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舞-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邯翊眼看着窗外,缓缓地说:“娘要是还在,肯定不愿意看你这样伤父王的心。”
  瑶英不作声,好半天,终于说:“好吧。”
  结果这个不是,陪得好不别扭。瑶英到了凤秀宫,往宫女摆好的毡条上一跪,说了声:“姨娘,是我错了。”不等姜妃答话,自己就站了起来。
  而且,从进来,一直到离开,视线始终都是偏的,连正眼都没有看过姜妃一眼。把本来还想使出手段来,笼络一下大公主的姜妃,堵得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瑶英离开凤秀宫的时候,听见姜妃似乎轻声嘀咕了一句什么。
  白帝却说:“算了吧,别再多事了。“
  她忍不住回头,正见姜妃扭开了脸。那瞬间,瑶英分明看见晶亮的泪花在她眼中一闪,但她飞快地拭去了。回过身时,又是明艳的笑靥,精心装扮过的面庞,透着玉色的温润。
  瑶英忍不住想,她实在是个很美的女子,其实也有些可怜。
  但,她依旧讨厌这个女人。
  自从帝懋五十三年,白帝将原来的理法司正卿陆敏毓,点为辅相之后,短短五年间,理法司走马灯似的换了四位堂官。
  前两位都因操行有亏被贬,只有前任做满了三年,算是最久的一个。
  然而此人刚愎自用,不肯听人劝,做下属的时候还显不出来,做了上宪则人人侧目。把里里外外得罪了个遍,连为人宽厚的首揆石长德,都不肯替他说话。最后自己识趣,递了辞呈回家养老。
  为了安抚被弄得惶惶不安的司官们,白帝选中了蒋成南。
  他那时是并州抚丞,半大不小的官,离理法司正卿还差着三级。一朝连升,只因他有一个“滑不留手”的绰号。
  果然,到任之后,凡事不驳人,结果又多一个绰号:“蒋点头”。
  都猜测白帝钦点蒋点头,大约是权宜之计,正等着看下一任是谁,朝中出了件事。
  有个司谏,为秋陵耗费太巨,向白帝上疏力争。一连两道奏折,都被白帝留中。此人很有戆劲,再上一道,索性指白帝为“民蠹”,白帝终于大怒,拍案痛斥,将他发下治罪。
  到了理法司,照例由勾检官先拟,体承上意,给定了“逆言”,是死罪。然后到蒋成南手上,以往不过是走走样子,所以司官连底下转刑部的文书都准备好了。谁想这次蒋点头又不点头了,一句打回重拟,勾检官只得照办。重拟的结果,改为充军。
  谁知蒋点头依然摇头。
  勾检官不明所以,只好问:“大人到底是怎么个意思呢?”
  蒋成南不紧不慢地回答:“本朝可有言官以建言获罪的条文?”
  勾检官总算明白了他的意思,有心要劝,然而蒋成南又微微带笑地添了句:“该怎么拟,就怎么拟,有我。”他都这么说了,勾检官还能说什么?后面的刑部看着转过来判无罪的条文,也大出意料,等知道是蒋成南授意,更是惊讶莫名,但都不驳,就看这一道奏折上去,蒋点头如何应对?
  结果又一次出乎意料,白帝看后,一笑照准。
  朝野的议论,或认为蒋成南的运气不差,或认为他的眼光厉害,早已看出白帝有反悔之意。话传到蒋成南耳朵里,恍若未闻,接着还做他的点头大老爷。然而经过此事,蒋点头的正印堂官,就一路做到了眼下。
  此刻,整五十岁的蒋成南,正神态悠然地望着堂上端坐的两人。
  邯翊和匡郢,各自端着一盏茶,已经好半天一语不发。
  是邯翊请过匡郢来,商议要过堂问案,匡郢并无异议。但说到该审哪一案,却是各执一词。邯翊要先问齐家私蓄凡奴的事,匡郢却以“正朝纲”为由,要先审徐淳的假公济私。
  “大公子,”匡郢欠了欠身,“臣以为,事情总有轻重。”
  邯翊放下茶盏,轻描淡写地接口说:“不错。齐家违抗王爷的谕令,欺君妄上,自然要重些。”
  匡郢一笑,“臣倒觉得,官员不遵法纪,节操有亏,足令百姓寒心,不可等闲视之。不知大公子以为如何?”
  邯翊不答,目光徐徐地转了一圈,落在蒋成南的脸上。“蒋卿,”他问:“你以为呢?”
  “既然王爷钦点了大公子和匡相,自然唯大公子和匡相马首是瞻。”
  答了等于白答。
  邯翊正皱眉,蒋成南话风一转:“不过——”
  邯翊忙道:“直说无妨。”
  蒋成南慢吞吞地说:“臣以为,人命关天。”
  邯翊眼睛一亮,笑道:“果然还是蒋卿,政律娴熟。”专脸又看匡郢:“你说呢?”
  匡郢迟疑片刻,微微颔首:“既然大公子说好,那便如此吧。”说完,却看蒋成南。
  两人视线相交,蒋成南若无其事,匡郢凝视片刻,自己挪开了目光。
  回到府中,才换过衣裳,宫中来人传了白帝的话,要他进宫去用晚膳。
  是顿寻常家宴。席间一位嫔妃也没有,只有白帝和几个儿女。
  天边一弯下弦月,提醒了白帝:“快到中秋了。”
  瑶英却说:“中秋最没意思了。”
  “怎么呢?”
  “没什么好玩的,年年就是赏月听曲,哪来的有意思?”
  “那你倒说说,什么是有意思的?”
  “嗯……”瑶英微微咬着手指,想了好一会,忽然眼睛一亮,凑到白帝耳边,嘀嘀咕咕地说了半天的话。
  白帝的神色由惊异到失笑,最后说:“你可真会想!”
  瑶英捉着白帝的衣袖摇晃:“行不行呢?”
  白帝盘算一会,点了头:“大概还来得及。”
  “那就这么说定了!”
  邯翊终于忍不住,笑着问:“说定什么啦?”
  “这事你去办吧。”白帝看着邯翊说,“瑶英的主意,召附近几个州的杂耍班子来,就在端文街东门那一片空地,摆个百戏场。嗯,到时候必定有许多百姓要来,一两天不够看的,索性,痛痛快快玩十天。”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要筹人手,要到各地去寻募杂耍班,要安排关防,邯翊略略一想,就觉得头都大了。
  “从各部抽调人手给你,花费多少,我会跟户部招呼,你先办起来就是。这么大的事情,安全是最要紧的,别在这上面省。别的,你自己看着办就是。”
  白帝的语气,没有什么寰转余地,只得一一答应。转过脸时,不由得狠狠瞪了瑶英一眼。
  瑶英回视他,忽然神秘莫测地笑笑,倒弄得他有些不明所以。 
  ※版本出处:实体书※ 
 
 
 
  
 第六章
 
  暗夜中,远近次第的宫宇,乌沉沉地像是一大片污浊的墨迹。
  屋里透出的灯光,将父子俩的身影投在窗纸上。正在廊下来回踱步的瑶英,忽然发觉那两人的轮廓,竟是如此相似。
  那种莫明的惶恐,又袭上了心头。
  她有种错觉,不知在何时、不知从哪个角落,会伸出一只手,将他们中的一个,拽入黑暗当中。
  这念头一冒出来,她便禁不住打了个寒战。像是要摆脱这思绪,她慌乱地快走了几步。
  玉儿迎着她过来。
  瑶英问:“打听到了?”
  玉儿迟疑了一下,朝身后指了指。
  瑶英默不作声地从她身边绕过,向前走去。
  玉儿追着她,小声问:“那是下人的地方,公主真的要去啊?”
  瑶英不答,径直往前。
  穿过回廊,拐进一条小街,尽头是个院子,里面一片矮房。院子里支着架子,横七竖八晾了好些衣裳。瑶英站着看了看,皱起了眉。
  “去叫他出来。”
  玉儿也不愿意进去,就站在门口喊:“六福,你出来!”
  六福正在屋里享乐。他是大公子身边的红人,自有拍马屁的人,端茶送水,殷勤无比。六福一面吃着茶果,一面闲聊。说到兴头听见叫,便涎着脸笑了:“玉儿姐……”
  第二个“姐”字没出口,生生地给咽了回去。
  他看见了淡淡月色下,站在庭院中的大公主瑶英。
  “大公主怎会到这里来?”六福狐疑地,行过了礼。
  玉儿说:“公主有话问你,老老实实说了,有你的好处!”
  “那是、那是。”六福哈着腰,连声地说,“小的怎敢跟大公主不老实?”
  玉儿一笑:“好,我来问你,大公子是不是从鹿州带回来一个人?”
  六福只觉头“嗡”地一声,刹那间有点不辨东西南北。“是……是啊。”他说:“那是萧先生,有名的大才子。”
  瑶英“哼”地冷笑了一声。
  玉儿便说:“你还真敢装糊涂!”
  六福眨眨眼睛,“公主问的是别人?那小的也不知道,要不小的去打听来,再告诉大公主?”
  “玉儿,我们走!”瑶英的声音,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清脆,“他不说,我自己去问哥哥。就说是他漏给我的,倒看看他还能不能这么嘴硬。”
  六福吓坏了,跟在后面直叫:“公主、公主留步。”
  等他说到第三遍,瑶英才停下脚步,仿佛不情不愿地回过身来。
  六福结结巴巴地说:“公主问话,小小的不敢不说。可、可是小的说了,大公主千万不能告诉给、告诉给……”
  “不能告诉给父王是不是?”瑶英替他说了。
  “是、是。”六福出了一头的汗,在薄薄的月色底下亮晶晶的一层。
  瑶英便放缓了声音说:“好端端地,我害哥哥做什么?你放心,谁我也不告诉。”
  六福终于说了实话:“是。大公子是带了个女的回来。”
  “是个青楼女子,姓颜,叫颜珠,对不对?”
  六福张口结舌:“大公主,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玉儿在旁边笑了几声:“早跟你说了,让你老老实实回话,偏要耍花枪,也不想想,你耍得过去么?”
  瑶英却不理会,半侧着身子,望着屋里影影绰绰的灯火,出了好一会神。然后,她回过头来问:“那个颜珠,现在住哪里?”
  “这……”
  “嗯?”
  瑶英冷冷的眼风一扫,六福立刻软了。“大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