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墓史记-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陵三百年后遭掘,还有一说,就是风水不好。
  当年择地建陵之初,就发现了不吉之兆,预示以后要出大祸。
  朱翊钧是明穆宗朱载垕,即隆庆皇帝的三儿子,他10岁登基继承大位。择地建陵是首辅大臣张居正病逝,并被朱翊钧治罪后的事情,继任首辅、内阁大学士张四维的建议。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当时朱翊钧只有21岁,还是位有理想有抱负雄心尚契的“愤青”天子,便借去天寿山春祭之机,动起了择选万年吉壤的念头。
  当时钦天监难他择选了几处陵址,朱翊钧都没有看好,风水不佳。如有一处在石门沟,坐北朝南,方向不宜,且堂局狭窄。而其它几处要么位次参差,要么砂水倾倒。但另有两处在风水师看来却都是上佳的风水宝地,一处是形龙山,风水师的评价是主峰高耸,诸山拱抱,河水绕脚,众水来贺,形如出水莲花,案似龙楼风阁,明堂开亮,辅弼森严,堪称至尊至贵之地;另一处是小峪山,十分符合风水宝地格局,山脉主势尊严,水星行龙,金星站穴,左右四辅,拱顾周旋,明堂端正,砂水有情。
  朱翊钧在当年九月九日借秋祭之名,亲自去看了形龙山和小峪山两地,现场初定小峪山,请求两宫皇太后之后才能正式敲定。第二年九月(1584年),奉两宫皇太后之命,朱翊钧再借秋祭陵之机,正式定下了小峪山,即现在的定陵陵址,并易小峪山为现名大峪山。
  当年十一月六日定陵动土,至万历十八年建成。
  但在开挖地宫时却出现了不祥,风水师定下的将来置放棺椁的地方出现了意外,挖出了一块大石头,宝床下无土,这严重犯了风水大忌。出了这么大的风水漏子,也算当时的“政治事件”了,当初推荐陵址的大臣吓死了。名叫梁子琦的大臣借机上疏参劾礼部尚书徐学谟、辅臣申时行等人的“罪过”,梁子琦当初也推荐过陵址,但徐学谟、申时行认定大峪山才是真龙穴。
  梁子琦建议,为了大明的万年江山,赶紧择地重建。当时一心事佛、十分迷信的朱翊钧似乎不信邪,一反常态,竟然作出了让大臣破感意外的决定,称祖宗山陵既卜于天寿山,圣子神孙,千秋万岁,皆当归葬于此山。并下诏,劝大臣不要再争论了,寿宫吉地就是大峪山。不少说大峪山不吉利的大臣,因此还遭受了处罚。
  朱翊钧嘴上虽然不信邪,说得好听,心里还是打不到底,觉得疑惑的,“出事”次年曾带人悄悄看过几处地方,仍不是很理想而作罢,彻底死了易地建寿宫的念头。但在6年的建陵过程中,官场和民间关于定陵风水不吉利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巧合的是,在三百年后,决定是否发掘明陵,也引起了“朝中大臣”的一场争论。
  史载,万历二十三年,定陵已建成五年了,当年开国功臣、风水大师刘伯温的十一世孙刘世廷,仍上疏奏称,“大峪山寿宫龙穴非真”。要知道朱元璋建在南京的孝陵就是刘伯温给选的址,刘世廷的风水理论应该是祖传之术。果然在24年后,李成自攻破了大明的京城,稍后又让关外满人夺走了江山。
  明亡清兴,就此又是三百年,这是后话了。而更巧合更神奇的是,在三百年后,刘世廷的话再次应验——定陵被考古发掘后,还有意外。朱翊钧在大陆“文化大革命”中,竟然“遇到”了红卫兵。这群“革命小将”同样不信邪,将朱翊钧和皇后的尸骨拖出了地宫,批斗一番后“破除迷信”——焚烧。。
   
                  
巧合篇 明定陵开启前后的种种巧合(4)
  从当初选址,到三百年后被掘,报应也罢,巧合也好,定陵身上确定有太多的谜团,不由你不感慨!
  巧合篇外:中国帝王葬姿之谜中国古代的葬俗很多,葬姿各异。已考古发的葬姿有仰面直肢、曲肢、侧身、俯身等,还有一种更是今人无法理解的葬姿,肢解葬。但这些都是民间使用的葬姿。帝王死后是怎么入葬的?在明定陵发掘前,不见报道。
  帝王的葬姿却属于皇家私事,秘不外传,史无记载,是千古之谜。
  万历皇帝葬姿暴露天大秘密定陵棺椁开启后,陵主万历皇帝朱翊钧帝、孝端、孝靖后的葬姿赫然在目。
  就考古的一般常识来说,陵墓的发掘必须要注意的,一是墓主人的尸体情况,二是可以证明墓主身份的文字,而不是金银财宝那些陪葬品。所以,开启梓棺一般是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考古程序,要求相当严格。在主要专家或是主政官员到场的情况下,才会打开棺椁。
  定陵,作为一座一级帝王陵,其发掘过程也是极其小心的,参与定陵考古的专家和官员,对棺椁的开启慎之又慎。
  当时,发掘人员小心打开棺椁后,现场专家大吃一惊——朱翊钧尸骨放置在一条锦被上,锦被两边上析,盖住尸体。尸体头西脚东仰卧,肌肉已经腐烂,仅剩骨架。面向上,头顶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右侧,左臂下垂,略向内弯,手放在腹部。手中拿念珠一串。右腿稍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孝端后尸体放置在织金妆花缎被上,被两侧上折,盖住尸体。尸体已经腐烂,骨架头西脚东,面向右侧卧,左臂下垂,手放在腰部。右臂向下直伸。足部交叠,左足在上,右足在下。
  孝靖后尸体亦放在织锦被上,被两侧上折,盖住尸体。尸体己腐烂,仅剩骨架,脚东放置。面稍向右侧卧,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下。左臂下垂,手放在身上腰部。
  朱翊钧和他的皇后尸体放置呈如此姿态,真乃惊世发现。
  之前谁也没有见过帝王的葬式,在现存的资料中,帝王死后尸体摆放成什么姿态入敛,一直是秘不示人的。而根据传统的丧葬习俗,入棺时外人都是要避讳的,即使是身边人,也只有极少数的嫡亲才能看到,因此才没有一丁点儿这方面的文字记载。
  定陵暴露了一个惊天的秘密,给考古界带来了一个天大惊喜,这应该是定陵考古发掘的最大收获之一。
  下葬时棺坠地改动了葬姿?
  之所以说朱翊钧的尸骨姿态暴露出了一个天大秘密,一是帝王棺椁内尸体摆放姿式是一个千古之谜,现在被揭开了,填补了一个历史空白;二是因为其姿式太怪异了,与传统的“仰身直肢葬”完全不符,其包含的信息也应该是深奥的。
  为何朱翊钧在棺椁内会曲肢侧卧?难道被人动过?专家一直不得其解。期间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直到2004年才有专家就此作了合理的推断,比较合理地破解了帝王葬式密码,引起了当年学术界的注意。
  2004年3月份,明清陵寝学术研讨会收到了一篇关于这方面的论文。这是“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专家王秀玲提交的,题目叫《试论明定陵墓主人的葬式》。
  从定陵帝、后骨架情况看,三人葬式稍异,显然不象普通人的葬式。
  根据其骨架:头部均为向右侧卧,左手都放于腰部。右手,朱翊钧和孝靖后向上弯曲,放于头部,孝端后为下垂式。腿部,朱翊钧右腿弯曲,左腿直伸,孝靖后两腿弯曲,孝端后两腿平放足部交叉。王秀玲推断,朱翊钧的原葬姿势应为罕见的“侧卧式”。
  孝靖后骨架情况应与原葬式相似,而朱翊钧与孝端后则可能有出入。因为人死后入葬,不可能故意摆成一腿弯曲一腿直伸状。显然,朱翊钧的葬式不是原状。孝端后虽是两腿平放,但其头部向右侧卧,脊椎亦向右侧弯曲,两腿平放与其不相符。其原状应为侧卧式。朱翊钧头部、脊椎情况与孝端后相类似。
   
                  (该书籍由红糖粽子整理发布,更多好书尽在 未知部落 wzbl)
巧合篇 明定陵开启前后的种种巧合(5)
  再者,尸体如果平放,一般晃动也不会有大变动,只有侧卧式,碰撞时易变形。如果向右侧卧,必然倒向左侧,所以朱翊钧左腿直伸。孝端后左足压右足,根据二人骨架情况分析,原葬式应为向右侧卧。而朱翊钧应为双腿弯曲式,只是因为晃动和碰撞而改变了原葬姿式。
  孝端后的右臂下垂姿式尚待研究,如果原葬式是下垂式,一般情况下,手臂应贴近身体。孝端后的右臂是向外撇,如与朱翊钧和孝靖后一样放于头部,因碰撞右臂发生变化,就有可能是现在的姿式。
  根据史书上当年朱翊钧下葬时的文字记载,原葬式确实可能变动过。
  当时,棺椁是从百里之遥的京城靠人工抬运到山陵,沿途颠簸。《泰昌实录》记载,葬朱翊钧及孝端皇后时(孝靖皇后比朱翊钧早逝九年,己入葬于天寿山东井平岗地)仅抬杠军夫多达八千六百人。一路上绳索常有损坏,不断更换。棺椁到巩华城时(今沙河),抬棺椁的木杠有断裂声,右边一角曾坠地。如此这般,可以想象尸体姿式有变化是完全可能的。
  怪异葬姿系“七斗星葬式”
  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发现,中国古代土葬时尸体摆放方式,一般有仰身直肢葬、曲肢葬、俯身葬等姿态。1973年,在偃师二里头夏朝遗址还有发现了跪姿葬式,人架骨作跪伏状,向西,面朝下。跪姿葬极为少见,而朱翊钧的“侧卧式”葬姿,则是罕见,至今不见类似帝王葬制方面的文字记录。
  皇帝死后,何为要让人把自己的尸体弄成这样?王秀玲大胆推断,此乃为“七斗星葬式”,皇帝的葬式密码一下子被破译了。
  原来,从骨架情况看,身体侧卧,双腿微曲如睡眠状,其形极象天上的北斗七星。
  葬式源于天象。
  过去,“北斗七星”被认为是极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中心。在星宿中属紫薇垣。宋代郑樵《通志》称紫薇、太微、天市为三垣,三垣指的是三个星区。紫薇垣是以北斗星为中心与周围各星组成的星区。
  古人常以星象变化预测人事吉凶,将三垣同人世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