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兰芳一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她能听懂的方式,将她本身不理解的东西讲述得一清二楚。
二人一边漫步一边闲聊,直到下人过来叫吃午饭,才一起转过两进庭院去了前厅。
这顿饭因为有了姐夫而吃的异常开心,让许兰秋更为惊喜的是饭吃到半途竟然来了个不速之客,正是多年不见的大哥许敬业。
许敬业一身西装,和当年的样子没有多大变化,脸上因为风霜的侵蚀更显成熟。笑容依然迷人洒脱,只是多了几分沧桑,也不似以前那般放肆的大笑。原本比尹志民小两岁的他,此时看来倒比尹志民苍老了许多。
三个姐妹的样貌却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许兰秋和小五。
许敬业凭着记忆准确的叫出了各人的名字,小五和大哥拥抱,三姐和许兰秋眼中含泪立在一旁。
“敬业!多年不见。”姐夫的声音提醒了许兰秋,她记得二人已经势同水火,心中一阵紧张。不想,许敬业也淡淡一笑:“是啊!多年不见。”大有一笑泯恩仇的意味。
许兰秋发现自己担心完全多余,二人饭中融洽平静,饭后又像往常一样坐在远处谈论着什么,恍如当年!
后来从大伯口中得知两个人所在的阵营将再次合作,虽然还没有正式的声明,却有民众呼声。许兰秋不懂得这许多,只知道姐夫和大哥似乎终于重归于好了。
大哥出现了一次后又很少看到了,从三姐口中知道大哥还在广州但不方便常见面。这之后再见到姐夫的时候他进出都是匆匆忙忙的,但总不忘嘱咐许兰秋最近没事多待在家里不要外出。后来连大伯也说了同样的话,三姐,小五和许兰秋均被告知暑假不许回家都到大伯家住。许兰秋当时不知道厉害关系,直到外面开始打仗,据说是广东这边和中央在打。
小五一幅忧国忧民的样子,对此嗤之以鼻:“陈济棠怎么能跟中央对着干呢,这不是大逆不道吗?有这力气还不如打日本人去。”许兰秋向来对小五没什么好感,不过这次却从心底觉得小五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三姐却不言语。小五急了:“三姐,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三姐只淡淡回了句:“莫谈国事。”小五看三姐这个时候还在抱着《百年孤独》在那细看,扮了个无奈的鬼脸。
其实仗也没怎么打,许兰秋躲在大伯家的林院中几乎感觉不到战事。三姐还是天天看书一幅镇定自若的样子,小五却是一天难耐一天,又问不上大伯,眼见着许兰秋似乎还有些好奇心便怂恿许兰秋去外面打听消息。
许兰秋心如明镜:“你自己怎么不去?”远远的看见姐夫进了大伯的书房便道:“好吧,我帮你问。”小五本来懒得好言相求,没想到许兰秋竟然自己答应了,不禁雀跃,还以为许兰秋真要出去,在许兰秋身后喊道:“哎,你小心点。”
没想到许兰秋破天荒的听到大伯同姐夫言语中居然有争吵的意味。姐夫出门看到许兰秋没有如往常一样微笑,径自走了,大伯随后出来也是一声不吭。许兰秋见这阵势不敢再多问,回去胡编乱造了一通,小五可不是傻子很快就识破许兰秋的瞎话,二人不欢而散。
过了一个多月的样子,小五忽然兴冲冲的从外面跑来说领袖来广州了。许兰秋很不识趣的问了句:“哪个领袖?”被小五狠狠教育了一番:“你连那个领袖都不知道啊!?这要搁在以前,就凭你这个一句话就可以叫你人头落地。”说完还做了一个咔嚓的动作,表情急尽夸张。许兰秋赫赫笑道:“你不做演员可惜了。”小五不以为然:“演员有什么好当,尽做些没用的。”
“哪依你看什么才叫有用的。”
“和实践结合,融入到社会大潮中去。”
“演员演戏不也是社会大潮吗?”
“那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小五有些不屑:“一个是在虚构舞台,一个是真实社会。怎么能一样呢?”
许兰秋笑道:“照你这么说,你天天游行示街的也是在演戏了。”
小五见许兰秋有取笑自己的意味便不再费口舌:“口舌之争有什么,我去找地方接近去。”
临了,三姐说了句话让小五很是泄气:“你不是天天都在反对人家,请愿游行的,不知道给人家制造了多少麻烦,现在人家来了你还想讨什么好。”小五听了复又坐回亭中石凳之上,自个在那冥思苦想。三姐轻轻一笑,看了看许兰秋不再言语。
不过小五这个消息却是真实,果然不久之后广州态势渐趋平稳,这次不大不小的战争,许兰秋还未来得及经历就悄然结束了。那时候的许兰秋甚至还天真幼稚的想过可惜的念头。
在这年年底快过年的时候,北方的一座城市西安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连许兰秋这样不关注时事的人都不得不知道的大事。前因后果,当时的许兰秋还不能根据自己的听闻拼凑完整,不过有一点很明确,大哥和姐夫正是由这件事情彻底走在一起的。
之后许兰秋很少见到大哥和姐夫了,不过却又有了二姐的消息,据说之前一直在江西,现在去了南京,不知道从那得来的消息,听大伯说他也不能知道的很准确。
第二年春天,三姐演完最后一场话剧也离开了广州。小五在暑假前就被母亲的电话反复催促好几次,终究抗不住,在放假前一个月回家了。
南方的夏天按说该是万物茂密的时节,许兰秋却没由来的寥落,眼见时局越来越动荡,一放假便也回到了镇上的家中。

(二)心灰意冷,代妹远嫁(1)

许家在镇子的最南端,穿过蜿蜒的青石板铺就的肠道,拐过一棵老树,便看到一处不大不小的院门。院门外面不远处就是阡陌,许家虽在城镇也只如在乡间一般。院子不大,许兰秋刚推门就听到小五和母亲的争执声,其中还夹杂着小五若有若无的哭泣声。许兰秋不用听也能猜到,这必定又是为了小五那桩莫名其妙的婚事。
事情的原委许兰秋并不十分清楚,只记得那年她和小五都只有四五岁的样子,双双出落得像屋后山坡上早春的葱草一样青涩可人。笑容灿烂得连蝴蝶和鸟儿见了都要追逐许久,穿梭在金黄稻田间翩跹。常年在外的父亲经过短暂的停留,又将启程了。不过这次却是要去济南探望远方的表叔,要带一两个孩子去给表叔看。
“济南还有表叔么?”许兰秋心中有个大大的问号。
许兰秋很希望父亲能带自己去,因为她想要更多的时间和父亲在一起,当然小孩子好奇的心性恐怕占据了更重要的原因。所以她早早的就穿戴整齐跑到院子中央的栀子花树下立着,她觉得自己一定像个小仙女一样美丽。
直到现在她依然能清晰记得当日的情形,因为那是许兰秋记忆中全家人最后一次齐整的聚会了:大哥坐在台阶上拿着一本不知道什么书正看得出神,三姐独自坐在秋千上快乐的荡阿荡,二姐和小五正在为了一件小事争吵。父亲和母亲从里屋中出来,叫了大哥,小五,口中念了念二姐和三姐的名字,最终选定了大哥和小五。只待院中各人散去,也没有人注意到不大的栀子花树下怯生生的许兰秋。
因为赌气,许兰秋决定在父亲带着大哥和小五出发的当日不去送他们。
即使是几岁的小小少年也是渴望被正视的,如果你忽视他太多,他必定会有一天采取非常手段来惩罚你以达到引起你注意的目的。
当然,那个时候的许兰秋比秋天旷野的天空还要明净,是想不出太多花样的,顶多就是躲到屋后山坡外的小树林捉蝴蝶。
不过,即使如此,许兰秋终其一生也不能原谅自己当日的任性,因为她就此失去了最后一次与父亲短暂相聚的机会。
数月之后,大哥和小五带着父亲的骨灰回到了家中。许兰秋永远也忘不了那日大哥的神情,没有痛哭流涕,甚至没有任何哀伤,眼神甚至还比平时更坚毅明亮。
许兰秋曾一度觉得大哥过于冷血,因为他当时只有十七岁,面对丧父之痛能如此淡定不能不叫人联想到人性层面上来。
后来,许兰秋慢慢长大了,也渐渐体会到大哥当时极力隐忍的悲恸。因为在日后的日子里这个十七岁的少年仿佛一夜之间成熟稳重,作为全家唯一的男人,毫无准备的支撑起整个家庭。
好在许家的几个儿女几乎没有哪个是一定需要别人照顾才能过活的。二姐甚至在很多地方比大哥还要厉害十几倍,不但同大哥一样靠着做各种各样的兼职供读学业,还能有结余的钱寄给母亲。就连一向柔弱的三姐也凭着与生俱来的才华,成为各大文刊的常客。
就这样,许家稍长的三个孩子凭着各自能力,竟相互扶持着奇迹般都完成了各自的大学学业。至于剩下的许兰秋和小五,还有一位能干的母亲,她捡了乡间几块因为主人搬迁而荒芜的田地,靠着终日忙活也能将两个小女儿养得很好了。
等到许兰秋和小五长大的时候,光大哥和二姐寄回来的补贴已经够大部分家用了。失去顶梁柱的许家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许兰秋有时候想越是平凡的家庭越能见证人性的伟大。当然在那样一个变幻莫测的年代,平凡反而是最大的奢求。
许兰秋横过小院的时候,透过厅堂的窗户瞥见母亲身后墙上悬挂着的父亲的遗像,心微微抽搐便不再抬头看。
十四年了,对于父亲的死,许兰秋并没有刻骨铭心的悲恸。从她记事起父亲便少有长时期在家呆过,即使在家和她温存细语的时间也少之有少。所以父亲对于她的印象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份量可能未必有大哥来得重要。然而内心深处却是极为看重和渴求的,自从父亲离世,她便总觉得自己比同龄人要少了些什么。
后来世事动荡,很多人在战火中死去了,她便也接受了这样的亲人间骤然离世。
父亲的死因,当年年纪尚幼,家人又有意不愿说的样子,故一直到现在许兰秋也没有十分明了个中情由。但有一定却是清晰无比,与父亲的死讯一起带回的还有一纸婚约。婚约的指定之人就是厅中与母亲争吵的小五。
通过多年断断续续的了解,当年的情形似乎是父亲一行在去济南途中惹上了祸事,最终由广州的大伯出面与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