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9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凤来颇为尴尬,接过图样,仔细的观看起来。

只见那几幅图样上,用“彩sè”画着几支植株,一种长得较高,郁郁葱葱,顶端有几个黄sè,又以绿叶包裹,这正是玉米。

另外的图样上,也是以彩sè画的,不同的是,这个比较低矮,和一旁的成年人比,不过人的膝盖高,倒是在地下,画这不小的几个果实,看上去,果实蛮大。

施凤来有些ji动的看着,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欣喜。

“这个较高的叫玉米,有些地方也叫包谷,南方也有叫番麦……”杨改革指着施凤来手里的图画道。

“回禀陛下,臣知道了……”施凤来紧张的回答道。

“这个低矮的叫土豆,或者叫马铃薯,或者叫山药蛋,植株较矮下,果实在地下,产量高……”杨改革依旧介绍着。

“回禀陛下,臣知道了……”施凤来依旧是紧张的回答道,也或许也是欣喜,总之看上去比较ji动。

“嗯,卿家知道就好,抗旱作物的推广,乃是国策,朕会坚定不移的支持,卿家要多努力……”杨改革道。

“谢陛下,臣知道了……”施凤来依旧如此答应道。

“日后卿家推广这些抗旱作物,可因地制宜,不要一味的强求某地种某样作物,这些作物,各有不同的秉xing……”杨改革又交代道。

“回禀陛下,臣记下了……”施凤来总算说了句不一样的话。

“好,另外徐师傅也提到,这些抗旱作物,也和番薯一样,并不是立刻能适用于任何地方,和番薯一样,还需要不断的培植改进,以适应更严寒,更干旱的地方,或是提高产量,或是提高抗病能力,总之,首辅光是推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人不断的进行培植和改进才行……”杨改革又道。

“回禀陛下,臣记下了……”施凤来似乎又被定住了。

“朕想了想,卿家推广这些抗旱作物,还需有一个机构和人来支撑才行,不然,仅仅是推广是不行的,这个人,朕已经给你找好了,宋应星首辅听说过没有?”杨改革道,准备把宋应星正式的推出来,推上历史的舞台。

“这,陛下,可是那个编书的宋长庚?”施凤来问道,对于宋应星,十分关注皇帝言行举动的施凤来自然知道宋应星是谁。施凤来一直相信,皇帝不会无的放矢,关照宋应星,自然是有所指,自然不会忘记皇帝关照过宋应星这个人,所以,对宋应星也是留意过的,倒是立刻说了出来。

“不错,正是此人,宋应星正在为朕编书,编那种工农百科全书,也正好要印证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际也会实践种植这些抗旱的农作物,朕寻思,干脆让他来为首辅做支撑,让他负责这些农作物的改进培植,算是一举多得……”杨改革道。

“谢陛下照拂,臣明白了,一定会努力支持宋长庚的,一定会尽力的做好这些抗旱作物的改进和培植的。”施凤来听了,立刻高兴的表态。

“好,此事首辅要多用心,另外,这些抗旱农作物的推广,朕还会吩咐田弘遇,让他多协助的,比如那玉米,实际也是做酒的上好原料,倒是适合辽东大规模的种植,今年试种,明年可能会全面推开,卿家可做好准备……”杨改革笑着说道。多管齐下,向来是杨改革的手段,从来都不指望一条道走到黑。

“谢陛下提点,臣记下了,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的。”施凤来立刻高兴的答应道,见这东西和酿酒扯到了一起,笑容立刻足了起来,能酿酒,他这推广起来,就容易,压力就小,越容易推广,他的成就也越大,这人要留点名声在历史上,容易吗?

“好了,朕今日召卿家来,也就是这些事了,卿家努力去做吧……”杨改革道。杨改革觉得这个有点面的首辅,其实也还是不错的,虽然面了点,不会给自己出什么大主意,帮不上大忙,但,也因为他面,所以,不会给自己找麻烦,不会凡事跟自己对这干,他要想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就得依靠自己,这种首辅,实际,正是自己需要的,过于强势的首辅,对杨改革来说,反而是一种累赘。

“臣领旨!”施凤来也就正正规规的起来,规规矩矩的告退。

送走了施凤来,杨改革喝口水,准备再接再厉,再接着见韩爌,帝党需要安抚,韩爌这家伙也要安抚。

“大伴,韩爌到了吗?”杨改革喝过了水,立刻问道。

“回禀陛下,已经到了。”王承恩连忙回答道。

“那就立刻见吧。”杨改革道。

“奴婢遵旨!”王承恩道。

很快,韩爌就到了。

“臣参见陛下。”韩爌也是正正规规行礼。

“免礼,坐吧。”杨改革依旧示意韩爌坐下。

“谢陛下!”韩爌道。

“卿家先前在朝堂说的,朕觉得十分有理。”杨改革首先mo棱两可的说了句。

“……那个以工代赈的事,朕想了想,还是得咬牙做下去,不然,这百姓流离失所,地方必定糜烂……”杨改革装穷了。

“陛下圣明!”韩爌看了看皇帝,回了句。

“至于用什么以工代赈,朕想了想,干脆,通州到天津的路也一并修了,如此,京城到天津自此一路通畅了,和天津港,南方其他几港的建设,也算合并成一个超级的以工代赈,如此容纳的灾民,必定十分可观……”杨改革咬咬牙,发狠道。

“啊!……呃,陛下……,这,是不是太远了点啊?京城到天津的道路,可有三百里有余呢,即便除去通州的四十里,依旧有近三百里呢,陛下,这是不是……”韩爌真的给吓着了,天津港口到京城,有三百余里,除去通州的四十里,依旧有小三百里,这个长度,可真的不是一般的长,耗费的银钱,可以用天文数字来表示,韩爌原本不过是想捡个“小工程”,有得一二百万两也就差不离了,可没想到,皇帝一出手,就是如此规模的以工代赈,这得多少银子才能办到啊?韩爌有些傻眼了。

“确实有点远了,朕手里的银钱也不充裕,主要还是这两年,军费的花费太过惊人,若是辽东彻底的平了东虏,或许就无需这样高的军费了,实际,朕还是抽得出钱来修这条路的,油渣路的优点,相信卿家也应该知晓的,若是修通了京城到天津的道路,则海运的优势,就彻底的体现出来了,北方和南方的联系,算是更为紧密了,一旦海运通畅了,则辽东的优势又体现出来了,辽东那地方,必定是个物产丰富的大粮仓啊!所以,修这条路,朕还是觉得有必要的……”杨改革说道,这个想法,确实有些超出杨改革的能力,修一条一百多公里的油路,这个挑战对明朝来说,不可谓不大,但杨改革却不得不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起码现在得把韩爌安抚住。黄台吉那事,杨改革虽然压下来了,可还是心有余悸,若不是对朝堂的掌控够稳,有足够的手段和能量压下此事,一旦任此事发酵,天知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这……”韩爌陷入了沉思,皇帝的这个事,实在是超乎他的想象了,韩爌的手心开始出汗了,不自觉的捏了捏拳。

“……陛下,不是臣不赞成此事,只是此事实在是……,陛下致力于海上交通,可是这漕运怎么办?这也是数十万人讨生活啊!”韩爌提醒道。修到通州和修道天津的路有很大的不同,修了天津的路,必定涉及到一个漕运的问题,依靠运河的,除了依靠运河过活的几十万漕工,还有沿途的地方官府,若是改了海运,这麻烦还不知道有多大呢,韩爌确实想拿下这个超级大工程,可也得掂量掂量。

“此就是卿家短视了,朕说过,一旦平定了辽东,以辽东的富庶,必定成为我大明北方的粮仓,要开发辽东,势必要走海运,既然要走海运,岂能不修通天津的路?而一旦辽东成了粮仓,可解我大明北方缺粮之苦……”杨改革笑道,这其实,也算是个you饵了,还是一个不成熟的you饵,杨改革原本也没打算说出来,准备再酝酿酝酿,再准备准备,这里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银钱方面,因为军费的压力,杨改革也不敢使全力动用自己手里的银钱,可被黄台吉逼迫,不得不把这个超级工程说出来,用来引you韩爌。韩爌想拿下这个超级工程,要想不付出点东西那是不可能的,韩爌要拿下这个,算是个彻底的海运派了,除了要面对“运河派”的压力,更得帮自己在黄台吉这件事上平息朝争。这确实是一个很有youhuo力的you饵,也是一个有刺的you饵。

“辽东……”韩爌眉头紧皱起来,皇帝说的这个筑路工程,若是对比起修通州的那条油渣路来,费用可能高达数百,甚至上千万两,如果他能拿下,好处自然不用说,可要拿下这个,似乎要面对的东西也不少,皇帝真的有这么多钱?不是耍他?不会,应该不会,皇帝的信誉向来极好,既然说了此事,必定就有此事,不会诳人……韩爌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面对这些压力,实际只用了半个脑子思考辽东的事。

“实际呢,漕运那帮人卿家倒是不用太在乎,朕如今在卖辽东的地,到辽东买地的南方人也不在少数,开发辽东,他们也是乐意的,所以,开发海运也是必然,修建到天津港的道路,他们未必会阻拦,实际压力,没有卿家想的那么大……”杨改革笑着说道。

“这……”韩爌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了,皇帝说的这个事,让他有些煎熬了。

“光平定东虏,是远远不够的,辽东那地方,想彻底的杜绝另一个东虏的出现,就只能把那个地方牢牢的掌握在手中,怎么牢牢掌握在手中?想必卿家也知道,没有百姓定居,没有卫所军队守卫,那地方是守不住的,除了这些,还得加强和关内的联系,不能再把辽东视为苦寒之地……,如不把辽东当自家的土地经营,那地方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所以说,开发辽东,事在必然,让我大明上下参与其中,也是必然,否则,谁会把辽东当成自己的土地呢?我大明向来有党争,有南北地域之争,不把这南北地方的利益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