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个成天坐在高堂上,不管民间疾苦的大人,很少见如此画面,一时间都所有感触,尤其是猫儿庄这田地和其他村子的有所不同,除了水车外,规划上也有变动,在有就是本来都种稻子的土地,怎么还有些种着草?
“止元阿,那地里种的是什么?”代王也有些奇怪,指着远处地里种的土豆问道。
“哦,王爷说的是土豆阿?”杨休一看,顿时乐了,解释道:“其实地里不一定就非要种稻子阿,能吃的蔬菜有很多,以往我们大明朝的百姓只知道一位的种稻子,也不去看看自己家的地适不适合。这就导致有些地方能丰收,有些地方就欠收了。”
“就拿稻子来说,稻子对土壤的肥沃程度要求非常高,南方土壤肥沃,自然收成就好。我们大同府地处北边,土地干枯,自然就收成不好。而下官种的这土豆,是一种由欧洲引进来的食物,对土壤的肥沃程度要求不高,非常容易种植,等成熟后的果实可以糊着当主食吃,也可以和其他蔬菜搭配,抄着吃、炖着吃。”
杨休这一番言论,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董承作为大同府知府,对自己府内的民生当然关心,所以听的仔细。而代王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藩王,更要让自己封地内百姓富裕,军队强大。
除了这两位,陈洪和鄢懋卿也听的仔细。陈洪是想多知道些新鲜事儿,回去好给嘉靖帝讲,让嘉靖帝开心阿。鄢懋卿呢,他是听杨休说起土地来说的一套一套的,想要看看能学到些什么不。毕竟严党虽然贪污,可他也得有钱可贪阿,要是全国每年的收成都不好,他贪污谁去?
“杨大人,您说这……土豆?每年能有多少收成?”陈洪脸上带着喜色,捏着兰花指问道。
“哦、回公公,这土豆收成可就高了,下官、不敢说。”杨休忙拱手,跟几位大人请罪道。
“哎?杨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杨休这举动让几人很不解,陈洪有些哭笑不得的问道。
“回公公,诸位大人,实在是这土豆的亩产太过惊人,下官怕说出来诸位大人……怪下官是胡说。”
杨休这又是请罪,又是拖拉着不肯说土豆的亩产,这下更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代王大手一挥急着道:“止元别再卖关子,快快说来。”
见代王都发话了,杨休只好苦笑着说道:“回王爷,各位大人,这土豆每年,每亩能收大约40~50石。”
“啊!”
周围几位都是朝廷大员,对粮食的收入还是很明白的,听杨休说这土豆,竟然每亩可收40~50石粮食,一时间都惊愕的长大嘴巴。
要知道在江南土地肥沃之地,每年每亩才能收上稻子2石左右,最高的也超不过3石阿,可这……一亩地,怎么可能收40多石粮食呢?
“杨、杨大人,你说的可是真的?”
陈洪那尖锐的嗓音听起来有些颤抖,大明朝年年赋税亏空,嘉靖帝每日都在为此发脾气。可他再发脾气也是没办法,因为每年全国只能收上那么些粮食来,陈洪作为嘉靖帝的身边人,当然知道这些。
如果、如果这土豆真如杨休所说,每亩可产40~50石粮食,那么……那么岂不是说,如果全国都种上这东西,那每年的收成就会是以前的20多倍了?
要是皇上知道了,那肯定得龙颜大悦阿!
杨休看着陈洪那一脸的激动神情,心下马上就转过了这个念头,开口道:“陈公公,这土豆虽然产量高,可却不能全国推广。土豆毕竟不是稻子,人们不能每日都只吃土豆,所以……这稻子,还是要种的。”

第一百五十九章 众姥姥进大观园(上)

陈洪听了杨休这话,明显有些失望,刚才那股子心气儿也降了下来。杨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自己今后用到他的时候还很多,可不能现在就让他对自己失望不是?于是笑着说道:“不过这种土豆和种稻子不冲突,稻子可以照样种,只要在多开垦些荒地种土豆就是了。”
“土豆对土壤要求不高,所以不像种稻子的地不好开垦,土豆随便什么地都可以种。”
杨休这话一出口,众官员再次一惊。
大明朝有土地无数,但能种植粮食的耕地却少之又少,以往想要开垦荒地种植稻子,都要费上很大的力气去找肥沃的土壤。可要真按杨休所说,这土豆对土壤没有要求的话,那这粮食可就不是翻20倍那么简单了!
“诸位大人,等今年我们猫儿庄的土豆成熟了,下官自会把这些种子分散给其他村庄,去开垦土地继续种植的。”
“太好了,等这土豆丰收了,杨大人可别忘了给咱家捎上一些来。”陈洪又有了可以和嘉靖帝邀功的事,心中当然高兴。
几人边说边走,离的老远就看到了猫儿庄那气势磅礴的城墙,林瑞生震惊道:“这、手下官兵说猫儿庄城墙堪比大同城,本官起初不信,杨大人、你这城墙是如何建得的?”
建一个如此庞大的城墙需要怎样的人力与财力,林瑞生作为大同府总督非常清楚,一个小村庄可以建如此城墙,简直是匪夷所思。
“部堂大人,月如近日来时常惦记着您老人家呢,稍后进了村子,月如会来跟您老敬茶。”杨休并没有说这城墙如何建成的,而是提起了白月如。
一旁陈洪听了这话,惊讶道:“哦?林部堂有家里人在这猫儿庄?”
林瑞生有些尴尬的看看身边的鄢懋卿,作为严党核心成员,严世蕃的计划鄢懋卿不可能不知道,所以这个时候杨休提到白月如,让林瑞生很尴尬。
“回陈公公,白月如是下官的未婚妻,虽然还没有订婚,不过说些孟浪的话,下官与月如是两情相约的。而部堂大人,则是月如的干爹。”杨休抢着林瑞生之前,把几人的关系给说了出来。
林瑞生心下懊恼,眉梢微微一跳。陈洪则是大笑了起来,说道:“没想到,咱家真没想到,林部堂还和杨大人有这么一层关系呢阿?哈哈、何时请咱家喝喜酒阿?”
“到时一定会邀请陈公公来。”杨休脸色笑意正浓,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之所以说这些,就是要让陈洪知道,自己与林瑞生的关系。也是让林瑞生知道,我们的关系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这样一来,等代王加赏自己什么的时候,林瑞生就不好给自己使绊子了。
目的达到,杨休也不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如果说多了让人看出自己与林瑞生的关系并不亲密,那就不好了。
几人此时已经过了城门,城门两侧那一排甲胄鲜明,训练有素的乡勇,让几位大佬和身后跟着的将军们多注意了一下。
进得城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猫儿庄市场,此时的猫儿庄市场正是最火热的时间,商家进进出出,各**车、骡车你来我往,热闹非凡。
杨休指着水泥盖起的双层庞大建筑对几人讲解道:“王爷、各位大人,这里面是猫儿庄的市场,平时的所有交易都在这里进行。二楼负责的是大笔订单、买卖的签约之事,一楼则是一些零卖店。”
“这里每天都很热闹,现在关外的村子都到这里来买生活所需品。关内的一些大商家,也常来和猫儿庄内的作坊做生意。”
猫儿庄市场的繁荣,让代王和几位大佬一时竟然失神起来,连杨休说的话都没有听到。如此庞大的水泥建筑,他们以前哪有见过?这可是杨休根据二十一世纪的综合商场来建设的,整个楼梯的框架使用钢筋搭建起来的,非常坚固。
走过市场,再次出现的巨大院落是车马行。
“这里面是车马行,这车马行可不只是一家,而是很多家融合在一起,商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对各大车马行的印象去雇佣。”
代王有些奇怪的问道:“止元,这样不会很乱么?”
杨休笑着摇摇头,解释道:“只要管理得当就不会混乱,这车马行的地是归猫儿庄的,里面的管理人员都是猫儿庄的工作人员,会对各大车马行进行管制。这样一来,这些车马行就能本本分分的做生意了。”
“一家独大、受害的只能是那些雇佣车马的商家,抬高价、服务不佳,都会给猫儿庄的商业带来打击,让这些车马行聚集到一处,他们就会有竞争、有了竞争才会互相攀比,做的更加好。”
杨休这新鲜的理论,是代王和几位大佬从来没有听过的,想要反驳什么、可又觉得杨休说的非常在理。
“王爷、几位大人,这边这个是玻璃制造作坊,刚成立没几天。”杨休指着另外一边,三层高的小楼说道。
这小楼和周围其他楼宇有些不一样,在这些小楼的窗户上,安装的不再是窗纸,而是……玻璃!
陈洪疑惑的问道:“杨大人,这玻璃为何物?”
“回陈公公,这玻璃其实就是琉璃,我们管它叫做玻璃。您看这楼的窗户上,按着的就是玻璃,冬天可以保暖,还不耽误光线的照射。”
“哎呀、琉璃可是好东西阿,那大食国年年都向宫里进贡琉璃瓶子,皇上喜欢着呐!”陈洪满脸的惊讶,看着那小楼窗户上的玻璃,不住的感叹着。
“没想到这琉璃还能这么用?咱家觉得,这是不是暴殄天物了?”
琉璃在大明朝属于绝对的奢侈品,这琉璃运输相当不容易,稀少、易碎是导致琉璃价格昂贵的最主要原因。每年从海外流入到大明朝的琉璃,总共也没几件。而且这时候的琉璃只能做些杯子、瓶子等物,供有钱老爷观赏把玩。
杨休将琉璃的做法、以及在本朝之所以那么昂贵的原因说了一边,对陈洪道:“陈公公,这回我们有了自己的琉璃作坊,造起来也就方便了,以后咱们整个大明朝,家家都能用得起这琉璃当窗户。”
陈洪从下了马车开始,这笑起来的嘴就没合拢过,点着的头也像是小鸡啄米一般。
“好阿、这个琉璃你给咱家备着些,等咱家回京给皇上带回去,皇上见了肯定高兴。”
身后的其他众官员见此,也都心痒难耐,可他们和陈洪不同。陈洪开口要东西,那是给皇上带的,而他们……可就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同僚的面开口了,都想着等回去后单独找杨休,来要些这新鲜玩意。

第一百六十章 众姥姥进大观园(下)

带着众人继续超前走去,猫儿庄的繁华也终于全部展现在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