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改革汗颜了,这世界也是实在太小了点,搞来搞去,尽是一些重复的事。自己如今要做的事,居然在几百年后,十分的成功,自己只要借鉴就行。按照日后那个鄂尔多斯羊毛衫的产量,杨改革怀疑,人手一件不是问题,按照如今大明朝的人口,上亿是轻松得很,人手一件就是一亿件,自己每件衣服赚个二三十文,自己也发不起那个财。

杨改革稍稍的算一下,如果一件羊毛衫自己赚二十个铜板,那么人手一件,每年就能赚二百万两银子,杨改革汗颜了,用这二百万两银子去招揽蒙古皇协军,这得招募多少皇协军啊?用一件羊毛衫就能控制整个蒙古啊杨改革彻底的晕了,懵了。

田弘遇见皇帝楞楞的发呆,不知道皇帝在想什么,只能陪着皇帝发呆。

杨改革心中的那道窗户纸一捅破,各种灵感就如潮水一般的涌入脑海之中。这羊毛衫实在是防寒的利器,特别是羊绒衫,比棉花具有更好的防寒效果,也就是说,保暖有了保证,人类的活动足迹,可以朝着更加北方的地区推进,也就是说,日后东三省,甚至远东,都可以住满中国人,一想到这里,杨改革的心,就忍不住狂跳起来,明朝就是给人口问题搞死的,如果保暖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那么,东三省必将会和日后一样,成为鱼米之乡……

想到这里,杨改革猛的站起来,一拳砸在桌几上,“砰”的一声,把桌几上的茶水,震翻了,茶水流出来,滚落到地毯上。

田弘遇吓了一大跳,以为皇帝发火了,再看,不像啊发火了应该是怒视自己啊皇帝的目光,明显的是看着屋外的,那目光,那叫一个深邃,仿佛看不见底的深渊……田弘遇觉得自己的魂魄都给那个深渊吸进去了,头一次感觉到皇帝的可怕。

田云梦听到屋子里一声巨响,以为皇帝和自己老爹谈崩了,准备去求情,可是一看,皇帝好像不是对自己老爹发火呢,见没什么事,又不好上前去,又退了回去。

正好小太监拿地图过来,王承恩连忙借送地图的机会提醒皇帝:“陛下,陛下,地图送过来了。”

杨改革深呼一口气,这个羊吃人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不仅仅可以羊吃人,逐渐吞噬掉蒙古人,还可以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的吸收劳动力,成为缓解明末人口压力的一大利器,更可以借鉴那个“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用羊毛控制整个蒙古,准确一点,就是用羊毛衫赚回来的钱控制蒙古皇协军,用皇协军控制蒙古,如果搞得好,一年二百万的收入,足以把所有蒙古成年男子招募到自己的帐下,当然前期,自己得贴钱进去,得进行大力的扶植、推广……,而保暖技术的进步,保暖手段的提高,汉族的农耕区域可以从如今的长城以南,扩张到日后的东三省地区,为缓解日后的人口压力准备足够的土地储备,野猪皮,不过是挡在自己路上的一个难题,不是明朝灭亡的关键、直接所在,明朝灭亡,还是灭亡在了农民造反,灭亡在了自己内部压力之下,如果能把东三省收入囊中,可以说,明朝日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人口压力,都不是问题……

“陛下,地图,……陛下,地图来了……”王承恩再次提醒皇帝。

“……嗯,地图来了?看看……”杨改革收回心思,把这个惊天的秘密渐渐的埋入心底,这个,只能是自己心中的秘密,自己现在所谋略的东西,影响时间跨度之长,恐怕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长远……

几个小太监摊开地图,因为没地方悬挂,所以,几个小太监一人持一边,把整个的地图展现在了皇帝的面前。

“大伴,快找找,东胜卫在那里。”杨改革记得田弘遇说过,从宁夏卫到东胜,都产这种羊毛。

“遵命,陛下,奴婢这就找……”王承恩先找到了陕西,然后找到宁夏卫,然后沿着黄河走,很快,就在“几”字的东北部找到一个标注了“东胜卫”的地方。

“陛下,在这里,在这里啊……”王承恩一看到东胜卫,就立刻嚷了起来,不过,好像发现什么,又不嚷嚷了。田弘遇一副想说什么,却插不进去嘴的样子。

“这里啊?”杨改革看了一眼。

“……陛下,东胜卫应是我朝早年设立的,如今,怕是内迁了,这个东胜卫在边墙之外啊……”王承恩从地图上就看出端倪了,立刻沮丧起来,这东胜卫标注在长城之外,也就是说,如今是不存在这个东胜卫了,因为长城之外的地盘,都丢了或者内迁了,给皇帝找到一个不归明朝管的地盘,这不是刮皇帝的脸么?

【多谢书友“52qd”“toto000”的月票,多谢书友“同袍梓儿”的打赏和评价票,再次感谢几位对这本书的支持。】

【继续求票,求推荐,收藏,月票,打赏等等票。还有两三天时间,看能不能收藏到三千,还差三十四个收藏,说实在,这本书的成绩,实在是太差了点,连三千个收藏都还没到,惭愧……,到三千收藏一直是我的心愿,请大家多多帮忙。】

'w  w  w &n; b  o  o  k  。c  o  m'

 第二百七十一章 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二)

第二百七十一章  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二)

田弘遇也连忙说到:“是啊是啊陛下,这东胜卫是老一辈对那里的称呼,如今,怕是没有了……”

杨改革仔细一瞧,确实,这东胜卫在河套东北部,‘几’字转角的地方,黄河北岸,长城之外。如今没有东胜卫了,也就是说,自己想不脱离原料产地,又想离京师近的地方建厂,这个想法,怕是不现实,按照如今明朝实际控制的地方,这加工基地,只能是在长城之内,可这又远离原料生产基地了,杨改革觉得,这是一个麻烦。

这个羊毛衫的生产基地该设立在那里呢?杨改革犯难了,离开原料基地,成本势必会增加,离京师远,自己又不好控制,还只能把这个生产基地设立在长城之内,否则安全也没保障。

杨改革转了几圈,挺为难,……又想起来,自己既然要借鉴日后那个“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那自己何不直接找到日后产羊毛衫的那个鄂尔多斯所在地呢?既然是借鉴和模仿,或许可以模仿得彻底一点。

想到这里,杨改革的心中,算是安定下来。准备今天晚上到网络上搜搜,看看日后那个“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到底在哪里。

“陛下,陛下……”王承恩见皇帝的脸色已经平静下来,立刻问道,看皇帝怎么样了。

“没事,没事,大伴,地图收了吧,朕和老丈人继续说一下……”杨改革有了主意,已经不是很焦急了。

王承恩疑惑的看了下皇帝,招呼小太监们收了地图,准备去找那个负责管理地图的人的麻烦,这明显是张过期的地图,也敢拿到皇帝跟前来,这不是纯粹的害咱家吗?王承恩一肚子火。

“嗯……,老丈人,朕给你的买卖,就是去收购这种羊毛。”杨改革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收购那种羊毛?莫非,陛下是要做那种精美的毛料?”田弘遇小心的问道,很疑惑,那种羊毛虽然好,也挺值钱,可是,要说能做出多大的出息来,他田弘遇不相信。

“是的,朕打算用那种羊毛做成布,然后做成衣服去卖,朕已经从南方调集了纺织工匠,过不了多久就会开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的收集这种羊毛,争取今年冬天之前做出一批成品来,把招牌先打开,朕先前是把这个生意交给琉璃斋去做的,不过,琉璃斋毕竟和这个隔行了,又对蒙古不熟,所以,朕决定,把这个生意交给你做……,怎么,老丈人,不想干了?”杨改革发现田弘遇一副愁眉苦脸的样。

“陛下……陛下,这生意,怕是会亏本啊……陛下……”田弘遇哀叹着,以他常年做生意的眼光,这生意,绝对是亏得一塌糊涂,他还想着靠给皇帝揽财,替自己女儿争宠,现在一看这生意,心里是凉了半截。

“为何?”杨改革问道。

田弘遇几乎是哭丧着脸,道:“陛下,臣虽然没读过什么书,可是,也知道,我华夏大地的百姓家,向来是男耕女织,衣裳、布匹什么的都是自家制作的,从来没听过直接买新衣裳穿的啊陛下,这生意如何做得?岂不是要把陛下的银子往水里扔?臣担不起这个罪啊”

田弘遇是真的哭了,这个生意叫什么事?古往今来,可曾有出售成衣的?那个不是自家的女人们自己做?如今陛下的生意居然是把羊毛做成布匹,然后做成衣服,这从古至今,还没听说过。

“呵呵,老丈人?你说的这个情况,朕知道,不过朕都不怕,你怕什么?浪费了银子,也是朕的银子,没费你一分钱,你怕什么?”杨改革笑呵呵的问到。

“可是……陛下,这个生意,真的会赔本啊何况毛料做的布依旧是毛乎乎的,根本就不能和丝绸比光鲜,甚至连棉布都不如,做出来的衣物,谁敢穿出来啊?岂不是被人笑死?”田弘遇也糊涂了,既然皇帝知道还要这样干?这不是和银子过不去吗?又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这毛料可不是丝绸,也不是棉布,做出来的衣物,可不是很光鲜,要是毛没处理好,整个就是一个“毛人”,要想这种衣物成为老百姓都穿的衣物,田弘遇觉得自己是在是难以想象。

“唉……老丈人,看来,你做生意的眼光,还是差了点啊天下做什么生意最赚钱?莫过于人们的衣食住行,这衣服排在了第一位,老丈人居然说做衣服买卖赚不了钱?至于没人敢穿出来,老丈人可能还没理解朕的意思,朕的打算,是用这种毛料做成贴身穿的内衣,称为保暖内衣,或者叫羊毛衫、羊绒衫,只穿在里面,外面依旧套其他衣物;和外表光鲜不光鲜可不沾边……,以这羊绒衫、羊毛衫的保暖效果,老丈人还怕卖不掉?”杨改革开解自己的老丈人。

“……陛下,穿在里面的?这个,陛下,好像……可是,陛下……要是能赚钱,早就有人做了,为何从古至今,从没听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