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学家们算出,对一艘正在下潜的潜艇,最可能击沉它的定深是25 英尺。遗憾的是,MKⅦ型的引信不能定在比50 英尺更浅的深度上。
于是开始研制一种能在25 英尺深度上爆炸的新引信。1942 年6 月,一种新的Ⅶ型空投深水炸弹投入使用。它是一种装有铝未混合炸药的25 英尺定深的深水炸弹。
但是,这种深水炸弹的爆炸深度显然仍太大。这是由于深水炸弹的凸形头入水时形成一个气穴,使海水不能很快地进入引信室,因而不能保证深水炸弹在25 英尺深度上爆炸。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深水炸弹被重新设计成凹形弹头,这种炸弹能减慢深水炸弹人水时的速度。此外,新制做的弹尾导流罩,能在深水炸弹撞到海水时立即折断,这就使深水炸弹能向一侧滚动下沉,速度继续减慢,同时还能破坏气穴的形成,使海水很快地进入引信室,从而使深水炸弹真正在25 英尺深度上爆炸。
从1942 年初起,就有U 艇在浮出海面时,遭到攻击的报告。尤其是在比斯开湾这种现象屡有发生。德军经常在指挥塔上严密巡视的时候,却发现了前来攻击的飞机,而这时总是距离盟军飞机发现U 艇以后有一大段的时间。
造成此种现象的最大原因在于敌方的攻击法,原来敌机老是从太阳的方向,或者从浓厚的云层中,避开德军锐利的耳目,展开攻击。
英军的飞行员往往在远距离就能发现U 艇,然后以充裕的时间寻找便于攻击的位置。
接着U 艇的艇长们便心烦不已。因为当他们航行于漆黑的海面时,经常遭受到飞机极为准确的探照灯的照射。飞机总是笔直地朝U 艇飞来,到2000公尺距离时,即打开探照灯扔下炸弹就逃之夭夭。
6 月17 日,正当摩亚少校的U 艇攻击ONsl00 船队的时候,一艘驱逐舰以高速度从地平线的尽头赶来,前后袭击达10 次之多。这正表明英军水上舰艇也应用了某种强有力的反潜技术。。
邓尼茨认为,英国肯定已经开发了高性能的长距离电彼探知装置。他嘱咐海军总司令部的技术当局解开这一道谜,然而却没有得到具体的答复。
技术当局的官员只是说,现在的雷达只能探知浮上水面的U 艇,而且必须是在海面极为平静、相距很近的时候才能奏效。
当时德国并不知道,英国早已开发了波长1。5 公尺的超短波雷达,而且能够由飞机搭载,正是有了这种雷达,才能完成上述的任务。不过,一到近距离,这种雷达就不起作用了,以致必须用目视的方法来测定U 艇的所在位置。
早在战争初期,英国就已经解决了这种缺点。空军H ·V ·利少校还发明了一种飞机能够搭载的探照灯。
到1942 年的后半年,此种探照灯与新型雷达终于一起派上了用场。照耀疏于警戒的U 艇艇长,正是这种利氏探照灯。
正是采用这种方式,击沉了一度在美国海域大创战绩、航行在归途中的U502 号,击沉了正从基尔返回法国途中的U165 号。除此之外,U578 号,U705号,U751 号也都在出击途中,在比斯开湾受到攻击,以致不得不返回基地修缮。
邓尼茨认为,假如没有精巧的机载雷达的话是绝对无法展开如此有效的奇袭的。于是,他把技术人员召集到巴黎,想出了一条对付雷达威胁的对策。
此对策,就是在U 艇上附设雷达波受信装置(有人称之为ECM 或者逆探装置,以后就称为逆探)。有了这种装置,U 艇就能捕捉到敌方的雷达波,能够在遥远的地方(在对方捕捉到反射波,从而展开攻击的距离以外更为遥远的地方),获知对方的位置。
这种装置通常以法国制造的美多装置来替代。而所谓无线,就是把电线绕到木框上,于是有人称之为“比斯开湾的十字架”。在紧急对策方面,开发了这种对空雷达,并用它来装备U 艇。
“逆探”虽然能够探知对方的存在,但却无法判断其距离及方位,这种雷达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点。
更进一步的对策是,为了不使机载雷达的发信电波,有如回声般返回到飞机上,邓尼茨研究决定以U 艇的舰体来接受这种电波。
紧急对策的“逆探”与“比斯开湾的十字架”,终于在8 月份被安装到了U 艇上。
效果的确非常显著,直到10 月为止,英机对出没于比斯开湾的U 艇无法再展开攻击。因为,U 艇一旦以逆探捕捉到飞机的雷达电波,即把无线收进艇内,然后很快潜航。这样飞机也就无法获知其行踪了。
1942 年夏未,英国又制造出10 公分极超短波的雷达(能够在更遥远的距离测定目标),因此德军的优势又被推翻了。不料,由于英国海、空军不和,新兵器就屡屡不能派上用场,因此也就便宜了U 艇。
英空军的轰炸兵团一直热衷于对德本上的空袭,因而拒绝把新雷达配给海岸航空兵团使用。
英空军部后来做了调停,才把40 个新雷达拨给海岸航空兵团的“威灵顿”飞机使用。不过,由于制造时并非针对U 艇,因而效果也极微小。
到1943 年1 月,装有改良雷达的轰炸机从美国抵达英国。在这期间,U 艇部队一直试图把对英机的优势继续保持下去。
邓尼茨要求空军,从空中援护受损(在比斯开湾)后返回基地的U 艇。
于是空军从福凯尔岛派出了一架“堪德尔”飞机前往支援。
7 月上旬,邓尼茨抵达东普鲁士的洛明丁,要求空军总司令戈林拨给他一些必要的飞机。
在此次会见中,两名将军就充满了敌意。因而邓尼茨抑制住嫌恶之情,递交了一份热情洋溢的要求书,终于从戈林的总参谋长处获得了24 架的卡丁u88cb 型战斗机。
为了增强防御能力,每逢返回基地时,U 艇即装上4 挺7。9 毫米的机关枪,同时U 艇还得到一项指令:除了充二次电池以外,不管昼夜都必须潜航。
德潜艇攻击武器方面也有了改善。1942 年末,生产了两种新的鱼雷,结果只要能发现船队,U 艇就能够发挥极大的威力。
这种FAT (目标追击鱼雷)及LUT (同一海面反复旋回鱼雷)鱼雷即使从远距离也能发射。不久鱼雷就能在船队航列之内。因而在动力耗尽之前,确定能够提高命中率。
欲决定U 艇在将来是否能够继续攻击盟军船艇,光靠临时性的对策是不行的,必须研究对方根本的问题。如果英国真的是在开发远距离发现U 艇的雷达的话,那么在飞机续航的距离内的海面上,U 艇势必将无法活动。
飞机所展开的攻击,显然能给U 艇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飞机刚一出现,U 艇就必须迅速潜航,以避免被投掷深水炸弹的威胁。这样,当U 艇再度浮上来时,目标船队早已远去,当然也就无法保持接触了。
1942 年6 月24 日,邓尼茨司令向海军总司令递交了一份呈文,请求重新检讨潜水艇在这场战争中的任务。其内容大致如下:作为进行战争的兵器,U 艇所具有的能力,能够被我们全心地期待吗?
如今敌方的防卫手段不是大大地减弱了U 艇的攻击威办吗?对于敌方的攻击能力,我们也大有研究的必要。
以上的三点实有检讨的必要,我们的U 艇面对着护卫能力非常强大的敌方,有了新的潜水艇就不必航行到能发现船队视界之外,再在那儿浮上来,不必耗费好久一段时间,以便寻找袭击船队的好位置。
艇长可以任意地潜航;可以直接地确定攻击位置。
这种高速潜艇,能够离开同行的U 艇;把驱逐舰诱出船队,或者与护卫舰一争高低,然后再朝目标折回,有如猫玩老鼠一般,玩腻之后即可把它吃掉。同时一旦要潜航,即没有害怕机载雷达的必要。
所谓雷达,乃是U 艇展开行动的最大威胁。
6 月24 日,邓尼茨在写给总司令部的书信里对瓦尔达潜艇表示极大的信赖,他在结尾时说:加速建造瓦尔达U 艇,乃是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一大要素。
第二节 魔高一丈
1942 年夏,德国潜艇的建造速度比被击沉的速度要快,准备部署在中、西大西洋的更远程潜艇和供应潜艇正在建造之中。由于已能部署更远程潜艇,并为了避开设防的海区,邓尼茨把潜艇由大西洋航线调往巴西沿岸并深入到加勒比海。
为了支援美国海军掩护加勒比海,原来部署在罗德岛的英国第53 中队的“哈德逊”式飞机被调到特立尼达。该分队的分遣队也被派到英国与法属圭亚那,帮助掩护巴西海岸,巴西的5 艘商船在其海岸附近被击沉后,巴西被迫于8 月22 日对德宣战。
但巴西缺乏受过反潜作战训练的飞机,于是美国立刻派去几个“卡塔林纳”式飞行中队给以援助。德潜艇为了寻找防御薄弱的区域,分布得越来越远,少数远程潜艇甚至到达了印度洋和莫桑比克海峡。往返于印度洋的大型部队运输船,以及从波斯湾油田起航的许多油船,都采用了通过南非的航线。
由于德潜艇采用的是单艇攻击,所以印度洋上的护航舰艇很快就发现,它们可以离开它们所护航的运输队(这里的护航运输队一般比大西洋的护航运输队小得多)去追踪德潜艇直至将其消灭。但是,在开普敦附近的损失比较严重,英国海军部不得不从哈利德克斯的护航部队和东部舰队抽调30 艘拖网渔船、驱逐舰和轻护卫舰,组成一支护航部队。
然而,这一任务直到1942 年底才开始执行,因此只要德潜艇能从停留在大西洋中部和西部的水面袭击舰和新式潜艇油船上进行加油,运输队就要不断地遭到损失。
诺布尔海军上将在1942 年9 月组织了第一个支援大队,即第20 护航大队,由沃克上校领导,遗憾的是,该大队在第一次支援了ONSI32 护航运输之后,第二个月便不得不宣布解散。
西部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