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事情都搞清白了,双色球暂时是玩不了了。杨改革的大计落空,“止痛剂”没有成功,挺懊恼的,但是好歹找到一个人才,制作宝钞的人才,将来自己制作纸钞可能用得上。

杨改革准备兑现自己的承诺,对这批人给点奖励了事,对于那个阿武,则进行一下培养,有点能耐。

“你们都退下吧,每人领二两银子,算是你们的辛苦费。对了,那个阿武,赏二十两……”

杨改革的话一落音,下面的人就跪倒在地,口呼一遍万岁,今天是喜鹊叫门了,来皇宫游览一趟,见了世面不说,还见到了皇帝,以后回家都可以给别人吹牛了,咱们有本钱啊!你见过皇帝吗?没有?那好,我见过,还赐了我二两银子呢。这就是吹嘘的本钱。

一群人得意洋洋,喜气洋洋。就是那个叫阿武的不太高兴,本以为能够给皇帝办事,得个一官半职什么的,从此脱离苦海,不用做什么“匠户”了,没想到事情搞不下去了,不搞了,虽然得了二十两银子,挺多的钱,但是和期望的相差甚远。

“嗯,再加一百两银子给阿武……阿武啊!这个,你回去之后,用这个钱研究彩票的防伪,比如特殊的油墨啊!纸张啊!暗记要多来几套什么的,这样,避免将来的彩票被人造假了去,虽然朕现在不做彩票了,但是保不准那天又要做了呢,所以,你回去之后,要努力的研究这东西,明白吗?”

杨改革罗嗦的说了一大堆,明面上是说彩票,实际上,说的就是“钱”。特殊的油墨,纸张,暗记,防伪这不就是现在的钱吗?杨改革发现自己彩票卖不成,但是发现了一个弄纸钱的人才,于是决定出资供他研究纸钱的制造方法,反正花钱也不多,权当是风“风投”了。

“草民遵旨。草民谢皇上的赏识之恩……”阿武立刻跪倒在地,大声的谢恩,激动得不得了,今天得了这样一个好差事,那可是万年的咸鱼翻身了啊!哈哈哈……皇帝都记得我了,这下发达了。

“恩,这个,不……,你要记得,注意保密,研究出来的东西,除了你,别人一概无权知道,明白吗?”杨改革二十一世纪的礼貌病发作,准备跟阿武来个“不用谢”,话到嘴边,又变成了记得保密。

“启禀皇上,草民一定谨记在心,不辜负皇上的期望……”阿武开心得要死了。保密,说明这东西重要,那不是说,将来有朝一日,就是皇帝的心腹了?皇帝的心腹,我的妈呀!明天赶紧回去看看祖坟去,是不是冒青烟了。

“好了,大伴,让他们都回去吧。”杨改革累了,准备休息一下,去找孙承宗。

……

众人都走了,没人打搅杨改革这个皇帝,杨改革一个人躺在床上,大白天的,也睡不着,又瞎想,自己没搞成双色球,但是得了一个造币的人才,也算是有点收获。

杨改革彷佛记得,西方在17世纪就有了纸钞,也就是说,现在西方也出现了和“现代”钱币一样的“纸钱”。也就是说,自己现在研究纸钱,基本没有“技术”难题,想到这里,杨改革觉得又舒坦了许多。

嗯,睡一会,起来之后就去孙师傅那里一趟,杨改革秘密糊糊的想到。

 第五十三章 太监军团

'''cp|w:250|h:190|A:l|u:file1。/cpters/201010/14/17058456342265100581561767513。jpg'''(图为吉安所,也就是明朝的司礼监所在,内书堂也在此)

迷迷糊糊中,是被王承恩叫醒的。/

杨改革起床,揉揉眼,道:“大伴?什么时辰了?”

“启禀皇上,现在是未时二刻了。”王承恩小心的给杨改革批上衣裳。一边回答道。

“嗯,好,那就去孙师傅那里吧。今天早上给耽误了。”杨改革天天去孙承宗那里锻炼身体,事关枪杆子问题,不得不用心。

……

“唉,对了,大伴,我上次听曹化淳他说,他是在宫里接受教育的,学的什么诗书画都精通?皇宫里还有这机构?”杨改革以前只听说明朝的太监都不准识字。为的就是怕泄露皇帝的秘密。例如,偷瞥皇帝批阅奏折,翻看批改过的东西什么的,也怕太监给宫外传递消息,夹带纸条什么的。

“启禀皇上,有的,司礼监有内书堂,负责培训聪慧的小太监,聪明的就挑出来,以备将来好在宫中各处听差。”

“这……”杨改革再次震惊了!这内廷还不是白叫的,还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培训自己的接班人,这当真是——牛B。【内书堂就是太监学堂。】

“那内书堂都教些什么啊?”杨改革很好奇,内书堂都教些什么内容,诗词歌赋?风花雪夜?子经史集?考取功名?风花雪夜?呸,呸呸,太监怎么风花雪夜?子经史集?太监又不考功名,读个鸟的子经史集,最多就是了解一下罢了,诗词歌赋,难道太监还准备去调戏女人不成?

杨改革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这太监学堂读些什么,教些什么。

“大伴,你说这内书堂里,都学些什么啊?”杨改革太好奇了。

“回皇上,内书堂,首要任务是先学会识字,然后是读子经史集,诗词歌赋都有教,但不用去考功名,所以,也都是了解,并不要求学得有多精通,和外面的秀才,举子们学的是有区别的。”王承恩答道。

“这个,教数学吗?”杨改革很期望,这内书堂能来个教数学什么的,那不是说,自己再加个物理,地理什么的,也能教?这样一来,那岂不是和自己学的“九年义务教育”形成一体了??杨改革忽然发觉,自己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体系,其实完全可以在宫里搞,根本就不用到外面和朝臣们商量,不用理外面文人的反应?皇宫里的事,还轮不到“外廷”的人操心。

“回皇上,数数方面,也教一些,起码要能算术,是最基本的要求。宫里不像外面,要考功名,所以,也就多实用。”王承恩的话娓娓道来。

杨改革听着就如同天籁之音啊!哈哈,这下有搞头了,嗯,有意思,自己要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完全可以绕开外面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完全可以在宫里先搞,开了头了,有了自己的人才体系,就好办了。这当真是个比收入三五百万还让人高兴的事。

“大伴,先别去孙师傅那里了,先去看看这个内书堂吧,这个有意思,朕想去看看。”杨改革迫不及待了。

“……是,皇上……”王承恩诧异了!怎么好好的要去看内书堂?那个皇帝没事干了去那地方?当真是奇怪。不过皇帝最大,要去看太监学堂,那就去吧。

……

皇城,司礼监,内书堂。

“……吾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监学堂门口,一大群的人跪在门口迎接皇帝。

“嗯,都平身吧。”看着别人磕头的感觉真是很好。

一众人都从地上爬起来,退到一边去了。当头的一个太监,卑躬屈膝的走过来,禀报道:“启禀皇上,奴婢司礼监内书堂管事张得安叩见皇上。”过来又行了另一个礼。

“张得安?嗯,起来吧,不错,你这内书堂都教些什么啊?”杨改革迫不及待的想知道。

“启禀皇上,内书堂内主要就是识文断字……,然后子经史集……”张得安恭敬的禀报着。

“那数学呢?”

“启禀皇上,教的,识字数数都是必须会的。”张得安恭敬的回答。

“那还有其他的吗?”

“其他的?启禀皇上,可是说诗词歌赋?这类也只有聪慧者才学习……”张得安不知道皇帝要问些什么。

“不是……算了,你说说这里教书的都是哪些人吧。”

“启禀皇上,都是宫内人,有教官数名,另有翰林院四位教习。”

“翰林院?怎么太监们学习还要扯到翰林院吗?难道太监也准备考个功名?”杨改革很不爽,太监读书的地方也有翰林院的人参与?也就是至少中过进士的人来这里教书,士大夫这当真是控制着全国的教育资源啊!连皇宫内都不放过。杨改革无语。这文人士大夫阶级当真是无孔不入,连他们最恶心和最大的对头——太监,太监们的学堂——内书堂也要参杂进来几个人,太监又不考个功名,请翰林院的人搞个鸟,难道这些太监将来学成了还能进翰林院不成?杨改革极度不爽。

其他人都无语,皇帝一个人的嘀咕不知道说些啥,好像说的是翰林院。

“你们这里有多少学生啊?”

“启禀皇上,大约有四五百学生,都是十来岁左右就开始进内书堂的……”张得安细细的解释着。

“四五百学生?那这皇宫里有多少太监?”杨改革想看看这太监接受教育的比例。

“……”张得安无语了,这宫里有多少太监,那也是我能知道和回答的吗?当即就不敢说了,好在一旁的王承恩接过话语,小声轻语的道:“皇上,在册的共用有十一二万太监,其中在京城的约有九万出头,在外镇守、守备、织造、矿监、监军等等,有一二万……”

“啊!十一二万?”杨改革震惊!十一二万人,那是多少人?快赶上一个集团军了。一个集团军的太监?太监军团??……杨改革被雷的外焦里嫩,觉得这个笑话有点冷啊!阉割,真正的阉割啊!

杨改革觉得自己的精神萎靡、黯淡了不少。

来到内书堂的教室。

是一群的娃娃太监在学习。这群小太监看到皇帝来了,都很兴奋,期望着皇帝能看上自己,自己就能飞黄腾达了。眼神里透着希翼。

杨改革看着这群小小太监,觉得很悲哀、悲凉,带着一点点的伤心,也觉得很别扭。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祖国”的花朵,就这样被摧残了。送进宫里当太监,挨了一刀,变成不男不女的……望着一群懵懵无知,热烈兴奋,神情紧张的“小太监”,杨改革觉得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不过现在可不是叹息这些太监们命运的时候,杨改革自己的命运都还没着落呢,不加油弄银子,就是死路一条啊!

搞银子,就要有人替自己去办,总不能自己搬个箱子到处去要银子吧,那样就算自己是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