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烧刃-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的是,前夜里,科德二世暴病猝然死去。年幼的三世皇帝灵前即位,按惯例匆忙宣布,大赦天下。在朝中有心人的暗助下,宁家逃过一次大劫。
第五代宁毅王爷还算文武双全,忍辱负重,终于得到当时皇家太子的青睐。宁家眼看中兴有望,无奈造化弄人,皇家庶子夺嫡成功,太子失位。第五代宁王灰心已绝,留下“无为而望”的家训。
无为而望,一心只做逆来顺受的闲散贵族,文不能出众,武不能超群,苟延残喘。等待机会,等待皇帝重新对宁家的信任和倚重。
历代皇帝不待见,与大臣们交往也越来越淡薄,宁家再次落入尘埃,宁家慢慢变成了孤家寡人。就连逢年过节的王爵例奉,也被国府慢慢取消了。宁家被迫变卖家产,艰难度日。
为了家族的延续,消除皇家的忌惮,无为而望的家训,竟然被演化成了“日不认三字,武不打三拳”的奇怪家规。子孙少年们每天认字不能超过三个字,练武不能超过三次套路,只能深居简出,坐吃山空。
后代子孙在朝中缺少人望,没了进身之阶,又不能从事农、工、商,只空守着一顶王爷的帽子。好在,宁家一直低调,子嗣单薄,男丁稀少,倒也吃饭不愁。
以后的几任皇帝,要么是昏君不理政,要么权奸当道,阴差阳错之间都没有削去宁家王爷的封号,都没有把宁家削爵为民,甚至抄家灭族。
百余年前,最后一位受皇封的宁王去世,家人绞尽脑汁,筹措财物,操办后事,匆忙间竟然忘记上报国府。国府也不闻不问,任由宁家自生自灭。
皇帝高高在上,朝政还理不完,大臣们怕费力不讨好,更没人敢提起,于是洛林国史上最奇怪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明明有着显赫王爵的武将世家在,世人却仿佛都忘记了洛林国还有“宁毅王爷”这一个金字招牌。宁家和国府彻底没有了联系。
宁家家底变得一贫如洗,族人们开始自谋生路,给人讲学、帮人抄书、兼任坊间小吏……更有一支旁系,远走关外,长期以来也聊无音信。
宁家人不愿辱没祖宗的“宁毅”姓氏,对外只简称“宁”,就如国人普通的姓氏一般。
宁家坎坷、尴尬传承了近三百年,接任家主、王爷的仪式都变的如此简单。宁家大院只剩下了原来的三间花匠房。宁毅王府气派的正门既没人敢维护修理,又没人敢拆除。王府正门渐渐的变成了孤零零的一座牌坊,被国人称为宁国门,成为一条大街的中心。就连家族墓地都破烂不堪,因为是在城外,有关王府的标志建筑早就不见了。
连宁家人自己都快忘记了自家是大名鼎鼎的宁王。那天老宁忠眼看没啥希望了,准备上报,给宁毅王的历史画个圆满的句号呢。
老宁忠竟然还是宁王府家将统领兼王府中丞。因为这是王府中必设的两个官职,也象征性的传承下来。
“老人们总喜欢没事时,回忆、炫耀昔日的辉煌。我也是从小听说,有些也是外面传言。”老宁忠抽抽鼻子,如释重负,结束了喃喃的述说。
夜已经很深了,天池听得如痴如醉,“要是我早来几百年,多好啊!至少能吃饱饭了!锦衣玉食、娇妻美妾,只能是在梦里了!”
天池小声问道:“咱们以后怎么办?”“小人以前只是打打零工,也没办法。以后只能听少爷吩咐!”
天池知道老宁忠尽到全力了,并非虚脱之词。无奈之下,一把抄过神秘的油布包裹,急切的问道:“这里面有啥好东西?”
老宁忠老实的回答:“老爷只是交代,完好无损的交给少爷,我也没敢打开过……”
老宁忠话还没说完,天池已经打开了层层油布的破旧包裹,露出一个不起眼的黑木小匣子。老宁忠见状,连忙站起:“少爷,我出去一下……”,说着就大步往外走。
天池为人爽朗、不拘小节,且深知人性,知道老宁忠想回避呢。天池急忙一把拉住,真诚的说:“忠叔,家里就剩你我两人了,还要瞒着谁呢?再说我不明白的,还要问你呢。”老宁忠不好推辞,同时也很好奇,毕竟是传承三百余年的传家宝啊!
黑木匣外面一个小的铜锁头,已经锈迹斑斑。眼看没有钥匙可用。天池稍一用力,锁鼻已经掉下来。老宁忠冷汗已经快掉下来了,拼命忍住没有说什么。
“苍天保佑,芝麻开门——肯定是阿里巴巴的宝藏!”天池咬咬牙,缓缓的掀开木匣盖。哈哈,不出所料,又一个油布小包。
墨绿色油布精致地包裹着。天池吹吹浮尘,两下揭开已经发脆的油布。我晕——一枝笔、一个本。
天池揉揉发涩的双眼,再定睛一看,还好原来不是笔,是巴掌大的一把小刀,刀头很小。
天池靠近灯光,捏起小刀,小心端详。大拇指粗细的精致小刀,显出灰暗的土黄色,入手沉甸甸的。刀头有着优美的弧线,刀刃有些钝了,刀柄处繁复的花纹也快磨平了。
天池顺手递给老宁忠,“是不是金子打的?嘿嘿,磨一下看看。”又拿起那本书册。只见发黄的锦帛封皮上,有四个古朴的大字——《断金神刀》。
天池大喜,一定是非同小可的武功秘籍,这真是意外的巨大收获啊!贴近小灯,轻轻翻开了册子,一行行俊秀又挺拔的字迹映入眼帘。
从字迹之中,天池感受到了一种含而不发的英气,孤高又狂傲:“刀者,百兵之胆也。刀名断金,亮如霜雪;挥洒之间,漫天银雨;出鞘之时无血不归;十步之内谁与争锋……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大刀出鞘兮,黄沙茫茫,凌云起舞兮……”
绝顶武功,没人教,有图看也行啊;没图画,有抡刀、踢腿的字样,也行啊!看不懂啊,看不懂啊,真是太可惜了!
书册只有薄薄的几页精锦,篇幅不长,也就七、八百字,但文笔劲绝,更像是刀法大师、内功大师和军事大师合写的富有人生哲理的博士论文。
哎!天池倍感失望,甩手丢给老宁忠,仰头躺在床上,折腾了大半夜,失望之极!我这个空头王爷还真是命苦啊!
老宁忠对这本秘籍也无法理解,属下们接触不到高深的内功功法,只能练些战场厮杀技。
老宁忠双手掂一掂,那把奇怪的小刀,还真是挺沉的!“少爷,这应该是把贵族餐刀,可以随身携带。我在一个雇主的贵族聚餐上,看到过类似样式的小刀。”
“呵呵,吃饭用的餐刀?说不一定真是纯金的。”天池两眼放光。
老宁忠不禁打个寒战,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无奈接着说,“传说宁毅老王爷有两把金刀,一把斩马断金大刀,一把绣金腰刀。嘿嘿,说是金刀,其实刀刃还是精钢的,最多刀柄镶金……”
“斩马断金大刀呢?”
“传说,抄家时被收缴了……”
“绣金腰刀呢?”
“传说,被奸臣勒索走了……”
“这小刀有何用?”
“吃饭用吧……”
天池又好气又好笑,一把拍在老宁忠手上。老宁忠猝不及防,小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震飞出一个小部件。
老宁忠急忙拿起来:“摔坏了?!”
两人端详半晌,才明白原来是小刀刀柄底部,有个金属的小套子,保护刀柄底。一摔之下,秘密显露出来。
两人凝神看向刀柄底,又见飞马。圆形的刀柄底面较粗,光滑的边缘,闪着金色的光芒。凸版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金色怒马,狰狞的双翼,翻滚着直冲天空。狮子嘴似的马口中衔着一支狼头大箭。线条流畅,巧夺天工,仿佛要从刀柄中跑出来一样。飞马下面还有两个古朴写意的“宁毅”两字。
老宁忠感慨的说:“这是宁家族徽啊!……好像也是宁王府印信。”
传说这个随身印信是签订契约不可缺少的家族象征。很久以前也是宁毅王调兵的勘合,宁毅王身份的象征。
天池一手托着小金刀,一手托着神功秘籍:“好东西啊!可惜……忠叔,我们现在无权无势的,这个现在用不到,也不能用。一旦外露,只是取祸之道,必遭贼人窥伺。现在还是妥善保管吧!”老宁忠赞许的点点头。
“再歇几日,我也出去找点事情干,赚点钱……现在都秋天了。”天池接着说道。
老宁忠踌躇道:“少爷,没事最好别出门,家规还说……”
“哎!现在家都快没了,还要家规干什么……”天池小声的反驳道。
 
第4章 找块砖头


 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天池越来越感到这世界真好。
这几天以来,天池每天早上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看看所剩无几的陈旧书籍,熟悉一下文字,顺顺几招武功,感受一下。拿着短木棒,摆摆几个架势,锻炼身体。
半瓶子醋逛荡的老宁忠不时指点几句,洛林国民间向来就有尚武的传统。天池还向老宁忠请教了很多洛林帝国的风俗、习惯,主仆两人其乐融融的。
天池把两样宝贝,拿出来又研究了几次,再没发现什么玄机。飞马印信蘸点墨汁,还能印的非常清楚。家里也没有印泥、朱砂之类的东西。天池只好把《断金神刀》那七百五十六个字,囫囵吞枣的都背诵下来,慢慢感悟。
天池没事时,就站在大门口,感受一下洛京的气息。看着来来往往的男女老幼,天池感到洛京还是蛮富裕、开放的。人人都是短衣打扮,显得很利落。姑娘们也可以神气活现的逛街,甚至偶尔还有女骑士骑马穿过热闹的街面。不像传说中有些国度,风俗严格,不论男女全都遮头蒙面、长衣裹袍的。嗯,可能和天气有关。
大多数人都是黑色头发,也有黄褐色头发的,有的随意披散、有的扎个发带、有的盘头整齐,有的光头铮亮……都可以大摇大摆的。大腹便便的富翁、神色匆匆的官吏,则坐着马车,整天热热闹闹的。
这天早上,老宁忠依旧早早出门,天池多喝了半碗稀饭,精神抖擞的穿好早已准备好的衣服,昂然跨出家门。穿过小巷,拐上大街。
只见,稍长的黑色头发用紫色发带随意扎起,身穿新灰衣皂带,脚蹬有些旧的牛皮短靴。举止儒雅,目光炯炯,俨然是一个家境殷实的读书郎。
“再挎把宝剑、摇把扇子,就可以和姑娘们搭讪了,嘿嘿……”
洛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