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亚-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舰艇保护滩头阵地和通往林加延的交通线,因此不想把它们还给尼米兹。尼米兹多次索还,认为日本海军己对菲律宾构不成什么威胁了,如不归还他的舰船,会影响太平洋舰队的作战行动。麦克阿瑟当然不愿承担这个责任,因此对进展速度更加关注。他要求克鲁格加快攻击速度,尽快夺占马尼拉:“冲向马尼拉!扭住日本鬼子不放,把他们揍得灵魂出窍!节省你的兵力。但心须冲向马尼拉!拯救圣托马斯集中营的美军战俘。攻下马拉卡南宫和议会大厦!” 
  但是,克鲁格是个职业军人,他懂荣誉,却不懂政治。他也想飞兵直取马尼拉,使自己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第一位收复一个国家首都的将军。但是他不能不顾及讨厌的左翼,山下的“尚武”集团随时会像一只华南虎一样咬断他的脖颈,如果他轻敌冒进的话。 
  克鲁格认为,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夺取城市也要以此为前提。这是拿破仑时代就已确立的军事法则。他要对整个集团军的几十万官兵的生命负责,而不是对麦克阿瑟的生日负责。因此,尽管麦克阿瑟严令加速进攻,他仍然有条不紊地推进,并把第1 军的步兵第32 师、第25 师和第6 师配置在左翼,以攻击态势钳制住山下的“尚武”集团,然后才让第14 军的骑兵第1 师、步兵第37 师和第43 师步步为营,向马尼拉推进。 
  麦克阿瑟本来很赏识克鲁格这位没进过什么学校,靠自我奋斗成才的军官,早在他担任陆军参谋长时,克鲁格就是他手下的作战计划处处长。他对克鲁格的评价是:“攻击时迅速准确,防御时坚韧果敢,胜利时谦逊克制,我不知道他失败时会是什么样,因为他不曾打过败仗。” 
  但是,这次麦克阿瑟却火了,因为克鲁格的计划将拖延他重返马尼拉的时间表,他开始认真考虑解除克鲁格职务。 
  克鲁格见麦克阿瑟如此固执,实在无可奈何,只得下令部队加快攻击速度,因为他不愿意在战争行将结束时离开战场。 
  第14 军进展速度加快,3 天内推进了几十公里,打到距林加延100 余公里的打拉,经过短暂休整后开始向克拉克机场发动进攻。 
  防守克拉克机场的“建武”集团是由海军基地官兵、空军地勤人员、不成建制的步兵组成的杂牌军,战斗力较弱,虽有坚固工事,但仍抵不住美军的强大进攻。1 月29 日,日军放弃克拉克机场。美军迅速南插,于月底进至距马尼拉只有40 多公里的卡隆比特。 
  麦克阿瑟本想到马尼拉切开自己生日蛋糕,但克鲁格却没有帮他实现这个愿望,心中有些沮丧,对克鲁格产生了不信任,他决定把战略预备队第8集团军调上来,抢先夺下马尼拉。 
  第8 集团军司令罗伯特·艾克尔伯格中将曾在布纳战役中表现出色,因与萨瑟兰关系紧张而一直未受重视。这次被起用,是麦克阿瑟做给克鲁格看的。 
  1 月29 日,第3 集团军第11 军第38 师在苏比克湾西北海岸登陆。次日,该师夺占苏比克湾北岸的奥隆阿波和圣安尼尼奥以东的圣马塞利诺机场,并迅速向东推进,与第14 军会台,阻止“建武”集团向巴丹半岛逃窜。 
  1 月31 日,艾克尔伯格亲率第11 空降师(缺1 个旅),在马尼拉湾以南的纳苏格布登陆。第11 空降师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唯一的空降师,兵员精锐,装备良好,一直憋着劲想同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屡立功勋的第82、第101 空降师一较高低。麦克阿瑟用兵有术,一直把该师关在莱特,以蓄锐气。现在放虎出宠,果然凶狠无比。 
  登陆后,第11 空降师迅速占领附近机场,在菲律宾人的帮助下,大踏步向纵深推进,速度快得使日军都来不及破坏桥梁。2 月4 日,艾克尔伯格突破晖塔盖泰山脊防线,进抵马尼拉市郊的伊穆斯。 
  第38 师和第11 空降师从东、西两个方向向马尼拉推进,果然使克鲁格十分难堪,暗暗承认麦克阿瑟老谋深算、精于用兵。他不能让战功就这样被艾克尔伯格夺走。 
  这时,传来日军残害战俘营中的美军俘虏的消息,克鲁格心中一动,立即向麦克阿瑟请求由他组织一支别动队,尽快攻占马尼拉。 
  麦克阿瑟满意地笑了,他终于把这位将军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很快同意了克鲁格的建议。 
  克鲁格立刻从他的集团军中抽出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骑兵第1 师,命令师长马奇少将:“绕过日军一切坚固的据点,不惜一切代价向前挺进,攻占马尼拉!” 
  骑兵第1 师是南北战争期间由罗伯特·李将军组建的老部队,作风凶猛、迅速、坚决。马奇接令后,组成两支摩托化特遣队,由威廉·蔡斯上校指挥,冲在大部队的前面。这两支部队以每小时50 公里的速度向南疾进,在日军还未来得及炸桥之前就冲过了桥梁。2 月3 日傍晚,蔡斯部队的谢尔曼坦克冲进马尼拉,碾碎11 世纪建成的马尼拉旧城的墙砖,在惊慌失措的日军面前直奔关押战俘的圣托马斯大学,解救了3700 名美军战俘。但是,当骑兵第1师的坦克抵达纵贯马尼拉城的巴石河西岸时,情况发生了变化:日军如同鼹鼠一样从地下钻出,把钢铁和火焰倾泻到马尼拉西城区。痛苦而又无法避免的巷战开始了。 
  麦克阿瑟随步兵第37 师先头部队进入马尼拉市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圣托马斯大学看望被解救的战俘。这是当年他离开马尼拉时留下的官兵。麦克阿瑟一到那里就被数以千计的形同骷髅的战俘包围了,他们见了他,哭得泣不成声,麦克阿瑟也哭了。他知道他们一直在等待着他。麦克阿瑟永远忘不掉那个时刻:“在我的一生中充满了激动人心的场面,但我不记得哪一次比这一次更令人感动。。当我到达时,那些可怜的饿得半死的俘虏爆发出激动的喊叫声。我走进建筑物,马上被数名情绪激动的人挤到了墙根。他们穿着破烂污秽的衣服,泪水满面流淌,用尽全身的力气挤过来靠近我,握住我的手。有一个人张开双臂搂住我,一头扎在我的怀里,无所顾忌地嚎陶大哭起来。。。他们歇斯底里地边哭边笑,所有的人都争着对我说:‘谢谢您!’他们扯我的衣服,吻我,拥抱我。作为一个救命者而不是一个催命鬼,此时此刻令人激动和永远难忘。” 
  随后,他又来到比利比德监狱,那里有800 名巴丹老兵,个个瘦骨嶙峋,以立正的姿势迎接麦克阿瑟。他们默不作声,似乎在接受检阅,唯一的声音是偶而有人禁不住掉泪的哽咽声。 
  一位衣不遮体、双脚赤裸的巴丹老兵认出麦克阿瑟,默默走过来,许久许久才说了一句话:“将军,您回来了!” 
  麦克阿瑟回答道:“我回来晚了,但我们毕竟回来了。我尽可能快地赶到这里来,我将给你们所需要的一切医疗照顾,治愈后就送你们回国。” 
  战俘们的悲惨遭遇,更激起麦克阿瑟对日本人的仇恨。离开监狱,告别战俘,他向巴石河前线走去。他对马尼拉街区太熟悉了,穿街走巷,健步如飞,一点也不像年满65 岁的老人。 
  他终于抵达巴石河西岸了,桥上的一切桥梁都已被日军炸毁。东岸的敌人躲在坚固的工事里,射杀着美军,他们要让美国用它最优秀的青年人的生命,来换取他们豺狼一样的狗命和一座凄凉的废墟。 
  肯尼建议道:“是否让我的机群摧毁东岸的一切设施?” 
  麦克阿瑟摇摇头:“不要急,慢慢来,我们用大炮、用大量的火炮在城墙上打开缺口,这样我们的伤亡就可以降到最低程度。” 
  除了要减少平民的伤亡外,麦克阿瑟不同意空袭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担心空袭会把马尼拉饭店炸毁。那是他的家,离开马尼拉时,他把一切私人物品,从衬衫、鞋子到各种勋章、古玩都丢在那里。他听说日本人为了纪念赶走他的胜利,把马尼拉饭店搞成一个展览室,他过去的一切物品都没动。 
  肯尼说道:“日军会死守到底,直至最后一个人,他们会杀死城内的所有菲律宾人。” 
  “是的,他们将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而且他们宁愿自杀也不投降。他们会杀死许多百姓,但不会把所有的百姓都杀死,我们会营救出大部分人,而我们一旦空袭,城内就不会有任何生命了。”麦克阿瑟还是不同意空袭。 
  但是,猛烈的炮击比空袭好不了多少。敌人的坚固工事被彻底摧毁,而马尼拉饭店也坍塌了。2 月21 日,麦克阿瑟随美军冲过巴石河,赶到马尼拉饭店,见到这座建筑物已燃起冲天大火。 
  他发疯似地从一位士兵手中夺过一支汤姆森冲锋枪,冲进饭店,向顶楼爬去。楼内仍有残存的日军,每上一层都要经过一场战斗。 
  终于到了顶楼,但映入眼帘的除了灰烬,其余什么都没有了。门口躺着一具刚刚被击毙的日军军官的尸体,被打碎的两个花瓶的碎片散落在他的身旁,这花瓶还是大正天皇送给老麦克阿瑟的礼物。 
  “将军,干得太漂亮了!”一位少校高兴得大叫。 
  麦克阿瑟见家里一切都没了,实在高兴不起来,沮丧地说道:“对我来说,此刻没有什么东西是美好的。我可爱的家遭到破坏,我正痛苦地咀嚼着难以下咽的苦果。” 
  马尼拉还在燃烧,马尼拉还在巷战,而巴丹半岛和科雷希多岛的战斗也在激烈地进行。 
  将军泪 
  巴丹半岛是当年美军在菲律宾上演的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次缴械投降行动的所在地。1942 年4 月9 日,7.5 万名美军在小爱德华·金少将的率领下走进日军的战俘营。麦克阿瑟发誓要占领巴丹,以雪昔日之耻。 
  据情报部门侦察,日军在巴丹半岛的兵力有6000 人,而在科雷希多岛上只有1000 人。于是,麦克阿瑟把作战重点放在巴丹方向。 
  他命令第1 军在西海岸登陆,担任巴丹半岛的主攻任务。上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