛下,恐其他诸部不肯也是枉然!臣实是难为!”我笑道:“汗王尽管放心,只要汗王肯接受朕之建议,便只管放手去做。朕命我朝英王赵子龙将军统十万虎贲之师居于雁门、朔方等地以为汝之后盾。若敢有反抗者无须汗王动手,我大唐便替汗王剿灭不服。如此德文可以心安否?”拓拔德文见事已至此,也无话可说,便道:“既如此,微臣领命便是。” 
  我见大事已定,抚掌大笑道:“蒙诸位汗王厚爱,解朕之大忧,实是可喜可贺!今日当与众卿痛饮三百杯,不醉不归!”诸文武见今日我谈笑间‘杯酒释兵权’解决六部问题,心中大喜:我中华北方从此无忧矣!遂开怀畅饮,热闹非凡。 
  只有这六部汗王的心中各是苦涩非常,自由的地位即将失去,还好仍有大都护府都督一职可以世袭聊以自慰,不过这顿酒却喝得再也没有多少滋味了! 
  数日后,我便替氐王克鲁和我长女蒋芳举行过定婚大典,自是盛况空前,热闹非凡。大典过后,诸位汗王心中有事,纷纷请辞。我自是同意,放其等归去。不过几个法王这回回去,可不是空身而回。身后都跟着诸多唐军官员及数万唐军精锐,各携利器,准备文的不成,便武装改编。尤其是为了策应鲜卑族的改编,赵云、高顺二将亲统大军十万一屯雁门、一屯朔方随时准备平乱。 
  数月以后,整编的工作还算顺利。几个都护府的开始建立,为朝鲜(今朝鲜及辽宁等地)都护府(朝鲜族)、青海(今青海省附近)都护府(氐族),宁夏(今宁夏省及甘肃、内蒙一部)都护府(羌族)、北庭(今内、外蒙古一部)都护府(匈奴)、北疆(今内蒙古及辽东一带)都护府(乌桓)五个都护府。在筹建过程中,各部百姓倒无多少怨方,毕竟一统以后对其有诸般好处。可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便是那些贵族,便有人不服了,于是一时间反抗者四起。只可惜不得百姓与诸汗王支持的叛乱是成不了大气侯的。在大唐诸位名将率领之下,军威到处,横扫而定。 
  只有鲜卑一部十分难平,约有近半鲜卑部族在拓拔德文劝说下愿意接受大唐统辖,但仍有近半鲜卑部族首脑为自身利益拒不接受。于是各自举兵反叛,朕成一气,越过长城,来寇上谷。一时间聚兵近十万,北疆告急! 
  赵云、高顺在雁门、朔方早得我便宜行事奏报,闻听鲜卑诸部反,即率大军十万即日拔营东进,来敌叛军!不多日赵云、高顺于九原会军,过云中,杀奔上谷而来。鲜卑反叛诸部朕军所举统帅慕容德(嘻!慕容一族与拓拔一族都是鲜卑贵族,所以爵士随便拉一个来做统帅!)闻赵云等大军将至,知道赵云等威名,不敢硬敌,弃了上谷轻骑向北远遁,欲于赵云等决战于草原之上。赵云、高顺所部皆是近年随我征战天下之精锐骑兵,闻敌远窜,自是紧追不舍,欲早日铲除此患。十余日后内,唐军每日追袭不停,急驰千余里,在今日内蒙古东北额尔古纳市附近与严阵以待的鲜卑叛军遭遇。 
 
 
 
  
 正文 第八十五节 赵子龙逞勇破胡寇
 
  第八十五节 赵子龙逞勇破胡寇 
  众叛军终究被全歼 
  鲜卑一部,部族繁多,慕容一族也是旺族,故慕容德以智者之名得居朕军统帅之位,率兵反叛。(哈哈,现在的慕容一族不太有名,后来的就太有名了。如慕容垂,慕容恪等都是五胡乱华时的北方明君。大家记得天龙八部否,里面的慕容博、慕容复就是鲜卑一族慕容部的后裔。)慕容德此人心思慎密,用兵颇为奸诈。其细思草原骑兵俱是轻装,胜在灵活。而我大唐骑兵胜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这一点其看得非常之准。所以引轻骑北遁千里,欲先拖垮唐军体力,延长唐军粮道,然后寻机破敌! 
  当鲜卑叛军遁至额尔古纳草原附近时(今日的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已远遁近两千里,觉得唐军战力应已被拖垮,故设阵于草原相侯,欲以逸待劳痛歼唐军。 
  赵云、高顺领大军正追得辛苦,闻叛军竟然在额尔古纳附近扎营休整时,赵云、高顺便令大军扎下营寨商议。是时,已是严冬,天气寒冷(开玩笑,我生日是阴历九月二十九,阳历便是十一月份,已过了一段时间的整编,自然已经是寒冬啦!),帅帐之中虽燃起了熊熊的炉火,可是仍然遮挡不住刺骨的寒气丝丝灌入军帐。赵云眉头紧锁道:“慕容德前日北遁不停,今日忽然驻军相待。公等以为何意?”高顺皱了皱眉头,想了想道:“其必是欲以逸待劳痛歼我军也。我军近日千里急袭,补给线越拉越长,已是力有不支。其必是以为我等已经十分疲惫,故而严待以待,欲拣个便宜!”赵云笑了笑道:“论到后勤,叛军也不会比我军好多少。其虽然对后勤的需求远比我军为少,但胡地穷困,而且北方诸胡部大部皆已归附,其补给想必也是相当困难。估计现在也已经是强弩之未,无力再度北进,故而欲与我军在此一绝雌雄!”高顺道:“既知敌意,如何胜敌?”赵云笑道:“我军已有十余年未与北方胡军交手,其对我军必也不是十分熟悉,正好利用此点破敌!”赵云看了看地图道:“我军不可与其直接战于草原,欲如此即便得胜,损失也会相当惨重。我观据此百余里西北方向有一条大河,不知何名,其左近有一小山,亦无名称,地利于我有利,可以用来破敌。”高顺道:“如何破敌?”赵云道:“某问过向导,此河在冬季里,河道变窄,河床冰冻,足可以行军。我军趁夜渡河,可居于小山之背,列阵面水迎敌!敌闻我军不敢迎阵,必以为我军心怯,定会整军来攻。而我军则在河床上预伏铁炮(这可不是爵士发明的,诸葛亮破藤甲兵时便用的是此计),待敌半渡,点火炸开冰面,趁机把敌截为两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我军可乘机以武刚车(我把卫青所用的武刚车也造了出来,给了赵云几百辆)为前队,弓弩手随后,将过河叛军压缩包围,一股全歼!然后再挥师渡河东进,必可将残余叛军指日剿灭!诸公以为此计如何?”诸将闻听大喜道:“英王此计十分绝妙,破敌必矣!”赵云大笑道:“既如此,大军即刻依计而行!” 
  次日,唐军即挥军西向,欲渡河以待叛军。却说慕容德闻探马来报,赵云大军赶至数十里外,却并未如愿领军前来会战。反而挥军西去,显是欲渡水而去。慕容德不禁十分纳闷。莫非唐军过于疲惫,胆怯了?莫非其不敢与我军在草原上正面交战,欲以狭窄地形限制我骑兵发挥,再辅以弓弩优势以破我军?莫非河岸左右有埋伏?一时不得其解。慕容德不敢大意,即引大军缓缓跟进,并四散撒出侦骑以探虚实。 
  不久探马回报慕容德;“唐军正在渡河,河岸左右我等俱已详察,并无一点埋伏!”慕容博闻言大喜道:“天助我也,唐军必是久追疲惫,不敢与我军硬战。故欲渡河背山面水列阵,欲图地利再与我军决战!此等小计,我等何惧!传令三军,全力追击,务必全歼唐军!”号角轰鸣,鲜卑大军陡然加快了速度,飞驰的战阵扬起遮天的烟尘,卷向唐军后队而来。 
  赵云闻报叛军上钩,自是大喜,佯做惊慌失措,欲抢渡河流,一路抛弃辎重,抢过河流列成阵势。慕容德领大军一路追袭,见沿途唐军丢弃辎重甚多,心中得意非常,以为大胜可期!摧动三军来赶赵云,看看赶至河边,见唐军已渡过河流列阵完毕,白花花的冰面上丢弃了数百辆粮车、辎重,狼籍一片。慕容德大喜道:“弟兄们,破敌只在今日,给我冲啊!” 
  胡号鸣响,惊天动地,十万胡骑遮天蔽日卷来,开始奋力渡河,冰面之上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