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张梅花图-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向强说:“我还以为你打退堂鼓了呢。”

    高在尚说:“现在到了这种地步,怎么可能呢?向强,你预测预测,美军会不
会把战火燃到中国这边来?”

    林向强说:“谁也说不清楚。但我们随时提高警惕,是千万应该的。”

    高在尚说:“我认为不会,如果会的话,美军早在1964年就开始侵略我国了。
这一年,美军除对越南北方连续轰炸外,还经常出动战斗机侵入中国领空,进行武
装挑衅,但没有挑衅起来,似乎有点害怕我军。试想,美军那时都不敢对中国悍然
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就更不敢了。”

    林向强说:“为什么?”

    高在尚说:“我军现在有了更加充分的准备,实力进一步增强,这是其一;其
二,美军现在在越南的处境已是步履维艰,士气低落,尼克松上台后,不是在开始
撤军了吗?”

    林向强说:“你分析的还是很有道理。在尚,我看你只要好好学习,是足可以
当一个军事家的。”

    高在尚说:“你别开玩笑了,我哪里是当军事家的料,我只是担心打仗……”

    林向强说:“怎么,你害怕打仗?”

    高在尚说:“难道你就不害怕吗?我敢肯定,你也是害怕的。可以这样说,任
何一个军人都害怕打仗,也不愿意打仗,都希望天下太平。”

    林向强说:“照你这样说法,战争中就不会再有军人了,因为他们害怕打仗,
也不愿意打仗。”

    高在尚说:“你理解错了,战争中怎么会没有军人呢?要知道,军人向来是以
服从命令为天职。我说的是军人的心理。”

    林向强弄懂了他的意思。

    高在尚说:“向强,你害怕打仗吗?”

    林向强说:“还是有点儿。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谁也不愿意把生命拿到战场上
去做赌注。你说得好,军人向来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当战争打起来时,又不得不
去。既然去了,也就没把生命当回事了,只知道冲锋陷阵,多消灭一些敌人。我估
计凡是军人,肯定都有这种心态。”

    高在尚说:“你跟我说的差不多,你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向强,我有个想法,
不知你有没有?”

    林向强说:“说说吧,我洗耳恭听。”

    高在尚说:“如果美军不把战火烧到中国西南边境,我就打算多当几年兵。相
反,明年我就想复员。明年,也是我们三年义务兵复员的时候了。”

    没过几天,也就是1973年1 月27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外交
部长黎德寿,在法国巴黎终于正式签署了越南和平协定。从此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
的越南战争,美国在越南剩下的二万七千名美军全部撤走。

    那天,高在尚听到这个消息,比盼望和平的越南人民还高兴,因为由此可以肯
定,笼罩在中国西南边境的战争阴影从此也就消失了,中国边防军队的神经也就再
也用不着紧张了。对于高在尚自己来说,他也用不着复员了,准备多当几年兵,最
好是当个官,光宗耀祖。由于林向强和高在尚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所以林向强也
有高在尚那种想法。

    这实际上是一种共识,凡是来自农村的兵,几乎都有此想法。他们的目的并不
是只当三年义务兵,而是想由此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如果能在部队当个一官半职,
将来转业到地方,就会端一辈子的铁饭碗,那么,也就会找一个有工作的非农业人
口做老婆。

    简直是心想事成。

    简直是心随人愿。

第七章

    到了1978年,林向强和高在尚已再不是普通士兵了。林向强是红九连的连长,
而高在尚则是这个连的指导员,真是比翼双飞。

    无论是军事训练,还是政治思想工作,红九连总是走在全团的前列。这是以前
从未有过的事,自从林向强和高在尚上任后,红九连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显
然,这得益于林向强和高在尚的领导。照团长的话说,他俩在这方面配合得珠联壁
合。

    他俩是1971年入伍的,到现在整整七年了。由士兵、班长,到副排长、排长、
副连长、连长(指导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实在是不容易。可以这
样说,完全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从一个农家子弟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高在尚是非常满足的。但林向强却不一
样,他胸怀大志,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准备有机会的时候,去军校读书。他现在虽
然还没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但他清楚地意识到,知识须时时更新。中国国防
要想强大,那就必须具备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否则,就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
要。

    高在尚却常常这样想,自己现在已经功成名就了,可以转业了,到地方上去工
作。何况自己年龄也不小了,今年整整二十六岁,早已到了结婚年龄,他现在也想
结婚,只是他还拿不定主意。

    现在,对于高在尚来说,最感到头痛的是婚姻问题。其实,这本不是一件头痛
的事儿,而是一件令他非常自豪的事,但自从他当上了指导员后,他就常常感到头
痛了。

    为什么头痛呢?

    这还得从头谈起。

    当年高在尚高中毕业后,当上了大队小学的代课教师。那时,他的理想是上大
学,永远地跳出农门,所以对农村女子不屑一顾,尽管热心的媒婆给他介绍了一个
又一个姑娘。

    有一天放午学,他留下了学习不努力的蔡明亮小同学,想辅导他做完几道题后
再走,一是惩罚他,二是给他开开小灶。

    教室里空荡荡的。高在尚坐在蔡明亮身边,一边讲解,一边看着他做题。

    不一会儿,高在尚突然感到眼前飘来一片彩霞,好像教室门口来了一个人。他
抬起头来,只见教室门口站着一个水灵灵的乡村少女,穿着一件花布衣服,扎着两
根长长的小辫,一副娇羞模样,白皙的瓜子脸蛋上红云乱飞,墨黑的大眼睛闪闪烁
烁。高在尚第一个强烈感觉是,她很美丽,是那种鹤立鸡群的美丽,是那种令人心
动的美丽,是那种令人过目不忘的美丽。她简直令他神魂颠倒、心潮起伏。老实说,
他还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姑娘。今天,算开了眼界。

    “喂,小妹,你找谁呀?”高在尚首先开口了,他很想跟她说话。

    “……”那姑娘没有回答,只是羞答答地笑,笑不出声。也不露齿。

    正在做题的蔡明亮回头一看,忍不住也笑了。高在尚忙问他笑什么,蔡明亮说
:“她是我姐姐,来接我了。”

    哦,原来如此。

    高在尚对着姑娘说:“喂,小妹,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依然是羞答答地笑,显然是不好意思回答。

    蔡明亮见姐姐那样,便对老师说:“她叫蔡月英。”

    高在尚点点头,“哦” 了一声,对着那姑娘说:“你弟弟学习不怎么努力,
上课又不太专心听讲,所以我今天把他留下来做几道题。快了,他马上就做完了。”

    “谢谢高老师。”蔡月英终于说话了,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

    也许是姐姐在外面等的缘故,蔡明亮很快就把那道题做好了。

    高在尚躲在窗子旁,悄悄目送着蔡月英,直到她那婀娜多姿的身影完全在视野
里消失,他才回过神来赞叹道:“真是太漂亮了,简直就是仙女!”

    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喜欢,或者说爱,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高在尚就是这么爱上蔡月英的。从此,他就失眠了,他眼前总是浮现出蔡月英
那张漂亮的脸蛋。从此,他对蔡明亮也就更好了,还特地安排他在前排就座。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高在尚决定主动追求她。这的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并非年轻人的一时冲动。在他看来,被推荐上大学的梦对他来说,实在渺茫,还不
如谈恋爱实惠,找一个美丽、温柔、贤慧的农村女子早结婚。退一万步说,他即使
有上大学的可能,他也不会抛弃她的,因为她太美丽了,简直让他一见倾心。

    经过一番打听,他没想到蔡月英早已名花有主。凭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她于
一年前与外公社李木匠的儿子李少言订了婚。李少言师承父亲,也是个木匠,手艺
不错,在那一带小有名气。

    山里女人的婚姻几乎都是通过媒妁之言形成的。母亲的婚姻是这样的,祖母的
婚姻是这样的,祖母的祖母的婚姻也是这样的,一代又一代永远也没有摆脱这个古
老的规矩。这规矩是山里女人命运的沉重枷锁,谁要是违反,谁就大逆不道,谁就
要遭到人们的嘲笑和父母的打骂。

    年仅十七岁的蔡月英是不敢违反的,尽管她心里对李少言有些不满,但还是同
意了,是勉强同意的,还收了人家的彩札。但高在尚并不感到失望,只要蔡月英还
没与李少言结婚,他就可以去竞争。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李少言决不是他的
对手,因为代课教师跟木匠相比,显然是有差别的,蔡月英肯定知道这点。

    于是,高在尚写了生平第一封求爱信,他读了又读,改了再改,直到完全满意
后,才装进信封,封好,叫蔡明亮亲手交给他姐姐。担心她父母看到了不好,他又
吩咐蔡明亮悄悄交给蔡月英,并叫他千万保密。

    




    蔡月英不知道高老师给她写信干什么,直到怀着一颗好奇之心读完信,才知道
高老师的意思。顿时,她的心里激动得如一头快乐的小鹿,欢欢喜喜地蹦跳着,没
想到英俊潇洒的高老师会对自己有那个意思。如果父母亲允许她自由选择的话,那
她肯定会选择高老师的。

    高在尚很快就收到了蔡月英的回信,也是她弟弟带来的。她说她倒没什么意见,
只是不知道父母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