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的还要出色。但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中国人冷手执个热煎堆,连美国人都羡慕的两眼通红,更不要说其它国家了。一时间,各国的小动作层出不穷,中国面临着沉重的外交压力。
  前文,我曾经提到过,中亚以南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我要在这里说声“抱歉”了。我说的话,遗漏了“曾经”两个字。中亚以南的阿富含和伊朗,“曾经”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曾经是”,也就是说,现在不是了。
  阿富汗地处南亚、中亚和西亚的结合部,向东与中国相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十九世纪下半叶,阿富汗成为英国的半殖民地。1919年,阿国王阿曼努拉即位,他对这种地位早有不满,即位不久便宣布阿富汗独立。英国人虽然在欧战中遭到重创,但也不会就此罢休。印度是英国在亚洲的基地,阿富汗就是英国扩张势力的重要通道。从而在1919年5月,引发第三次英阿战争。
  然而,阿富汗的地形很特殊。高山、河流和高原山地相间分布,高山纵横,不利于大兵团和机械化部队展开作战,高山之间的重重隘口更是阻挡外部入侵的天然屏障。所以,也有人称阿富汗是“入侵者的坟墓。”说白了,这里是天然的游击战圣地,短时间很难决出胜负,通常会成为一场消耗战。英国人自然架不住人命的消耗,遂于8月承认阿富汗独立。
  伊朗19世纪初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北部是俄罗斯势力范围,南部是英国势力范围,中部设为缓冲区。1918年俄罗斯二月革命以后,列宁为了集中力量,放弃了俄罗斯在伊朗的一切特权和权利。1921年礼萨·汗依靠哥萨克旅,控制了政府。当年,英伊协定废除,英军撤离伊朗;稍后苏军也撤离伊朗。伊朗独立。
  所以,在中国远征军攻城掠地的时候,英国人急的要命,却有劲使不上。接任朱尔典的英国公使麻穆勒,哦,现在是大使了。英国大使麻穆勒只能不断发表一些儿意见和看法,表示英国密切关注中亚局势云云。但这无关痛痒,中国外交部对此作出反应,只是出于对英国的礼貌而已。
  顺便说一句,中国远征军进军迅速,为了避免与阿富汗、伊朗冲突,快速占领了与两国相邻的地区。双方没有发生冲突。现在,中国已经派出使节,试图与两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我希望修建新的欧亚大陆桥,以避免对西伯利亚铁路的依赖。从现实情况看,这很有必要。俄罗斯内战无论哪一方获胜,多半都会以一场中俄战争,来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而且,这场战争不会轻易结束,很可能长期化。中国下手实在太狠了。不过,要我让步,也很困难。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新的欧亚大陆桥将会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发,横贯中亚,然后延伸进伊朗,再转进土耳其,越过亚欧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与欧洲铁路相连。恰好伊朗和土耳其都已经独立,这条铁路的建设,想必会容易很多。这东西没有十年八年,绝对没戏,姑且先放下不提。
  英国人被同中亚隔离开来,俄罗斯人内战正酣,中国如同探囊取物般,轻取中亚。这事怎么看,怎么让人不甘心。于是,英国加快了与俄罗斯谈判的进程,努力在各国的谈判中,施加影响,俄罗斯临时政府遂被各国承认。
  此后,在中俄的分歧中,各国使节一致认定,中国不守规矩,不遵守协议,是中国的不对,要求中国立刻撤离哈萨克,最好撤离中亚。最后一句话,各国使节只是在心里想想,并没有说出口。
  外交看不见,摸不着,却很重要。这么多国家的一致意见,中国是不能不让步的。这些国家基本包括了全世界的强国,与之同时交恶,不是说笑的。但让步,也不可能像各国要求的一样,那我直接辞职算了。这才有后来的《中俄哈萨克协议》,决定全民公决,由哈萨克人民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各国一看,都说民族自决好,心想,反正不能让中国白占便宜,民族自决操作性高,到时候把哈萨克独立也加进去,不怕你中俄不打个翻天覆地。这事也就暂时搁下了,大家都知道,好戏在后头。于是乎,各国忽然在中亚冒出无数商人,旅行团、科考队什么的。
  哈萨克问题暂时拖下来,中国其实是占了便宜的。起码中国军队在哈萨克的驻军名正言顺了,各国也变相承认了中国在哈萨克的权益。这里面,除了中俄实力差距,形势有利于中国外,中国在哈萨克问题上,取得了美国的谅解,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取得美国的谅解,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加拉罕。加拉罕是苏俄政府代理外交人民委员,相当于代理外交部长。
  实话实说,中苏关系很不好。苏俄原本对中国寄予厚望,希望能够与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列宁甚至设想过,归还中国被占领土。如果中国努力的话,有可能兵不血刃地收回部分领土。不过出于种种考虑,中国拒绝了与苏俄建交,反而大力支持高尔察克的白军。双方的初次交涉破裂。等到中国远征军越过阿拉山口,进攻中亚的时候,两军实际已经处于交战状态了。
  但是,在1922年远征军的军事行动中,苏俄察觉到,中国与白军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同时,列宁还敏锐的察觉到,中国有能力影响俄罗斯内战的结果,也愿意施加这种影响。
  5月,加拉罕取道欧洲,秘密来到安庆,希望能够以妥协换取中国的支持。在与外交部总长顾维钧的会谈中,加拉罕提出,苏俄承认中国占领区为中国领土等许多有利条件,中苏建交,要求中国对白军宣战,要求大量从中国购买粮食。这时候,加拉罕并不清楚中国远征军打到了哪里,但知道以后,加拉罕仍决定同意割让中亚。然,中国不同意,反复交涉之后,加拉罕又逐步降低了条件,只要求中国断绝对高尔察克的支持,到最后,甚至只要求从中国购买粮食。
  这样的条件,十分有利,中国基本毋须付出什么代价,就可以的到很大利益。即使这是个空头支票,也可以使中国在外交上占据有利地位。
  我仔细考虑过后,还是拒绝了。面对顾维钧的疑问,我解释说,“在一个资本主义世界里,擅自与苏俄达成这样的协议,是要付出代价的。中国的实力有一点儿,却不能不考虑其他国家意愿。远征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随之而来的麻烦也会一样多,没有必要火上加油。何况,中亚的地位归属问题,终究还是要取决于实力。中俄之间的战争,势在必行。只是看俄罗斯什么时候,能够腾出手来。”
  顾维钧更疑惑了,“那我们不是应该扶持弱势一方,以便让俄罗斯内战持续下去吗?”
  我笑了笑,“少川这话说的对。我们会给白军找些儿麻烦,中断物资不解,打乱其进攻节奏,但是,我们不能与苏俄达成协议。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
  ……
  稍后,加拉罕的到暗示,中国会抑制白军的进攻,同时中国结束了与苏俄的交涉,要求加拉罕限期离境。
  中苏交涉是秘密的,我却在六月的一次谈话中,似乎漫不经心地,告诉保罗·芮恩施。
  “……苏俄来过人了,许诺割让中亚给中国……”
  芮恩施有点儿惊讶,却没有表示出来,也很随意的询问我结果。
  我便告诉他,我拒绝了,中国对GC主义不感兴趣。
  然后,话题就转向其他。但芮恩施明显心不在焉,很快就告辞了。
  我这话有几层意思。一是砍价,苏俄出了这价钱,我都没答应,白俄还砍什么价;二是撇清关系,中苏间是没有关系的,你可不要乱想;三是表示重视美国,也有试探美国意见的企图。
  芮恩施很快领会到我的意图。随后,发生了“军事观察员”事件,中国中断了对俄罗斯临时政府的物资补给。这样一来,不光俄罗斯着急,就是美国也很急的。一方面,美国是希望镇压苏维埃;另一方面,美国也投入了不少资金物资,利益攸关的。
  美国国务院立刻去电,询问中苏间有无问题,要求芮恩施从中调解,不要影响作战。芮恩施一见电报,就苦笑了。他回电给国务院。
  “……董正朝声称,中国没有与苏俄达成协议,应该是可信的。然而,中苏之间,想必存在某种默契……由于思想观念的差别,董不会支持苏俄……但是,中国一定希望,两个俄罗斯同时存在……”
  然后,芮恩施就开始了紧张的调节工作。中国方面很给面子,并没有刻意制造障碍,但从事情发生,中俄之间交涉,到美国参与调节,七天已经过去了。然后,中俄谈判困难重重,再赶再着急,也需要双方能够接受,谈判时常停滞,最终只耗时十六天,就达成协议,实在很短暂了。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由于物资补给恢复供应的时间不确定,开辟第二战场的白军不得不推迟了五天,白军的进攻也由于弹药缺乏,被迫放缓了几天。整个作战受影响的时间很短暂,历来的估计,都是三~五天,最多一周。然,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红军主力撤退,俄罗斯内战还会持续下去。
  日本在这次“哈萨克”外交中,基本保持了中立,略偏向中国的态度。兴亚投资如愿以偿,取得了大庆石油的部分油田,目前年产量大约在五十万吨左右。鞍山钢铁也已经正式投产,年产钢铁一百二十万吨。此外,两项投资,都在进行扩建工程。中日间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在中亚捡了这么大个便宜,日本很是羡慕,却也知道插不上手。
  加上,日本还占着库页岛,正热火朝天地开采其上丰富的煤矿。这是日本迟迟不能与俄罗斯达成协议的重要原因。一旦达成协议,就等于承认库页岛是中国的。日本当然不愿意,但日本又不想破坏日益密切的中日关系——这对日本也极重要。中国几乎是日本唯一的海外市场,并为之提供钢铁和石油。所以,日俄的谈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