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大历史001-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端为象形,日圆月弯,一经画出,不待解释。会意由象形稍加引申而成,例如日在树后上升.是为东。双手执鸡放在樽俎之内,是为祭。还有不能图解之观念则可以同音字代表,如“亦”字发音与“腋”同,所以画人之两腋为亦。“来”与高粱之“来”同,所以画“来”而得来。其他“转注”、“假借”等也不外将这些基本原则重叠而扩大的使用。值得注意的则是青铜时代的书写方式和今日报纸杂志的铅字一脉相传。

  这些原则一经推广,今日之汉字为数2万,又经日文与韩文采用,无疑的已是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字之一。它的美术性格也带有诗意,使书写者和观察者同一的运用某种想像力,下至最基本之单位。上海人的沪语发音软如法语,广东人的粤语发音便如德语,也能用同一文字互相会意。所以这种书写的方式促成中国人文化上的团结,其力量不可权衡。只是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其引用起来,不管是一条吊慰的短柬或是一张实验室的报告,同样要从摆方块的形式作起点。中文的前置辞和联系辞少,抽象的意义只能重楼叠架构成(如本书文句中之“的”后带“之”,“之”后又“的”)。也要将可以眼见耳闻的事物极度的延伸,才能成为可以理解的观念(有如“抽象”即系抽出其相,与“具体”之具有其体相对)。其为单音字,又要写上10个字才能代表10个音节。文人用笔,通常省略当中某些环节(例如“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有两个子句,当中无联系辞,也不知道所说系理论抑是事实),虽说言简意赅,却不是严谨、正确的通信工具。

  公元前1000年左右.甲骨文的字汇,饱和到大约1000个字(专家认为其他的2000字大致为专有名词),青铜技术也达到最高峰的时候,这两文化为周所替代。周发源于西安附近,为后起之强国,此后数千载,这黄土地带上的一雄给中国的影响,远超过东部平原的商。这地区自中古至近代并非中国最富庶地区,更不是最容易接近的地区。西安总揽这地带却注定要在中国历史里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以一个天马行空的比喻来说,就如同让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何马州在历史上的功效,超过东部的麻州或宾州。这种比喻别无他意,不过强调地理因素在历史上的重要。中国文化为亚洲大陆产物,美国文化则离不开大西洋的传统,此中有一个深刻的差异。 
 
 



     
资料网上收集 版权归作者所有 啃书虫制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