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早接走也好啊!迟回了几天,就遭人杀了!
  “我原来只担心她玩水,不注意车,哪个晓得……”
  留守孩子留守家中托人代管,很多“想不到”的危险,就这样悄悄临近了一个个幼小的生命。
  而任你痛断肝肠,远去的生命也不能回返。
  代管,你怎么管
  “妈妈——”在几年前一个寒风呼号的冬夜,在沱江边居住的农民田某刚想拉紧被子入睡,忽然听到呼啸的风声里夹杂着一个女孩凄厉的哭声。他出门望了望,什么也看不见。风太大,天太冷,就这样他又回到床上,疑疑惑惑地睡下了。第二天早晨,住河边的几户人一碰面,不约而同地说起晚上的事,大家开始疑心真的发生了什么事,便一起来到河边查看,果然就看到了一具女孩的尸体。女孩看模样有十四五岁,经警方初步认定为自杀身亡。然而尸体捞起在堤坝上搁了三天,还没有人来认领。民警到附近的学校排查,才搞清楚死者正是学校高二的一名学生。通过学校,警察终于联系到了女孩在当地的唯一亲人——姑母,姑母赶到后,对侄女的死十分震惊,认为死得奇特。在女孩姑母的要求下,法医进行了尸检。检查结果,女孩已怀有身孕。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老师同学不知道,姑母不知道,接到噩耗后姗姗来迟的父亲不知道,一直等到女孩入土也未联系上、女孩生前最后深情呼唤的妈妈,更不知道。
  死去的女孩叫莲子。莲子五岁时,父母出门打工,后因为长期分居,感情出了问题,离异,孩子判给了父亲。离异后的父母继续外出打工,父亲再娶,便把孩子托给老母照顾。而莲子奶奶年事已高,自己照顾自己都困难,带了两年后,便把孩子交给了看起来家境不错的姑母代养。姑母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开着两个铺面,生意并不景气,两口子长期吃住在店里累死累活地做生意。偶尔从店里回家,也难得跟孩子们说上几句话。姑母的两个孩子是男孩,与莲子倒还相亲相投。平时三个人一起读书,尚属相安无事。莲子成绩也一直是班上中等水平。
代管,一个沉甸甸的话题(6)
只是莲子思念母亲,一次莲子在电话里向父亲问起母亲,父亲抛下一句“她死了!”便挂断了电话,留下莲子一人在那里手捧电话泪流满面。后来的日子,莲子喜欢上了班上的一男生,但两人确定关系没多久,莲子却看见了他和另一女生在学校林阴深处小道上散步。从母亲的长久不归,到小“恋人”的“背叛”,莲子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了。
  莲子完全变了,话开始变多而且逻辑混乱,外出也频繁起来。这时候的莲子实际上已经出现精神疾患,但家里和学校没有人想到这个,只是认为她人大心大,不好管了。倒是莲子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去过一次心理老师办公室,也得到一时的调适,可当她第二次去找那位老师时,老师却直接把她叫到了政工室准备问话,看到政工室门牌,莲子吓得立马跑了出来……
  再以后,社会青年辉哥闯进了莲子的生活。两人一起到饭馆吃她喜欢的饭菜,一起去歌舞厅唱歌跳舞,一直得不到母爱的莲子对辉哥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感。辉哥开始和她谈婚论嫁,并顺理成章地要了莲子的身子。和辉哥在一起的日子,莲子的精神压抑有所减轻,不再出现幻觉,学习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她不爱与同学说话,还总疑心同学在讲她坏话,回家后,也不理家人,直到一次生气把姑母家里的暖瓶全部摔坏了离家出走,自己住进了一间搭建在乡村水沟边的草棚里。
  再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楚了。反正跟莲子交往的男人开始不固定,在莲子死前的几晚,有人看见莲子与不同的男人在草棚里频繁出入,哪怕草棚里只有她一个人,也会从里边传出她的笑闹声。办案组根据乡亲提供的线索来到草棚,只见莲子睡觉的床木板已经塌陷,十几个残破的方便饭盒胡乱丢弃,引得蚊蝇狂飞乱舞。
  莲子是到妈妈离家时的船码头投水自尽的,毫无疑问,那无比凄惶的一声“妈妈——”,道出的是她心中至死难忘的痛。半年后,莲子的母亲风风光光回乡来,要接女儿去深圳读书,撕心裂肺之后,终究难以接受女儿已逝的现实,披头散发赤身裸体在外跑了月余,被人送入省精神病院。


  莲子的故事是我在莲子曾经就读的学校进行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时得知的。也正是这个叫莲子的女孩的死,刺痛了我这颗母亲的心,让我坚定了继续调查,写出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的强烈欲望。
  冷静下来分析莲子的悲剧,其中既有代管监管不力的问题,也有孩子不服管教的责任。留守孩子因缺少父母关爱,极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如变得忧郁、不自信、没有安全感等,从而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日常行为和价值判断。
  2004年6月2日,湖北省某村发生了一起命案,村里十二岁的女孩小洁被自己的奶奶杀了。惨剧发生的那天,孩子父母亲都在外地打工。当夫妇俩赶回家的时候,都还不知道,杀死自己女儿的,正是自己的母亲。原因是一个要管,一个不服管,盛怒之下的奶奶就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2004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小洁早上起床后发现红领巾不见了,于是划了根火柴在一个房里找,哪知一不小心,就把房里的东西烧了。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奶奶发现后,就说了小洁一顿。哪知第二天下午小洁竟没有去上学,还玩到很晚才回家。一直在为小洁担心的奶奶又说了她,并怒其不争,作势要打她。谁知小洁回敬奶奶的竟是:“你不要住在我家里!”“你勒!”就这样,气急的奶奶用手里的毛巾顺手往孙女脖子上一套,想吓她一下,结果顺手一拉,小孙女却真的死了。
  小洁的父母有兄妹五人,有四个都在外地打工。年近七十的爷爷不仅要种五亩多地,还要照顾留在家里的三个孙子孙女。去年春节回家过年时,爷爷奶奶就告诉小洁父亲,自己岁数大了,孩子太调皮,不听话,管不了了。可小洁父亲早在小洁一岁多的时候就开始在外打工,经过数年奔波,才好不容易在福建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而且他们所在的镇人均只有八分地,除了种田,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生计。小洁父亲就请小洁姑姑回娘家做爷爷奶奶的工作,老人这才答应再帮他带一两年。
代管,一个沉甸甸的话题(7)
谁知会发生这种惨事!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许多案例,有些留守孩子的确不易监管,甚至有虐待照管自己的爷爷奶奶的情况。一留守的初二男生,一次偷了家里一百元钱,买了口香糖等零食分给跟自己走得最近的几位同学。奶奶知道后,劝他不要糟蹋了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他听得不耐烦,没等奶奶把话说完,伴随着一句“少管”,扫帚柄已扫到老人胸口,气得老人痛哭流涕。
  报载,巢湖市一女生觉得照顾她的爷爷奶奶都没有文化,不理解她,她要什么也不能满足,有次竟趁爷爷奶奶出去打牌,放火烧了奶奶的蚊帐,险些酿成大的火灾。
  “‘我要让他死,我要让他死……’此时的赵小亮内心只有这样一个疯狂念头。十四岁的他,提着那把菜刀,冲向了睡梦正酣的爷爷奶奶的卧室,一刀、两刀……几十处刀伤,刀刀致命。血,染红了漆黑的夜,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血腥的味道。惊醒的奶奶问了一句:‘亮亮,你咋了!’刀已然如雨点般剁下!血,溅在了赵小亮的身上、脸上,急速落下的刀也砍伤了赵小亮自己的胳
  膊……”2007年7月26日,中国江苏网以《孙儿举刀刺向爷爷奶奶——隔代抚养的锥心之痛》为题,报道了一个十四岁男孩赵小亮只因不服爷爷管教而与爷爷发生争执,于2007年7月1日凌晨2时许乘爷爷奶奶睡着后,残忍地杀害一直照顾他的爷爷奶奶的血腥故事。
  而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很多的问题孩子,只要父母在家,他们的表现竟完全两个样。
  平江县大坪乡姜源村有一个留守男孩,初中没有毕业就在社会上游荡,没有钱用,就到附近组织一些年纪相仿的孩子专门拦截过路小车进行抢劫,成为当地一大公害。有一次公安局抓了他,问他父母在哪,他竟回答说,他父母“死了”!其母亲得知情况赶回来后,起初他拒不相认自己的母亲,直到母亲表示自己不再出门打工了,孩子的态度才有所好转。以后,孩子再也没有发生出门偷抢的事,一些坏的习惯也慢慢改正了。
  署名为“相见恨晚”的网友在参与我组织的此类问题讨论中,也诉说了自己小时候因没有父母的照管而渐渐变“坏”,后随母亲住在一起又转变好了的经历:“儿时,我跟外祖母过,两年时间不到,不知为何我就与别的孩子一起成了小偷,后来跟父母住,一切‘症状’都消失了。如今回想起来自己都后怕!”
  由此可见,家教功能的弱化是促使孩子走向犯罪的重要诱因,对于一个徘徊在“坏孩子”边缘的儿童,或许一个适时回家的有爱心的妈妈或爸爸、一份浓郁亲情,就足可将他们拉到正轨上来!
  而有些平时看上去表现优秀的孩子,一旦父母出门打工,没有了父母在身边的严格管教,也就没有了自我约束,通宵看电视,整天泡网吧,有的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代管家长说他,说轻了他不理,说重了他很有可能撂下一句“你凭什么管?”就离家出走。老师找他谈话,百问不答。
  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许多留守孩子虽说人高树大了,但还是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平时还经常以游戏厅、网吧为家,夜不归宿,老人想管,但根本管不了。老人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不论他们教育水平如何,内心里总还担负着监管孩子的责任。但许多孩子根本不服老人管。父母不在家,老人对孩子骂不能重骂,打是万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