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鼎-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廷还有神策军,还有禁卫军,那根本不是朝廷的军队,而是属于田令孜个人的。神策军、禁卫军的大小军头,都只听田令孜的命令,连皇帝都无法差使他们。朝廷既然连自己的军队都没有,又有什么力量来强令地方节度使执行朝廷的命令?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同样是朝廷又爱又恨地人物。凤翔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近了。中间又没有任何地天险。朝发夕至。随时都可以对长安发动致命一击。朝廷想要在长安呆得稳稳当当地。首先就是要保证凤翔节度使地忠心。可是从目前地情况看来。之前地凤翔节度使李昌言。后来地李昌符等人。都是性格非常复杂地人物。眼里只有自己地私利。表面上对皇帝还算恭顺。不过只限于皇帝嘉奖他们地时候。天知道在他们地背后隐藏着什么祸心。如果没有朱全忠和李克用地牵制。说不定他们连弑君都是做得出来地。

这次田令孜挟持皇帝逃离凤翔。试图转往兴元府。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悍然派兵追杀。哪里还有做臣子地味道?只恨不得皇帝早日死了。另外选一个听话地傀儡皇帝。在宁节度使朱玫看来。这样地想法似乎就要付诸行动了。崔碣从多方面了解到。朱玫已经公开放话。现在地皇帝已经不配做天子。他准备另外选一个有能力做天子地人为皇帝。

如果是在长安。在皇帝地身边。崔碣一定会以身赴难地。痛斥李昌符、朱玫等人地大逆不道。痛斥他们地卑鄙无耻。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只可惜。他现在是在遥远地淮南。即使知道皇帝陛下面临巨大地危险。陷入了前所未有地困境。他能做地。也只有默默地祈福而已。为人臣子。到了这种地步。也算是尽忠尽职了。当然。崔碣还给自己一项秘密地任务。那就是竭力阻止刘鼎变成朱玫、朱全忠那样地人物。

“既然你让我担任黄州刺史。我就将黄州真正变成朝廷地辖地。”崔碣多次提醒自己。一定不要被刘鼎地狼子野心所蒙骗。一定要在淮南地区做出点实际行动来。支持现在一片破碎地朝廷。

崔碣入城以后。前来迎接他地人是殷红林。

在刘鼎身边地亲信里面。殷红林是比较特殊地。他原来是舒州刺史王博地外甥。很有些纨绔弟子地味道。但是他和刘鼎地关系却很好。主动和鹰扬军搞好关系。后来王博不幸遇难。殷红林就加入了鹰扬军。获得了刘鼎地高度信任。殷红林这个人。要说大地本事。可能是没有地。他最擅长地。就是和人吃吃饭。说说话什么地。但是他和每个人都相处地挺融洽地。在鹰扬军里面地人缘极好。崔碣、王承颜来到舒州以后。刘鼎主要是通过殷红林和他们两个打交道。

王博、林度、崔碣、王承颜当年都曾经在长安同朝为官,非常巧合的是,他们都是唐懿宗大中十一年的进士,那时候的他们,都是二十来岁的样子,意气风发,满腔热血,强烈的想要一展抱负,为大唐帝国的重新崛起,贡献自己的每一分力量。只可惜,后来的残酷现实绵绵不断的打击着他们,让他们的满腔热血逐渐的冷却下去。又过了数年,黄巢起义,朝廷避难西川,每个人又有了不同的境遇,但是对于友人的亲戚,多多少少总是有几分感情的。

殷红林告诉崔碣,刘鼎现在不在蕲州城,蕲州刺史范冬菊也不在蕲州城。

崔碣好奇的说道:“大人到哪里了?”

殷红林说道:“大人已经到了兰溪了,吩咐我在这里等你。”

崔碣好奇的说道:“他到兰溪去做什么?亲临前线指挥打仗?”

殷红林笑着说道:“不是。淮西军已经被击败,我们大获全胜,刘大人正和范大人在兰溪劳军呢。”

崔碣完全想象不到,鹰扬军竟然这么快就击败了淮西军。当初情况通报的时候,从黄州南下的淮西军,据说有两万人。两万人的淮西军啊,鹰扬军才这么点兵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击溃他们?从舒州到蕲州的路上,崔碣接到的信息,也是淮西军正从黄州大举南下进攻兰溪,兵力在万人以上。鹰扬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取得胜利?或许鹰扬军只是打了一个小小的胜仗?还有更多的淮西军没有歼灭?对,一定是这样的!刘鼎亲自赶到前线去,就是要激励鹰扬军继续奋战,取得最后的胜利!

他急切的说道:“南下的淮西军,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殷红林说道:“南下的淮西军,已经被基本消灭了。”

崔碣半信半疑的说道:“歼灭?全部歼灭了?”

殷红林点头说道:“详细地战报我也没有看到,到底歼灭了多少淮西军,还没有准确统计出来。但是听前面回来报告喜讯的人说,杨鹭飒杨指挥在巴水左岸消灭了一万多地淮西军,加上之前在兰溪打败的五千人。淮西军应该是差不多被全歼了。后来又有消息说,黄州的淮西军不敢继续逗留。准备要撤退了。”

崔碣难以置信的看着殷红林,深信他没有撒谎。

如此说来,蕲州、黄州才刚刚落入魔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又被鹰扬军收复了。嗯,准确来说,蕲州从来都没有陷落过,淮西军在兰溪碰了一鼻子灰。就灰溜溜的撤走了。黄州的淮西军居然主动撤退,显然是被鹰扬军打怕了。相信他们下次再想进攻黄州,一定会好好地再三考虑的。只是,鹰扬军的动作也太快了一点,让他崔碣完全没想到,内心里的一番想法,免不了又要重新酝酿了。

殷红林看着崔碣的脸色,关切的说道:“大人交代我,如果你不觉得疲惫的话,就让我带你到兰溪去。尽快的了解黄州的情况。你要是累了,就在蕲州暂且歇息,等他从兰溪回来。我看崔大人你脸色很难看。不如在蕲州休息一个晚上再说吧!”

崔碣急忙说道:“我不累,我们马上去兰溪。”

殷红林疑惑的说道:“崔大人,你真地不需要休息吗?”

崔碣凛然说道:“不用!我们马上去兰溪!”

两人当即动身,从蕲州城赶往兰溪。

自从进入蕲州以后,这边的道路就要比舒州差了很多,道路弯曲而狭窄。地面也起伏不平,坎坷崎岖,就算是骑马,也走得不快。一路上,自发前往兰溪劳军的蕲州百姓络绎不绝,他们要么提着,要么挑着,没有人地手中是空的,各种各样的慰问品可真的不少。蕲州百姓的心情也非常的高兴。有人居然还唱起了古老地民调。崔碣随意的问了一下。这些老百姓都兴奋的表示,鹰扬军击溃了万恶的淮西军。让他们避免遭受灾难,当然要犒劳他们。有几个身体瘦弱的渔民则表示,是刘鼎颁布的法令,让他们有机会避免血吸虫的侵蚀。

崔碣疑惑的说道:“血吸虫?大人颁布了什么样的法令?”

那渔民乐呵呵地回答:“节度使大人下令,免除渔民们地十七条律令,每个月不需要上缴鲜鱼,鲜鱼可以自由拿到市场上买卖,每个月只需要上缴五文钱作为赋税即可。这样我们不用没日没夜的出去捕鱼了,有空闲地时间,我们也可以到城内来走走了,看看城里的热闹,也不用受到衙役们的欺负了。”

崔碣知道,关于渔民的十七条律令,是非常不人道的。当时的官吏,为了从渔民们上榨取财源,迫使渔民每天都要出去捕鱼,而所有的捕获得到的成果,都要交给衙门统一定价,统一收购,有些黑心的官吏,故意刁难渔民,要么将价钱压到最低,要么是故意拖着不肯交易,让活鱼变成死鱼,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渔民。为了获得更大的财源,蕲州甚至规定,每个渔民每天至少需要捕捞二十斤的鲜鱼,否则就要承担沉重的徭役。

蕲州那么多渔民,没日没夜的在湖泊上干活,也无法天天达到这个要求,毕竟湖泊里的鱼类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天都捕捉到那么多。因为无法上缴足够数量的鲜鱼,很多渔民就被衙役们欺负,打得遍体鳞伤。因为常年在水上生活,渔民们的身体自然是越来越差,他们还不知道血吸虫的危害,只以为是老天惩罚自己,最终无钱求医,只能在无奈中死去。直到相关的公告贴满了蕲州的城门,渔民们才知道,原来他们也是有希望的。

殷红林低沉的说道:“皮元德、马南青其实都知道这些禁令不合理,可是他们是绝对不会主动废除的。”

崔碣摇摇头,无语凝噎。

殷红林笑着说道:“算了,不说这些丧气的事情。昨晚胜利的消息传到蕲州城,蕲州的百姓们欢呼雀跃,比过年的时候还要热闹。我半夜出去巡逻,看到大街上到处都是人。太白居之前囤积了好几年的白酒,全部都卖光了,很多人都难得一醉。我看到那个老板笑得那个样子。只有嘴巴没有眼睛了,他昨晚赚的盆满钵满。今天一大早就屁颠屁颠地赶到兰溪去了,还带去了最好的二十坛梅酒。”

崔碣点头说道:“这是当然,鹰扬军深得百姓地拥护啊。淮西军祸国殃民,大逆不道,只要是人,都恨不得全部消灭他们。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人心所向,淮西军的末日不远了。在我的有生之年,必然会看到秦宗权伏法授首的那一刻。”

殷红林遗憾的说道:“可是淮西军在其他地方还是很嚣张,似乎看不到灭亡的迹象。他们在荆南,围攻了荆州将近一年多的时间,据说那里地处境非常的艰难,连尸体都堆在城头上作为挡箭牌了,城里已经没有粮食,部分新鲜的尸体就作为食物吃掉了,很多人都是闭着眼睛吃下去的。最后连尸体都没有得吃了。就吃自己人,先吃小的,再吃大的。他们其实不想吃。但是他们不吃,就会饿死。城里的人再吃,城外的人再吃。本来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足够的悲哀,可是就算死了,依旧得不到安宁。”

“又有孙儒进攻洛阳。纵兵焚烧二十多日,最终六朝古都,最终完全毁于乱兵之中。孙儒又要进军河阳,令的河阳一带百姓,疯狂奔逃,最后唯有请求李克用驻兵河阳,这才稍稍安定当地地民心。淮西军又在寿州、颖州等地疯狂抓丁,扩充军队,较之八角镇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