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默热红学--红学故事新勘、红学历史十讲 作者:土默热-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儿,重视女儿的教育,使得林以宁满腹诗书,多才多艺。她的画画得特别好,特别善于画墨竹;她的字也写得漂亮,特别善于蝇头小楷,有钟王的笔意;她的诗词做得更出色,先后出版过两本诗集《凤潇楼集》和《墨庄诗抄》,还创作过一部传奇《芙蓉峡》。

  小的时候,林以宁参加了顾玉蕊、徐灿等长辈女诗人组织的“蕉园诗社”,是当时名满杭州的“蕉园五子”之一。及至长成,她又牵头重组了“蕉园诗社”,与七个表姐妹一起,在杭州诗坛极为活跃,号称“蕉园七子”。洪昇在遭遇“家难”前,经常与这些表姐妹一起活动,与一干表姐妹感情甚笃,从而养成了他的至情理想。

  林以宁与“蕉园七子”等女诗人,都是名门闺秀,受父兄影响,在清初那个“末世”里,心中充满了“遗民”思想。这从她们为诗社所取的“蕉园”名称中,便可看出思想倾向。所谓“蕉园”,并不是什么长满芭蕉的园子,而是明朝末期北京皇宫太液池旁的一个宫殿名称,此殿主要用于保存当时著名文人钱谦益等人所修的明史。后来,由于李自成大军退出北京时放了一场大火,蕉园连同其中的明史都付之一炬了。钱谦益痛心之下,曾写了一首著名的“蕉园”诗悼念明史。由此可见,这些女诗人把自己的诗社取名“蕉园”,明显是悼念先朝的意思。

  林以宁所创作的《芙蓉峡》传奇,今天已经失传了,其内容已无从窥见。但从种种蛛丝马迹看,这部传奇歌颂的女主人公,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风尘才女兼侠女柳如是。柳如是与她的丈夫钱谦益在清初赫赫有名,钱翁是东林领袖,主宰天下文坛近半个世纪;柳如是在当时的诗名和侠名独步天下,在女性中无人可比。二人对清初的文坛风气影响之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夫妻二人都死于康熙三年(1671),其时正是“蕉园诗社”活动的活跃期。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和形象,绝大多数还是初期柳如是留下来的。譬如,林黛玉之所以姓林,是因为其原型先姓杨后姓柳,恰是二木为姓。林黛玉之所以身体经常有病,室内药香不断,缠绵病榻却仍然面如桃花,这恰恰就是柳如是当年的真实形象,当时就有很多文人学者对经常患病的柳如是何以能保持面色艳丽颇感困惑。林黛玉之所以爱哭,整天眼泪不干,这正是陈子龙说的柳如是多愁善感、“风风雨语能痛哭”的真实反映。林黛玉之所以连家乡都模糊不清,是因为柳如是从小坠入风尘,根本不知道家乡父母的缘故。林黛玉之所以诗才为大观园之冠,是因为柳如是的诗才确实在当时名重一时,风尘女子中无出其右,就连诗坛领袖钱谦益、陈子龙等人也赞叹不已的原因。林黛玉之所以从来不劝宝玉追求仕途功名,是因为柳如是与她的情人陈子龙,都坚定地抱有反清的思想,陈子龙为抗清牺牲了生命,钱柳夫妻后期也为反清奔走效力,这样的女性反清志士,在清朝统治下,能说“仕途经济”的“混账话”么?

  洪昇在创作《红楼梦》的后期,由于把书中第一男主人公的原型换成了自己,第一女主人公的原型也就相应换成了表妹林以宁。“蕉园诗社”的前“五子”后“七子”共十二钗,为什么非得换成林以宁呢?并不仅仅是她姓林的缘故,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一是洪昇与表妹林以宁感情甚笃,有洪昇所作的《后同生曲》可证;二是林以宁的性格特征与柳如是相似,善病爱哭,诗才为“蕉园诗社”之冠;三是林以宁与柳如是在反清悼明问题上思想一致,并且创作过《芙蓉峡》传奇,歌颂柳如是的才能和人品。正因为如此,《红楼梦》中的林妹妹,就有了两个生活原型,一个是洪昇敬重的前辈才女兼侠女柳如是,一个是洪昇志同道合的表妹林以宁。

  当你知道了林黛玉的生活原型,《红楼梦》大观园中那些莺莺燕燕的姐妹们的生活原型,也就都有了着落了。在《红楼梦》创作前期,她们的生活原型应该是与柳如是交往密切的“秦淮八艳”以及陈子龙、钱谦益的某些家眷;到了《红楼梦》创作后期,洪昇把她们都按照“蕉园五子”、“蕉园七子”的形象进行了改造,但在她们身上,仍不可避免地留有早期的痕迹。 
 
 
 
第二节 王熙凤


  《红楼梦》书中有一处极不合情理的描写,就是一家一辈中,居然有两个“二爷”,两个“二奶奶”。贾琏是贾赦的儿子,对他身上的那个兄长,作者几乎没表,似有实无;其实,上一辈贾赦居长,又承袭着“大将军”之世袭前程,不居正宅,偏居别院,在那个时代,已属不情。贾政本是老祖宗次子,又只是个小小的“员外郎”,雄居国公府正宅,难合情理;贾政夫妇又不是没有儿子,断了香烟,年纪也不到七老八十,何用侄子夫妻,鹊巢鸠占,替叔叔婶婶当家?兄弟排行,如果叔伯间大排,有贾珍、贾珠(李纨死去的丈夫)、贾瑚、贾琏、宝玉、贾环六人,贾琏行四,宝玉行五;如果亲叔伯兄弟排行,贾琏行三,宝玉行四;如果亲兄弟排行,贾琏宝玉都是“二爷”。但问题是,贾琏凤姐夫妻常年居住在二叔家,在那个时代,上下人等只能按叔伯排行称呼,否则,一家兄弟,出来两个“二爷”,娶来两个“二奶奶”,称呼岂不乱了套?

  还有一层,贾琏的妻子凤姐,本是宝玉母亲王夫人的娘家侄女。在封建社会,姑舅做亲本属平常,王夫人如果欣赏这个侄女,为何不说给长子贾珠,反而给了侄子贾琏,自己再另聘门第并不般配的李守中之女李纨?如果不喜欢这个侄女,又为什么在自己有三个儿子的情况下,把侄子和娘家侄女请过来当家,难道不怕贾府上下说自己和娘家人的闲话么?更何况,书中王夫人和凤姐,虽说是亲姑母侄女关系,但并不亲密,总是一副公事公办、貌合神离的架势。

  当你知道是洪昇初创的《红楼梦》,这些不合情理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原来,洪昇的母亲,是当朝大学士黄几的女儿,江浙语言,发音王黄不分,在书中写成王夫人,顺理成章。洪昇的妻子,就是母亲的娘家侄女,自己的亲表妹黄蕙!据张爱玲考证,《红楼梦》书中原来没有贾赦一支,贾琏凤姐,本来就是贾政王夫人的儿子儿媳,与洪家庭关系完全吻合。

  洪是家中的长子,书中却称主人公为“二爷”,岂不矛盾?说来话长,洪昇一共兄弟三人,他和二弟洪昌,当年由于“天伦之变”,一起被逐出家庭。自己虽然历尽艰辛,毕竟活了下来,而二弟夫妻,都年纪轻轻地在漂泊生活中悲惨地客死异乡。洪昇一生都刻骨铭心地思念惨死的二弟,晚年时,把二弟夫妇的骸骨迁葬故乡,并把自己庶出的儿子洪之益过继在二弟名下,继承香火。洪昇创作《红楼梦》时,写的是自己亲历亲闻,但想到惨死的二弟夫妻,把主人公称为“二爷”“二奶奶”,也就顺理成章了。

  洪昇初创《红楼梦》用的是传奇体裁。传奇剧本要在舞台上演出,必须严格遵守三一律,不能平铺直叙,只好把自己一生的不同阶段,分为几个人,并集中到大观园同一背景中。因为洪昇主要想表现自己少年时代种种纨绔不肖的荒唐事,但又无法回避自己婚后被逐出家庭的经历,只好写了两个“二爷”;但为了表明两个“二爷”实为一人的青年和少年两个阶段,故而让宝玉这个尚未娶“二奶奶”的小“二爷”没有正式名字。 “琏”本来就是“宝玉”之意,合两个“二爷”的名字,就是一个完整的真“二爷”了。为了证明以上推断,我们不妨在《红楼梦》书中找出几件事情,说明其合理性。

  其一,书中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中,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病重逝世期间,是贾琏陪同黛玉回到父亲身边,侍奉汤药,出殡送终。贾琏虽然也是黛玉的叔伯表哥,但在封建社会,孤男寡女,千里同行,无此情理;只有夫妻回家,探病奔丧,才合情理。林如海逝世是九月初三,秋凉时节,故此要捎“大毛”衣服。事实上,洪昇的岳父黄彦博,确实是考取进士(虽不是三甲探花,但也被钦点为庶吉士,正所谓“兰台寺大夫”)后,第二年秋凉时节就病死了。其时洪昇已与黄蕙结婚,婚后夫妻二人确曾于秋凉季节赴北京探病送葬。有洪昇好多哀诗为证。

  其二,书中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中,秦可卿大出殡路上,宝玉居然钻到凤姐的车里一起上路;下榻馒头庵,又与秦钟一起,同凤姐同居一处。晚上秦钟同尼姑智能儿幽会,宝玉早已经历过“云雨”生活,当晚还要同秦钟“算账”,种种淫秽情节的描写,与叔嫂同居甚不和谐。如果二人是夫妻关系,则无可厚非了。

  其三,书中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中,赵姨娘委托马道婆对凤姐和宝玉二人同时施行魔法,却对贾琏未加谋害,而名义上贾琏才是当家人。凤姐同宝玉虽说是表姊弟关系,但毕竟是叔嫂有别,病重时也不可能一起“挺尸”,如果他们是夫妻,这样写来就合乎情理了。事实上,洪昇夫妻,确实是因为家庭中父辈的庶母挑拨离间,方被逐出家庭,失去优越的生活条件,过着颠沛潦倒的困苦生活的。

  其四,书中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在“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之后,因为赵姨娘母子挑唆,宝玉被父亲狠狠地痛打了一顿,好长时间不能下床;无独有偶,因为石呆子的扇子,贾琏也被父亲一顿痛打,好长时间不敢行动。贾家纵然有打儿子的传统,但这样与扇子巧合,也难于解释。如果哥俩写的是一个人,因为同一原因,挨的是一次打,就易于解释了。

  其五,书中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中,贾赦说鸳鸯瞧上的“小白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