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表示,今将万历十年时督抚列表于图背。
十五、道是省的派遣机构。各省都设有几个分守道、几个分巡道、几个兵备道,每道分辖几个府州卫所。各道名称、区划、治所极不一致,难以在图面上表示,也列表于图背。
十六、鞑靼瓦剌幅画出其著名山川、部族、城邑。
十七、亦力把里即察合台汗国东支(西支已为帖木儿所夺),初都别失八里,《明史》即称为别失八里,1418年徙都亦力把里,《明史》即以此为国号。国分三区:天山北路及七河流域是亦力把里的本部,天山南路大部分地区和费尔干纳是亦力把里首辅大臣朵豁剌惕家族的世袭领地,土鲁番地区(包括叉力失)长期由亦力把里汗一支直系子孙统治。画出三区的大致界线。亦力把里用都城符号,其余城邑分别轻重或用府级或用县级或用聚邑符号。
十八、插图五幅:北平行都司幅用以显示明初北平省的北部疆域全貌,成都附近、广州附近、藏布中游三幅是该地区的扩大比例尺图,郑氏台湾幅显示永历三十六年(1682年)郑氏政权在台澎地区的建制。
清时期图组编例
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二幅,分幅图二十六幅、扩大图五幅、插图六幅。
二、全图画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疆域政区。
三、嘉庆全图画出直隶、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八省区及其总督、巡抚驻所与所属部分府厅州;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的辖区、驻所及其所辖府治与副都统、总管驻地;标名新疆的伊犁将军辖区、驻所及其所属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驻地;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辖区、驻所及期所属喀尔喀四部和各部本旗,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区和驻所,唐努乌梁海,库伦办事大臣和恰克图司员驻地;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的辖区、驻所,帮办大臣及班禅额尔德尼的驻所,卫、藏、喀木、阿里四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标名青海,境区标注青海厄鲁特、玉树四十族;内蒙古六盟部分旗、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盟旗部分地区,南与直隶、山西府厅州壤地交错,不画界线;套西二旗自成一区,画出界线。
四、光绪全图画出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新疆二十二省区及其总督、巡抚驻所与所属全部府和直隶厅州;蒙藏青海等边区建置略同嘉庆时,惟阿尔泰地区自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区中划出,增设阿尔泰办事大臣辖区,青海玉树四十族已合并为二十五族。各边区酌情画出一些与清后期著名历史事件有关的地名。
五、分幅图按嘉庆二十五年的省、将军、办事大臣辖区和内蒙古盟旗分为二十六幅,另制直隶、甘肃、四川、新疆、西藏部分地区扩大图各一幅;直隶、甘肃、福建、广东、内蒙古部分地区插图各一幅。福建幅另插入光绪二十年(1894年)台湾省一幅。
六、各省总督、巡抚,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将军,西藏办事大臣驻所,均作省级符号,西宁办事大臣驻于甘肃西宁府,在青海幅图框外注明。
七、十八省区的府和直隶厅、州,均作府级政区,画出治所和界线,府属的厅、州和县,均作县级政区。甘肃、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有文武各级土司,分别作县级或聚邑级处理。
八、分守、分巡道系省的派遣机构,列表注明道名、驻所及辖区,附于各省图幅背面,图中在其治所下用“——”标出。
九、盛京将军辖区设府、州、厅、县和副都统、协领、城守尉、防守尉各级驻防,其主要建制是府、厅、州、县,分级与十八省同;各级驻防自成区域的作县级,其它作聚邑地名处理。
十、吉林、黑龙江将军辖区的副都统作府级,协领、城守尉作县级处理;黑龙江地区设有副都统衔总管,亦作府级处理。
十一、伊犁将军辖区通称新疆,设有都统、参赞、办事、领队等各级驻劄大臣,画出驻所和界线,作府级处理,英吉沙尔领队大臣受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节制,作县级处理;又有隶属于甘肃省镇迪道的镇西、迪化等府州县和安西提督的巴里坤、伊犁、玛纳斯等镇、协、营,不绘入甘肃省幅,即与各驻防城合并绘入新疆幅。绿营驻地作县级处理。南疆各城大臣所辖各处伯克分别作县级及聚邑地名处理。
十二、乌里雅苏台将军统辖的喀尔喀四部(盟)、唐努乌梁海地区与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区,作府级处理,所属各旗作县级。唐努乌梁海又有喀尔喀各部及喇嘛所属之佐领,用注记标明所属。库伦办事大臣理俄罗斯贸易,兼监理车臣汗、土谢图汗两部事,驻地作府级符号,恰克图司员驻地作县级符号。
十三、西藏办事大臣通过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统辖卫、藏、喀木和阿里四区的营、城、呼图克图领地、部族及寺院。卫、藏、喀木、阿里四区,用表面注记标示其大致地区。营、城作县级,呼图克图领地一般大于营,亦作县级,寺院不论大小,均作聚邑处理。营、城下的属城,均作聚邑。部族作表面注记。班禅额尔德尼驻地日喀则管辖数营,作府级政区符号。
十四、西宁办事大臣统辖青海境内厄鲁特二十九旗及玉树等四十族土司,均作县级。
十五、内蒙古六盟、套西二旗、归化城土默城、察哈尔,均作府级政区,画出界线,所属各旗作县级。这几区合成一幅。
十六、内蒙古盟旗的部分地区,与直隶、山西府厅州县壤地交错,采用内蒙古与直隶、山西图幅两见的办法。
十七、在长城以北和柳条边外设有直属于中央各部门的牧厂,南与直隶口北三厅、山西大同府、盛京奉天府接壤、即附绘于直隶、山西、盛京三幅内。
十八、东北、新疆、蒙古地区的卡伦、驿站、军台、营塘、寺庙,均作聚邑处理。
十九、已废、后置州县择要画出,用聚邑级符号注记。
二十、东北、新疆和青藏地区具有政区性质的部族所在地,注出部族名。
二十一、光绪末年,列强强占强租了中国大片土地,其中有些是在全图上看得清楚的,不另作图,有些为比例尺所限全图上难以表示清楚,另作扩大图七幅:1。香港、九龙;2。澳门;3。旅顺、大连;4。威海卫;5。胶州湾;6。广州湾;7。江东六十四屯。
《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人员名单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
主 编 谭其骧
编制人员
复旦大学
谭其骧 吴应寿 王文楚 邹逸麟 周维衍 王天良 祝培坤
项国茂 嵇 超 胡菊兴 赵少荃 林汀水 魏嵩山 赵永复
孔祥珠 张修桂 郑宝恒 杨 宽 章 巽 张家驹(上海师范学院)
王仁康 周源和 章左声 陈家麟 钱林书 牟元珪 张鸣环
李新芳 刘明星 李德清 林宝璋 程显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复旦大学参加工作)
田 尚 陈可畏 陈有忠 徐寿坤 卫家雄 毛凤鸣 文锡进
许文华 朱玲玲 李志庭 杜 瑜 杨鸿嵩 黄永祥 曾昭漱
王立本
中央民族学院(东北地区编稿)
傅乐焕 郭毅生 张锡彤 陈连开 贾敬颜 王仲翰 韩公阡
李子谦 徐宗元 王国栋 王 彬 佟锦华 于道泉 黄布凡
洛桑群觉 徐盛(多吉)
南京大学(蒙古地区编稿)
韩儒林 陈得芝 施一揆 丁国范 丘树森 蒋赞初 孟昭庚
施复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中亚地区编稿)
冯家昇 翁独健 马恩慧 邓锐龄 肖之兴 杜荣坤 林家有
罗致平 任一飞 修世华 田继周 廖宝昀 汪公量(中央民族学院)
楚明善(中央民族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藏地区编稿)
王 忠
云南大学(云南地区编稿)
方国瑜 尤 中 朱惠荣 郑绍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始社会遗址编稿)
夏 鼐 王世民 郑乃武
资料人员
复旦大学 吴浩坤 陆惠鸿
中央民族学院 乔云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王秀文
北京大学侯仁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坪芳,中央民族学院吴丰培、胡德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黄盛璋等曾编成部分图稿。因编绘体例改变,未能采用,特致谢意。
尚有江武子等曾担任部分编稿,因故未予采用。
地图制图设计人员
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
刘宗弼 卢运祥 金竹安 尹萃芬 丘崇尼 叶永祥 叶俊富
李训康 杨节铿 姜关根 姜耀祖 夏金波 马绪根 刘子健
李撷英 潘菊亭 钟迪初 苏钊安
中国地图出版社
邹明方 石奉天 麦柏南 陈德生 陈瑞英 胡秀霞 潘兴良
史发枝 尤文波 樊鸿林 魏铁生 甄抗夷 张泳如 赵杏英
江孝谦 洪根寿 张金敏 杨建华 张桂娟 关继科 徐颂德
张武冰 张先恩 刘学荣 郑月乐 王世华 殷子楠 罗古纯
丘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