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唐-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狡猾。小一辈中除了李贤之外,李敬业认第二,那就没人敢认第一。闻弦歌知雅意,他立刻接口道:“高将军和薛将军都不是多嘴地人,如今就算是刘相公也应该不知道。”

“嗯。”李绩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眼睛在李贤身上来回瞥了一会,他便开口说道,“那六郎你就到前边召集众将宣示圣旨接任这个总管。平壤城的火候已经差不多了,泉氏兄弟连败,这手中的筹码已经不多,高藏王不过就是想找个台阶下,未必就想死。你以大唐雍王的名义露一下面,这高藏王肯定会立刻献城。”

就这么简单?这是打仗还是过家家?还有,这到手的功劳往外让,还真像是李绩的作风——这李绩的功劳太多,多这一桩少这一桩真不是什么了不起地事。

尽管被李绩轻描淡写的语气噎得一愣,但李贤转念一想还却不得不认为有理。一面在心里嘀咕姜还是老的辣,他忽然想起此次在半路上忽然撞到的苏毓,赶紧把那桩所谓的鸩杀公案给撂了出来。结果,他那番话一出,李敬业固然是瞠目结舌,就连李绩也是一愣一愣的。

“咳咳!”

李绩和苏定方关系相当不错,尽管名义上是上下级,但论情分,却是战场上的深厚友谊外加平日里的酒友交情。所以,听说这传言说是他自己和苏定方都被人下鸩,他在愣过之后不免呛得连连咳嗽,最后竟是直截了当翻了个白眼。

“难道我和老苏看起来像白痴么,就算再贪杯,这新罗送来地美酒也不会随便下肚吧?金信在新罗算得上是人物,可要是放到我大唐,连个中郎将是否能当上还未必可知。再说了,他当初不过是协同我大唐作战地新罗主帅,敢下鸩……那新罗王首先就是杀了他!”

这正说出了李贤心中的所思所想,他点点头正想开口,却见李绩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使劲捻了捻胡须:“这新罗人好面子,好夸大,其实陛下登基之后两回打高句丽,他们都没派上多少用场,但国内却是常常宣扬我大唐是配合他们主力作战。金信大约不敢,但兴许是他地属下为

己的主将脸上贴金,才编出了这么一席话,谁知道把了。”

靠,原来棒子流行往自个脸上贴金的习俗,是自古就有的!

李贤固然觉得这事情蹊跷,但还没料到会有人同时无耻和大胆到这样的地步。想想苏和卢三娘这一路杀气腾腾杀到辽东,若是明白告诉她这不过是人家的编造和夸大,只怕她绝对不会相信。事实上,若不是他深知这些半岛棒子的秉性,兴许也不会这么简单相信李绩的话。



师徒俩又交流了一会,见李绩打定主意借病躲开,没奈何之下。他只得让李敬业去召集众将,当然也得捎带上刘老头。不过,让他奇怪的是,无论刘仁轨还是薛仁贵等将领,听到圣旨都没有露出太大地意外,皱眉头的固然有,但喜上眉梢的也有不少,至于刘老头则是死板着一张脸。既看不出是否有怨气。也看不出是否有高兴。

“特进。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兼持节安抚大使泉男生到!右武卫将军泉献诚到!”

门外一个通传的声音响起,李贤这才想起外头那是大唐在高句丽的内应,连忙下令传见。他和泉献诚算是老相识了,虽说不见得是什么交情深厚,但对方好歹还帮过他一个忙,于是对人家的老爹在客气之外也得热络一点。

自从攀上大唐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泉男生那张阴沉了快两年的脸如今终于有了笑颜。但中间还隐藏着那么一丝凄苦。所以,在拜见李贤地时候,他是恭谨上再加恭谨,谨慎上再加谨慎,就算礼部地礼仪大师也未必挑得出毛病。

不但如此,那话也是说得恭维劲十足:“若是知道雍王亲临,那些叛臣必定会弃城投降,平壤城指日可下!”

高句丽已经不行了——只要不是笨蛋都能明白这一点。而泉男生自己不是笨蛋。他麾下地那些人和儿子泉献诚也不是笨蛋。当初高句丽抗衡隋军的时候能够使诈,可事情可一可二不可三,他也很想趁着唐军中间出问题的当口阴上那么一把。但想想投降大唐之后至少还能过好日子,但捅刀子却很可能要承受毁灭性的后果,他理智地选择了后者。

而李贤的到来,无疑打消了他最后那点侥幸。

唐军的这次东征,算起来有两个盟友,一个是泉男生代表的高句丽正统——尽管真正正统地应该是高句丽王高藏,但这一事实被所有人选择性忽略了过去;另一个则是新罗,新罗以王族为带头,号称是六万兵马,但真正能看到的大约也就两三万光景,而且打仗的时候还是磨洋工。

大唐雍王接任辽东道行军总管,李绩暂任副总管,这消息很快就散布出去了。这种事情虽然有几分离奇,但大唐也不是干了一两次了,先前征辽东那会就是在总管之后又派了李绩,把原来那位总管直接降级成了副总管。再加上这回来的乃是亲王,新罗方面也不敢怠慢,于是,领着大唐临海郡公爵位的金仁问在当天晚上火烧火燎地赶了过来。

在大唐当了那么多年的官,对于官场上的那一套金仁问可谓是娴熟得很,无论说话还是态度都赫然是一个唐人,言语中甚至还流露出某种打完仗要继续留在大唐的意向。当然,在目前情况下,他更希望商谈地还是高句丽领土问题——其实也就是瓜分问题。

在这种事情上,李贤没得到老爹授权,当然即便得到授权,他也决不会在领土问题上退让半步,也不看看当初是谁紧赶着向大唐求救,是谁在打仗地时候常常拖后腿,如今却还想在领土瓜分问题上插一脚,门都没有!

正当他开始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候,门外又是一阵骚动。他一听到苏的声音,顿时吓了一大跳,赶紧敷衍了一下金仁问往外头走。这一打照面,苏毓便沉着脸问道:“里头可是新罗来地人?”

“小苏……”这李贤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正好瞧见李敬业在那边探头探脑,赶紧一把将人抓了过来,在他耳边叮咛了几句便对苏毓笑道,“你先跟着敬业过去,保证有个交待。我这信誉你还信不过么?”

苏毓略带怀疑地扫了李贤一眼,最后还是选择相信了李贤的信誉,跟着李敬业走了。而陪在她身边的卢三娘临走之前却对李贤低声道:“雍王,夜里若是有空请到我这里来一趟,我有些事情想对你说。”

第五百一十九章 … 不谈仁义,火上浇油

()

营里安置女人乃是大忌,但是,李贤既然和李绩打了自然不会坐视老部下兼老朋友的女儿和一群兵汉杂居一块,于是就让李敬业去格外找了地头安置苏毓一行。至于看出端倪不对的刘仁轨则是在安排好了自己的随员之后,直截了当找上了李贤。

“雍王,这是辽东,如今既有高句丽人又有新罗人,若是让人知道你把女人千里迢迢带了来可不是什么好事。”刘仁轨虽然是个倔脾气容易得罪人,但现如今当上宰相已经收敛多了,并没有提什么你已经娶妻之类的勾当,“这若是不放心,把人安置在辽城州也罢,把人安排在国内城也罢,总知,这事情不是玩笑话。”

李贤从来就不是个虚心接受人家主意的主,但是,这好坏人情他至少还分辨得出来,自然不会像当初那样想方设法地挤兑老刘头。只不过,这苏毓确确实实不是他带来的,于是他索性就两手一摊道:“刘相公,你当初在辽东没见过,小苏是已故苏大将军的孙女,我前日才刚刚遇上她。她一个女人千里迢迢跑到这里,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听到一句话。”

刘仁轨闻言大讶,紧跟着表情就有些微妙。他和苏定方原则上来说是没有恩怨的,问题是,他当初被李义府陷害在海东朝不保夕的时候,苏定方却和李义府许敬宗关系相当不错,这又是献俘太庙又是加官进爵。看着总归让人不那么舒服。所以,他这上位之后虽然干不倒许敬宗,总得拿人来出出气,在苏定方的谥号问题上,就是他做主,定下了一个“庄”字。

什么是庄?就是威而不猛,这要是别人拿到再高兴不过,可老苏若是活着。绝对不会满意这么一个号。

“原来是苏庄公地孙女。”老刘头毕竟是老刘头。很快整理好了脸色。随即又问道,“她不是应该在冀州,怎么会跑到辽东来?”

接下来李贤自然把苏毓说过的话原原本本一字不拉地在刘仁轨面前说了一遍,于是,就只见这位从强项令到平民,又从平民到宰相的风云人物愣在了那里,到最后竟是忘记了风度哈哈大笑。笑完之后就下了定论。

“这简直是笑话,苏大将军的那个家将真是一大草包!”

这正是李贤也想说的话,只不过他得照顾人家小苏的心情,当然不可能像刘仁轨那么直接。一老一少大眼瞪小眼了一会,刘仁轨拱拱手便想走,刚转过身去便吃李贤扯住了袖子。

“老刘,这平壤城打下来之后,你说这辽东情况将会如何?”

这大唐朝廷中不乏爱好和平的人士。否则也不会在李治咬牙切齿打高句丽为李世民报仇的当口。还有人站出来大唱对台戏。但是,这些爱好和平人士中间,决不包括神奇老头刘仁轨。这位能够在得知自己有出头之机地时候大声嚷嚷“天将富贵此翁耳”。在算计上天生比别人多一个心眼,这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了李贤这话地言下之意。

“陛下天恩浩荡,大约会以现在地高句丽高藏王继续充当此地之主,毕竟,我大唐府兵不可能永无休止地驻扎此地。不过,这海东三国鼎立已久,既然百济和高句丽相继为我大唐所灭,新罗当然就是一支独秀,在领土上的心思必不在小。”

刘仁轨这个人虽说睚眦必报,但看大势的眼光相当不错,否则也不会在和刘仁愿共事的时候,险些因为唐军的调防问题闹翻。而这一次,他也同样看到了未来的风险所在。尽管给李贤下过绊子,也知道这回李贤千里迢迢跑来是武后反过来给他下绊子,但考虑到太子李弘的坚定态度,他还是决定把该提醒地话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