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6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了昨日的早朝,众臣已经明白了皇帝的“路子”,纷纷给南方去信,今日文华殿议事,看皇帝的眼神,更是畏惧三分。

一番行礼过后,就开始了正式的议事。

杨改革昨日去了琉璃斋那边,已经和琉璃斋商量好了,也好一众勋贵商量好了,这盐的事,自然得越快越好,不会让盐一直拖着,杨改革一直就在担心关外的情况,不想将两件事情牵扯在一起,那样极为容易造成内外压迫的状况,故此,今日就到了文华殿议事。

先是处理了一些积攒下来的旧事,这些事,都是不便放到早朝上去说,又不能给内阁自行处理的。

处理了积攒下来的旧事,杨改革准备办琉璃斋的事了。

“今日可还有事要奏?”杨改革看了看在场的大臣,这里的人,都是大明朝的重臣,核心大佬,在这些大佬身上巡视了一番,最后把目光盯到了施凤来身上。

“启禀陛下,臣有事,不知道要不要奏……”首辅施凤来表情怪异的说道。

“哦,有什么事,不妨说说。”杨改革说道。

“回禀陛下,此事,乃是和盐有些关系,盐之事陛下已令毕尚书cào办,臣本不该过问,可此事实在是事关重大,臣又不得不说。”施凤来的表情十分怪异。

“有什么就说什么吧,没关系,你是首辅,没什么是不能说的。”杨改革鼓励道,这家伙,胆子还是小了点,还需磨练,做个事,还需要自己接二连三的催。

“是,陛下,今有琉璃斋大掌柜,七品承事郎孙氏上奏言,愿做一个忠君报国的商家,愿意为朝廷分忧,愿意参与制盐,参与运销,愿意为朝廷纳课,愿意为朝廷平息盐价……”施凤来脸sè怪异的将这事说了出来。

哗……

尽管大家对皇帝接管盐业有了心理准备,可听了施凤来的话,还是哗然。皇帝终于是赤luoluo的了,终于是到了要收关的地步了,看着皇帝,看着首辅的眼神,个个不一样。

有的人心里暗骂无耻,有的则在心里耻笑,有的则是愤怒,有的是摇头,有的是无可奈何,有的漠然。总之,文华殿里的表情,是丰富多彩。

帝党们对于这事,是不会管,不会理的,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皇帝要怎么办就怎么办,他们必然站在皇帝这边,尽管这事有点赤luoluo,那又怎么样?

其他大臣更只能在心里暗骂,这确实有些赤luoluo,不过那又能如何?朝堂上和皇帝争斗失败了,就会有这样一天的到来,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

杨改革见大殿里众人的脸sè不一,还担心有人出来挑刺,可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出来挑刺的人,看来,是不会有人出来挑刺了。

“诸位可有什么不同意见?”虽然没人反对,可不代表杨改革就不“民主”,把眼睛盯向了韩爌。

韩爌见皇帝已经出手了,就不准备多管,对于皇帝的赤luoluo,他顶多就是在心里嗤之以鼻罢了,见皇帝看着自己,知道自己这个“反派”角sè该出场了。

“启禀陛下,臣有话说。”韩爌在心里叹息了一声,出来说道。

“哦,韩阁老有何话?”杨改革笑着问道。

“启禀陛下,新盐尚未成型,仅仅是个条呈,琉璃斋虽然有心为朝廷分忧,可是不是也太急了点?臣以为,还是待新盐出来,再商议不迟。”韩爌见皇帝硬要自己出面当反派,也只好出来当反派。

众臣都一副心知肚明的样子看着韩爌,一些人更是暗骂:这老狐狸,和皇帝一唱一和的,演得ting像,狗腿子……

“施首辅如何说?”杨改革自己不打算出来,问施凤来。

“回禀陛下,臣觉得,琉璃斋的说也有一定的道理,毕尚书的盐也未说商人就不能管理盐场,只是强调了盐课要足,盐价要平,以及不拘天下人行销之类的,如果琉璃斋真的如奏本上所说,每年缴纳千万两盐课,并且协助朝廷平息盐价,臣以为,能做到这两点,就已经非常了不起的了,比之我朝先前不过百万两的盐课,已经是天壤之别,让他们负责制盐并无不可,何况,琉璃斋向来是忠君爱国之商家,自愿jiāo纳课税不说,朝廷危急,他们更是能踊跃捐输,不计报酬,这等好商家比之盐商,已经是好的不能再好了,臣以为,jiāo给他们去负责制盐,并无不可,这也可以防止盐政衙mén负责制盐的弊病……,故此,陛下,臣以为,这并无不妥……”施凤来虽然不太情愿,但是,也不的不站出来为此事背书叫好,谁叫他是帝党,谁叫他是首辅呢?他不干这个,谁干?

很多大臣更是一副鄙视的模样,纷纷切断了耳朵和外界的联系,对于这事,当作没听到,琉璃斋忠君爱国……,这可真的要吐了,那就是皇帝的好不好。

“嗯,有道理,琉璃斋忠君爱国就不说了,如果真的能每年缴纳千万两的盐课,真的能讲盐价平息下来,那这制盐的事jiāo给他们也并无不可,由此,倒是也省了盐政衙mén的开销,省得盐政衙mén从中盘剥……”杨改革立刻总结道,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说了一阵,杨改革又问道:“诸位卿家,朕觉得这样ting好,还有疑问么?”在这里,自己的队伍可是占了绝对优势,杨改革说了一阵,也就没耐心等了,还不如干脆一点算了。

“启禀陛下,要是缴纳不足盐课,该如何办呢?如果平息不了盐价,又该如何办呢?”一个老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决定给皇帝找点茬。

“首辅,你说该如何办?”杨改革楞了一下,转而问施凤来。

“回陛下,臣以为,此事,该问毕尚书,他专责拟定盐课。”施凤来也漂亮的把球踢出去。

“户部,你如何看?”杨改革又问毕自严。

毕自严今日可是一句话也没说,对于盐的事,从头到尾,他都知道怎么办,知道细节,他对盐的事可谓是通透得很,参详透了,对这个问题,根本没放在心上,他此时纠结的是,倒是是跟皇帝开价三百万预支盐课,还是五百万预支盐课,多了怕皇帝承受不起,少了怕起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数字,却更是个两头不讨好的活。

“回陛下,简单,臣说过,达不到这两点要求,盐就还得再改,直道能达到为止,既然琉璃斋愿意报效朝廷,愿意承担起这缴纳盐课和平息盐价的重任,为君分忧,为朝廷担责,那么,如果少了盐课,该当由琉璃斋赔偿,倒是平息盐课,此事倒是可以稍稍宽限一些时日,毕竟我大明有万里江山,指望一下子平息下来也不太现实……”毕自严不假思索的就回道。

毕自严这平静的一说,倒是让在场的大臣惊讶起来,这毕自严,也是个狠人啊这口气,完全就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丝毫没有给琉璃斋面子啊不少人倒是对毕自严佩服起来,不管怎么说,如今敢给琉璃斋下套子的人可不多。

“呵呵呵,有道理,那毕卿家对于琉璃斋这个商家参与盐,负责制盐,协助平抑盐价如何看呢?持何种态度?”杨改革也有兴趣的问道。

“回陛下,臣身为户部尚书,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为朝廷征纳到足够的课税,如果琉璃斋能够每年保证朝廷收到千万盐课,让琉璃斋负责制盐,也并无不可,但是也有前提,如果没有缴纳足够的盐课,臣希望琉璃斋能自行补足,既然琉璃斋以报效朝廷为名,那就该行报效朝廷之实,……臣其实并不反对商家参与盐,这盐的产、运、销恩就是离不开商人的,盐本身就不拘泥商人行销,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商人商家参与盐业,以降低盐价,让老百姓吃到更低的盐,新盐的好坏,皆当以臣的那二条为标准,其一能缴纳足额的盐课,其二让老百姓吃到低价盐,有益这二条,就没有不可以的……”毕自严一副严肃的模样,轻松的说道。

毕自严这样一说,一些大臣倒也逐渐佩服起来,皇帝虽然赤luoluo了点,但是,平心而论,也不是件坏事,朝廷如果能收到足额的盐课,也算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当然,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那些老盐商的葬礼,想到之里,又有不少大臣如丧考妣一般。

“好毕卿家这话说得在里,朕也深有同感,那位卿家,可还有话要说?”杨改革笑着说道,对于毕自严要求琉璃斋补足盐课的事,杨改革其实也不太在乎,琉璃斋现在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可盐课却鬼自己一个人用,用大家的钱补足自己,杨改革也是很乐意的,这也算是个琉璃斋一个压力,有了压力,这什么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对付si盐,才会卖力,不,不是琉璃斋卖力,而是琉璃斋的后台们一同卖力。

众人有的还在如丧考妣,有的还在鄙视,有的还在讥笑,有的则是不屑,有的则是沮丧,听皇帝问话,却没人出来吱声,这一切不都是早已准备好了么?还用问?

“启禀陛下,臣有话说。”文华殿里,一个响当当的声音响起,惊得众人连连看去,却是户部尚书毕自严。

“哦,毕卿家,你还有何话?”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臣为了朝廷计,为了盐课计,还得给琉璃斋设置一道难题,如果琉璃斋能做到,臣就赞同琉璃斋接手制盐,并参与运销,如果不能,臣则反对琉璃斋接手盐业……”毕自严严肃,声音洪亮的说道。

众臣皆是惊讶的看着毕自严,这家伙,吃了豹子胆了?还是吃了炸yào了?反对皇帝的琉璃斋接手制盐?他这尚书还想不想干啊?他这帝党大概要被开除党籍了。就连帝党内部的人也都纷纷惊讶,这原本意料之中的事,居然会出如此之大的变化。

“哦,何话,还有何难题?”杨改革先是脸sè一变,似乎是在自己意料之外一样,然后迅速转变脸sè,平和的问道,似乎自己也是给震得不轻。

有的大臣已经捕捉到了皇帝脸sè的变化,更加疑huo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陛下,臣以为,如今朝廷亟需盐课支撑关外的战事,亟需盐课支撑赈济,如果琉璃斋真心报效朝廷,愿为朝廷分忧,臣以为,琉璃斋该提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