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好多记者的围拥中,方明跟在队伍中,只能听到大哥或是丹俐向首长们介绍现在校园的情况和以后地发展规划。
接着参观了学生宿舍、食堂和学校礼堂,返出来又到西校园,参观了今年新建好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到厨艺面点、汽车驾驶、家政服务、土木技工、种养技术、保安保镖等职业技术班,一一观看了学生们的学习和实践操作。
后来又参观了鲜奶加工车间,参观了几个种植和养殖场,还登高看了学校外围广阔地苜蓿牧草场。
仅这些就整整地参观了一上午。
有些地方首长们很感兴趣,看得、问得很详细。
在参观学生宿舍时,看到宿舍整洁的面貌,大加赞赏了学生大与小搭配,大帮小的自我管理模式。
夸赞是培养学生友爱、互助和自立精神的好方式,可以宣传推广。
在职教学楼参观时,除了感兴趣学生们的学习过程,结业后地就业状况和前景以外,最感兴趣的是将要成立的中等职业技术劳力输出公司,认为想法很不错。
学校准备申办这样一个公司,学生结业后可自愿与公司签约,成为公司的员工,由公司负责联系工作,雇主招用人后与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好的工资按约定时间打给公司,公司扣除员工的社会保险费并收取适当的拥金后,剩余全部打入员工工资卡上。
这样地好处首先是对雇主有利,因为凭借学校的信誉,雇主可以放心地来招用人,不必担心所雇用的人来路不明,而且招得合适、合格则留用,否则辞退回公司。
对员工也有利,不用他们四处奔波去寻找工作,不用他们费力费舌谈论工资和待遇,公司会为他们争取到较好地工资水准,还为他们建立社会保险关系,保证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遇到工伤或与雇主发生纠纷,公司的法律部还会为员工出面主持公道。
在参观鲜奶制品车间和几个种植、养殖场时,对利用这种商业行为办学养学也有浓厚的兴趣,详细询问了经营和生产的效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学校正常运作并持续发展?
听到靠这些加县里在教师工资上的扶持,现在维持学校的基本运作还略略有余时,挺满意地点头称许。
中午首长们提出到学生食堂就餐,为了不影响学生们就餐,等多数学生吃完离开食堂后才进去,吃得与学生们是一样的饭菜,表示对学生的伙食挺满意。
方明认为作为学生餐伙食只能说不错,他还能吃得下去,可看大首长们吃得挺香甜,而且吃罢饭还学那些学生们,亲自到洗池清洗净自己的餐盘,他这才感觉这些大首长们是真地朴素和平易近人,推翻了他以前认为在电视新闻中看到得都是在摆样子的假想。
在吃饭时孔斌才有机会跟他说了两句话,先前只是点头打了打招呼,丹俐是连话都顾不上和他说。
吃罢午餐,首长们也不休息一下,就趁学生们午休到教学楼参观了教室,然后都集中到教学观摩室,听丹俐介绍学校教学情况。
一百多平米的观摩室,首长和所有陪同的人坐在了中间观摩席,两边围的是记者和相关地工作人员,显得挺拥挤。
观摩室正面讲台上,墙上正中有一个超大荧屏,周围挂满了二十吋的小荧屏,这个教学观摩室的另一个功能是教学和自习监控室,上课和自习期间常有教师职守。
丹俐就站在边上的放像桌前,桌后坐着辅助她讲解的资料放像员。
丹俐今天的装扮素雅大方,向首长们介绍了一上午,此刻看上去仍神采奕奕,兴奋得特别有精神。
方明由衷为她高兴,她以前在国内主要媒体上也露过脸,可这次肯定是露大脸了,但又有点为她担心,虽明知是多余的担心,可还是怕她万一讲砸了。
丹俐先大概地讲了学校的整体概况,接着讲了教师的招聘和辞退程序以及待遇,对其中的特殊之处做了详解。
招聘的特殊之处是需增教师时,她作为校长无权决定,要先向校监会提交需增教师名额和理由,由校监会批准后主持招聘,最后才由她这个校长发聘书。
首长们很关心这个校监会的设立程序和组成人员,在丹俐讲说时还插话提问。
辞退的特殊之处是,无论教师在试用期还是正式录用后,在对其考核中学生的评分占主导,充分考虑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意见,教师的教学只有让学生满意才行。
在教师的待遇上,不单一地按国家评定的职称对待,也不单一地按课时给予补助,教学质量、教学态度、教学创新等等都细分为待遇指标,评定这些指标也不由校长说了算,有专门的评定委员会负责,其中的评定也有学生的意见。
首长们除了很认真地听着,还做着笔记,有疑问时则举手提问,好似像模像样地在听老师讲课。
然后丹俐讲具体教学情况,小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按着教学大纲进行,只是在课程中加强了音、美、体中细分出来的一些特长教育,且比一般学校开设的课程多,如器乐、书法、舞蹈、游泳等等。
到了初二,在教学中则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一个年级四个班一分为二,两个班是普通教学,是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另两个班则是特殊教育,与教学大纲脱节很多,改动很大,主要是简化了教学大纲上的内容,只挑拣浅显易懂的进行教学。
特殊教育班的学生,是在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考试中成绩偏差的,也可以说是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通俗地讲就是那些平常人们认为的赖学生。
丹俐讲到这儿很多人都动容了,但并不是叫好那种动容,是好奇和担心地动容。
因为初二、初三还是义务制教育,咋能随意改动国家定的教学大纲呢?
还可以个大原则啊!
而且把好赖学生分班教育,这不是公然歧视成绩差的学生吗?
方明对学校这一情况也不清楚,听到旁边的几位省市领导悄悄议论,也看不到首长们的表情,他很是担心,可看丹俐仍满面笑容,好似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定下心继续听丹俐讲。
丹俐也注意到一些领导脸上的疑问,可她神色自若地讲:“我们把人们通常认定的优等生和差等生分开教育,是不是搞教育歧视呢?是不是要放任和淘汰差等生呢?我们回答不是,而且绝对不是!哪为什么我们要分开教育?为什么在特殊教学中要把教学大纲的要求简化和改动呢?是基于什么理由呢?”
她顿了顿回答:“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义务教育的目的,是只为中高等教育培养提供生源,着重于智力教育呢?还是在德、智、体、美进行全面培养,为社会培养有一定文化和素质的公民呢?勿用置疑,肯定是后者,社会需要更多的是这样的公民,而不是所谓的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的社会精英人士,有技术有素质的大批劳动者才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健康发展的主力军,才是实现人民奔小康的重要保证。可实际上呢?现状则是偏重于文化课的教育,偏重于为中高等教育培养提供生源,只要属于升级考试课目的就重视,否则就不重视。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就被认为是优等生,方方面面受到学校和教师的优待;反之则被归为差等生,被冷落轻视,甚至歧视。这种无差别的教育方式导致了事实上的差别待遇,对怎样才能使这些所谓的差等生,在义务教育中最大程度获得有用、有效的知识漠不关心,人为地扭曲了义务教育的真正目的。”
首长和领导们听后点着头,不得不承认现状确实是这样,而且已多次下文要求教育改革应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如何使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最大程度地学到知识却是一个大难题。听丹俐讲到这问题。露出喜色认真地听着。
丹俐笑了笑又讲:“何况我们认为,靠那几门成绩就认定了优等生和差等生,是不正确也是不科学地。因为大家都知道,个体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制约。社会、学校和家庭为其提供的环境、基础、条件不同,其成就会不尽相同。更何况个体之间是有差异性的,在性格上地差异,有的好动,有的爱静,在同样的学习当中。爱静地能主动地去学习,好动的往往得强迫他去学习,两种学习态度必然会产生两种学习成绩;兴趣上地差异,有的喜爱数理化,有的喜爱文体美。在学习不同的科目时,就会造成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全面均衡地保持好成绩;思维能力上有差异,有的偏重于理性思维,有地偏重于感性思维,或有的善于动脑,有的善于动手,这也会造成学习成绩的不均衡。差异还有许多,正如伸出手指不一般长一样,但在某些方面差。并不等于在所有方面差,在有的方面也许成绩会很突出、很有特长,而社会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毕业后能为社会在某一方面做出很好成绩的人,怎么能被认定为差等生呢?那些所谓的优等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难道全部需要他们承担?他们能完全承担地了吗?所以说,不能光以某几门成绩论成败,如何把所有学生教育成有文化、有理想的高素质公民才是关键。”
首长领导们频频点头,认同丹俐的说法。
“那么,既然我们认识到现状中义务教育有偏差,有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些偏差呢?怎么才能保证教学最好地达到义务教育的真正目的呢?为此我们研讨了很多次,有了一些想法,便决定现在县教委地配合下,对县里五年以前毕业而没有考入高中的初中生,抽查了一百人进行实验,检验这些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五年后的效果。我们按当时的初中教学内容拟定了较简单的考题,还让他们复习了一周,而且还是开卷考试。但几门考下来,成绩很糟糕,除了语文、历史、地理及格的人较多外,其余几门没有几人能考得及格。尤其是数理化,特别是外语,成绩最差。考后我们询问这些同学,他们说在学校时就学得不太好,毕业进入社会后多数知识又用不上,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丹俐清了清嗓子