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杨改革准备和蒙古做生意。也需要这样的小部落做向导兼打手。也可以作为日后汉化蒙古的样板。

“孙师傅说的极是,孙师傅可有好的推荐?”

“呵呵,陛下,不用如此急躁,陛下可知,去年,西虏都令色俾、乃蛮黄把都等以数万人东投建奴,其部落多不愿往……乃蛮黄把都部落夷目能乞兔金歹青等男妇共五千七百三十来投靠我大明,去年王督师让这些人分散到关外各地。如果陛下有心,可以找这些部落试试,他们本来就是蒙古人,刺探消息十分方便,这些部落很小,十分好控制,陛下以为呢?”

杨改革听得那个头晕。这样一长串的“名字”,杨改革云里雾里。不明所以,但是总算还是听明白,有五千多蒙古人来投靠我大明,被王大人安置在塞外。明白这个就好,这部落又小,又没有依靠,总共才五千多人,去一半女人,还有二千五百人,除去三成年老体弱的,三成幼小的,青壮不足一千人。他们这种部落,只能依靠大明,很好控制,刺探情报也十分方便,杨改革那是心头一喜。看来自己的计划有了着落了。

首先是蒙古人,然后是部落小,然后是投靠、依靠我大明,这就足够了,杨改革相信,自己只要招招手,这位部落的首领就会夹着尾巴给自己卖命,当真是花不了多少钱,可以办大事。于是笑道:“孙师傅真的是知朕心啊!能给朕解忧啊!呵呵,孙师傅,这部落的首领叫什么来着,朕一时也没记清。”

“回陛下,部落首领叫做能乞兔金歹青……”

“……能……乞兔……金……歹青……”杨改革拗口的念着。这是个啥名啊。杨改革念晕了。

“孙师傅,如果朕把这个什么……能……乞兔金……歹青……召来,问他愿意不愿意为我大明刺探情报,效力,他肯吗?”

“回陛下,这些部落没有依靠,又投靠我大明,陛下只要稍微给点颜色,发点帑金,他们就会如同一只忠诚的猎头一般,为陛下所用。”孙承宗看样子对这些蒙古部落也没啥好脸色。恐怕也是狠得不得了。

“真的?这样,那朕就召那个什么……能乞兔金……歹青入京,好好的安慰一番,让他给我大明朝卖命。”

“此事全凭陛下决断!”

……

杨改革很高兴,这件事算是有着落了。收拢蒙古小部落一个。一为将来后金入关的时候能得一个提前预报,再者,将来和蒙古做生意,这些就是天然的向导兼打手。

……

锻炼完毕,杨改革回紫禁城。已是下午。

看着金壁辉煌的紫禁城,杨改革忍不住来首梨花体:紫禁城啊!你、真的、是、金碧、辉煌啊!…

【多谢“蓝袜”,“云peng”,“独孤求书有进无退”,“三界阿贝”,“江湖书评散人”的打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全的全本小说尽在/!

 第四十六章 曹化淳

“曹化淳?……”杨改革看着眼前这个四十岁左右的太监。///心思乱飞。

“回皇上,奴婢正是曹化淳。”

曹化淳?杨改革心里乱糟糟的。杨改革对曹化淳的认识来自后世的电视剧,里那个坏蛋头子曹正淳,原型就是他,坏得不能再坏了。杨改革对他并不感冒,一直凉在一边。

不过杨改革还是要启用锦衣卫这些特务机构,做些改革,一来要对后金蒙古进行监视,刺探情报,二来准备搜集海外资料,包括农作物,准备为海外扩张做准备。一直就没有适合的人手。问王承恩谁靠得住。王承恩推荐了曹化淳。

也才有了曹化淳来见驾这事。如果不是王承恩告诉杨改革,这个人还是自己做王爷时候的“伴当”,杨改革恐怕还真不打算用他。

王承恩,杨改革是绝对信得过的。其信任程度甚至超过皇后,超过孙承宗。既然王承恩求情,说曹化淳靠得住。那杨改革也决定试一试。

“会武功吗?”杨改革对曹化淳的印象来自后世的电视剧那个死太监。所以也就问他会不会武功。

曹化淳脑门冒汗,心里委屈,不知道什么缘由,从南京回来之后,就不被皇帝待见,差事也没差事,连皇帝也没见过一次,整日闲坐,好不容易经过王承恩的推荐,见到了皇帝,皇帝一见面就无头无脑的问自己会不会武功,曹化淳那个委屈啊:“启禀皇上,奴婢自小在宫里学习诗书画,勉强算得精通,对于武功,奴婢不精通,就是身子骨还算健壮。”

不会武功?还精通诗书画?从小在宫里学的。杨改革早就应该想到这电视剧是瞎扯蛋。果然,通过看电视剧来增长知识,纯粹就是扯蛋。靠不住啊!电视剧就知道忽悠人。

“咳咳……,是这样啊!……这个,曹化淳,朕也是在考验考验你,看你耐不耐得住寂寞,如果耐得住,朕才准备用你,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堪大用……,你可明白?”

杨改革决定用曹化淳,不管他以后有多么阴险,多么的狡诈,日后怎么叛主求荣。杨改革相信,那都是在历史上那个倒霉蛋崇祯能遇到的事,自己只要努力,及时的给“银行”还按揭,还款,银行就不会让自己这个“饷奴”破产。

……

他阴险,他狡诈更好,这样能更好的对付自己的敌人。想通了的杨改革也就无所畏惧了。

“奴婢明白……呜呜呜……”曹化淳听着皇帝考验他,准备大用他,委屈加高兴,就哭出来了。当然,有大半是哭给皇帝听的。

“曹化淳,不用在朕面前这样,先来听听朕准备给你什么差事,朕要看看你能不能胜任这件事。”

“是,皇上……”

“朕准备组建一个新部门,这个部门的职能,主要是搜集,刺探东虏后金蒙古那边的消息,不管是什么消息,军事上的,民间的,还是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要能刺探到。这个你明白吗?能做到吗?”

曹化淳除了说能之外,还能说个不字?那样子可就永远从皇帝身边消失了。咬牙说到:“启禀陛下,奴婢能。”

“嗯,很好,这刺探情报,特别是军情,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事,你可以在锦衣卫里挑选一些精通此行的高手,组建你的新部门,你的这个新部门,朕想好了,叫‘军情局’,对外挂锦衣卫的牌子,你就挂一个指挥使同知的头衔,实际和锦衣卫没什么关联,只对朕负责,明白吗?”

“奴婢明白……”曹化淳窃喜,果然是一个好差事,几乎就是新开一个东厂啊!不过东厂的业务主要还是在京城,主要还是那些官员,所以,从业务量、业务面来说,这个什么“军情局”那是相当的宽泛啊!管得地方宽,那就代表钱多,权力大,果然是个好差事,我老曹终于又重出江湖了。

“你先别高兴,朕还有一个要求,朕对‘军情局’的要求就是‘永远都在黑暗中行走’,希望你和你的军情局不要张扬,切记朕的话……”杨改革看过谍战的电视剧。那里面不是说了,间谍,永远都是行走的黑暗之中吗?杨改革得益于电视剧的“教育”和知识,也就给曹化淳加上了这样一条“紧箍咒”,免得成了东厂第二。

这句话点在了曹化淳的软肋命脉上,不张扬?永远都在黑暗中行走?那样不是说,干了军情局,就不能见人?从此没有了天日?以后都是偷偷摸摸的?这官当得有啥意思?锦衣夜行?

曹化淳心中苦恼,但是也没办法,如果不干,现在就不光是滚蛋那样简单了。硬这头皮答应下来。心中苦闷不已。心中埋怨这皇帝也太不待见自己了。自己好像没什么地方做错啊!

“虽然你们都是行走在黑暗之中,但是,也是朕的左膀右臂,朕的耳朵鼻子,是朕不可缺少的。你用心去办差,日后不说荣华富贵,将来颐养天年……等朕死了,你也也可以葬在朕的身边,也算是朕给你的一点补偿。”

曹化淳喜出望外。今天在路上遇到喜鹊了吗?算是中了“头彩”了。“砰砰”的用脑袋在地上磕头,谢恩不止,幸好这地上还有地毯,不然,这脑袋算是报销了。太监爱财,但是要说更爱什么?那就是皇帝的信任和宠爱了,能日后得个随皇帝陪葬的待遇,这比什么都重要,日后青史留名,受的是万人景仰算是轻的。皇帝的陵寝里能给你划块埋你,有你一份,也算是超级的荣耀了。这荣耀,拿出去说给那些大臣,恐怕不光是红眼那样简单了,打架都是轻的,还不羡慕死那群大臣,当真是天大的荣耀,这比那银子可有吸引力得多了,银子,到了他们这个阶层,也就是多少的问题了,弄银子,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吸引力也不如从前当小太监的时候。

“奴婢曹化淳必定为皇上誓死效力……”曹化淳今日是豁出去了,脑袋在地上当打桩机用。

“嗯,很好,但是记得这件事不要声张,如果声张出去,这个许诺就算是废了,明白吗?”

“奴婢明白,奴婢谨记。”曹化淳四十岁的人了,一边哭,一边笑,还一边用手抹流了一脸的眼泪,给皇帝保证不会出去乱说。这事确实不能说,一说,准鸡飞蛋打。那些大臣、言官的折子准会把皇帝淹没,把他曹化淳喷死。

这份荣耀,连王承恩也要嫉妒了。暗想这家伙倒是好福气,皇帝给的差事虽然不是那样“荣耀”,见不得光,但是这身后事,那可是没法说了,他们这些太监最看重的就是这身后事了。自己一会也得向皇帝要一要这伴葬的待遇。

……

曹化淳带着眼泪走了。

王承恩眼着红。眼巴巴的看着杨改革。

杨改革明白,笑道:“大伴,不必眼红,你是朕最信任的人,日后的事,自然不用你考虑。等咱们都死了的那天,呵呵,会给你安培一个比他还要好的位置。”想起日后跟着自己一起吊死的王承恩,杨改革觉得心中有些堵得慌。

“奴婢谢过皇上了……”王承恩眼巴巴的流眼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杨改革为了拉拢人,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了。对于皇家陵寝的风水问题,杨改革这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过九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