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穴 又名萤之痛作者:鬼古女-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这样来到了江京,决心找到那些皮影。就这么摸黑瞎找,整整找了一年,才在江京民族文化艺术博物馆里找到了。那家小破店死活不肯把那套皮影还给我,还不肯告诉我那皮影的来历,只是说,几年前,一个日本学者在江京找到以后,就手捐的……”
  关键和安崎佐智子互视一眼,关键说:“我明天就打电话问清楚。”
  刘石材说:“别费劲了,你再打电话去问,也问不来那套皮影啊,因为,我把它给……偷出来了……”说着,刘石材四下看看,从夹克衬里拿出一个黑油油的包:“这袋子是我姥爷亲手制的,当年送我姥姥定情的那套皮影人,就装在这儿;我把博物馆里那套偷出来后,也放在这里。你们看,这两个,都是黄天霸,是不是一模一样?”
  关键和安崎佐智子接过那两张皮质剪纸人物,仔细对比,果然毫无二致。刘石材又说:“我从博物馆取回这套皮影后,立刻回了村儿。姥姥已经过世了,所以没法帮我认,但村里的老人一眼就认出来,这的确是我们小梁村的皮影。我接着就想,我姥爷的皮影既然流落在江京,其中一定有说法。为什么我姥爷的皮影竟然流落在外,没有传下去呢?我边在江京打工,边自个儿琢磨,就是琢磨不出个名堂。有一天我对着它们发呆,这才发现以前一直没留心的一件皮影,或者叫剪纸也行……你们看,就是这个。”刘石材从小袋子里取出那件所谓的“剪纸”,问:“你们看,像啥?”
  关键和安崎佐智子一起“啊”的轻声叫了起来。
  正如刘石材所述,那是一片灰色的布,剪成的形状,上面成椭圆,如一个盆子的立体平面图,看出“盆”面凹下,“盆”下则是垂直的柱状结构,底端略宽,微成三角状。
  乍一看,正是不远处院墙下那个奇怪的铁台子形状。
  刘石材又道:“我挺纳闷儿,为什么一套皮影家什里会多出这么块‘破布’?我无聊,随手拿起这块布头来前前后后地看,发现这里,有一小截黑线针脚。”
  果然,那“布剪纸”盆状的“台”面和立柱交接处,有一道黑线针脚。
  “我想,剪纸上为什么缝了这么一道?我就用镊子挑开针脚,这才发现,去掉那根线后,感觉这片布有上下两层。”刘石材轻轻一抽,抽下了布头上的那根线。
  “有线的这段,上下层布片儿间是中空的,”刘石材扯开那块布片,上下层分开了。
  一个十字架!“如果光线好,这个十字架是发暗的红色,特像是……用血划的。”
  关键说:“所以,你在江京市内所有的教堂附近转悠,终于有一天,找到了这儿……”他忽然往回疾行。三个人很快来到小草坪中心那铁台子边,关键向西北方一指:“然后你看见了圣母堂顶上的十字架。”
  “我当时脑子里‘嗡’的一下:我姥爷在这块布头上告诉后来人,他到过这儿!”
  关键的脑中冒出一句话:“中西医药综合研究所,本排行榜第一名得主!”
  “所以,在这台子上烧纸的,是你?你认为你姥爷在这儿去世?”
  刘石材点点头:“是啊,人只有在快死的时候,才会想方设法把消息传出去。”
  安崎佐智子忽然说:“不要那么早下结论,这里猜测的成分太大了。”
  刘石材说:“我这段日子里,就在这附近转悠。我找到过那个教堂里的老修女,问她知不知道,结果一问三不知。也许是我在这后院转悠得太久了,那个姓黄的小姑娘对我有了怀疑,有一天忽然走过来问我,并且说,在教堂里也见过我,觉得很奇怪……”
  “我都告诉了她,她说,会帮我查些资料,比如我们小梁村的历史。她和我约好,那天晚上,我已经记不清是哪天了,十一点左右,在这儿见面。我天天等她的消息,可是,她可再也没有来过,今天才知道……”
  关键和安崎佐智子又彼此对视一眼,关键说:“这样吧,她没能告诉你的这些东西,我们会继续帮你查,总之会告诉你,好不好?”
  第二天实验刚刚结束,关键和安崎佐智子并肩走出面向研究所后院的楼门。
  “没想到,这居然是最后一次实验。有没有觉得有些突然?”
  安崎佐智子点点头。古怪的小铁台子前,刘石材已经等在附近。“查得咋样了?”
  关键看了一眼安崎佐智子,说:“佐智子是查资料的主力,还是请她说吧。”
  安崎佐智子说:“我先是查了关于你们小梁村的资料。小梁村的皮影戏,也的确曾被称为‘陕南三绝’之一。捐赠皮影给博物馆的日本学者,也正是我父亲。显然,我父亲不知怎样找到了这套皮影。我们接着查了研究所的背景。研究所大楼是1920年代由英国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商务大楼之一。同样一个建筑设计师,设计建造了现在的江京美术馆大楼。30年代初,局势越来越动荡,商务大楼的各英资部门都撤出了江京,这里成为了江京植物研究所。而现在的中西医药综合研究所和江京美术馆,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沦陷时期,曾合并成一个部门:大东亚药物经营局。”
  “被鬼子军占去了?”刘石材听得有些迷糊。
  “大东亚药物经营局的日本名是‘光太制药经营株式会社’,一家私营药物公司。当时华中、华北、华东一带,日本和中国的药物进出口,都有这个经营局的参与。”
  关键说:“发战争财的人哪个年代都有。”
  “奇怪的是,大东亚药物经营局挂牌在1939年4月,真正开始运作,却是在1940年11月。其间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这大东亚药物经营局都在做‘维修’。”
  “一年半的时间装修?”刘石材做过建筑和装修,从没听说过这么差的效率。
  关键说:“对一个急于发战争财的公司来说,的确是太长了。”
  安崎佐智子道:“这也正是我的问题!我后来发现了这张旧照片。”
  安崎佐智子手中有张白纸复印下来的模糊不清的照片,隐隐可见一群身着燕尾服,戴着黑帽子的人在一个花园里聚餐:“档案馆里有这张1920年代的照片,商务大楼竣工后的party照,你们仔细看, party就是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
  刘石材轻轻叫起来:“这个台子!白色的,像是汉白玉,又像是大理石,大台面,反正不是现在这个铁台子!莫非我姥爷那拨壮劳力,就是来装修这日本公司的?”
  三个人都有感觉,这批劳力的后果,凶多吉少。

  28
  安崎佐智子又说:“关键……我在档案馆的借阅记录里,又看到了诗诗的名字。”
  诗诗离真相有多近?
  关键终于说:“刘大哥,要感谢你姥爷留下这重要的线索,至少我们明白,这研究所大楼,有很不简单的历史。”
  夜深人静的时候,处理完一天工作的巴渝生,继续整理蔡修女的遗物,此刻,手上是一本黑色皮面的《圣经》。
  他知道,蔡修女曾目睹过安崎仁济被杀;山下雅广生前也曾多次光顾“圣母堂”,甚至捐赠了圣母像,这些,都说明蔡修女被害,很可能与山下雅广和安崎仁济被杀案有关。
  蔡修女生活俭朴,所有的遗物在一起,也不过堆了小半个桌子。巴渝生已经翻阅过一些信件,一些手记,现在,又翻开了那本国际版《圣经》。他翻书的手突然停住,发现在《旧约·创世纪》第二十九章的页面间,夹了一个小小的银十字架。
  或许,是用来做书签的吧。巴渝生带了点狐疑,继续向后翻,又在《新约·约翰福音》第四章的页面间,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银十字架。
  巴渝生仔细看了看这两处经文的内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相同之处,在这两处经文提到“雅各井”的地方,都被蔡修女画了个小圈。
  巴渝生想了很久,逐渐明朗,十字架是基督教克制邪恶的“法器”之一,而他清晰地记得勘察现场时所见,圣母堂后院,正是有一口水井!
  他迫不及待地连夜返回圣母堂,径直到了后院的水井边。那井足有六七米深,盛着一轮明月。井台上有架陈旧但仍在使用中的辘轳——虽然教堂里有自来水,但据身后那名常来圣母堂礼拜的信徒说,蔡修女强调节约的美德,其生活用水,还是主要由井里来。
  一桶水,足有五六十斤,吊上来就要费些力气,提到厨房边的水缸更不容易,蔡修女年过八十,不可能靠自己装满整缸水。果然,巴渝生很快核实,为蔡修女打水的,就是常来帮她打扫卫生的钟点工。钟点工的电话已经记录在案。
  “你好好想想,蔡修女最近有没有说到过这口井?”
  那被叫醒的民工姑娘想了好久,说:“好像前几天,有一次我过去打水,她刚从井台边儿下来,手里捧着一个好大的十字架……”
  返身进屋,巴渝生在圣母堂小储藏室的众多杂物间发现了一个青铜制的十字架,足有一米长。巴渝生举着那铜十字架在井口比划了一下,大小正好!
  他立刻打电话到市局,一小队值班的技术人员和干警很快赶到。
  井缘上的微量铜锈残余立刻得到证实,说明蔡修女的确曾将这铜十字架放在了井口。十字架在井上避邪,说明“邪”在井中。
  和刘石材分手后,关键和安崎佐智子返回研究所大楼。关键说:“我越来越感觉,很多事,看来很随机的,其实都不是偶然。这研究所、美术馆和圣母堂,似乎是个整体,一个充满死亡气味的整体,山下雅广、你的祖父、诗诗,都被这恐怖的阴影罩住了。”
  安崎佐智子沉默了一会儿:“你是说要从大楼着手,能具体点吗?”
  “我建议先从那地下通道找起,因为既然大东亚药物局拥有研究所和美术馆两幢楼,这连接两楼的地道说不定会为我们提供些线索。”
  两人说话间进了那条地下通道。关键果然早有想法,甩脱了骤来的疼痛感后,径直走到了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