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谨以此文献给我仰慕的一位科学家。但本文不是报告文学,人物情节均
有虚构1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90年6 月22日,因为此后数月令人惊怵的日子
是从那天开始的。那年,我14岁,姐姐文容16岁,爷爷文少博78岁,奶奶楚白水
75岁。
离亚运会开幕还有整整三个月,在北京随处可以摸到亚运会的脉搏。街上到
处是大幅标语,高架桥的栏干上插满“迎接亚运”的彩旗,姐姐和我的学校里都
在挑选亚运会的自愿服务人员,公交车司机在学习简单的英语会话。只有爷爷游
离于这种情绪之外,仍是独自呆在书房里埋头计算。那天早上,奶奶比往常起得
更早,作好早饭,拿出一套新衣让爷爷穿上,昨晚她已逼爷爷去理了发。她端详
着穿戴整齐的爷爷,笑道:“哟,这么一打扮,又是一个漂漂亮亮的老小伙啦。”
姐姐和我都起哄,说爷爷真漂亮,爷爷帅呆啦。爷爷像小孩子一样难为情地
笑着。爷爷老啦,确实有点“老还小”的迹象,笑起来像小孩一样天真。他在生
活琐事上一向低能,现在更离不开奶奶的照顾。爷爷生于豪门望族,当年的文家
二少爷也曾是风流倜傥。但他从英国留学归来便选择了一项最艰苦的职业——地
质勘探。50年的风雨已经彻底改变了他的气质,现在,从外貌看来,他更像偏远
农村的乡村老教师。
爷爷马上要去位于复兴路北的国家地震局(我去过那里,是一幢能抗7 级地
震的大楼)作报告,报告的具体内容爷爷对我们严格保密,他一向严格执行《地
震预报条例》的规定。不过据我猜测,这次报告很可能涉及亚运会期间的震情。
别人开玩笑说,我家实行隔代遗传。爷爷是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国内几个
大油田的发现都有他的功劳,连他的学生中还很有几个中科院院士呢。奶奶是有
名的医学生物学家,中国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中有她很多心血。可
惜爸爸那代人没继承他们的衣钵,不过这个传统让我和姐姐接续上了。虽说在1990
年说这话还嫌太早,但至少在我和姐姐的学校里,我们已是有名的地震专家和病
毒专家了。
我父母常年在外地(大庆油田),自从爷爷奶奶退休并定居北京后,我和姐
姐一直住在爷爷家。那时爷爷还没有搬家,住在平安里一所小四合院里,房子十
分破旧,下雨时首先要用雨布遮盖爷爷的那台286 电脑,然后收拾满桌满床的大
部头书籍:地震学、世界地震带挂图、古地磁学、地球固体潮、20年中国地震台
网观测报告汇编、病毒学、医学免疫学、血型血清学、干扰素治疗……爷爷奶奶
似乎比退休前还忙,尤其是爷爷,每天埋头于电脑前认真计算着。夏天,破旧的
纱门挡不住蚊虫,他干脆弄两只水桶把腿脚泡进去,一来防蚊叮,二来降温。冬
天房子像冰窖,他把一只小火炉放在桌边,手冻僵了,就在火上烤一会儿。这种
情形一直持续到石油物探局专门为爷爷配置一台取暖锅炉为止。
常常有他们的学生来这儿探望,或请教。他们常常先站在天井里大声问好,
然后再进屋。凡是爷爷的学生,都是称呼老师、师母好;凡是奶奶的学生,则是
称呼文老师、楚老师好。我和姐姐发现这条规律,常躲在一旁验证,百试百灵。
我和姐姐并没有刻意去继承爷奶的衣钵,但他们的知识不知不觉就传给我们
了,因为这些知识一直弥漫在空气中,潜移默化地渗入我们的血液。比如,姐姐
常常流利地告诉同学,病毒都是采用超级寄生,利用被攻击细胞的核酸来繁殖,
所以,任何药物包括抗生素对病毒基本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依靠人类在千万年进
化中产生的特异免疫力,疫苗的作用则是唤醒和强化这种免疫力。不过,人类对
病毒的战争已经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功,天花病毒已经全歼,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全
歼已经提上日程。为什么先拿这两种病毒开刀?因为它们只寄生于人体,没有畜
禽的交叉感染渠道。现在,中国卫生部正在部署围剿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大战役,
将从93年开始,连续数年对8 亿儿童进行免疫。奶奶虽然已退休,卫生部的轿车
仍然常来把她接去,参加某个重要讨论。姐姐笑着对奶奶说:“奶奶,别把鞑子
杀完了,留两个给孩儿杀杀。”
这是说岳全传上岳云的话。奶奶笑道:留着哪,病毒的全歼可不是二三百年
能干完的事。
我也常常对同学举办地震知识讲座。我说地震是人类最凶恶的自然灾难,20
世纪共发生7 级以上地震65起,8 级以上7 起,死亡103 万人。地震中最常见的
是构造型地震,因为地壳是由六大板块(太平洋、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
南极)组成,各板块缓慢运动,互相积压,形成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带、欧亚
带(又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海岭带。我国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震灾十
分频繁。1900年以来中国地震死亡人数55万,占全世界53% ;1949年来死亡人数
27万人,占全国同期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4%。而且——和其它学科的科学家不同,
地震学家们是一伙自卑的家伙,因为,尽管他们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但在地震预
报方面实在是乏善可陈!66年邢台地震伤亡惨重,周总理亲自部署对地震预报的
研究,75年成功预报了海城地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成为唯一载入地震
预报史册的范例。那时,在文革期间的亢奋中,有人宣称中国已完全掌握地震预
报的规律,但仅仅一年后,唐山地震来了,它阴险地偷越众多机构组成的警戒线,
狞笑着扑向梦乡中的唐山人。对地震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次极为丢脸的失败,地
震爆发后,国家地震局竟然不能确定震中在哪儿!幸亏几位唐山人星夜驱车赶往
国务院汇报灾情,国家才开始组织起抢救工作。
我是在唐山地震之后出生,但我想我目睹了唐山地震的惨景——通过爷爷的
眼睛和爷爷的叙述。地震第二天爷爷就赶到现场,美丽的唐山全毁了,房屋几乎
全部倾颓,烟尘聚集在城市上空,久久不散,就像死神的旗幡。火车钢轨被扭成
麻花,水泥路面错位。地上分布着很多纵横裂缝,最宽可达30米。五个水库的大
坝被震垮。一个男人从四楼跳下来,却被同时落下的楼板压住双脚,身上倒吊在
半空中死了;一位妈妈已从窗户里探出半个身子,但还是被砸死,她最后的动作
是竭力想护住怀中的孩子;另一位妈妈幸运地逃出来了,在废墟中机械地走动,
哄着怀中的孩子——孩子早已长眠不醒;很多幸存者被挤在狭小的空间中,在黑
暗和酷热中呆了数天才被救出,一直到多少年后,他们睡觉时甚至不敢熄灯,因
为只要沉入黑暗,他们就开始心理性的窒息!
一场空前绝后的浩劫啊。所有赶来救援的人们,从身经百战的老师长到长着
娃娃脸的小兵,都要惊愕地看上几分钟,把撕裂的心房艰难地拼复,才脸色阴沉
地投入抢救。不过,对于地震工作者来说,更多的是痛愧,是无地自容。爷爷说,
那时他乘的是石油勘探局的汽车,还没有成为众矢之的,那些乘国家地震局车辆
的同行们简直没法出门。一位老大爷对他们哀哀地哭诉着:为啥不提前打个招呼
哩,你们不是管地震预报的吗?血迹斑斑的年轻伤员们咬牙切齿地骂:这些白吃
饭的,饿死他们!砸死他们!
国家地震局的老张是爷爷的熟人。白天,他们默默忍受着唐山人的咒骂,记
录着各种宝贵的资料。当时正值盛夏,废墟中的尸体很快腐烂,令人作呕的怪味
儿在周围里涌动,呕得人根本无法进餐,他们用酒精把口罩浸湿,一言不发地工
作着。一天晚上,老张来找爷爷,声音嘶哑地说:文老,咱们出去走走。爷爷跟
他出去了。月亮没出来,废墟埋在浓重的夜色中,除了帐篷里泻出来的灯光,唐
山黑得象地狱。老张一直低着头,磕磕绊绊地走着,等到远离帐篷,老张站住了,
一句话没说,忽然嚎啕大哭!哭得撕心扯肺!爷爷没劝他,陪着他默默流泪。痛
痛快快哭一场后,老张问他:“文老,地震真的不能预报么?咱们真的无能为力
么?”
爷爷生气地说:“怎么不能!没有人类认识不了的规律!”
爷爷那时的主业是石油物探,搞地震预测只是兼职。他在石油物探方面已是
一代宗师,桃李天下,而且已年届70,没理由再转行。但邢台地震尤其是唐山地
震后,几十万冤魂的号哭一直在他耳边回响。78年,他正式递交了退休申请,从
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全身心投入地震预报的研究——但只能是私人性质的研究了。
多年后,一位伯伯曾叹息地告诉我,你爷爷为这个决定吃了大亏。他那时虽然已
68岁,但身体好,思路清,经验丰富,部里原打算让他再干几年的。他这么一退,
首先是经济上吃亏,因为那些年还没有到涨工资的高峰期,退休工资很低的。再
者,过早从科学家的主流圈中退出来,还有很大的隐性损失,这一点就不必多言
了。
我想伯伯说得对。爷爷的晚年是相当困窘的,工资不高,又把大部分工资用
于购买资料——他不是进行官方研究,资料费没处报销的。可以说,退休后他完
全靠奶奶的工资养着。在和爷奶共同生活的那几年里,我和姐姐都能触摸到家庭
中的贫穷。常常有国外的学生来看爷爷,他们大都衣着光鲜,面红齿白,外貌比
实际年龄要年轻20岁。他们惊讶地打量着爷爷的陋舍,小心地掩饰着目光中的怜
悯。我想,恰在这时我最佩服爷爷。因为他在这些怜悯的目光中尚能坦然微笑,
不亢不卑。这一点太难啦,至少我在这些客人面前就很难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