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亡秦者,胡也; 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弄假成真的谶言。
              病已当立(汉)
  汉孝昭帝元风三年正月; 汉王朝发生了两灵异事件:
  一、“泰山有大石自起立。”泰山是古代中国皇帝们,进行封禅的圣地,对于当时汉王朝许多人来说,泰山既神秘、又神圣。但却发生了“大石自起立”这一灵异事件。泰山上一些不“听话”的石头,居然在山上象动物一样,走来走去。这件事发生后,许多人不得其解,又惶恐不安。
  二、“上林有柳树,枯僵复起,虫食叶成文:公孙病已当立。”上林园是汉室皇家林园,一般人是进不去的。但元风三年正月里的一天; 管理园林的官员却发现,一株枯了许多年的柳树“复起”。
  枯树复起,奇特,但不奇怪。这树说不定是没有死透,现又逢春,营养合适,所以能逢春再发。但奇就奇在,这树上的虫儿,居然能把树叶吞食出文字形状,且读之成句:“公孙病已当立”。这可就神奇了! 当时有许多人都在猜测,为什么泰山上的石头会“自起立”? 为什么上林里的发现虫食文? 有一个人不但猜了测,而且把他猜测的结果说出来; 而且不是茶余饭后的说说,是把他猜测的结果,向当时的皇帝,汉昭帝上了书。
  他说:“陛下,现泰山大石自起立,是上天在向我大汉昭示,当有匹夫为天子;枯柳复生,意指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我大汉承尧之后,有传国之运,现天降昭示,当求天下贤人以禅之,我皇退封百里之地,以顺天命!”
  此人为鲁地一小官史眭弘。按异姓受命的理论提出时间来说; 他是第一个提出异姓可以受命的理论家。而且这个眭弘; 到也是一敢说敢做之人; 他立即把自已的“理论”,结合出现的异象,向皇帝进言。作为异姓受命的理论探索者,眭弘勇敢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可汉家天子怎么可能就凭泰山、上林两小小灵异事件,就把大汉天下拱手让于他人?
  汉昭帝下令,“弘妖言惑从,诛之”。
  五年之后,虫食文却应验了。
  孝昭帝元平元年,“昭帝崩,无嗣”,没有儿子。权臣霍光等议立昌邑王刘贺。但刘贺“荒淫无行,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所以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让霍光他们给废了。再立之人,果名“病已”!
  这个“病已”,确实出自故废立之家。是武帝汉废太子刘据之孙。刘据被人陷害,其“三男一女,及诸妻妾皆遇害”。独此孙系于长安狱中。大臣丙吉“哀皇孙无辜”,所以想尽一切办法,保全皇孙。
  眭弘所言“当有匹夫为天子”。也算是应在病已身上了。病已虽出自故太子之家,但到他时,皇家的所有资源,都已清零。丙吉救出他后,送给他外婆扶养。成年后,掖庭令张贺是故太子旧臣,思太子之恩,想以孙女妻之。张贺的弟弟张安世说:“曾孙虽为太子之后,但现在是庶人,能足衣足食地活下去,就不错了。又何必让孙女去跟他受苦啊?”
  张贺乃止。连一小小的掖庭令的弟弟,都不把他当回事,病已这个匹夫,也确实匹夫到家了。
  后因孝昭无嗣,昌邑荒诞,历史的偶然,给了刘病已机会。只不过,病已不是眭弘所说的姓公孙氏,他也姓刘。眭弘错解了虫食文“公孙”之意,“公”是指皇家。虫食文“公孙病已立”,按后来应验的结果看,就是“公(皇家)孙病已立”。
  这一谶言,正史里也做了记载。病已被立为帝时十八岁,“泰山石自起立”、上林出现“虫食文”时,他是十三左右少年,没有可能是他让秦山大石“自起立”,他也没有胆量,跑到皇家上林园里,却伪造虫食文。以当时刘病已的处境,首先知道太子还有一个孙子病已的人,少而又少;或有知道者,如掖庭令张贺弟张安世,都不愿自已侄孙女许配给病已这件事上看,也不会有人,敢冒着砍脑袋的危险,跑到上林园里去伪造什么“病已当立”的虫食文。
  再者,或许能伪造虫食文,但想让枯柳复起,却也不是容易做到,所以这事有点怪蹊跷; 病已当立,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神秘谶言。
           靠谶言起家的皇帝——王莽。
                               一
  汉代以前,“谶言”只是零零碎碎地出现。如在西周王朝,周历王时期,出现过一个神秘的谶言: “桑弧萁服,实亡周国”。而西周王朝; 最后真的亡于“桑弧萁服”者抱养的女儿——褒姒。
  春秋时期,鲁国也流传了一个谶言:“季氏亡,鲁不昌。”鲁国是春秋时期一小国,是传说中西周王朝开国功臣周公的封地,被人称之为诗书礼仪之邦。
  季氏是鲁国的一个大家族,屡主鲁国国政。当时的鲁国,国家所有权属于国王,但经营权却是属于季氏家族。这是一种“卧榻之侧,容许了他人酣睡”的行为。鲁国王室对于执政权落入季氏家族之手,心怀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因为鲁国的司法权、执法权、军队都掌控在季氏家族成员手里。
  季氏家族也明白自己与鲁国王室之间,是主卜关系,可季氏执政鲁国,已经是一个形成“政治传统”,想把国王的还给国王,必然牵扯到许多现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既得利益。为了保卫季氏家族的既得利益,季氏家族也必然会开动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季氏家族执鲁国的合理性,合法性。“季氏亡,鲁不昌”这一谶言,没有意外情况,应是季氏集团成员杰作。
                               二
  到了汉朝,特别是西汉王朝末期,由于王莽统治集团的政治需要,“谶”从一家之言、某人或某些人之言,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谶学,或谶纬之学。
  这一时期,所谓的封建社会社会体制,才刚刚成熟。还没有哪个皇帝、帝王敢向天下人宣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观点。
  所以有人提出“异姓(可以)受命”之说。这一理论是对汉高祖刘邦提出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观点的挑战。由于其时汉家皇室的衰落,这一影响了汉王朝稳定的理论,不但没有受到打压,居然还得到许多人的吹捧。因为,这一理论喑合王莽的政治需要。
  西汉末年,汉王朝的国家大权,实际由王莽撑控,他治理国家的目的,不是为了刘姓的皇帝,也不是如他自己所说:要作汉王朝的周公。他日思夜想的是:撰汉而代之。
  所有的政治理论,都是为政权服务。异姓受命的理论,正是王莽所需要的,所以这一理论,迅速地被王莽的大臣们“树”了起来,宣传起来,成为当代一门最热的学科。
  可异姓受命,是不是什么姓都可以受命?
  什么人都可以受命?
  什么时候受命?
  由谁来宣告异姓受命?
                               三
  这个时候,谶言出场了。
  先是有人挖井,挖出了一块石头,石头上写了字。《资治通鉴》记载:“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这块有字石头,特有文物价值,是汉代谶学兴起与发展的奠基石,东汉王朝的国家谶学,就是从这块有字的石头开始。但没有证据表明,王莽参与了丹书石的造假。有司向王莽报告了,武功长孟通获得祥瑞之石。王莽相当高兴,确切地说应是兴奋!他马上带领群臣,向他的姑姑王政君,当时的太皇太后报告。“莽使群臣白太后。”
  太后王政君,汉元帝皇后。她老人家还没有太糊涂,所以泼了王莽一盆冷水;她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可施行天下!”
  可王莽的弟弟王舜却说:”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沮也!更况且王莽非是作真皇帝,他只是想“称摄”以重其权,为国家镇服天下!
  王舜是把王老太后当孩子哄,“太后心以为不可,然力不能制!”无可奈何地下诏; 令王莽为“假皇帝”。
  中国历史独一无二的“假皇帝”,就是被一块谶言石,装神弄鬼地推了出来。
                               四
  公元6 年,王莽开始做起了假皇帝。他这个假皇帝,其实就是少一顶真皇帝的帽子,其它与真皇帝没有什么区别。天下明眼人都看得肚知心明,但迫于王莽的权势,敢努而不敢言者众。 王莽居摄二年,东郡太守翟义等人起兵造反,移檄天下曰:“莽鸩弑孝平皇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一时郡国震动。从者如云,有数十万人”。
  这说明群众的眼睛还是亮的。王莽得知翟义等人选造反消息后、及造反的口号之后,“惶惧不能食”。
  太后也看到了起义部队檄文后,说:“人心相近,换成我,被天下人如此猜忌,也会惶恐不安啊。”
  王莽此时已经准备卖“汉”了,王太后却在帮他数钱。
  起义部队没有能做大、做强,没多长时间,就让王莽的手下人给摆平了。王莽认为起义部队所以没能成其功,是因为他“威德日盛,大获天人之助”,遂与部众“谋即真之事。”把做真皇帝的事儿,摆上了议事日程。
                               五
  有一些聪明人,看出了王莽的心思。其中一人是汉广饶候刘京,他上书曰:”始初元年七月,齐郡兴亭亭长梦见天使对他说,摄皇帝当为真!如不信我,昌兴亭当有新井!亭长晨起视亭中,诚有新井,入地百余尺。”
  刘京为汉王朝宗室,他出面上奏王莽,说天使下凡向他传旨了:“摄皇帝当为真”。其中的政治意义不同凡响!
  作为报答,王莽称帝之后,按新王朝规定,汉室所有的王候都要“除爵位,收玺印”,但他对刘京网开一面,让他保住了自已的候位。这刘京到也是一识时务之“俊杰”。
  始初元年,十一月,巴郡太守也来凑热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