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舞-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婆说哪里话?”颜珠依旧笑吟吟,“我颜珠是什么身份,敢违逆公子的意思?只是这事情,实实在在是民女为了公子着想,公子金尊玉贵,弄民女这么个人回去,不伤体面么?”
  婆子无言以对,阴着脸憋了半天,冷冷地扔下一句:“你可别后悔!”
  等她走了,颜珠脸上的笑也没了,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红袖出主意,让她告诉给六福,跟他讨个主意,她也不置可否,弄得红袖跟着愁眉苦脸。
  刚巧吟秋来借针线,便跟他说了。
  吟秋回去一说,萧仲宣很果断地说:“搬家!”
  商议之下,也不必另找宅子,就住邯翊给安排的那处。
  东西不多,齐心合力收拾一天,第二天便搬到了吉祥街。
  总算又清静。晚间颜珠跟红袖在灯下闲聊,红袖便说:“还是萧老爷有担当。”
  颜珠便不做声。
  红袖像自言自语似的,说:“萧老爷就是岁大了点,如今又没了一条胳膊,可是看着倒比那些公子们踏实。”
  颜珠叹口气,抬头看看她,无可奈何地笑说:“行了行了,少说几句,没人当你是哑巴!”
  “知道你还想着徐大老爷。”红袖白她一眼,不冷不热地说:“死心眼!”
  “我没想他。”颜珠语气极淡,“我只想先救他出来,别的我什么也没想。真的!”
  五月初,白帝归政。
  嵇远清被赐死,他原本也不清白,罗织了很多罪名,听起来死有余辜。
  鹿州案仍是一日一日地拖着,白帝不问,邯翊便也不问。
  鲁峥到底沉不住气了,自己请见,商议这件事情。
  “这案子审了快一年了,似乎不宜再拖?”
  案子在蒋成南手里,已经审到了七八成。莫氏的丫鬟芸香认了罪,招出了指使她的人,是齐夫人姜氏身边的一个婆子。
  那婆子起先还想嘴硬,拧了两堂,刑具往面前一丢,顿时变了脸色。
  这一回终于把齐夫人供了出来。
  齐夫人态度倒很从容,说:“罪我是不认的。不过大人们要是动刑,民妇自承吃不了那个苦头,画押就是。但画押归画押,民妇还是那句话,罪我是不认的。”
  诸人都很清楚她话里的意思,也知道她有那个本事,或者不如说,她有那个靠山。
  靠山是身怀六甲的姜妃,眼下案子上奏,怎么也不能对姜氏有严厉的处置。所以,鲁峥急着结案。
  他急,邯翊却不急。把玩着手里的折扇,似乎漫不经心地问起:“我记得还有证人没到案?”
  “是。”旁边的司官立刻接口,“卖药给那婆子的贩子,是个要紧的证人,还须一段时日才能到案。”
  “他现在哪里?”
  “听说是去了并州一带。”
  “那为何还不去找?”
  “已经去了,不过并州路远,一个江湖小贩,居无定所,找起来着实不易,请大公子明察。”
  “嗯、嗯。”邯翊点点头,又看鲁峥,“再等等吧,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鲁峥听着他们俩一搭一档地说话,心里大不是滋味。蒋成南在理法司多年,属官多敬重他的为人,鲁峥虽弄到了这个位置,底下人不买帐,旁人看着也不像回事,风光还不如辅卿董硕。
  不过他也是城府很深的了,面上不显什么,只说:“那也好。”跟着话风一转,“徐淳的案子,臣想,是不是也该办一办了?”
  这是要作甚么?邯翊不由一愣。
  当面含混几句敷衍过去,转回府找萧仲宣来商量,很迷惑地说:“匡郢和徐继洙二十几年的交情,鲁峥抓着徐淳不放,是为了什么?”
  萧仲宣拧眉想了半天,问:“徐大人当初是经谁保荐啊?”
  “喔!”邯翊以手拊额,笑道:“我竟没有绕过这个弯来!当初保荐他的是孙直廉。”
  孙直廉是现任的吏部正卿。匡郢本是吏部出身,本拿那里当“本家”,不料孙直廉上台,却不怎么肯买帐,弄得匡郢很不痛快,一直想排挤他。无奈他的手段虽好,孙直廉却服官清慎,一直捉不着他的短处。
  “手好长啊。”邯翊笑着,向上指了指,“顶头还有人呢,他这如意算盘怕不好打。”
  说的是石长德。
  萧仲宣微微摇头,“这件事说不上什么如意算盘,只怕是有人心太热了,自作主张。”
  邯翊不言语,扬眉思忖着,神情似笑非笑。
  末了,他悠然说道:“等等看吧,要不了几天就能看出来。”
  但,事情却急转直下。
  本来此事,蒋成南也曾审过,只传了旁证,并没有让当事的徐淳和莫氏过堂。这是蒋成南的谨慎,因为其中诸多尴尬,没有把握不便直问。
  鲁峥心热,隔日便传了莫氏来,详问缘由。
  莫氏自然不肯直承,然而含糊其词,显见得心虚。鲁峥是问案老手,又有旁证在侧,再三逼问之下,莫氏到底招认了。
  画供之后,鲁峥上呈给邯翊和匡郢。
  邯翊看过便放到一边,不说什么。
  匡郢语气淡淡地指示:“只有莫氏的口供不行,还需得徐淳亲供,否则不能议罪。”鲁峥唯唯称是。
  邯翊暗笑,心想萧仲宣所料果然不差。
  鲁峥接着便传徐淳。
  然而,从徐淳那里,听到的却是全然不同的话。他将所有的事,都推到嵇远清身上,说这一切,都是嵇远清的栽赃,连同旁证,都是嵇远清的安排。
  又传旁证,话也变了,直承受嵇远清指使,说的与徐淳的话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鲁峥心知不妙,再传莫氏,果然翻供,也是那样一番话。
  两日之内,何以有这样的变故?鲁峥大吃一惊。
  惊疑莫定,问:“那当日你为何要画供?”
  莫氏眨眨眼睛,答说:“当日不是大老爷说,若我不招,便要动刑?民妇晓得刑具厉害,怎敢不认?”
  “那你今日为何又敢翻供?”
  “徐大老爷是好人,民妇回去想了又想,不该害他,所以今日翻供。”
  鲁峥脸色由红泛青,忍了又忍,还是按捺不住,“好你个刁妇!出尔反尔,将这理法司大堂当成了什么?”急怒之下,不假思索地下令:“来人,拉下去打!”
  也不说打多少,差役不能不应,只好拉她下去用刑,打得却极慢,好让堂上喊停。
  打到十几下,鲁峥怒气稍平。司官见机,凑上去低声说:“大人,差不多了吧?”
  鲁峥也省悟过来,当堂用刑不妥,便顺势叫停。
  可是莫氏挨这顿打,回到牢中却一病不起。
  到第三日上,狱卒见她仿佛熬不过去,忙来报。鲁峥也慌了手脚,延请名医,却已来不及,莫氏死在了狱中。
  这一来,朝中哗然。
  白帝震怒,命辅相会议查办。因为事情出在鹿州案上,邯翊也与闻此事。
  辅相持重,都思虑不语。一时的沉默中,邯翊先开了口:“怎么蒋成南才走,理法司就像是乱了套?”
  听来少不更事,话里的意思极刁。匡郢微微皱眉,却不言语。
  陆敏毓向来率直,看看他说:“大公子,一事论一事,据臣看,此事跟蒋成南走,谈不上有甚么关碍。”
  邯翊不以为怃地一笑,“陆相说的是。我不过是想起来,感慨一句罢了。蒋成南在,不曾有过这样的事,陆相你在的时候,也不曾有嘛!”
  依然带着几分年少轻佻,陆敏毓拙于词令,叫他这样一堵,也就不便说下去了。
  然而他话里的意思,却是谁都听得明白的。
  匡郢缓缓开口:“臣以为,理法司不妨先由辅卿董硕署理。”
  邯翊眼波一闪,很快地接口:“不是长久之计吧?”
  “的确不是长久之计,但眼下还是该以鲁峥的事为先。”
  邯翊还要再说,石长德在他之前说话了:“臣也以为,理法司不妨先由董硕担起来。”
  听来像是附和匡郢,其实大有分别。
  “董硕……”匡郢沉吟片刻,说:“资历怕是差了一点?”
  “比当初之蒋成南如何?”
  这就无话可说了。
  石长德又说:“大公子说的也不错,理法司似乎是有点‘乱了套’,正好借这个机会整一整!”
  又是出人意料的一句话,诸人不由都抬头看了他一眼,却谁也没有说话。
  回到府中,邯翊想着方才会议的情形,沉思不已。
  恰好萧仲宣来,议论起来,邯翊说:“有件事我不明白,短短两日之内,莫氏、徐淳、还有那几个旁证,如何能够一起翻供?”
  萧仲宣一哂,“这没什么难想的——‘兔子急了也咬人’。”
  邯翊低头不语,思虑良久,微微摇了摇头,“徐继洙为人一向安分。”
  “再怎么老实,亲侄子的事情,也不能不急。”
  “不是说他不想,是说他没有那个能耐!”
  “哦?”萧仲宣若有所思地看着他,“那么,大公子觉得谁有这个能耐,而且会这么做呢?”
  “这个么——”邯翊掰着手指数:“匡郢最有这个能耐,可是他大约不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陆敏毓在理法司多年,也有这个能耐,可是他不是这路人。石长德……”
  说到这里,停顿了很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萧仲宣不动声色地看着他,“还有呢?”
  邯翊手指轻扣太阳穴,迟疑片刻,说:“一时想不起来了。”
  萧仲宣“哧”地笑了,“难怪大公子想不起来,大公子想来想去,都是面上的那几个人。底下的人呢?”
  “底下的人?你是说……”
  “譬方说那些司官、或者书办、甚至是一个牢头?”
  “他们?”
  “不错,这些人要办这些事情,比面上那些人更容易。‘县官不如现管’,这话大公子没听说过么?”
  邯翊还真没听说过,将信将疑地眨着眼睛。
  “就算如此,他们怎么敢?不怕王法了么?”
  萧仲宣不语,忽而淡淡一笑,说了四个字:“上行下效。”
  邯翊怔怔地看着他,默然不语。
  萧仲宣和颜珠各住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