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张曦君却知齐萧一向不喜人近人侍候,连徐虎也不见服侍过沐浴。此时听得齐萧这样说,惊得张曦君瞪大眼睛,里面充满了不可置信。
齐萧走上岸边坐下,双腿依旧放在水里,半天不见张曦君反应,一回头却见她愣在那里,念及一会儿回去的事,不由催促道:“时辰不早了,动作要快。”
听到催促,张曦君知道没有幻听,她再三深呼吸,依言走了过去。
这种天气穿着重铠赶路,刚一走进,就能闻到一股浓重的汗味,但不知为什么,并不太难闻。
齐萧见张曦君过来了,一腿盘在草坪上,一腿继续放在溪里,直接将背侧了过去。
张曦君看了一眼面向自己的后背,吸了口气,跪在其后,弯腰将手中的帕子浸入小溪里,尔后拧干为齐萧擦背。
他背上肌肤很烫,也一如三年前印象中那样厚实得发硬,让她觉得应该要用足全部的手劲,可是看那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疤痕,心里震惊得不敢使太大力气。好一阵子,才惊觉这些疤痕的时间已久,方用足劲道细细的擦拭。
然而张曦君卯足的手劲,对齐萧而言不过抓痒儿,也许还是有不小的力气,但从后背偶尔传来的肌肤相亲,那温温软软的触感让人心里痒痒的,到真有几分像是抓痒。
背后好擦,很快从后颈往下擦完,张曦君重又洗过帕子,有些犹豫的说道:“将军,好了。”
似乎没想到这么快,齐萧皱了皱眉,继而转过身来,张开一只手臂。
果然还有前面!
张曦君心里暗道,咬咬唇,她身子微微前倾,开始擦齐萧手臂。
许是处得太近,她能感到齐萧的呼吸喷到颈项,有些灼热,让她察觉脸颊似乎发起烫来,手下的肌肤也变得烫手了。
张曦君暗恼自己又不是未见过赤裸上半身的男子,不过只是没有在青天白日下这样近距离接触过,居然觉得度日如年起来,真是没用!
这一想,心下只暗道早晚早了事,也顾不得尽量拉开两人距离,手也不再避免不去碰触到他,就想怎样快结束就怎样去擦。
只要不是柳下惠,佳人在怀岂有坐怀不乱者?齐萧低头垂眸,看着一直不敢抬眸看他的张曦君,感受着那双柔软到近乎无骨的柔荑在胸膛上慢慢移动,脑中全是方才被仰慕迷恋的一幕,又想着不久前要她孕育子嗣的决意,心中潋漪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再三压抑,终是心随意动,一把抓住那在胸膛上游移的小手,顺势一带举高抱入怀中,随即将头深深埋入白皙的颈间,嗓音暗哑道:“今日不行,得要走了!”尾音未落,猛然起身,疾步走远。
张曦君冷不防被狠狠抱住,还没反应过来便被甩开,她呆了半晌,慢半拍的想起那句好似她要求什么的话语,顿时被震得张口无语,只能膛目结舌的望着正穿甲胄的齐萧。
第五十二章 入城
一路无话,回到营地已是酉初时分,天还没全黑,空气里终于有了一丝儿凉意。
勒马向离时的树下行去,那里早有几个小兵候着,远远看见来人是齐萧,立马飞快地跑回大营里。
齐萧看着目光一闪即敛,面上表情不变,手上缰绳却是一紧,马速又随之一慢,缓缓驶到树下停住。一个二十五六的小兵随即上前,稽首一礼,小心翼翼地牵住马头,齐萧这才翻身下马;几乎同时,另一名小兵在马蹬下躬背而跪,口里说道:“请君夫人下马。”
一副粗嘎的嗓音,显然还在变声期,应该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少年。
张曦君皱了皱眉,看着乌青天光下单薄瘦弱的背部,脚有些踩不下去。
齐萧见张曦君要下不下,以为她害怕,伸出一手道:“下来吧。”声音不说多温和,比起一贯的冷腔冷调却是柔和许多。
彼时正是士兵轮值巡查之时,听到齐萧说话的语调,虽受军规辖制没敢闻声侧目,却不约而同面露异色。
张曦君犹为溪边齐萧拥抱的举动不适,心里自是不大愿与齐萧接触过从亲密,但一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扫了齐萧颜面,又心中怪异让一个小少年承受一脚之力,只好将手伸了过去,哪像齐萧一下将她的手包住,心头莫名一颤,下意识往回一抽,登时重心不稳,踩在马镫上的脚一滑,另一只脚不及踩到少年背上,她整个人就朝前栽去,落入齐萧怀中。
“怎么不看清楚再下!”齐萧眼疾手快的接住张曦君,右脚倏然往后一步退止,稳住二人身形,便是低声斥道。
眼见张曦君差点摔下马。一旁的几个士兵赶拿出才备好的火把燃起。
在众人面前跌入齐萧的怀中,又被不留情面的教训了一句,张曦君觉得有些难堪,顾不得撞上齐萧胸前重铠的痛,也不及去想齐萧竟没做出一副宠溺之态,忙挣脱齐萧的怀抱立稳身子,就听见身后有人声音急促道:“三弟,你总算回来了。”
军中能叫齐萧三弟者,不用问也只是谁。
张曦君心中纳罕齐藤有何事如此急切,遂同齐萧一起闻言转身。隔着一道帷帽上的白纱看了过去。
少顷,便见齐藤并军官仆役数人,拥一郎君行至。
这位郎君大约二十三四正是当年时。头戴小冠,身穿白衣,宽袍大袖,腰系宝带,手执折扇。面如傅粉,唇似胭脂,端是一名偏偏浊世佳公子,只是不知为出现与之格格不入的军营之地。
正隔纱打量着,以为万无一失,却未料这位白衣郎君猛然侧首。目光如电,无措遁形得仿佛发现她窥视一般,不由地心虚之际。他却又仿若无事的移开视线,对齐萧笑道:“襄武王携美出游 ,又如此的怜香惜玉,这可是难得一闻,说不定将来传为一方美谈。我多等一会不打紧。”声音朗朗,十分清润悦耳。却有一种不明意味在内,但又不让人心觉不悦。
他立在齐藤、齐萧兄弟之侧,一身铅华气度力压齐藤,不怯于齐萧凛然之势,想来这人来头不凡吧。
心中方下论断,只听齐萧笑道:“若瑾瑜公子前来,齐萧必是亲自相迎,只是襄武王爵位,我还未亲自向皇上谢恩,现在实当不起如此称呼。”
瑾瑜公子,当今王世家主唯一嫡子王洵,字瑾瑜,相传七岁作诗,八岁举笔成文,十二岁一篇《论时政》轰动京城。如今入仕从政内敛许多,不再如少时锋芒毕露,却依旧广受天下莘莘学子推崇,并有传闻道他是众名媛心中佳婿,更有当今皇后之女倾心,只可惜神女有心襄王无梦,他至今尚无倾心之人,故二十又四未娶妻。
闻言,张曦君想起自己在长安听过的瑾瑜公子事迹,心下一阵好奇,不禁再次偷视,发觉他虽没传闻中的三头六臂,却也当得起如此的追捧盛传,不过这样天下闻名的贵公子,不远辛劳出城又所为何事?
想着,忽然忆起此人正是凌云郡主的堂兄,又加之方才那一袭抑扬顿挫的话,如此来意呼之欲出,张曦君默然,从王洵身上挪开视线。
哪知王洵与齐萧寒暄片刻后,并未多说什么便告辞了,只是在告辞之时忽然道:“明日二皇子将代皇上犒军,到时百官相迎,百姓倾城出动,如此盛大之势,不知将军欲带哪些人入城?”
明日虽是天子犒赏三军,但十万大军自不可全部入城。如此之下,以天子犒军为主的众军尚不能尽数受皇恩,非喋血沙场的其他人又岂可以此名目随同入城?
一番话落,相随周边的众人大多听晓其意,目光皆若有似无瞥向张曦君。
张曦君垂下眸来,让白纱眼睑一并遮去众人近乎露骨的目光。
的确,齐萧和凌云郡主大婚在即,作为侧室,又有着众人所认为的受宠,她不该在明日那样的盛况中堂而皇之的出现,这无疑是折了凌云郡主与王氏一族的颜面。
还有方才下马那一幕,应该都入了他们眼中,怕是更加认为她受宠非常……
思绪转至此,张曦君无奈一笑,又想到不久前小溪一幕,她忍不住嘲讽的翘起嘴角,尔后抬眸看向齐萧,等着他的回答,以解这一路上不明为何她会同来长安之惑。
齐萧似未察气氛转变,他随意笑道:“瑾瑜公子主理这次犒军事宜,我虽不才,却也不会给瑾瑜公子带来麻烦。瑾瑜公子放心,明日入城的三千精兵我已心中有数。”
闻言,王洵暗松了口气,虽然如此答案,乃属意料之中,但今日齐萧突然离营,直至城门将要关上,他不得不返程时,方才施施而回,这实在是凑巧得让人难以相信……一念转过,他眼睛一眯计上心头,复又笑道:“将军一心为国,瑾瑜佩服。不过将美妾佳儿都留在十里坡外,将军可是放心?不如瑾瑜今夜代为护送他们入城如何?”
齐萧从善如流道:“我本也打算派一百步兵送他们先回襄武王府,现在有瑾瑜公子相送自是不错,如此有劳。”
得到满意回答,王洵释然一笑。
如此,一切揭过不提,二人气氛融洽。
张曦君却依旧未解上京之惑,只默然听从安排——是夜,和齐瑞在王洵和一百步兵护送下平安入城住入襄武王府。
ps:太高估自己了,没按时码字出来,继续潜下码字,争取明白天再更新。
第五十三章 邀约
襄武王府是一座五进大宅,于数月前与一旨封王令一同赐予齐萧。府邸不是新建,是在一座犯事官吏外宅基础上翻修的。许是出于齐萧正炙手可热又将与王氏联姻之故,负责翻修之人十分负责,让翻修后的宅子与新宅无异,并且穷极奢华与精致,可见其人颇为费心。不过齐萧一直在外平乱,这座精舍也就空置多时,仅有王氏拨留十余名家仆代为照看。不知有意无意,代为打理内务的陈王氏,不仅未将她安排到齐萧将住的主院,还将她与齐瑞分置宅中的一南一北。
对此,张曦君并没有异议,甚至满意这样安排。
至于陈王氏将她安排在紧挨主院的做法,心里不由暗赞一声:不愧出身世家大族,提醒她谨记身份之余,又考虑到齐萧对她的“宠爱”。
而王氏一族也果真不负盛名,竟能找到陈王氏掌理襄武王府内务,也可谓煞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